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儒入法:李悝法思想旨趣及变法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腾 《晋阳学刊》 CSSCI 2015年第3期9-15,共7页
李悝又称李克,学于儒门子夏氏,相魏变法而为三晋法家之先驱。史书中悝、克分列儒法,曾引致学术史上考辨观点的游移,其实正反映李悝思想在"由儒入法"谱系中的承前启后意义。首先,李悝谨持儒门贤德政治观点,崇尚士人"为君... 李悝又称李克,学于儒门子夏氏,相魏变法而为三晋法家之先驱。史书中悝、克分列儒法,曾引致学术史上考辨观点的游移,其实正反映李悝思想在"由儒入法"谱系中的承前启后意义。首先,李悝谨持儒门贤德政治观点,崇尚士人"为君王师",提倡君主"举贤以德";其次,李悝自创制度公平理念,从身份地位、财产多寡、智识水平之差异来诠释社会矛盾,主张政府主导资源再分配,"废沟洫"、"尽地力"、"善平籴"、"射的决狱"的变法举措均是这一理念的法制观照。再次,李悝揭示极端贫富分化才是社会失范的根源,对重刑治国保持警惕,成为后世学说与法令的重要话语。最后,李悝撰《法经》,成为商鞅变法的范本,也因其儒门渊源而被奉为中华法统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儒家 法家 变法 《法经》
下载PDF
李悝撰《法经》质疑补证 被引量:4
2
作者 廖宗麟 《河池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9-82,共4页
李悝是否曾撰《法经》一事,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疑案。曾有学者从考证此事不见于秦汉史籍记载,推断李悝撰《法经》的说法最早可能出于南朝时,并认为其真实性已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质疑。而从《法经》所谓的“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严重... 李悝是否曾撰《法经》一事,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疑案。曾有学者从考证此事不见于秦汉史籍记载,推断李悝撰《法经》的说法最早可能出于南朝时,并认为其真实性已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质疑。而从《法经》所谓的“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严重地违背了李悝所处战国时期的实际情况;从春秋到战国的诸多政治家虽然对法律制度有很深的研究,但都没有人留下类似《法经》的专门法律著作;以及《法经》“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编著体例,与春秋战国到秦朝所制订和实施的法律制度“诸法异体,民刑分离”的编著体例全然不同等情况看来,李悝是否曾撰《法经》,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法经》 中国法制史 疑案
下载PDF
战国前期李悝变法的历史反思——兼以吴起变法、商鞅变法为参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专诚 《史志学刊》 2015年第1期20-28,共9页
战国前期,先后发生了三场著名的变法活动,即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本文拟以李悝变法的历史反思为重点,并参照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的研究,深入思考社会变革对于国势、国运以及更广大空间和时间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战国前期 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下载PDF
《法经》和李悝的政治法律思想 被引量:3
4
作者 俞荣根 《现代法学》 1980年第3期45-49,共5页
李悝是我国古代法制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编纂的《法经》是迄今已知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被汉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编纂法典的规范,李悝也被尊为封建法典的创始者。
关键词 政治法律思想 我国古代 封建法典 法制史 封建统治者 魏文侯 经济改革 劳动人民 尽地力 李悝
下载PDF
银雀山竹书田法同于李悝田法——与田昌五先生商榷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兆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7-94,共8页
银雀山竹书的出土,为研究先秦田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学者多引其中关于“易田”的一段文字来考论“爱田”,只有田昌五先生在《谈临沂银雀山竹书中的田制问题》一文中对竹书的田制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认为:“竹书田法只是战国时期的... 银雀山竹书的出土,为研究先秦田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学者多引其中关于“易田”的一段文字来考论“爱田”,只有田昌五先生在《谈临沂银雀山竹书中的田制问题》一文中对竹书的田制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认为:“竹书田法只是战国时期的一种提封田制,另一种提封田制如李悝在魏国实行的,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考虑得就比较多,处理得也比较好。这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的现象。”这无疑是具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的论断。但笔者感到,田先生的这篇文章在研究方法上作宏观推论和大致推算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昌五 提封田 竹书 《司马法》 山竹 齐国 李悝 银雀山汉墓竹简 耕地面积 食货志
下载PDF
李悝及其法律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东义 《江西社会科学》 198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战国时代的李悝(又称李克),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定的贡献,尤其是他在法律方面的建树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史记·平准书》说: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 战国时代的李悝(又称李克),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定的贡献,尤其是他在法律方面的建树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史记·平准书》说: “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由此来看,李克俨然是一位时代的先躯,其业绩为秦始皇平定群雄建立统一大帝国奠定了基础,是一位很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法律思想 魏文侯 《法经》 尽地力 饥荒 以刑去刑 重刑主义 桓谭 犯罪
下载PDF
筒论李悝经济思想的现代意义
7
作者 徐叔华 陈丕横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2009年第1期67-68,70,共3页
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法家学派创始人,其“尽地力之教”和“平籴”的经济思想分别从生产和消费领域探讨了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虽然现代中国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两个时期的农业生产... 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法家学派创始人,其“尽地力之教”和“平籴”的经济思想分别从生产和消费领域探讨了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虽然现代中国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两个时期的农业生产却同属小农范畴。因此,李悝的经济思想对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经济、社会问题仍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小农经济 三农问题 经济危机
下载PDF
李悝变法的意义及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尚志迈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22-27,共6页
李悝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其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其成功也有深刻的原因。李俚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 李悝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其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其成功也有深刻的原因。李俚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变法 内容 意义 原因 启示
下载PDF
论李悝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龙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37-41,共5页
李悝不仅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立法家,而且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政治改革家和经济学家。他所编著的《法经》,是中华法系的第一部成文刑法典;他提出的“尽地力之教”,是我国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篇章。因此,考证和探索李悝的政治思想、法律... 李悝不仅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立法家,而且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政治改革家和经济学家。他所编著的《法经》,是中华法系的第一部成文刑法典;他提出的“尽地力之教”,是我国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篇章。因此,考证和探索李悝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和经济思想将具有重大意义。 李悝,又名李克,魏国人,生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即公元前455年,死于周安全七年,即公元前395年。他的主要著作有《法经》。此外,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在儒家类中有“李克七篇”(原注:“子夏弟子,魏文候相”)(《汉书》1724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在法家类中有“李子三十二篇”(原注:名悝,相魏文候,富国强兵)(《汉书》1735页)。但他的全部著作都已亡佚,无一幸存。因此,对其政治、法律和经济思想,只能根据一些史籍的记载加以考证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尽地力之教 《法经》 春秋战国时期 魏国 中华法系 政治改革 子夏 经济学说史 儒家类
下载PDF
李悝的财政思想与理财措施简析
10
作者 牛涛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02年第S2期92-92,共1页
战国时期,臣相李悝为保证建立地主政权稳固 的物质基础,进行了财政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产 力的发展,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新潮流。
关键词 李悝 政治经济思想 改革
下载PDF
李悝的平籴思想
11
作者 郁长荣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6年第3期56-,共1页
李悝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在经济方面提出的平籴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战国时代,农业是生产的主要部门。在生产上,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他认为农业增产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而充分发挥土地潜力的关键在... 李悝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在经济方面提出的平籴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战国时代,农业是生产的主要部门。在生产上,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他认为农业增产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而充分发挥土地潜力的关键在于“人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尽地力之教 战国初期 土地潜力 主要部门 魏国 百石 大饥 粮食生产 五石
下载PDF
李悝的“识人五法”
12
作者 徐廷华 《群众》 2018年第6期64-64,共1页
李悝(公元前445-前395),又名李克,战国时政治家、魏国丞相。《史记·魏世家》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魏文侯想从魏成子和翟璜两个人中选出一个为相。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询问他的重臣李悝。李悝列举了五... 李悝(公元前445-前395),又名李克,战国时政治家、魏国丞相。《史记·魏世家》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魏文侯想从魏成子和翟璜两个人中选出一个为相。这两个人都很有才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询问他的重臣李悝。李悝列举了五条辨识人才的标准(史称“识人五法”),魏文侯根据李悝所提供的这一标准,最后录用魏成子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识人 魏文侯 公元前 政治家 个人 标准 人才
下载PDF
华夏变法先驱者魏文侯与李悝
13
《前进》 2018年第8期62-63,共2页
魏文侯(前472―前396),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45年即位。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李悝(前455—前395),又名李克,河南濮阳人。战... 魏文侯(前472―前396),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45年即位。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李悝(前455—前395),又名李克,河南濮阳人。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三晋法家第一人。师承子夏之学,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文侯 李悝 变法 先驱者 华夏 战国时期 政治人物 《法经》
下载PDF
李悝“平籴法”
14
作者 刘晓明 《真情》 2021年第5期0254-0255,共2页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来探究李悝的“平籴法”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它对于当时魏国以及之后国家经济政策的推行所产生的影响,论述其所具有的进步性。总结其实施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以史为鉴,对于现代经济政策的运行和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魏国 李悝 “平籴法” 背景 影响
下载PDF
也谈李悝变法
15
作者 尚志迈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57-62,共6页
李悝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其变法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变法的成功也有其深刻的原因,通过对有关史料的深入而精审的分析,充分说明李悝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 李悝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其变法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变法的成功也有其深刻的原因,通过对有关史料的深入而精审的分析,充分说明李悝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李悝变法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它给后人留下了一些重要启示,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变法 变法内容 土地私有制 封建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 战国时期
下载PDF
谈李悝和他的《法经》
16
作者 李宁 姜玉山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0-41,73,共3页
李悝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作的《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张取缔奴隶主贵族特权,为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统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开创了我国刑法史上的新纪元。
关键词 《法经》 李悝 新兴地主阶级 成文法典 中国法制史 法家学派 奴隶主贵族 刑法史 法治思想 战国时期
下载PDF
李悝变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鹤声 郑一钧 《文史哲》 1974年第3期31-41,共11页
李悝(约前四五五年至前三九五年),魏国人,是战国初年实行法治的政治家,是战国前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战国初期是春秋以来社会继续急剧变革的时代。奴隶起义和平民的反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腐朽没落的... 李悝(约前四五五年至前三九五年),魏国人,是战国初年实行法治的政治家,是战国前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战国初期是春秋以来社会继续急剧变革的时代。奴隶起义和平民的反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腐朽没落的奴隶制的灭亡。一些诸侯国逐步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新兴地主阶级起来夺取奴隶主贵族的权,建立了新的封建国家。公元前四○三年,晋国的大夫魏、赵、韩三家瓜分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统治下的晋国,建立了魏、赵、韩三个新国家,揭开了战国时期封建夺权的序幕。三家分晋之后,魏国虽然实现了封建夺权,但旧制度还远远没有彻底摧毁,奴隶制复辟势力十分顽固,复辟与反复辟,前进与倒退的斗争依然十分激烈。为了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复辟势力,魏文侯在执政的前期,积极进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主贵族 地主阶级 奴隶制 李悝变法 魏文侯 魏国 封建制 封建国家 前期法家 春秋战国时期
下载PDF
李悝:《尽地力之教》译注
18
《北方论丛》 1974年第4期94-97,共4页
【说明】 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的时代,封建制正在代替奴隶制。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代表——儒家学派,鼓吹“克己复礼”、“仁政”、“法先王”等反动主张,妄图阻止历史卓输前进,使社会永远停留在奴隶... 【说明】 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的时代,封建制正在代替奴隶制。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代表——儒家学派,鼓吹“克己复礼”、“仁政”、“法先王”等反动主张,妄图阻止历史卓输前进,使社会永远停留在奴隶制阶段。而作为新兴封建生产关系的代表——法家,却从政治上、经济上推行变革路线,打击、摧毁奴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注 地力 李悝 “克己复礼” 封建生产关系 奴隶制度 经济利益 “法先王”
下载PDF
李悝
19
《文物工作资料》 1974年第1期4-,共1页
李悝(约公元前455年——前395年),战国初年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战国早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公元前五世纪中期,晋国的大夫魏、赵、韩三家瓜分了由没落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晋国,建立了魏、赵、韩三个国家,新兴地主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当... 李悝(约公元前455年——前395年),战国初年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战国早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公元前五世纪中期,晋国的大夫魏、赵、韩三家瓜分了由没落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晋国,建立了魏、赵、韩三个国家,新兴地主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当时的魏国,奴隶制的残余还十分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悝 奴隶主贵族 战国早期 魏国 新兴地主阶级 尽地力之教 《法经》 残余势力 封建官僚 破坏活动
下载PDF
李悝《法经》述要
20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1-4,共4页
《晋书·刑法志》:“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②李悝。悝撰次③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④,故其律⑤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⑥,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⑦、越城⑧、博戏⑨、借假不廉⑩... 《晋书·刑法志》:“秦、汉旧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师②李悝。悝撰次③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④,故其律⑤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⑥,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⑦、越城⑧、博戏⑨、借假不廉⑩、淫侈逾制(11)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其(具)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12)。商君受(13)之以相(14)秦。”《七国考》:“魏文侯师李悝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文侯 刑法志 地主阶级 盗贼 越城 李悝 法家 奴隶主贵族 述要 晋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