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东恒脾虚阴火临床辨析
1
作者 裘叶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76-476,共1页
关键词 脾虚阴火 李东恒 临床辨析
下载PDF
从《脾胃论》浅析李东垣治疗胃痛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邱红 刘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9期198-199,共2页
《脾胃论》是李东垣的代表著作,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脾胃病理论观点,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后世医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故后世有"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元气论"、"热中论"、"升降浮沉论"等学术观点贯穿整个《脾胃论》,... 《脾胃论》是李东垣的代表著作,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脾胃病理论观点,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后世医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故后世有"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元气论"、"热中论"、"升降浮沉论"等学术观点贯穿整个《脾胃论》,这些理论也被应用治疗胃脘痛,形成了李东垣应用"升阳益气"、"温阳益胃"、"升阳泻火"、"调畅升降"治疗胃脘痛的独特体系,现将其论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李东恒 胃痛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病机研究概况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景贤 赵林超 《国医论坛》 2000年第3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李东恒 甘温除热 病机
下载PDF
“阴火”本质之再辨 被引量:3
4
作者 冯保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2期189-190,共2页
关于“阴火”理论,素来辩论最多的有两种,一种是李东恒提出的“阴火”论,多认为是脾胃气虚之阴火;一种是郑钦安提出的“阴火”论,多认为是肾阳虚弱之阴火。然细辨别,两“阴火”论之本质实为一致,皆为阳根不稳,气散于外,此气本... 关于“阴火”理论,素来辩论最多的有两种,一种是李东恒提出的“阴火”论,多认为是脾胃气虚之阴火;一种是郑钦安提出的“阴火”论,多认为是肾阳虚弱之阴火。然细辨别,两“阴火”论之本质实为一致,皆为阳根不稳,气散于外,此气本是真阳,真阳实为肾阳。治宜温阳收纳,“一主三辅”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肾阳虚弱 脾胃气虚 李东恒 郑钦安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
5
作者 刘美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临床应用 李东恒 吐血 胁痛 耳鸣 耳聋 阴囊湿疹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6
作者 高友安 《陕西中医函授》 1996年第1期32-34,共3页
用李东垣名方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痛、嗜睡、外痔、睾丸下坠、自汗便血等七种杂病,均收显效。体会到只要坚持按辨证论治原则办事,异病同治仍然是不破真理。
关键词 李东恒 补中益气汤 异病同治 胃病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临证新用举隅
7
作者 杨玉亭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7期226-226,共1页
补中益气汤系金元时代四大医家之一李东恒所著《脾胃论》治脾胃气虚,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久痢或久疟;以及遗尿、淋浊、妇人崩漏,带下等症。笔者... 补中益气汤系金元时代四大医家之一李东恒所著《脾胃论》治脾胃气虚,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久痢或久疟;以及遗尿、淋浊、妇人崩漏,带下等症。笔者临证用此方化裁,治疗遗尿、水肿、咳血、眩晕等症,亦获显效,现举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临证新用 《脾胃论》 脾胃气虚 金元时代 四肢乏力 气虚下陷 李东恒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 临床应用四则
8
《健康必读(乡村医生)》 2011年第6期27-27,共1页
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恒《内外伤辨惑论》,方由黄芪30克、当归6克组成。功能补气生血,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以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临床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临床应用 《内外伤辨惑论》 补气生血 辨证要点 李东恒 发热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