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局的权势网络与知识生产——以民国时期教科书编写发行为中心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超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4-93,共10页
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知识载体,也是一种商品。在教科书编写发行中,书局建立权势网络:书局的编者有地缘或学缘上的关系;对政府教育部门进行人事渗透,参与课程标准的制订,施加对教育政策的影响;采取多种推销方式,争夺教科书市场。书局... 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知识载体,也是一种商品。在教科书编写发行中,书局建立权势网络:书局的编者有地缘或学缘上的关系;对政府教育部门进行人事渗透,参与课程标准的制订,施加对教育政策的影响;采取多种推销方式,争夺教科书市场。书局通过控制教科书的编写发行,确立其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以国家的名义,通过教育途径,将地方性知识全国化,将个人性知识大众化,实现知识的社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局 权势网络 知识生产 教科书
下载PDF
从梁胡权势网络对比看新文化运动的话语权转移
2
作者 魏万磊 《关东学刊》 2017年第11期46-53,共8页
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着一个话语权转移的过程,年轻一代的胡适等学人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把控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资源,加强了本派的话语权。学术话语权的获得和学术资源支配权的拥有,两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与梁启超的易... 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着一个话语权转移的过程,年轻一代的胡适等学人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把控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资源,加强了本派的话语权。学术话语权的获得和学术资源支配权的拥有,两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与梁启超的易位,胡适等新文化干将逐渐取代梁启超为代表的上一辈学人,实现了话语权的转换,这也一向被作为解释新文化运动取得成功的象征。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代际更替,内中含有众多变革的因子,从梁启超和胡适权势网络的对比可以考察胡适何以能成就"胡适派学人群",在新文化运动中掌握权势,成为一派重要的学术势力,而梁启超在学人圈的建构中为何面临种种障碍和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胡适 新文化运动 权势网络 话语霸权
下载PDF
晚明的县域社会与绅士家族——以嘉善陈龙正为中心 被引量:8
3
作者 冯贤亮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晚明江南的县域社会颇为复杂,因士绅地主城居化的促动,城市生活中官绅网络的布织与姻亲纽带,形成为足以引导州县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浙江嘉善县,以组织同善会闻名乡里的陈龙正,早期深受袁黄、高攀龙、吴志远等人的教诲,并与丁宾、钱士升... 晚明江南的县域社会颇为复杂,因士绅地主城居化的促动,城市生活中官绅网络的布织与姻亲纽带,形成为足以引导州县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浙江嘉善县,以组织同善会闻名乡里的陈龙正,早期深受袁黄、高攀龙、吴志远等人的教诲,并与丁宾、钱士升、魏大中、周宗建、曹勋等家族结有姻亲关系,终由科考的成功,进入了主流精英的生活世界。陈龙正对整个王朝统治的变化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并以乡绅的自觉意识,积极参与到具有普遍性的经世活动中。无论是国家视野,还是地方关怀,陈龙正十分重视地方权力结构的平衡,关注社会秩序的控制,在官绅群体中强化了经世思想的讨论与交流,对地方事务的处置与县域社会的稳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嘉善 陈龙正 权势网络 地方行政
下载PDF
張開網絡:權势轉移裹的胡適與張忠紱
4
作者 申晚營 《中国文化》 2021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1935年前後,獨立社最初社員相繼離開北平,社内人事被迫調整。新晋社員裹,張忠紱成爲胡適因應國際局勢的左膀右臂。作爲後獨立評論時期社内唯一的國際問題分析專家,前者携其專業知識和學術素養,恰好契合彼時胡適研究遠東局勢尤其是中日... 1935年前後,獨立社最初社員相繼離開北平,社内人事被迫調整。新晋社員裹,張忠紱成爲胡適因應國際局勢的左膀右臂。作爲後獨立評論時期社内唯一的國際問題分析專家,前者携其專業知識和學術素養,恰好契合彼時胡適研究遠東局勢尤其是中日關係的急切需求,影響了他對日思想的重構。反過來,胡適遴選張忠紱於1937年9月共同赴美開展國民外交一舉直接促使後者"棄學從政"。諸此交互聯結,其内在邏1首推於"權勢網絡"本身的發展流變。同時,進入共時性脉絡中既豐富了個人研究,也得使該時段大歷史進程得已更多的闡釋空間和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獨立評論時期 “權勢網絡” 胡適 張忠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