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师江的福建书写——基于《福寿春》与《福州传奇》的探讨
1
作者 曾丽琴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2期60-62,共3页
近几年,李师江通过《福寿春》与《福州传奇》两本小说在福建书写方面做出了努力的尝试。《福寿春》在小说艺术上相当成功,但就福建书写来看,却没有很成功地凸显;而《福州传奇》则不仅小说艺术上是个灾难,并且就福建书写来看,也是相当不... 近几年,李师江通过《福寿春》与《福州传奇》两本小说在福建书写方面做出了努力的尝试。《福寿春》在小说艺术上相当成功,但就福建书写来看,却没有很成功地凸显;而《福州传奇》则不仅小说艺术上是个灾难,并且就福建书写来看,也是相当不成功或甚至于有负面的影响。本文从山水描绘、民俗展示、人文性格、地方语言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这两本小说中福建书写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师江 福建 书写 乡土
下载PDF
从欲望书写到人性审美——论李师江的小说创作
2
作者 万孝献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4-87,共4页
李师江是"70后"作家中对小说创作具有清醒意识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从身体写作的无耻叙事,到都市小说的狂欢化叙事,再到古典白话世情小说的老实叙事,变化很大。无论哪种风格,诚实化叙事都是他小说创作的生命,也是作品成功的关... 李师江是"70后"作家中对小说创作具有清醒意识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从身体写作的无耻叙事,到都市小说的狂欢化叙事,再到古典白话世情小说的老实叙事,变化很大。无论哪种风格,诚实化叙事都是他小说创作的生命,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不断的文学转型中,李师江的小说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师江 身体写作 狂欢叙事 古典世情小说 文学转型
下载PDF
“六个凶手”的杀人回忆,或世情镜像里的幽微天光——评李师江小说集《六个凶手》
3
作者 赵振杰 远牵 《南腔北调》 2020年第3期62-63,93,共3页
不久前,一则新闻霸屏热搜——韩国警方通过DNA技术终于锁定了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的凶手原型,至此,几十年未破的悬案终于尘埃落定。作为一起新闻事件,这一迟到的消息自然是大快人心,然而,谁都知道,真正让案件广为人知,并产生持续性话... 不久前,一则新闻霸屏热搜——韩国警方通过DNA技术终于锁定了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的凶手原型,至此,几十年未破的悬案终于尘埃落定。作为一起新闻事件,这一迟到的消息自然是大快人心,然而,谁都知道,真正让案件广为人知,并产生持续性话题效应的,还是电影本身。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与魔力。艺术与新闻不同,新闻在意的是事件,而艺术关注人心与人性。着眼点的不同,注定艺术要在新闻事件止步的地方起步。这也体现了文学艺术独特的存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小说,或是一部电影,往往要比一则新闻消息更能告慰那些已经逝去的亡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落定 DNA技术 韩国电影 李师江 持续性
下载PDF
沧海有岸 人心无涯——读李师江长篇小说《黄金海岸》
4
作者 危砖黄 《山东文学》 2022年第11期156-160,共5页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知道,它不是突然发生的,也不是一而就的。回看当初,改革开放号角刚刚吹响的时候,它在不同区域的进程,有迅猛有缓慢。闽东三都澳一带,有着丰富的山海资源,较之北边的浙江、南边的闽江口,算是开发得...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知道,它不是突然发生的,也不是一而就的。回看当初,改革开放号角刚刚吹响的时候,它在不同区域的进程,有迅猛有缓慢。闽东三都澳一带,有着丰富的山海资源,较之北边的浙江、南边的闽江口,算是开发得比较迟,曾经被称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黄金断裂带”,就是李师江《黄金海岸》的文学地理。这部长达68万字的小说,充满了闽东地域特色的海滨风物和生活风情,书写了海岸乡村和城市的破除旧习、破解困境、破茧新生的变革史诗,以及变革中的艰苦与痛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海岸 中国东部沿海 文学地理 三都澳 闽江口 李师江 地域特色 沧海
下载PDF
总体性的重建及其难度——关于李师江的《黄金海岸》
5
作者 徐勇 王雅萍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对李师江来说,写作《黄金海岸》的意义可能在于试图给故乡立传,正所谓“有史诗的故乡,永不消亡”(《黄金海岸》封面语),《黄金海岸》的史诗性追求十分明显。但小说给人最大的印象或让人最为触动的,还是其中弥漫着的民间信仰。小说中充... 对李师江来说,写作《黄金海岸》的意义可能在于试图给故乡立传,正所谓“有史诗的故乡,永不消亡”(《黄金海岸》封面语),《黄金海岸》的史诗性追求十分明显。但小说给人最大的印象或让人最为触动的,还是其中弥漫着的民间信仰。小说中充盈着神的影子,让人感到我们生活在神的世界,但小说也写出了另一面,即人的行为的脱缰性,人们在神的监视下做出了违反神意的行为。同时,小说还表现了另一种趋势: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神意正以一种不可抗拒的态势走向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海岸 史诗性 神意 另一面 总体性 民间信仰 李师江 全球化时代
原文传递
“豪华落尽见真淳”——李师江小说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军 常思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5-204,共10页
作为70后作家,李师江早年写作年少狷狂,中途转型探索,终归于精淳的写作路程,代表了大多数70年代出生作家们的创作探索过程。李师江从最初《逍遥游》《比爱情更假》中的咆哮与愤怒,变成《哥仨》中的反思与深邃,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李师... 作为70后作家,李师江早年写作年少狷狂,中途转型探索,终归于精淳的写作路程,代表了大多数70年代出生作家们的创作探索过程。李师江从最初《逍遥游》《比爱情更假》中的咆哮与愤怒,变成《哥仨》中的反思与深邃,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李师江在创作的沉淀与反思中,将青春的激情化作成熟而深刻的生命思索,探寻出一条直达人心之路——耐心、笨拙、诚实、细心。寻找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与创作主题,这不仅仅是李师江所需要探索的事情,这是70后一代作家都要经历的心灵求索与成长历程。时代赋予他们特殊的经验,他们必以诚心记录之,这是李师江的使命,也是70后一代作家不可推卸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师江 70后作家 创作转向
原文传递
敬惜和震惊中的写作 李师江·关于《三坊七巷》
7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共1页
这部小说我用最传统的题材,写了一个最传统的故事,小说围绕一个古代大家族的教育故事展开,很旧也很新——在这个时代,齐家治国也是久违的理想。
关键词 三坊七巷 李师江
原文传递
李师江:我在等待死亡的同时也找点乐
8
作者 李瑞强 《甲壳虫》 2005年第9期66-67,65,共3页
李师江:我在等待死亡的同时也找点乐外省人站在巴黎的街口布尔乔亚们大声说:C ’est la vie!
关键词 李师江 生存状态 《逍遥游》 游来游去 我自己 就是你 人能 苏童 随笔集 你喜欢
原文传递
李师江 “非比寻常”福建事
9
作者 林梅琴 《福建人》 2016年第9期88-88,共1页
在《当代》杂志2016年第2期刊载的文章中,有一篇名叫《非比寻常》的长篇小说。读者们随手一翻就会发现,里面到处都是福州的影子:'凤凰池'车站、西禅寺、洪山桥、左海公园、东街口……《非比寻常》的作者李师江,来自宁德,毕业于... 在《当代》杂志2016年第2期刊载的文章中,有一篇名叫《非比寻常》的长篇小说。读者们随手一翻就会发现,里面到处都是福州的影子:'凤凰池'车站、西禅寺、洪山桥、左海公园、东街口……《非比寻常》的作者李师江,来自宁德,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这篇小说,说的便是他毕业后在福州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师江 洪山桥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福寿春》 左海公园 西禅寺
原文传递
惯性之外,往何处去?——读李师江《南昌记》
10
作者 宫铭杉 《文学港》 2019年第9期142-144,共3页
《南昌记》中写到:在此我想告诉朋友们一个生活的道理,虽然教人生活道理的人基本上都是傻子,但我还是忍不住做一次傻子。这个道理就是,如果我们按照生活的惯性走,我们就会失去很多新奇的体验。这比主人公最后还是没能和刘玲搞搞关系更... 《南昌记》中写到:在此我想告诉朋友们一个生活的道理,虽然教人生活道理的人基本上都是傻子,但我还是忍不住做一次傻子。这个道理就是,如果我们按照生活的惯性走,我们就会失去很多新奇的体验。这比主人公最后还是没能和刘玲搞搞关系更让我印象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师江 《南昌记》
原文传递
批评的自我批评
11
作者 何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795-796,共2页
有小说家说:"中国的小说评论家是一群苍蝇。"(李师江)更早的时候,同样是一个小说家说:"当代文学评论并不存在。有的只是一伙面目猥琐的食腐肉者。"(韩东)我相信,大多数文学批评从业者面对这些鄙薄文学批评的言论肯定心怀沮丧... 有小说家说:"中国的小说评论家是一群苍蝇。"(李师江)更早的时候,同样是一个小说家说:"当代文学评论并不存在。有的只是一伙面目猥琐的食腐肉者。"(韩东)我相信,大多数文学批评从业者面对这些鄙薄文学批评的言论肯定心怀沮丧。批评和创作"强烈的敌意"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远的不说,新时期开始的1980年代那真是一个创作和批评耳鬓厮磨的蜜月期。余生也晚,没有咸与革命,但从前辈往事中还是能隐见盛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师江 文学批评 蜜月期 文学评论 代那 韩东 文学传统 精神立场 劳动分工 媒体批评
下载PDF
70后作家:如何成为文学“中坚代”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丽军 常思佳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8,共9页
70后作家是"红旗下出生,欲望中成长"的一代人,是在50、60后作家与80、90后作家的文学夹缝中的"中间代"。他们的骨子里还留着革命先辈们纯真、朴素、勤逸、坚韧的基因,却不得不生活于虚假、浮躁、投机、冷漠掺杂生活点滴的现代社会... 70后作家是"红旗下出生,欲望中成长"的一代人,是在50、60后作家与80、90后作家的文学夹缝中的"中间代"。他们的骨子里还留着革命先辈们纯真、朴素、勤逸、坚韧的基因,却不得不生活于虚假、浮躁、投机、冷漠掺杂生活点滴的现代社会。70后作家们在这种矛盾中成长,既想维护文学的纯洁性,又无法直面文学与商业的合谋。在商业化社会里,作品的推出,除了需要作家坚实的创作能力,也要依靠市场的不断推送,在绝大多数时候,市场的推送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能力 革命先辈 卫慧 乔叶 金仁顺 生活点滴 写作姿态 《人民文学》 马原 李师江
原文传递
70后作家的五副面孔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兵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85,共9页
任何以代际命名的作家群研究其实都不免有大而化之和削足适履的风险,以及代际内部对于某种异质性美学向度的遮蔽,此外,它也容易放大不同代际之间的价值与审美的歧异而忽视其间潜隐的关联和承继。比如,对于同属70年代出生的作家,试图在... 任何以代际命名的作家群研究其实都不免有大而化之和削足适履的风险,以及代际内部对于某种异质性美学向度的遮蔽,此外,它也容易放大不同代际之间的价值与审美的歧异而忽视其间潜隐的关联和承继。比如,对于同属70年代出生的作家,试图在卫慧、徐则臣、鲁敏、曹寇、阿乙、李浩、张楚、艾玛、冯唐、东君、盛可以、安妮宝贝、李骏虎、刘玉栋、路内、瓦当、付秀莹、滕肖澜等人的小说中提炼归纳出某种共性或一致的文学观念显然比比较他们小说主张的不同要困难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 付秀莹 盛可以 徐则臣 安妮宝贝 小说叙事 卫慧 异质性 身体写作 李师江
原文传递
“70后”作家的都市小说 被引量:4
14
作者 翟文铖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5,共7页
在中国百年文学谱系中,都市文学向来薄弱。近三十年中国正处于高速都市化进程之中,都市文化已然成为强势文化,在此背景下,近来都市文学的颓势已有起色,而带来这种变局的是"70后"作家。都市文学的崛起不仅表现在创作数量的增加上,更重... 在中国百年文学谱系中,都市文学向来薄弱。近三十年中国正处于高速都市化进程之中,都市文化已然成为强势文化,在此背景下,近来都市文学的颓势已有起色,而带来这种变局的是"70后"作家。都市文学的崛起不仅表现在创作数量的增加上,更重要的标志是这些作品承载着丰富的都市经验。文明与罪恶的共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物质文化对个性的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学 创作数量 都市文化 工具理性 当代都市 李师江 文化进步 魏微 盛可以 强势文化
原文传递
隐约的历史与迷茫的现实——70后作家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方面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繁华 《西部(新文学)(上)》 2013年第6期131-139,共9页
70后作家的创作面貌,很难从总体上做出评价,这与70后这代人的文化记忆有关。60后作家与50后作家没有明显的界限或差异,80后作家完全没有集体记忆,70后作家处在历史夹缝之间——对于历史,他们若隐若无似是而非,因此,疾风暴雨式的文学革... 70后作家的创作面貌,很难从总体上做出评价,这与70后这代人的文化记忆有关。60后作家与50后作家没有明显的界限或差异,80后作家完全没有集体记忆,70后作家处在历史夹缝之间——对于历史,他们若隐若无似是而非,因此,疾风暴雨式的文学革命与他们基本没有关系。当他们登上文坛的时候,文学革命已经落幕;面对现实,80后横空出世,网络文学大行其道,没有历史负担的这代人几乎为所欲为无所不能。70后就夹在这两代人之间,留给他们展现文学才能的空间可想而知,因此,70后的小说一直犹疑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当然,这样的分析显然是一孔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汉 李师江 青年形象
原文传递
永远的新小说论坛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楚 《西湖》 2017年第4期88-90,共3页
2001年,我27岁,刚接触网络没几年,下班了就在各个文学论坛晃来晃去。最常去的是天涯论坛和橡皮论坛。天涯更像是市井江湖,包罗万象,什么人都有,也经常发生骂战,看得旁观者竟也胆战心惊。橡皮相对文气,我喜欢在里面匿名聊天。不过那里圈... 2001年,我27岁,刚接触网络没几年,下班了就在各个文学论坛晃来晃去。最常去的是天涯论坛和橡皮论坛。天涯更像是市井江湖,包罗万象,什么人都有,也经常发生骂战,看得旁观者竟也胆战心惊。橡皮相对文气,我喜欢在里面匿名聊天。不过那里圈子气息特别浓,更像一个门派,有着极为单一的武功套路,审美的排他性强,渐生厌烦。不过,在那里倒也认识了三五好友,比如黄梵,比如李修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修文 黄梵 斯继东 海力洪 李师江 巴桥 盛可以 柳营 艾伟 徐则臣
原文传递
关于“新小说论坛”的零碎记忆 被引量:1
17
作者 斯继东 《西湖》 2017年第4期91-92,共2页
2016年11月3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通往主会场的大厅里,我飘飘忽忽地游走在人群中,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因为前一晚的两场酒,我错过了准点发车的大巴。急匆匆坐地铁赶过去,却发现离开幕式还有巨漫长的等待。宿酒犹在,没吃早餐,一刻不离手的... 2016年11月3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通往主会场的大厅里,我飘飘忽忽地游走在人群中,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因为前一晚的两场酒,我错过了准点发车的大巴。急匆匆坐地铁赶过去,却发现离开幕式还有巨漫长的等待。宿酒犹在,没吃早餐,一刻不离手的手机离了手,又抽不得烟,令人烦躁。我挺想找个地方坐一坐,但四周的长条椅上都占了屁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酒 盛可以 艾伟 海力洪 文学青年 巴桥 吴晨骏 李师江 李修文 文字生涯
原文传递
找对象
18
作者 李师江 《花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9-145,共17页
二月的一天我接到一封磨损得像已经拆过的信,这封信从北京发到福州我原来的单位又转到北京我现在单位,布满了惨不忍堵的邮戳.两天后我和这封信的作者在北师大东门有了第一次约会,约会的内容包括吃饭、登香山、互相聊一些自己的经历。
关键词 李师江 蒙娜丽莎 主持人 《平凡的世界》 职业作家 长篇小说 美女作家
原文传递
吴茂盛在北京的日子
19
作者 李师江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9,共7页
去年四月,我到北京后一直躲避着一个人,他叫吴茂盛。我福州的朋友告诉我,我到北京不久他就也到了北京,但我的朋友们没有告诉他我的电话号码。我松了口气,北京这么大,人跟蚂蚁似的,他想找到我也不太可能。但到了冬天,我的手机上终于传来... 去年四月,我到北京后一直躲避着一个人,他叫吴茂盛。我福州的朋友告诉我,我到北京不久他就也到了北京,但我的朋友们没有告诉他我的电话号码。我松了口气,北京这么大,人跟蚂蚁似的,他想找到我也不太可能。但到了冬天,我的手机上终于传来了可怕的声音:李师江吗,你是李师江吗,我是吴茂盛呀,你他妈是不是躲着我,我又不是老虎又不吃你,如果我真的是老虎也不会吃你,你他妈的那么瘦,还不够一日呢,我有那么可怕吗,我可都是把你当成朋友的,你们玩的那伙人,都不是东西,即使是东西也是猪狗不如的东西,谁也不告诉我你的电话。你又不是国家领导人,又不是通缉犯,有什么好保密的。我可是把你当朋友的,你这样对我是不是太不够意思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师江
原文传递
《福寿春》
20
作者 罗迪 《健康伴侣》 2007年第10期64-64,共1页
从《逍遥游》到《福寿春》,70后作家李师江心灵蜕变的力作。 这是一部世情小说,从世道人心的角度,描绘出耳目一新的东南地区乡村俗世生活。
关键词 《福寿春》 李师江 世情小说 书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