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震学会第12次学术大会征文通知(第六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征文通知)
1
《国际地震动态》 2008年第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地震学会 李善邦 地震 论文摘要 科技论文 青年
下载PDF
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简章(2004年2月10日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委员会通过)
2
《国际地震动态》 2004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地震 李善邦 中国地震学会 科技论文 青年 委员会
下载PDF
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征文通知
3
《国际地震动态》 2004年第2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青年 李善邦 中国地震学会 科技论文 地震
下载PDF
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大会征文通知(第五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征文通知)
4
《国际地震动态》 2006年第3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地震学会 李善邦 地震科技 地震 论文摘要 科技论文 青年
下载PDF
第四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评比揭晓
5
《国际地震动态》 2004年第7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地震 中国地震学会 科技论文 中国地震局 李善邦 青年
下载PDF
中国地震学界纪念李善邦先生诞辰100周年
6
《防灾博览》 2002年第5期5-5,2,共1页
今年是我国近代地震学的开创者李善邦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地震学界于9月28日在李善邦先生亲手创建的鹫峰地震台隆重集会,举行李善邦先生铜像揭幕仪式和纪念册首发仪式,纪念这位为我国地震科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地震学家。
关键词 地震学家 地震学研究 李善邦 中国
下载PDF
李善邦 洞察大地的脉搏
7
作者 张家惠 《科学家》 2023年第8期40-46,共7页
历史上的很多年份,由于没有发生过什么震惊世界的大事件,因而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但那些看似平凡岁月里发生的平凡故事,却深刻地影响着历史未来的发展。正如黄仁宇编写的《万历十五年》一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也是这样一个平凡却... 历史上的很多年份,由于没有发生过什么震惊世界的大事件,因而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但那些看似平凡岁月里发生的平凡故事,却深刻地影响着历史未来的发展。正如黄仁宇编写的《万历十五年》一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也是这样一个平凡却意义深远的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光绪二十八年 李善邦 意义深远 年份 历史
原文传递
中国地震事业的奠基人李善邦
8
作者 黄增章 《广东史志》 2001年第1期63-66,共4页
李善邦(1902—1980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县的农民家庭里。他从小就喜爱读书,由于家境并不宽裕,且兴宁人做生意求出路的风气比较浓重,其父兄也希望他走这条道路,但他的祖父却认为孙子聪明好学,应该去读书。
关键词 中国 李善邦 地震学 生平事迹 敬业精神
原文传递
李善邦 洞察大地的脉搏
9
作者 张家惠 《科学家》 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
历史上的很多年份,由于没有发生过什么震惊世界的大事件,因而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但那些看似平凡岁月里发生的平凡故事,却深刻地影响着历史未来的发展。正如黄仁宇编写的《万历十五年》一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也是这样一个... 历史上的很多年份,由于没有发生过什么震惊世界的大事件,因而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但那些看似平凡岁月里发生的平凡故事,却深刻地影响着历史未来的发展。正如黄仁宇编写的《万历十五年》一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也是这样一个平凡却意义深远的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地震 地震观测 李善邦 奠基人
原文传递
捐助地震科研第一人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继宗 《城市与减灾》 2010年第3期22-24,共3页
弃商学法林行规(1882-1944),字斐成,浙江鄞县人。先世自慈溪迁居鄞县,清咸丰年间家道中落。父亲林式文,初学儒,后弃儒经商,品性仁厚,好施与;
关键词 林行规 李善邦 碑文 所长 石刻文 领导人员 第一人 鹫峰地震台 地震
下载PDF
历史地震烈度标度问题的讨论
11
作者 朱书俊 《防灾减灾学报》 1991年第1期41-51,共11页
笔者纵观整个《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逐条对史料信息进行分析并分类,以及对前人的历史地震烈度评定分析研究和统计,结合近代地震大量的宏观震例,以《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为标准进行分析对比,试建立起有统一依据的历史地震烈度标度... 笔者纵观整个《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逐条对史料信息进行分析并分类,以及对前人的历史地震烈度评定分析研究和统计,结合近代地震大量的宏观震例,以《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为标准进行分析对比,试建立起有统一依据的历史地震烈度标度对比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度评定 中国地震 震例 历史地震 标度 李善邦 毓寿 建筑物破坏 地震事件 地震研究
下载PDF
上海地区历史地震概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昌森 蒋德乾 王先铸 《上海国土资源》 1980年第1期83-85,共3页
上海地区地震史料的收集工作,在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和上海市图书馆等兄弟单位密切配合下,经过半年多来的努力,现已基本完成。共发现上海地区地震史料1100余条,经整理、考订以后,归纳为150次地震,其中属上海地区本地的地... 上海地区地震史料的收集工作,在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和上海市图书馆等兄弟单位密切配合下,经过半年多来的努力,现已基本完成。共发现上海地区地震史料1100余条,经整理、考订以后,归纳为150次地震,其中属上海地区本地的地震89次。外地地震波及上海地区的61次;破坏性地震4次。这次统计的地震史料始于1475年,早于1475年的地震资料因多属附会,尚不足为信。之后的地震,由于未与日本和世界的大地震目录校核,是否有更多的外地地震波及还存在一定疑问。但1900年以来的地震大多数经过余山地震台记录核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 历史地震 地震资料 破坏性地震 南黄海地震 震中位置 李善邦 地理系 活动时期 地震震中
下载PDF
详解法文版《中国地震年表》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继宗 苏彦 高山子 《城市与减灾》 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
法文直译图书《中国大地震目录》或《中国地震目录》,作者认为书名与实际内容不符,因为,书中提到的所有地震只有两个要素:地震的公历日期与地点。无论波及多少省、府、州、县的地震,都没有给出震中、震级、烈度等基本参数,惟称《中国... 法文直译图书《中国大地震目录》或《中国地震目录》,作者认为书名与实际内容不符,因为,书中提到的所有地震只有两个要素:地震的公历日期与地点。无论波及多少省、府、州、县的地震,都没有给出震中、震级、烈度等基本参数,惟称《中国地震年表》才名实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震 法文版 格列历 编辑委员会 直隶厅 李善邦 震灾预防 自然科学类 等震线图 徐家汇
下载PDF
火山地震的概念和一般特征——国外火山监测研究的进展(一)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锦章 赵谊 《防灾减灾学报》 1990年第1期95-100,共6页
本文介绍了各国学者对火山地震概念的理解,认为火山地震是指同火山—岩浆活动在成因上有密切关系,同火山活动过程有直接关系,而且发生在活动火山体及其周围有限地区的地震。叙述了火山地震的基本特征,震源浅,震级不太大,常为震群型的地... 本文介绍了各国学者对火山地震概念的理解,认为火山地震是指同火山—岩浆活动在成因上有密切关系,同火山活动过程有直接关系,而且发生在活动火山体及其周围有限地区的地震。叙述了火山地震的基本特征,震源浅,震级不太大,常为震群型的地震;在震源机制上仍和构造地震一样符合弹性回跳模型。详细介绍了日本学者水上武对火山地震的分类法具有高频波谱同构造地震相类似的A型地震;同火山喷发有密切关系的B型地震;具间歇阵发性重复发生的微小地震和谐波型的火山颤动被称为C型地震;火山爆发时发生的爆发地震,称为D型地震;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对我国火山地震的监测研究工作在台网建设和仪器技术性能上提出建议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带 震源机制 火山喷发 震群 弹性回跳 震源深度 李善邦 岩浆活动 优势频率 圣海伦斯火山
下载PDF
安徽无破坏记载的单点和相邻两点地震史料的一种处理方法
15
作者 刘叶根 黎捷 《防灾减灾学报》 1991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本文指出无破坏记载的单点地震的震级宜定为3(1/2)级.文章给出了我国大陆东部一定距离内的两次地震同日和同月发生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无破坏记载的单点和相邻两点地震史料的一种处理方法,检验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地震台 处理方法 定距离 微地震 仪器记录 震中烈度 李善邦 历史地震学 点坐标 邻近地区
下载PDF
追忆昌马地震台网——纪念兰州观象台建台50周年
16
作者 刘多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49-150,共2页
  1963年12月,那时我担任广东新丰江地震队副队长.接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电,要我速返北京.回京后即刻到地球所向李善邦先生报到.李先生说,国家要求提供甘肃昌马水库地区的地震烈度,为此派我负责昌马区域台网的组建工作.并说昌马烈度任务...   1963年12月,那时我担任广东新丰江地震队副队长.接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电,要我速返北京.回京后即刻到地球所向李善邦先生报到.李先生说,国家要求提供甘肃昌马水库地区的地震烈度,为此派我负责昌马区域台网的组建工作.并说昌马烈度任务由北京地球所和兰州地球所承担,西北水电设计院派员参加,保密级别高,不可外传.过了三四天,我动身到兰州,与郭增建同志一起前去选台.到玉门镇下火车,当地气温零下20多度,狂风阵阵,飞沙走石,与广东天气相比,差别极大,我产生了畏惧心理.当日我们在玉门镇住下,次日乘水电设计院昌马勘测总队的拉煤车到昌马,沙队长、王队长(长征干部)接待我们,设计院曹进芝同志也到了,参加选台工作.经过几天踏勘,大多数台址确定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台网 兰州 地球所 先生 甘肃 地震台网 新丰江地震 水电设计院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烈度 李善邦 石包城 地震仪 微震仪
下载PDF
铁岭地区几个历史地震的分析
17
作者 戴宝森 《防灾减灾学报》 1990年第2期89-94,共6页
本文通过对铁岭地区几个较大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认定了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确定了震中烈度,进而估算了震级。认为铁岭地区是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铁岭至开原一带,未来发生5—6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应该加强监测。
关键词 历史地震 震中烈度 铁岭地区 铁岭县志 李善邦 震中位置 活动断裂带 破坏性地震 发震时间 震源深度
下载PDF
中关村15楼的回忆
18
作者 老多 《科学文化评论》 2019年第4期98-112,共15页
作者在中关村15楼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本文追忆了曾经在中关村15楼住过的科学家,以及与他们家庭的交往。
关键词 中关村15楼 科学家 李善邦
下载PDF
中国早期的地震台
19
作者 方召盟 《防灾博览》 2005年第2期26-26,共1页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期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批装备有近代地震仪的地震台站.当时我国正处于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占我国领土,俄、法、日、德等国纷纷在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设立地震台.其中部分台站只有强震仪和十倍级...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期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批装备有近代地震仪的地震台站.当时我国正处于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占我国领土,俄、法、日、德等国纷纷在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设立地震台.其中部分台站只有强震仪和十倍级的近震仪,有的只有一套强震仪.台湾虽然建台较早、数量多,但一直到1934年4月发生台中、新竹7级地震以后,才注重观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震台 地震工作者 电磁地震仪 李善邦
下载PDF
中央地质调查所旧址
20
作者 王龙 《红岩春秋》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央地质调查所旧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文星湾42号,建筑面积648平方米,一楼一底,青瓦砖墙,砖木结构,为抗战内迁北碚的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办公楼。1937年,中央地质调查所随大量科研机关内迁西南,几经辗转,于1938年秋来到北碚。... 中央地质调查所旧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文星湾42号,建筑面积648平方米,一楼一底,青瓦砖墙,砖木结构,为抗战内迁北碚的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办公楼。1937年,中央地质调查所随大量科研机关内迁西南,几经辗转,于1938年秋来到北碚。应中国西部科学院创办人卢作孚邀请,地调所暂借科学院场地,于1939年建成第一-办公大楼,继续开展地球物理研究工作。李善邦在此组建地震研究室,成立北碚地震台,以恢复地震的观测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李善邦历时三年,制造完成我国近代第一套熏烟记录机械放大式地震仪,定名为霓式地震仪,并于1943年5月投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研究 中央地质调查所 李善邦 地震台 砖木结构 中国西部科学院 创办人 重庆市北碚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