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家峡拱坝左岸高边坡岩体变位与安全性态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杨杰 胡德秀 关文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3551-3560,共10页
实际工程中常遇到山体单薄,地质构造发育,表层岩体卸荷松弛,甚至蠕变或滑移等高边坡安全稳定性问题,因而加强对此类高边坡岩体的变位监测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与分析,对于确保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以李家峡拱坝左岸... 实际工程中常遇到山体单薄,地质构造发育,表层岩体卸荷松弛,甚至蠕变或滑移等高边坡安全稳定性问题,因而加强对此类高边坡岩体的变位监测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与分析,对于确保工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以李家峡拱坝左岸高边坡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岩体变位监测资料来全面分析和评价高边坡安全稳定性。在对水库初次蓄水以来的谷幅位移和左岸高边坡岩体变位监测资料进行时空定性分析和变形疑点物理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岩体变位各测点的逐步回归模型,并以其对测值年变幅的拟合与分离结果,定量分析水压、温度、时效等因子对高边坡变位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库水位逐步抬升至正常蓄水位的过程中,李家峡左岸高边坡岩体主要产生朝河心方向的下滑变位,但位移量相对较小;(2)库水位在2002年1月趋于相对稳定后,高边坡岩体变位逐步趋于收敛并保持稳定,目前其安全性态基本正常;(3)由于局部岩体仍存在轻微下滑趋势,建议加强对这些部位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李家峡拱坝 高边坡 岩体变位 安全监测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李家峡拱坝复杂地基处理效果和反馈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白俊光 林鹏 +1 位作者 李蒲健 周维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2-912,共11页
李家峡大坝复杂地基的处理措施涉及到坝肩沿断层的深部混凝土网格置换、地基内高压固结灌浆、大吨位深孔预应力锚索加固、两岸坝肩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等。结合现场10 a的监测数据反馈分析,针对加固措施采用基于Drucker-Prager(D-P)准则... 李家峡大坝复杂地基的处理措施涉及到坝肩沿断层的深部混凝土网格置换、地基内高压固结灌浆、大吨位深孔预应力锚索加固、两岸坝肩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等。结合现场10 a的监测数据反馈分析,针对加固措施采用基于Drucker-Prager(D-P)准则非线性本构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开展有限元反馈计算,然后评价了李家峡拱坝复杂地基的处理效果。反分析计算和原型观测资料的结果显示:(1)大坝河床建基面经加固处理后,安全度有明显提高,大坝的荷载主要转移到两岸,两岸整体承受荷载和点安全度较对称。(2)上游坝踵拉裂安全度:K1=2.0P0(P0为正常工况下水压);K2=3.5P0;大坝开始丧失正常工作荷载:K3=(5~7)P0。(3)左岸"金三角"在正常荷载下,无论是现场监测数据还是反演计算都表明大坝基本是稳定的。(4)李家峡大坝的基础处理经过10 a的运行,证明其基础处理是有效的,且基础安全稳定,可以满足大坝正常水位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李家峡拱坝 复杂地基 基础处理 反馈分析
下载PDF
基于带有偏差单元的递归神经网络的李家峡拱坝安全监控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健 练继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8-110,共3页
 利用带有偏差单元的递归神经网络对BP网络进行改进,提高学习效率和泛化能力.建立了基于带有偏差单元的递归神经网络的李家峡拱坝安全监控模型,其预报精度优于常规的统计模型,为大坝安全监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安全监控 偏差单元 递归神经网络 李家峡拱坝
下载PDF
蓄水期李家峡拱坝垂直位移与安全性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关文海 苗隆德 杨杰 《西北水力发电》 2005年第3期27-29,37,共4页
鉴于李家峡库区复杂的地质情况及较长的蓄水历时,结合水库初次蓄水以来的拱坝垂直位移观测资料对坝体及坝肩岩体的垂直位移及其物理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李家峡拱坝坝体及坝肩岩体的垂直位移基本正常,整个坝体变形安全性态良好.
关键词 李家峡拱坝 坝肩岩体 垂直位移 安全性态
下载PDF
李家峡拱坝抗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云 杜万禄 《西北水电》 1993年第4期28-37,共10页
为研究李家峡拱坝的抗震特点,评价坝体抗震性能和设计,进行了坝址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坝体动力分析和动力模型试验,并对李家峡拱坝抗震设防标准、设计方法和强度安全准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李家峡拱坝 抗震分析 设防标准 安全准则
下载PDF
李家峡拱坝大吨位锚索内锚固段岩体变形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蒋锁红 林鹏 +2 位作者 郑文炜 康绳祖 管俊峰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3-169,共7页
开展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岩体变形研究,对分析其加固作用机理、指导大型岩土结构的加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李家峡拱坝重力墩大吨位锚索内锚固段岩体变形的十多年观测结果,对锚固段的岩体变形特性、锚固段岩体变形与垂... 开展大吨位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岩体变形研究,对分析其加固作用机理、指导大型岩土结构的加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李家峡拱坝重力墩大吨位锚索内锚固段岩体变形的十多年观测结果,对锚固段的岩体变形特性、锚固段岩体变形与垂线测量值的关系、长期作用下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损失等进行初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垂线观测资料真实反映了大吨位锚索内锚固段周围岩体的变形;(2)内锚固段一定范围内,周围岩体存在较严重的损伤破坏;(3)尽管锚索的张拉施工是在短期内完成的,但是内锚固段岩体的变形却要在4~5年内缓慢完成,不同的岩体,时间相差较多;(4)对于无粘结锚索,锚固力将可能损失30%左右。实践证明对于预应力锚固,采用全粘结锚索要比无粘结锚索锚固力损失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变形 现场试验 大吨位锚索 内锚固段 李家峡拱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