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4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杉本博司作品中的哲学与美学
1
作者 张苏雨 李丹阳 Ladan Abouali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9期159-161,共3页
杉本博司是一位日本哲学家和艺术家,他的摄影作品兼具了哲学思想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充满了禅思的意蕴,使观者在欣赏时可以获得难得的平静。本文想通过探究其作品中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来找到他作品,特别而安静的原因。杉本博司涉猎的... 杉本博司是一位日本哲学家和艺术家,他的摄影作品兼具了哲学思想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充满了禅思的意蕴,使观者在欣赏时可以获得难得的平静。本文想通过探究其作品中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来找到他作品,特别而安静的原因。杉本博司涉猎的范围很广泛,有摄影、装置、绘画等,其中颇为著名的是一系列摄影作品有《海景》《剧场》《建筑》等。透过这些作品表达出的哲思,让观者对空间物质世界有了清晰感悟,这些哲思是杉本博司思考过再呈现在创作中的。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应该在表现它艺术美学特性的基础上,找到自己与当代文化的契合点。本文希望通过对杉本博司作品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的研究,能对艺术学习者与工作者创作作品产生一定的启发。所以本文选择从哲学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杉本博司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这个新的切入点研究这位极特别的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本博司 哲学 禅思 美学 东方美学
下载PDF
对杉本博司《剧院》中摄影哲学的思考
2
作者 林玉菲 《艺术科技》 2022年第20期145-148,共4页
技术性影像的发明使人类文化发生了重大转折,人类甚至仍然处于经历的过程中。摄影早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成为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杉本博司将摄影实践提升到了意识的层面,他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影像,还包含了哲学性的思考。文... 技术性影像的发明使人类文化发生了重大转折,人类甚至仍然处于经历的过程中。摄影早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成为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杉本博司将摄影实践提升到了意识的层面,他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影像,还包含了哲学性的思考。文章主要研究杉本博司《剧院》系列的创作背景及哲学思想,并分析其给人们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哲学 技术与艺术 杉本博司
下载PDF
从侘寂美学看杉本博司
3
作者 周欣宇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9期0211-0212,共2页
杉本博司是当代全世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摄影师,是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摄影师之一。侘寂是日本民族的一种生活内涵,也是日本民族的审美源头。杉本博司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侘寂美学深层次的理念,表达出了自己对于侘寂和时间之间的理解。他... 杉本博司是当代全世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摄影师,是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摄影师之一。侘寂是日本民族的一种生活内涵,也是日本民族的审美源头。杉本博司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侘寂美学深层次的理念,表达出了自己对于侘寂和时间之间的理解。他运用传统文化和现如今的时代精神,确定了自己创作方向以及自己在艺术造诣上深入。杉本博司的创作理念对于中国摄影师探究中国文化视觉表达有着更加高层次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本博司 侘寂 日式美学
下载PDF
以符号学分析杉本博司《海景》观念摄影
4
作者 陈博会 陈博文 《包装世界》 2023年第2期28-30,共3页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观念摄影越来越受到摄影人与大众的热爱。观念摄影是摄影人通过其自身所拍摄的图片进而传达某种观念的摄影。它所表达的含义并不只停留在摄影作品中视觉元素的表面所呈现的浅层含义,它真正强调的是符号元素背后的隐...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观念摄影越来越受到摄影人与大众的热爱。观念摄影是摄影人通过其自身所拍摄的图片进而传达某种观念的摄影。它所表达的含义并不只停留在摄影作品中视觉元素的表面所呈现的浅层含义,它真正强调的是符号元素背后的隐藏含义。观念摄影所呈现的具有隐喻意义的图像元素是一种视觉符号,故而笔者从符号学视角去探讨杉本博司的《海景》系列观念摄影作品,以便更好地解读杉本博司《海景》系列观念摄影中的视觉符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观念摄影 杉本博司
下载PDF
广西特色大横枝杉优树选择
5
作者 程琳 戴俊 +1 位作者 陈代喜 陈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对广西特色大横枝杉展开调查,探索大横枝杉的生长特性,初选优树35株,优势木17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大横枝杉优树选择范围:胸径和材积分别是优势木均值的207%和569%,树高大于优势木均值。根据该范围,对35株候选优... 采用5株优势木对比法,对广西特色大横枝杉展开调查,探索大横枝杉的生长特性,初选优树35株,优势木175株。经统计分析,确定了大横枝杉优树选择范围:胸径和材积分别是优势木均值的207%和569%,树高大于优势木均值。根据该范围,对35株候选优树进行复选,获得大横枝杉Ⅰ级优树19株,Ⅱ级优树6株,入选率分别为54.29%和17.14%,可为大横枝杉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提供优质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横枝 优树选择 变异规律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蕾 李雅丽 冷红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574,共8页
目的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系MDA-MB-231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分析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EdU结合实验以评估细胞增殖。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 目的 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系MDA-MB-231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分析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EdU结合实验以评估细胞增殖。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乳腺癌干细胞(BCSC)含量。采用球体形成试验评估MDAMB-231细胞“肿瘤球”形成能力。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Hedgehog(HH)信号通路效应因子Gli1 mRNA和乳腺癌细胞干性指标Oct4、CD44、Sox2和Nanog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以及Gil1蛋白表达。结果 HHT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MDA-MB-231细胞活力(P<0.05)。HHT可抑制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HHT可下调BC细胞中CD44+/CD24-细胞比例、降低MDA-MB-231细胞形成“肿瘤球”的能力并抑制Oct4、CD44、Sox2和Nanog mRNA表达,提示HHT可抑制MDA-MB-231细胞干性。HHT可通过抑制“肿瘤球”中E-cadherin表达并增加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来可抑制BCSC的EMT。此外,HHT可抑制TNBC中HH/Gli1信号通路活化。同时,HHT能够消除Gli1过表达对TNBC干性和EMT的影响。结论 HHT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这可能是通过调控HH/Gli1信号通路以抑制TNBC的干性和EMT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酯碱 三阴性乳腺癌 迁移和侵袭 HH/Gli1信号通路 乳腺癌干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杉上斛多糖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干预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赵静 曾碧君 +4 位作者 刘学伟 罗美俊子 黄盼 肖人钟 杨志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究杉上斛多糖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的干预效果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AD组(4只)和AD+杉上斛多糖组(4只),比较3组小鼠临床表现(搔抓次数、皮损评分、耳廓肿胀度),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损伤... 目的探究杉上斛多糖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的干预效果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AD组(4只)和AD+杉上斛多糖组(4只),比较3组小鼠临床表现(搔抓次数、皮损评分、耳廓肿胀度),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损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和皮损部位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3组小鼠IL-4和IFN-γmRNA水平。收集3组小鼠粪便进行16SrRNA测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小鼠出现红斑、水肿、表皮剥脱和鳞屑等病理表现,皮损评分显著升高;皮损部位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层、真皮层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血清及皮损部位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葡萄球菌丰度增加,Muri菌、拟普雷沃氏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组丰度减少。使用杉上斛多糖干预后,AD小鼠的病理情况、皮损评分、皮损部位严重程度、炎性因子表达及差异菌群丰度均有改善。结论杉上斛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炎性反应以发挥药理作用,可有效缓解AD的皮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铁皮石斛 上斛多糖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杉树皮夹板预防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病理性骨折疗效观察
8
作者 俞华军 林程山 +1 位作者 马苟平 黄凯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7期615-616,共2页
目的:探讨杉树皮夹板预防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杉树皮夹板治疗(观察组),与以往使用外固定架固定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杉树皮夹板预防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杉树皮夹板治疗(观察组),与以往使用外固定架固定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均治疗后6~12个月评价疗效。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植骨愈合率、骨髓炎治愈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膝踝关节的功能、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相关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植骨愈合率、骨髓炎治愈率无差异(P>0.05)。结论:杉树皮夹板预防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发生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下肢功能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 树皮夹板 病理性骨折
下载PDF
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培忠杉苗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邱雨后 陈金玲 +5 位作者 谢敏譞 史锋厚 张于卉 孙燕 尹中明 沈永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8,共12页
【目的】评价不同基因型培忠杉苗木的耐碱能力,研究其在碱胁迫环境中苗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培忠杉苗木耐碱机理研究和苗木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基因型(S1、S2、S3、S4和S5)培忠杉2.5年生扦插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 【目的】评价不同基因型培忠杉苗木的耐碱能力,研究其在碱胁迫环境中苗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培忠杉苗木耐碱机理研究和苗木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基因型(S1、S2、S3、S4和S5)培忠杉2.5年生扦插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碱性盐溶液(pH值7、pH值8、pH值9和pH值10)浸泡容器育苗基质,测定分析各处理条件下苗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不同基因型、不同碱处理以及基因型与碱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培忠杉苗木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碱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培忠杉苗木叶绿素a/b比值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随着碱处理时间的延长,S1、S3和S5基因型培忠杉苗木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碱处理57 d时,pH值10盐溶液处理条件下的5种基因型苗木叶片相对电导率、SOD活性、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但5种基因型苗木之间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的差异并不显著。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综合分析不同基因型苗木耐碱能力为S5> S4> S3> S1> S2。【结论】在碱胁迫处理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培忠杉苗木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生理状态快速应对碱胁迫,但不同基因型培忠杉苗木的耐碱能力存在差异,表现在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的差异。同时,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得出S5基因型苗木的耐碱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忠 基因型 碱胁迫 生理生化
下载PDF
贝壳杉种子耐盐性及耐盐机理探究
10
作者 梁育勤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为明确贝壳杉种子的耐盐性及耐盐机理,于2022年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实验室开展盐胁迫下贝壳杉种子的萌发试验,设置0%(对照)、0.3%、0.6%、0.9%、1.2%、1.5%、1.8%、2.4%、3%共9个NaCl质量分数梯度,测定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发... 为明确贝壳杉种子的耐盐性及耐盐机理,于2022年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实验室开展盐胁迫下贝壳杉种子的萌发试验,设置0%(对照)、0.3%、0.6%、0.9%、1.2%、1.5%、1.8%、2.4%、3%共9个NaCl质量分数梯度,测定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盐害指数、胚长度,胚及胚乳中K^(+)、Na^(+)、Cl^(-)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贝壳杉种子萌发期的耐盐阈值为1.27%,高盐胁迫对贝壳杉种子的萌发与胚生长有抑制作用,NaCl质量分数≤1.5%时,生理干旱的危害大于离子毒害,当及时补充淡水后可部分恢复萌发。贝壳杉种子在盐胁迫下萌发时,胚乳吸收环境中的盐离子后脱离幼苗,可降低幼苗生长环境的盐浓度;萌发时种子能积极向胚输送K^(+),以利胚维持较高的K^(+)/Na^(+),且胚中的SOD与POD表现出协同作用,减轻了种子的盐胁迫危害。综上,贝壳杉种子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可在我国华南滨海地区土壤含盐量不超过1.27%的盐碱地上育苗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 种子萌发 耐盐性 耐盐机理
下载PDF
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杉松岗钴镍铜矿床Ni-Co超常富集成矿过程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慧宁 刘福来 +2 位作者 王舫 田忠华 刘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71-2987,共17页
镍和钴是我国紧缺关键金属矿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现有镍、钴资源储量匮乏,对外依存度极高。因此,立足国内,加强镍-钴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战略行动迫在眉睫。吉林省临江市杉松岗变沉积岩容矿型钴镍铜矿床位于辽... 镍和钴是我国紧缺关键金属矿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现有镍、钴资源储量匮乏,对外依存度极高。因此,立足国内,加强镍-钴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战略行动迫在眉睫。吉林省临江市杉松岗变沉积岩容矿型钴镍铜矿床位于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东北段。有关该矿床Ni-Co的赋存状态、富集成矿期次与成矿规律等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通过对杉松岗钴镍铜矿床Ni-Co矿石和赋矿围岩开展显微结构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矿物原位硫同位素分析和电子探针测试等系统研究,发现该矿床Ni-Co的富集成矿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复杂的变质变形和热液作用的叠加改造过程。其中,变质变形阶段以辉砷钴矿和黄铜矿等呈微细粒包体赋存于变质矿物中为特点;而热液阶段又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热液作用以大量镍钴矿物(辉砷钴矿、硫镍矿和镍黄铁矿)伴生滑石化、白云石化和硅化蚀变为标志,为Ni-Co超常富集成矿的主成矿期,其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分布范围集中(10.92‰~13.67‰),且与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内硫化物的δ^(34) S值接近,推断Ni、Co主要来自深部岩浆热液,即含矿流体向上迁移过程中强烈淋滤并萃取珍珠门组地层内的硫,最终在大栗子组地层发生硫化物沉淀并富集成矿。晚期热液作用主要沉淀铜铁硫化物(黄铜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和极少量钴镍黄铁矿、硫镍钴矿和镍黄铁矿,伴生方解石化、硅化和绿泥石化蚀变,硫化物的δ^(34) S值(6.53‰~8.59‰)与侏罗纪花岗岩体及同期的金等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晚期岩浆热液可能与古太平洋俯冲事件有关。杉松岗钴镍铜矿床Ni主要以硫镍矿和镍黄铁矿的形式赋存,次为钴镍黄铁矿和硫镍钴矿。Co主要以辉砷钴矿形式赋存,次为硫镍矿、镍黄铁矿、钴镍黄铁矿和硫镍钴矿。有关该矿未来Ni-Co找矿勘查设想,建议以滑石化和白云石化为主要找矿标志。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提出杉松岗钴镍铜矿床为沉积-变质变形-多期热液叠加改造的复合造山型钴镍铜矿床,原始的沉积和成岩作用为钴矿的初始预富集提供了重要的成矿条件与背景,古元古代碰撞造山与区域变质变形事件对Co的初始活化-迁移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富Ni-Co的深部岩浆热液作用主导了Ni-Co的超常富集与成矿;而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作用对Ni-Co富集矿段起到了肢解作用,故不利于Ni-Co的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岗钴镍铜矿床 Ni-Co的赋存状态 变质-热液作用 蚀变类型 找矿标志
下载PDF
注射用高三尖杉酯碱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2
作者 师小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44-0048,共5页
研讨注射用高三尖杉酯碱(homo harring tonine,HHT)(西安迪赛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过严格筛选,从在接受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除去M3... 研讨注射用高三尖杉酯碱(homo harring tonine,HHT)(西安迪赛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过严格筛选,从在接受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除去M3类型),把数字1-100的数字号通过随机摇取的方式平分出了两组,利用数字对应患者制定分组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了"(3+10)方案",其中包括柔红霉素60mg/m2连续使用3天,并且阿糖胞苷200mg/m2连续使用10天,该剂量分为两次输入或时间大于12小时缓慢输入。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高三尖杉酯碱2.5mg/m2/d第1-7天。两组常规的化疗药物剂型、药量、给药方式和注射速度均一致,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指标以此来判断治疗的疗效,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血液结果来判断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试验组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疗效更好,完全缓解率和生存率都更高。此外,在症状完全缓解的时间上,试验组也明显快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出现肝肾损害的患者少于对照组。结论 注射用高三尖杉酯碱(西安迪赛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安全并且有效的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可以用来临床推广,广泛用于治疗此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酯碱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潜在分布区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春平 陈林 +2 位作者 刘大伟 朱振翔 李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0,共9页
【目的】预测不同气候情景下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的地理分布格局,为其资源保护、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指导,也为其起源与地理演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100个分布点信息与19个气候因子,采用BIOCLIM模型构建当前(1... 【目的】预测不同气候情景下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的地理分布格局,为其资源保护、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指导,也为其起源与地理演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100个分布点信息与19个气候因子,采用BIOCLIM模型构建当前(1970—2000年)以及未来(CO_(2)浓度倍增)篦子三尖杉的地理分布趋势,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素。【结果】篦子三尖杉在中亚热带地区以低海拔分布为主。BIOCLIM模型结果显示: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篦子三尖杉最佳适生区集中在湖南、湖北、贵州和重庆;未来气候变化情境(CCM3)下,其潜在分布面积将减小,并有向西迁移的趋势;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0.911±0.023,预测精度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季节性、气温年较差和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是限制篦子三尖杉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且温度因子的作用大于水分因子。【结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篦子三尖杉的适生区有破碎化及丧失的风险,应重视对该物种的动态监测及迁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 BIOCLIM模型 物种分布模型 地理分布
下载PDF
配方施肥对铁心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捷 朱宁华 +1 位作者 杨海洋 谢功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旨在寻找最适合铁心杉幼苗生长的肥料配比。【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设置14组肥料配比,以每组50盆的1年生铁心杉实生苗为材料,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相比,合理施肥的铁... 【目的】旨在寻找最适合铁心杉幼苗生长的肥料配比。【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设置14组肥料配比,以每组50盆的1年生铁心杉实生苗为材料,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相比,合理施肥的铁心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提高了42.01%,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提高了11.64%,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提高了13.81%,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提高了211.25%;在N_(2)P_(2)K_(1)的肥料配方下,铁心杉幼苗的苗高、根直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达到最大值,地径、根表面积和总根长也处于中上水平。【结论】N_(2)P_(2)K_(1)(每盆施1.0 g N、1.0 g P、0.5 g K)是铁心杉幼苗最佳的施肥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心 苗木培育 肥料配比 生长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苗木质量
下载PDF
铁心杉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巩亚梅 谢功良 +1 位作者 刘森 朱宁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目的】杉木是南方生长最快的主要树种之一,而铁心杉是心材比例高、具有防腐的特殊性质的杉木新品种,但其野生种群分布范围窄。研究铁心杉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可以为铁心杉种群的恢复以及种质资源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湖南... 【目的】杉木是南方生长最快的主要树种之一,而铁心杉是心材比例高、具有防腐的特殊性质的杉木新品种,但其野生种群分布范围窄。研究铁心杉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可以为铁心杉种群的恢复以及种质资源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溪乡的铁心杉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以胸径代替龄级,制作年龄结构图;以静态生命表制作存活、死亡和消失率曲线;以生存函数估计值制作生存函数曲线;计算了种群动态变化指数;预测了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结果】1)铁心杉种群的龄级结构属于不规则金字塔形,种群有一定的更新能力,第Ⅰ龄级储备丰富,但幼龄阶段死亡率高,铁心杉种群存活曲线趋Deevey-Ⅲ型;2)铁心杉种群在整个龄级中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走向一致,在第XIII龄级出现最大值,而第Ⅰ龄级次之,因此铁心杉种群的更新和结构受到了空间资源的限制;3)经过生存分析,发现铁心杉的生存能力相对较差,在早期阶段会出现剧烈的下降,中期保持稳定,后期则会出现衰退;4)时间序列分析显示,整个铁心杉种群向中、高龄级集中,低龄的缺失会导致种群衰退。【结论】应尽快确定铁心杉的生态学地位,并采取就地保护以确保种群的更新;同时建议通过组织培养、引种栽培来保护铁心杉种质资源,扩大其分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心 种群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动态指数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周玲 彭秋媛 +9 位作者 赵攀 魏锦 林晓静 邹兴立 罗文丰 王静 谢坤莹 李向龙 刘洋 倪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43-1747,共5页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初诊AML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初诊AML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注射用阿糖胞苷,观察组患者给予维奈克拉片+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注射用阿糖胞苷。两组患者均以28 d为1个周期,诱导化疗1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血小板计数(PLT)<20×10^(9) L^(-1)持续时间、悬浮红细胞输注量及血小板输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或完全缓解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CRi)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CR/CRi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MRD阴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低、中、高危患者中,两组患者的CR/CRi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PLT<20×10^(9) L^(-1)持续时间、悬浮红细胞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及非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奈克拉联合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治疗AML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奈克拉 高三尖酯碱 阿糖胞苷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海拔铁心杉天然群体的叶表型变异
17
作者 谢功良 何功秀 +6 位作者 李家湘 巩亚梅 刘森 昌婷 田永祥 朱中华 朱宁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5,共12页
【目的】揭示不同海拔梯度下铁心杉天然群体的叶表型多样性及其变异规律,探究叶表型性状与海拔气候的相关关系,为铁心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铁心杉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运... 【目的】揭示不同海拔梯度下铁心杉天然群体的叶表型多样性及其变异规律,探究叶表型性状与海拔气候的相关关系,为铁心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铁心杉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巢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来自4个不同海拔铁心杉天然群体的12个叶表型性状开展研究。【结果】除叶宽外,有11个叶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变异较为丰富;随着海拔的升高,不同海拔铁心杉天然群体间的叶表型变异整体呈现降低趋势,变异系数最高和最低的群体分别为Pop1(18.52%)、Pop4(13.95%);群体内的表型分化系数(77.46%)大于群体间的表型分化系数(22.54%),表明群体内变异是铁心杉变异的主要来源,群体分化程度属于中等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针叶厚、比叶面积、比叶重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与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这表明铁心杉的针叶为了适应环境表现出胁迫耐受策略。利用Ward.D2层次聚类法对铁心杉群体进行聚类分析,4个不同海拔铁心杉天然群体可划分为4个类群。【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铁心杉群体叶表型多样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与海拔气候因子显著相关。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较为丰富的表型变异,但以群体内变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心 天然群体 叶片性状 表型多样性 生态因子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杉叶蕨藻对风信子鹿角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8
作者 傅建融 周洁 +3 位作者 张艳苹 翟欣 李浩 刘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8-1311,共14页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 全球变暖引发珊瑚礁区向大型海藻场生态演替现象与日俱增,大型海藻对珊瑚的影响主要包括抑制生长、发育与繁殖,但不同的海藻对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未有定论。为探究热压力所引起二者竞争关系的变化,以枝状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roa hyacinthus)和大型底栖海藻杉叶蕨藻(Caulerpa taxifolia)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环境温度(27℃)与热压力温度(30℃),比较藻类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珊瑚对珊瑚附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从培养水环境及海藻表面微生物中寻找影响珊瑚表面微生物的原因。结果表明,去除嵌合体后共获得3369713条优化序列,并且大部分细菌得到注释。环境温度下,间接接触与直接接触组微生物表达模式接近,海藻的处理使得珊瑚表面附生微生物种类、丰度、PcoA区分度最高。门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组成。目水平上,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红细菌目、黄杆菌目、肠杆菌目、蓝细菌目、假单胞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组成。这些细菌表型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好氧细菌、移动元件含量和胁迫耐受四大类,生态功能主要包括化能异养和需氧化能异养。对12个处理组的36个样本进行核心ASV分析(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共获得139个核心ASVs。以假单胞菌目、黄杆菌目、噬几丁质菌目、红细菌目为主,还包括立克次氏体菌目、伯克霍尔德氏菌目、肠杆菌目、疣微菌目等。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可比较各组中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类群。环境温度下,群落中弧菌(Vibrio)、邻单胞菌(Plesiomonas)、奈瑟氏菌(Neisseria)以及螺旋体菌(Brevinem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温度升高后,珊瑚白化且胞内寄生病原微生物丰度显著升高,如米卡弧菌(Micavibrionales)与立克次氏体菌(Rickettsiales);热压力下,海藻的加入缓解了珊瑚白化、减少了胞内寄生性微生物丰度、显著提高了益生菌海命菌(Marivita)以及Halioxenophilus丰度。因此,在不同温度下杉叶蕨藻既作为压力源转移病原菌,又协助珊瑚抵抗胞内寄生菌,结果有助于理解大型海藻—珊瑚的竞争关系,解释海藻对珊瑚的潜在生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信子鹿角珊瑚 叶蕨藻 热压力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罗田垂枝杉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
19
作者 杨姝琦 许业洲 +3 位作者 袁慧 周瑜 段爱国 杜超群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200,共8页
罗田垂枝杉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其成为林木理想的株型,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和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其子代测定工作不够完善,各性状的遗传参数未知,这不利于垂枝杉的遗传改良工作。本研究分析杉木遗传变异规律,从而进行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 罗田垂枝杉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其成为林木理想的株型,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和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其子代测定工作不够完善,各性状的遗传参数未知,这不利于垂枝杉的遗传改良工作。本研究分析杉木遗传变异规律,从而进行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以期为垂枝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罗田垂枝杉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家系间3年生、4年生林木树高、胸径的生长差异及其遗传规律,并展开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显示:子代测定林3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3.11 m和4.07 cm,4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4.16 m和5.35 cm。各家系间生长性状在3年生和4年生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型变异系数为26.24%~41.83%,遗传变异系数为5.37%~9.15%,单株遗传力为0.3052~0.4318,家系遗传力为0.6099~0.7021,均受到中强程度的遗传控制。不同来源家系中,垂枝杉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均表现较好,且均为最大值。按照15%的入选率选出5个优良家系,分别为1-17、1-21、1-20、2-3和3-6,其入选均值分别为3.43 m(3年生树高)、4.74 cm(3年生胸径)、4.64 m(4年生树高)和6.20 cm(4年生胸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71%、10.25%、7.92%和11.13%,选择效果明显,选育出的优良家系可以为垂枝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选择育种提供极佳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垂枝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早期选择 子代测定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下文化创意赋能林业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广西融水地区杉树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忠禹 牛苗苗 +1 位作者 陆李彬 吴子卓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解决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重大措施之一,如何利用好乡村资源优势,以实现“乡村振兴”的远景,是该战略的关键一步。本文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域内丰富杉树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发... 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目前解决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重大措施之一,如何利用好乡村资源优势,以实现“乡村振兴”的远景,是该战略的关键一步。本文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域内丰富杉树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发现其在加工过程中仍存在利用粗放、附加值低等问题,并从文化创意赋能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文化资源与林业资源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创意 广西融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