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德政治与权力中心主义——对传统中国政治逻辑的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容志 陈家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26,共4页
通过对传统中国政治理念和思想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中的政治逻辑和发生机理。传统中国政治的基本特征就是缺乏合法性追问的权力中心主义。这种现实政治的特征,与传统政治思想中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有很大关系,可以说,以"... 通过对传统中国政治理念和思想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中的政治逻辑和发生机理。传统中国政治的基本特征就是缺乏合法性追问的权力中心主义。这种现实政治的特征,与传统政治思想中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有很大关系,可以说,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政治在权力中心主义的实现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现实政治的发展也强化了道德政治的思维和理念。两者相互攀援,共同作用,终于形成了十分稳定的以权力中心主义为基本特征的传统中国的政治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德政治 权力中心主义 传统中国 政治逻辑
下载PDF
从权力中心主义到法律中心主义:地方政府治理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及其制度性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薛泉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0,共8页
权力中心主义改革模式阐释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一些共性特征,即以政府权力意志为主导,以地方支持性政策为平台,以行政授权为推进手段,以试错之名"良性违法"等。权力中心主义改革模式的生成逻辑是"于理有据&quo... 权力中心主义改革模式阐释了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一些共性特征,即以政府权力意志为主导,以地方支持性政策为平台,以行政授权为推进手段,以试错之名"良性违法"等。权力中心主义改革模式的生成逻辑是"于理有据",即德之理、情之理、权之理和法之理的总和。"于理有据"也内蕴了权力中心主义改革模式无法克服的限度,即"于法无据"。作为新的替代方向,法律中心主义改革模式已经在部分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中出现,并开始向制度构建层面迈进,其基本要义是强调地方政府治理创新遵循法律规范、民意需求和权力平衡等基本原理。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模式从权力中心主义转向法律中心主义,也意味着其改革动力从权力本位转向了法律本位。这种基于法律本位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模式将推动各级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在法治保障框架下呈现百花齐放却于法有据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治理 创新模式 权力中心主义 法律中心主义 于理有据 于法有据 转型动力
原文传递
“强镇扩权”:理论逻辑与实践困境——兼谈中心镇治理模式创新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超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9,共5页
":强镇扩权"改革自推出以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其"权力中心主义"的内在逻辑也必然导致中心镇治理陷入权力利益冲突加剧、治理碎片化、社会参与乏力等困境。要走出困境,巩固和发展"强镇扩权"改革成果,... ":强镇扩权"改革自推出以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其"权力中心主义"的内在逻辑也必然导致中心镇治理陷入权力利益冲突加剧、治理碎片化、社会参与乏力等困境。要走出困境,巩固和发展"强镇扩权"改革成果,就需要改革设计者从更广阔的眼界认识乡镇治理问题,引入"多元整合"的新型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多元性、整合性、法治性的特点。落实这一模式可从调整县镇政府内部权力关系、积极鼓励多元参与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等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镇扩权” 权力中心主义 多元整合性治理
下载PDF
公共管理:社会治理中的一场革命(上)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康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在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它与以往的统治型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不同,是一种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是在行政改革的现实运动中出现的,代表了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发展的必然。在社会治理... 在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它与以往的统治型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不同,是一种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是在行政改革的现实运动中出现的,代表了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发展的必然。在社会治理的意义上,公共管理所做出的是德治选择;在制度特征上,公共管理所拥有的是德制;在存在本质上,公共管理是建立在服务价值的基础之上的。公共管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活动,它以社会分群为前提,公共管理者是一个特定的职业群体,所受到的是职业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社会治理 行政管理 权力中心主义 服务中心主义 公共权力
下载PDF
电影《帕丁顿熊》中的“他者”性的消解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夫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2-54,共3页
电影《帕丁顿熊》以一只果酱熊的视角讲述了其在伦敦寻找归属感的经历。作为来自异域的"他者",它受到了冷遇、排挤和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其坚定的信念,最终使它从"他者"的境地里走出,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并消解了他... 电影《帕丁顿熊》以一只果酱熊的视角讲述了其在伦敦寻找归属感的经历。作为来自异域的"他者",它受到了冷遇、排挤和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其坚定的信念,最终使它从"他者"的境地里走出,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并消解了他者的身份。影片意在向观众揭示,人类要真正地消解"他者"的身份,必须要实现种族之间真正的平等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互相融合,最终才能走向人与人平等和谐的生态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丁顿熊》 他者 自我 西方权力中心主义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建构方略 被引量:38
6
作者 朱碧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0-206,共7页
社会治理是社会共同体良序运转无法绕开的经典议题。我国传统社会治理强调政治权力对社会秩序的刚性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政府本位色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治理的社会本位渐趋凸显,并暴露出传统社会治理政府本位的一些问题。不过,社... 社会治理是社会共同体良序运转无法绕开的经典议题。我国传统社会治理强调政治权力对社会秩序的刚性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政府本位色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治理的社会本位渐趋凸显,并暴露出传统社会治理政府本位的一些问题。不过,社会治理的社会本位,在实践中又常常遭遇个人中心主义的挑战。面对"权力中心主义"与"个人中心主义"的缺陷,我国提出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理念。社会治理共同体摒弃单一中心主义,而以共同体主义为价值导向,寻求共同体成员的协同合作和普惠共享。为了建构中国气派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当前我国要不断激活公民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渠道,促进共同体成员普惠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权力中心主义 个人中心主义 社会治理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