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异域空间下李杨爱情故事的嬗变与书写——以《唐物语》第十八章的受容为中心 |
王川
倪婷婷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2
|
|
2
|
对《长生殿》李杨爱情的现代审视 |
蒋郁葱
|
《文化产业》
|
2019 |
1
|
|
3
|
唐宋李杨爱情小说的共同特征 |
吴国华
|
《文教资料》
|
2008 |
2
|
|
4
|
浅析李杨爱情题材文学主题的嬗变——《长恨歌》与《开元天宝咏史诗》为中心 |
吴光旭
|
《艺术科技》
|
2014 |
0 |
|
5
|
试论唐宋时期小说叙事的发展——以李杨爱情的描写为例 |
陶玉莲
|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6
|
李杨爱情的对比研究--以《长恨歌》《长恨歌传》《长生殿》为例 |
杨修玟
|
《黑龙江史志》
|
2022 |
0 |
|
7
|
李杨爱情创作之中日比较 |
孙丽旻
|
《学园》
|
2013 |
1
|
|
8
|
盛唐情结与《长恨歌》主题由讽谕到爱情的转向 |
吴增辉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9
|
论文学经典中李杨形象的演变——以《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为例 |
陈国敏
|
《神州》
|
2018 |
9
|
|
10
|
美人爱欲与封建枷锁——对《长生殿》李隆基爱情悲剧的精神分析阐释 |
魏诗筱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1
|
情爱与政治——历朝李杨故事叙事立场研究 |
柯佳玮
|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2
|
从《长生殿》看洪昇的现代爱情观 |
迟鲁宁
|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
2015 |
0 |
|
13
|
从《长恨歌》到《长生殿》 |
谢柏梁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10
|
|
14
|
中秋节俗主题及其戏曲演绎 |
翁敏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5
|
从“长恨”到“长生”——试论《梧桐雨》和《长生殿》的不同 |
李超
|
《戏剧之家》
|
2017 |
1
|
|
16
|
从“情”至“情”——《长恨歌》到《长生殿》主题的完美轮回 |
董睿
|
《戏剧之家》
|
2013 |
0 |
|
17
|
梧桐意蕴及其在《梧桐雨》中的作用 |
陈雨舟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8
|
试论杨贵妃文学形象的历史变迁——以唐宋元清时期的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
薛晨鸣
|
《语文学刊》
|
2017 |
0 |
|
19
|
《长恨歌》主题探析 |
翟礼文
|
《学语文》
|
2017 |
0 |
|
20
|
帝妃爱情悲剧的原型化同构——《长生殿》“钗盒”象征作用的重新探讨 |
张丽红
|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