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振声,麦子为他歌唱
1
作者 莫问天心 《作文(初中年级)》 2023年第9期40-42,共3页
一个徘徊在招生广告前的身影1931年,山东省临淄市的一个农家院子里,李振声出生。当时的中国,饥饿蔓延大地。李振声家的生活十分困难,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们兄妹艰难度日。母亲终年操劳,仍让他继续上学,后来家境愈艰,哥哥自己辍学,挣钱... 一个徘徊在招生广告前的身影1931年,山东省临淄市的一个农家院子里,李振声出生。当时的中国,饥饿蔓延大地。李振声家的生活十分困难,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们兄妹艰难度日。母亲终年操劳,仍让他继续上学,后来家境愈艰,哥哥自己辍学,挣钱供他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生广告 李振声 麦子
下载PDF
李振声:环渤海建出天下粮仓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第4期28-31,共4页
'中国可以养活自己',李振声院士在2005年博鳌论坛上向全世界发出声音。占耕地总面积1/36,但增产粮食却占总量的1/10,'渤海粮仓'项目正在创造我国农业史上的奇迹。在环渤海地区建立起养活国人的天下粮仓,让曾经的不毛之... '中国可以养活自己',李振声院士在2005年博鳌论坛上向全世界发出声音。占耕地总面积1/36,但增产粮食却占总量的1/10,'渤海粮仓'项目正在创造我国农业史上的奇迹。在环渤海地区建立起养活国人的天下粮仓,让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产量可喜的农田,李振声院士对到2020年实现增粮50亿公斤的目标有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院士 博鳌论坛 天下粮仓 渤海粮仓 李振声 粮食播种面积
下载PDF
女儿眼中的李振声:“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
3
作者 李晓平 《中国经济周刊》 2007年第10期54-56,共3页
2月27日,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手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颁发给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褒奖这位从事农业科学研究长达55年的老科学家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发展 育种学 胡锦涛 李振声
下载PDF
李振声:当代“后稷”
4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I0037-I0038,共2页
“后稷”是尧和舜时的“农官”,他树艺五谷,教民稼穑。李振声堪称当代后稷,的研究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李振声 中国 农业 小麦
下载PDF
对李振声争议的讨论
5
作者 高萌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2-75,共4页
李振声,明代官员,曾任郾城知县。在郾城任职期间,不仅修筑石磙城以防匪护民,且努力促进经济与文化发展,后调任,最后在湖广巡按任上时被俘,最终死于李自成军中。从众多史籍资料的记载看,李振声是一位勤政廉洁、能文能武、愿意为民且忠于... 李振声,明代官员,曾任郾城知县。在郾城任职期间,不仅修筑石磙城以防匪护民,且努力促进经济与文化发展,后调任,最后在湖广巡按任上时被俘,最终死于李自成军中。从众多史籍资料的记载看,李振声是一位勤政廉洁、能文能武、愿意为民且忠于职守的官员。但令人遗憾的是关于其忠义、气节方面在后世仍有争议,主要原因是清乾隆年间傅豫纂修的这一版县志跟其他版本所载的有差别。傅豫认为李振声在湖广任巡按时期投降于李自成,所以删除了关于李振声的所有记载。后世对李振声的争议主要为两点,一是是否投降于李自成;二是是否接受了李自成所授兵政府侍郎之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振声 李自成 方志
下载PDF
明代郾城石磙城及知县李振声
6
作者 高萌 赵永胜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4-47,共4页
明代郾城知县李振声在任期间的事迹一直被百姓广为流传,他为官清廉,为百姓修建石磙城以防匪患,兴办教育、慈善,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威望。但在后来的部分史籍资料中,对李振声却出现了一些争议性的论述与评价,本文结合现存郾城、米脂等县县... 明代郾城知县李振声在任期间的事迹一直被百姓广为流传,他为官清廉,为百姓修建石磙城以防匪患,兴办教育、慈善,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威望。但在后来的部分史籍资料中,对李振声却出现了一些争议性的论述与评价,本文结合现存郾城、米脂等县县志来综合整理该人物的相关事迹,力求还原真实的李振声,客观评价他在郾城任期的政绩与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振声 石磙城 郾城
下载PDF
李振声的小麦情缘
7
作者 杨万国 《农村农业农民》 2007年第5期12-13,共2页
璀璨灯火下,如簇鲜花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他成为2006年度惟一获得这一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的科学家。
关键词 李振声 小麦品种 粮食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水稻 小麦 麦类作物 山东农学院
下载PDF
李振声:大国粮仓的“科技脊梁”
8
《党课》 2024年第18期44-47,共4页
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中国科学院的14名青年背起行囊离开北京,踏上了前往陕西杨凌的列车。这些青年,就是日后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的第一支生力军。火车开动后,有同行者惊诉地问一位戴着眼镜、瘦瘦高高的青年:... 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中国科学院的14名青年背起行囊离开北京,踏上了前往陕西杨凌的列车。这些青年,就是日后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的第一支生力军。火车开动后,有同行者惊诉地问一位戴着眼镜、瘦瘦高高的青年:“背包里怎么带了这么多草根?”青年回答:“西北可能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生物研究所 同行者 李振声 陕西杨凌 生力军 大西北
原文传递
李振声:大国粮仓的“科技脊梁”
9
作者 冯丽妃 《党员文摘》 2024年第19期11-13,共3页
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他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成为中国第十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准海战役”“渤海粮仓科... 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他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成为中国第十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李振声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老百姓的“吃粮”问题奔忙,先后提出农业科技“黄准海战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农业攻关项目,使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科技脊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示范工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粮食安全 攻关项目 李振声 渤海粮仓 脊梁
原文传递
李振声:坚守的力量
10
作者 刘学刚 《人民公安》 2007年第5期11-11,共1页
他是一位坚定的麦田守望者,他用毕生的精力,向中国乃至全世界证实了坚守的力量。
关键词 李振声 力量 麦田
原文传递
回望八十年代“第三代”诗——重读李振声先生《季节轮换》
11
作者 胡艳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70-75,143,共7页
对于当代新诗史来说,1980年代中后期的诗坛有着十分特别的、重要的意义。在那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诗坛的巨大繁荣令人震惊,无数社团、流派、实验、宣言喷涌而出,令读者和批评家目不暇接。在热闹过后,翻检历史,去除喧嚣和虚浮,会发现那... 对于当代新诗史来说,1980年代中后期的诗坛有着十分特别的、重要的意义。在那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诗坛的巨大繁荣令人震惊,无数社团、流派、实验、宣言喷涌而出,令读者和批评家目不暇接。在热闹过后,翻检历史,去除喧嚣和虚浮,会发现那些坚硬的有意义的部分仍然保留了下来,作为那个阶段诗歌历史的真实内核,也作为后来诗歌写作的丰富资源,提供方向、方法或经验。李振声先生的《季节轮换》一书便是对那一阶段的诗歌历史进行的总结。作者占有了丰富的资料,对重要诗歌流派的来龙去脉,对重要诗人的创作背景、理论来源等都作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这样的的全面与深刻使它的精彩在今天读来仍不失色,而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则与那个阶段之后的及与今天的诗坛都仍然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振声 《季节轮换》 “第三代”诗
原文传递
科学需要李振声院士那种情怀
12
《泸州科技》 2009年第4期45-46,共2页
李振声院士这种淡泊名利的情操,对当前我国科学界功利主义和学术不端作风形成了莫大的反讽在一个越来越讲究集体协作的时代,在一个越来越讲究人本精神的年代。
关键词 院士 情操 淡泊名利 集体协作 功利主义 学术不端 道德修养 人生观 李振声
原文传递
院士李振声与“渤海粮仓”
13
作者 王卉 《新天地》 2014年第2期16-17,共2页
82岁的李振声院士,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认识李先生的人都知道,作为小麦专家的他虽然得过同家科技大奖,当过中科院副院长,可为人谦逊低调,说话办事极其随和。
关键词 李振声 院士 粮仓 渤海 副院长 中科院
原文传递
优质高产 持续发展——访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李振声
14
作者 欧阳慧聪 《今日国土》 2002年第4期33-34,共2页
李振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因为通过远缘杂交培育出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其中小偃六号到1988年全国已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而名振海内外。他家的客厅里... 李振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因为通过远缘杂交培育出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其中小偃六号到1988年全国已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而名振海内外。他家的客厅里,放着好几个大塑料盆.里面有几百个小纸袋,装着各种各样的小麦实验品种和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李振声 中国 粮食街道 农业
原文传递
发展农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振声院士访谈录
15
《华夏星火》 2007年第3期24-30,共7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在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将更进一步做好工作,牢记“发展农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李振声 莱斯特 农业 小麦品种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远缘杂交 染色体工程育种 蓝粒单体小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 小麦育种 布朗 访谈录
原文传递
李振声 麦田里的拓荒者
16
作者 余玮 《中华儿女》 2019年第11期8-11,共4页
'小麦也是3种野生植物杂交后,经过9000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那我们能不能让小麦同抗病、抗旱的野生草种再次杂交呢?'望着因条锈病大流行而严重减产的麦田,25岁的李振声把目光聚焦在远缘杂交育种上。“我们要以世界... '小麦也是3种野生植物杂交后,经过9000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那我们能不能让小麦同抗病、抗旱的野生草种再次杂交呢?'望着因条锈病大流行而严重减产的麦田,25岁的李振声把目光聚焦在远缘杂交育种上。“我们要以世界的眼光看科技,以国家的需求促科技,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76岁的李振声院士因杰出的科学成就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站在了万人瞩目的人民大会堂舞台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振声 余松烈 远缘杂交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山东农学院 小麦条锈病
原文传递
“幻视中的完美”──面对李振声
17
作者 阿牛 《神州学人》 2000年第7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李振声 《幻视中的完美》 中国 文学评论 散文集
原文传递
麦田守望者——李振声
18
《青岛画报》 2016年第11期12-13,共2页
从扎根大西北31年对小麦远缘杂交成功研究,到黄淮海6年的小麦治理,再到使盐碱地成功培育出耐盐小麦,农业专家李振声用他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使贫瘠土地焕发生机,他把一生年华献给了祖国的黄土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48年,济南解... 从扎根大西北31年对小麦远缘杂交成功研究,到黄淮海6年的小麦治理,再到使盐碱地成功培育出耐盐小麦,农业专家李振声用他精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使贫瘠土地焕发生机,他把一生年华献给了祖国的黄土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48年,济南解放。这一年,李振声考入了山东农学院,在这里他开始对小麦育种产生了兴趣。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科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振声 盐碱地 守望者 小麦新品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山东农学院
原文传递
李振声:一生守望金色麦田
19
作者 阿福 《东北之窗》 2007年第6期28-30,共3页
2007年2月27日,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国歌雄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手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证书颁发给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李振声,作为来自农民家庭的科学家,李振声在为中国人民“吃粮”问题,五十年如一日守望心中的“... 2007年2月27日,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国歌雄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手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证书颁发给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李振声,作为来自农民家庭的科学家,李振声在为中国人民“吃粮”问题,五十年如一日守望心中的“麦田”,潜心于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研究,带领团队培育出优质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我国北方大面积推广种植,为提高我国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的国际影响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振声 小麦育种 远缘杂交 小麦遗传育种
原文传递
育种大师科研决策中的创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永谋 侯光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8-143,共6页
袁隆平、李振声的育种工作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和工具创新均有突出的特色。在思维上,重视方法,关注现实,独立思考,把握战略。在方法上,灵活运用常规方法,积极探索专业育种方法。在工具上,发现或育成了天然雄性不育株、"野败"... 袁隆平、李振声的育种工作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和工具创新均有突出的特色。在思维上,重视方法,关注现实,独立思考,把握战略。在方法上,灵活运用常规方法,积极探索专业育种方法。在工具上,发现或育成了天然雄性不育株、"野败"、"小偃55-6"、小偃蓝粒小麦等。另外,善于利用"举国体制",重视培育科研团队,以及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对他们的创新工作也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隆平 李振声 创新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