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们都是“世纪病人”——解读李晓桦的《世纪病人》
1
作者 何霞 傅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7-20,83,共5页
李晓桦的《世纪病人》记录了作家的半生阅历,以其朝鲜战场军人后代的特殊视角,融合新锐诗人和成功商人的眼光,讲述了北京大院生活,14岁从军的军旅生涯。80年代文坛的热闹多彩,90年代商场的魔幻,以及2000年后在温哥华做儿子的全职陪读,... 李晓桦的《世纪病人》记录了作家的半生阅历,以其朝鲜战场军人后代的特殊视角,融合新锐诗人和成功商人的眼光,讲述了北京大院生活,14岁从军的军旅生涯。80年代文坛的热闹多彩,90年代商场的魔幻,以及2000年后在温哥华做儿子的全职陪读,这半生阅历折射了六十年共和国的风雨历程,而其中个人心史则铺陈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病人》 李晓桦 温哥华
下载PDF
他丢失了家,还是家丢失了他——李晓桦的八十年代写作 被引量:1
2
作者 简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3-171,共9页
一 今天恐怕没有多少人怀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一遇的一段黄金时期。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各个门类的文学写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才队伍和思想资源。就诗歌而言,艾青、流沙河、牛汉、绿原、公刘等... 一 今天恐怕没有多少人怀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一遇的一段黄金时期。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各个门类的文学写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才队伍和思想资源。就诗歌而言,艾青、流沙河、牛汉、绿原、公刘等右派诗人的平反使他们蒙尘已久的作品重见天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他丢失了家 还是家丢失了他——李晓桦的八十年代写作》
下载PDF
读解李晓桦的《蓝色高地》
3
作者 胡红英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3-185,共13页
《蓝色高地》是80年代中后期一部很有分量的诗作,因诗人80年代末中断创作、90年代文学转型,渐受淡忘,直到2011年才重被"发现"。本文通过分析三个小引整合诗歌的主题与结构,分析九篇散文理解叙述者其人及其经验、九篇"故... 《蓝色高地》是80年代中后期一部很有分量的诗作,因诗人80年代末中断创作、90年代文学转型,渐受淡忘,直到2011年才重被"发现"。本文通过分析三个小引整合诗歌的主题与结构,分析九篇散文理解叙述者其人及其经验、九篇"故事"(叙事诗)理解其中对西藏宗教化存在经验的想象、九篇"想法"(抒情诗)解读叙述者走/找于自身经验与西藏经验的美感体验与生命思考,在细究其诗意言说的同时,把握《蓝色高地》独特的形式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晓桦 《蓝色高地》 “圆形”的形式与主题
原文传递
时代故事、他人与痛苦——李晓桦小说《世纪病人》中的历史追忆
4
作者 胡红英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1-231,共11页
近十年对二战后历史的书写受到了世界范围文学界的重视,《世纪病人》同样激发于战后一代记忆历史之重负。小说塑造了一位在当下自居于"他者"位置的"世纪病人",以感性经验再现了其人半生遭际的三段迥异的生活历程,... 近十年对二战后历史的书写受到了世界范围文学界的重视,《世纪病人》同样激发于战后一代记忆历史之重负。小说塑造了一位在当下自居于"他者"位置的"世纪病人",以感性经验再现了其人半生遭际的三段迥异的生活历程,讲述了一个关于时代的故事,由展示过往时代在人物心灵划下的深刻烙印,质询了当下对于不久前历史的健忘。这一历史追忆也显露了作者/叙述者携带着"一体化"时期的精神基因,其自命为"病人"的痛苦,则因于"一体化"时期理想的失落,而其精神结构又使其拒绝融入新的生活。如何面对这样一个为共同体理想受挫的他人及其痛苦,为这部小说提出的尖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晓桦 《世纪病人》 移民文学 历史追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