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商隐无题诗艺术魅力之所在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筱红 《文教资料》 2011年第19期8-10,共3页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之泛,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接触现实、关心民计民生的诗;一类是表现自己不幸遭遇,特别是怀才不遇的诗,其中"无题诗"尤其引人注目。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诗中的艺术形象真实可信,感情诚挚深沉;诗中所反...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之泛,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接触现实、关心民计民生的诗;一类是表现自己不幸遭遇,特别是怀才不遇的诗,其中"无题诗"尤其引人注目。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诗中的艺术形象真实可信,感情诚挚深沉;诗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意象含蓄蕴藉;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新颖的特点,等等。本文主要从李商隐无题诗的这几个方面对文题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无题诗 艺术魅力 运用手法
下载PDF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诗美 被引量:1
2
作者 庄镇胜 《文教资料》 2010年第8期9-11,共3页
李商隐的无题爱情诗清丽而不浮浅.严肃而不轻薄。这与李商隐的主观情感世界密切相关.有着诗人真实的情感和体验。其无题爱情诗旨趣幽深,包藏细密,意境含蓄朦胧,韵味浓厚,有着与众不同的美学品格。
关键词 李商隐无题诗 诗美 深情绵邈
下载PDF
论李商隐无题诗之悲剧意蕴
3
作者 黄萍 《文教资料》 2011年第26期6-7,共2页
晚唐人李商隐满怀壮志,却命运坎坷。因政治、爱情等的多重不幸,他用大量意蕴悲凉的无题诗寄予其悲剧性的人生体验。同时,他又采用交融心象与物象、融合比兴与象征、叠加各种意象等方式,强化了无题诗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 李商隐无题诗 意旨 表现手法 悲剧意蕴
下载PDF
让学生自己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以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例
4
作者 徐瑞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第12期13-15,共3页
课改以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一线教师没有 深刻把握这一理念,从而导致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丧失.对古诗文教学当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问 题展开探讨,有利于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好... 课改以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一线教师没有 深刻把握这一理念,从而导致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丧失.对古诗文教学当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问 题展开探讨,有利于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体性 话语权 李商隐无题诗
下载PDF
中西诗歌爱情观对比研究
5
作者 张蕊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2X期239-240,共2页
十四行诗被称为西方的"格律诗"。勃朗宁夫人的sonnet14与sonnet43被认为是"姊妹篇"。[1]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对爱情做出阐释。李商隐的无题诗最能体现无题诗的独特风貌。文章通过使用主述位推进的方法分析两种诗体... 十四行诗被称为西方的"格律诗"。勃朗宁夫人的sonnet14与sonnet43被认为是"姊妹篇"。[1]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对爱情做出阐释。李商隐的无题诗最能体现无题诗的独特风貌。文章通过使用主述位推进的方法分析两种诗体中的起承转合,透过不同的起承转合方式,探讨中西方爱情观的异同。得出的结论为:相异点:西方诗歌对爱的表达更为坦率、直接;中国诗歌则更为婉转,含蓄;相同点:两种体裁的诗歌表都表达了人类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李商隐无题诗 主述位推进 爱情观
下载PDF
论不同心理层次的情感在诗歌中的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严孚良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8期39-45,共7页
一、关于情感的心理层次对情感作心理层次的剖析,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文学艺术研究中的几桩“公案”之所以长期悬而难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恰当地区分不同心理层次的情感。“公案”之一是托尔斯泰与普列汉诺夫关于艺术本... 一、关于情感的心理层次对情感作心理层次的剖析,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文学艺术研究中的几桩“公案”之所以长期悬而难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恰当地区分不同心理层次的情感。“公案”之一是托尔斯泰与普列汉诺夫关于艺术本质的观点分歧。托尔斯泰认为,作家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层次 理性情感 李商隐无题诗 诗歌 生命律动 情感体验 象征主义 情感态度 《中国文学史》 托尔斯泰
下载PDF
浅谈斯宾塞第七十五首十四行诗中的圆形观
7
作者 张蕊 《海外英语》 2012年第9X期244-246,共3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人大多以圆形对世界上的一切进行观察和思考。十四行诗被称为西方的"格律诗",Sonnet75选自斯宾塞的著名十四行诗集《小爱神》;起承转合理论是中国古代圆形观在诗歌理论上的体现。文章拟使用主述位推进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人大多以圆形对世界上的一切进行观察和思考。十四行诗被称为西方的"格律诗",Sonnet75选自斯宾塞的著名十四行诗集《小爱神》;起承转合理论是中国古代圆形观在诗歌理论上的体现。文章拟使用主述位推进的方法分析斯宾塞第七十五首十四行诗中的起承转合,同时分析李商隐的五言律诗《落花》中的起承转合做对比;探究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观 起承转合 斯宾塞第七十五首十四行诗 李商隐无题诗 主述位推进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