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公仆抗战教育思想略论
1
作者 王向文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4-156,共3页
抗战期间,李公仆从抗战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教材内容与教育方法、社会教育和特种教育、建立战时自我教育的制度、视察与指导制度、教育经费与训练师资等六个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抗战教育思想,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关键词 李公仆 抗战教育思想
下载PDF
李闻惨案之善后 被引量:9
2
作者 闻黎明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44,160,共22页
1946年7月发生在昆明的李闻惨案,是战后中国政治史上一个影响十分广泛的事件。这一惨案出现在全面内战一触即发的前夕,遭到暗杀的李公朴、闻一多均为推动国共和谈的中国第三大政党中国民主同盟的中央委员,加之他们惨死于同城,相隔仅仅三... 1946年7月发生在昆明的李闻惨案,是战后中国政治史上一个影响十分广泛的事件。这一惨案出现在全面内战一触即发的前夕,遭到暗杀的李公朴、闻一多均为推动国共和谈的中国第三大政党中国民主同盟的中央委员,加之他们惨死于同城,相隔仅仅三天,因而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应。多年来,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回顾国民党丧失大陆政权的原因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一事件是国民党失去人心的一个重要标志。李闻惨案已过去65年,但围绕这一事件的性质、责任、处置等方面表现的矛盾与展开的角逐,还有不少有待深入探讨的空间。如惨案初期关于事件性质的论争,即反映了不同政治势力立足于各自立场对这一事件的基本判断;惨案制造者的抵赖与歪曲,则凸现了不同力量在责任追究问题上的博弈;而国内外的强烈舆论以及美国政府的介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援华政策的实施;至于蒋介石处置该事件方针的形成和执行,同样表现了战后中国政治受不同因素制约的复杂与交错。对于这些目前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考察,显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李闻惨案为什么会给国民党统治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也有助于了解和把握各种矛盾在战后中国政治转型中的作用与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惨案 李公仆 闻一多 蒋介石 国民党
原文传递
“有第三颗子弹吗?”
3
作者 黄波 《文史天地》 2004年第4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民主同盟 梁漱溟 国民党特务 闻一多 李公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