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域之眼看杜诗——李植《杜诗批解》评语析论 被引量:3
1
作者 左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2-105,共4页
李植的《杜诗批解》是朝鲜文人批解、注释杜诗的第一部个人著述,被誉为朝鲜人研读杜诗的入门要籍。李植批解杜诗时注重考辨异文、分析诗作结构、阐明诗作句法,担负着教导后学的任务。其以异域之人研读杜诗,确与中华之人有着不同的视野... 李植的《杜诗批解》是朝鲜文人批解、注释杜诗的第一部个人著述,被誉为朝鲜人研读杜诗的入门要籍。李植批解杜诗时注重考辨异文、分析诗作结构、阐明诗作句法,担负着教导后学的任务。其以异域之人研读杜诗,确与中华之人有着不同的视野与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李植 杜诗批解
下载PDF
朝鲜文人李植的文道观及其理学指向——以《大家意选批评》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惠欣 宫官 《东疆学刊》 CSSCI 2019年第3期83-87,112,共6页
李植是朝鲜朝中期汉文四大家之一,深受朱熹理学思想的影响,其文学思想亦与之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理学指向。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李植主张“文道合一”,强调义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文辞。具体而言,李植认为“文”与“道”本为一体... 李植是朝鲜朝中期汉文四大家之一,深受朱熹理学思想的影响,其文学思想亦与之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理学指向。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李植主张“文道合一”,强调义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注重文辞。具体而言,李植认为“文”与“道”本为一体,并非两极对立,只是有本末之别。他在《大家意选批评》中以“简”论文、以“意”评文,都体现了其对“文”“道”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植 文道观 《大家意选批评》
下载PDF
世界历史整体研究的可喜成果 ──读李植枬著《20世纪世界史》
3
作者 张一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20世纪的世界已是一个整体,各国各民族都是世界整体的各个局部,各个重大事件都是世界历史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不应孤立地考察某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国家的命运,而应从世界整体历史的角度,去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李植枬主编的《2... 20世纪的世界已是一个整体,各国各民族都是世界整体的各个局部,各个重大事件都是世界历史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不应孤立地考察某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国家的命运,而应从世界整体历史的角度,去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李植枬主编的《20世纪世界史》的突出特点,就在于整体研究。但该著有所忽视的是,世界历史整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世界史 整体研究 李植
下载PDF
垫江李植培甫先生事略
4
作者 熊飞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0-54,共5页
李植,字培甫,四川(现重庆)垫江人。李植曾积极参与辛亥革命,后转而从事学术与教育,先后任教成都多所学校,尤以四川大学时间最长。李植师从章太炎,潜心于音韵之学,允称一代大家。其诗文书法也有精深的造诣。
关键词 李植 辛亥革命 四川大学 音韵学
下载PDF
朝鲜李植对儒学思想的接受及其意义
5
作者 王成 Wang Keyou(Translated) 《孔学堂》 2019年第4期66-74,I0069-I0076,共17页
朝鲜李植经筵时对《论语》的阐发呈现出鲜明特点,如重视义理;旁征博引,增加说服力与形象性;于经筵后借题发挥,劝诫君王应该如何去做,尽显良臣本色。李植对性理学尤其是朱子学推崇并有深刻体悟,他对朱子理论不仅全盘接受,更能应用于现实... 朝鲜李植经筵时对《论语》的阐发呈现出鲜明特点,如重视义理;旁征博引,增加说服力与形象性;于经筵后借题发挥,劝诫君王应该如何去做,尽显良臣本色。李植对性理学尤其是朱子学推崇并有深刻体悟,他对朱子理论不仅全盘接受,更能应用于现实生活。李植《家诫》《祭式》《祭仪》《遗戒》等借鉴朱子的思想,不仅成为李氏家族世代需要遵行的家法,对朝鲜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植 《论语》 儒学 性理学 实践
下载PDF
朝鲜李植《送权生尚远序》与韩愈《送董邵南序》之比较
6
作者 王成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5期41-43,共3页
朝鲜文学家李植在散文创作上深受韩愈影响,其《送权生尚远序》与韩愈《送董邵南序》有诸多相似之处,即都以宽慰友人、抒发怀抱为主要内容;两序都有巧设铺陈、错落有致、微言大义、语短情长的艺术特征。但两序思想旨归有所不同,前者意在&... 朝鲜文学家李植在散文创作上深受韩愈影响,其《送权生尚远序》与韩愈《送董邵南序》有诸多相似之处,即都以宽慰友人、抒发怀抱为主要内容;两序都有巧设铺陈、错落有致、微言大义、语短情长的艺术特征。但两序思想旨归有所不同,前者意在"警",后者意在"留";语言风格各异,前者坦诚、直率,褒勉鲜明,后者含蓄委婉,发人深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植 韩愈 赠序 比较
下载PDF
李植《儷文程選》研究
7
作者 左江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45-79,共35页
李植(1584—1647),字汝固,號澤堂,又號澤風子、澤癯居士等,朝鮮宣祖、光海君、仁祖時期文人,著述豐富,有《澤堂集》《澤堂先生遺稿刊餘》《纂注杜詩澤風堂批解》《野史初本》等,在小學、史學、文學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
关键词 李植 文程 仁祖
下载PDF
朝鮮時代的知識女性與杜詩
8
作者 左江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3年第1期19-46,共28页
杜甫是在東國“最受崇敬,歷久不渝”的中國詩人。杜詩何時傳入東國,學界未有定見。李丙疇先生估計是在新羅(前57-935)中葉,這只是一種推測之言,並無事實依據。但到高麗朝(918-1392),杜詩的影響已開始顯現,文人作文贊頌杜甫,詩中化用杜詩... 杜甫是在東國“最受崇敬,歷久不渝”的中國詩人。杜詩何時傳入東國,學界未有定見。李丙疇先生估計是在新羅(前57-935)中葉,這只是一種推測之言,並無事實依據。但到高麗朝(918-1392),杜詩的影響已開始顯現,文人作文贊頌杜甫,詩中化用杜詩,以及在詩話中評論杜詩藝術成就的現象已很突出。至朝鮮朝(1392-1910)時期,杜詩的刊行、注釋、翻譯、評點、編選等更爲蓬勃興盛地發展起來,文人學杜者也更多,其中最顯而易見的表現就是文人文集中出現了大量次杜擬杜及集杜詩之作 參見左江《李植杜詩批解研究》第三章第三節《杜詩在東國的流傳》,中華書局,2007年,頁102-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植 評點 杜甫
下载PDF
十七世紀朝鮮文人對駢文的認識與創作實踐--以南龍翼的《儷評》爲中心
9
作者 《骈文研究》 2018年第1期92-102,共11页
十六世紀明朝前後七子的復古主義傅入朝鮮,駢文在朝鮮的地位開始動摇,同時朝鮮也出現了論述古文概念的文學批評。到了十七世紀,朝鮮文壇出現了專門的儷文選集,一部分個人文集中也出現了“儷文”條目,南龍翼的《儷評》就是在這一時期出... 十六世紀明朝前後七子的復古主義傅入朝鮮,駢文在朝鮮的地位開始動摇,同時朝鮮也出現了論述古文概念的文學批評。到了十七世紀,朝鮮文壇出現了專門的儷文選集,一部分個人文集中也出現了“儷文”條目,南龍翼的《儷評》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儷評》簡單概括了中朝駢文的發展史,認可了徐庾體和館閣體駢文各有其文學價值,並對兩種類型駢文的特徵進行了闡述。到了十七世紀後半葉,朝鮮文壇還出現了積極進行駢文創作的文學圑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儷評》 儷文選集 南龍翼 任叔英 李植
下载PDF
朝鮮刻《儷文程選》殘本叙録
10
作者 王瓊 《骈文研究》 2018年第1期227-230,共4页
《儷文程選》是朝鮮著名文士李植據趙仁奎《儷文編類》《儷語編類》、李天麟《八代四六全書》等書編成的駢文選本。其爲學人文書寫作和科場考試提供楷模之本而編纂,多收録實用文體,排版時駢句均並列而排,方便閲讀和模擬。《儷文程選》... 《儷文程選》是朝鮮著名文士李植據趙仁奎《儷文編類》《儷語編類》、李天麟《八代四六全書》等書編成的駢文選本。其爲學人文書寫作和科場考試提供楷模之本而編纂,多收録實用文體,排版時駢句均並列而排,方便閲讀和模擬。《儷文程選》等朝鮮刻駢文選本反映了漢文駢體在朝鮮傅播情况。《儷文程選》全本藏韓國奎章閣,國内藏本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儷文程選》 李植 高麗本
下载PDF
江户時代杜詩學文獻考論
11
作者 王茹鈺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251-276,共26页
一引言中國歷代以來積累了海量的杜詩學文獻,不但直接推動了杜詩研究的進步,而且本身也成爲了獨立的研究對象。除了中國之外,東亞漢文化圈的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也保存了數量頗爲龐大的杜詩學文獻,包括杜詩的域外注本、域外詩話、... 一引言中國歷代以來積累了海量的杜詩學文獻,不但直接推動了杜詩研究的進步,而且本身也成爲了獨立的研究對象。除了中國之外,東亞漢文化圈的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也保存了數量頗爲龐大的杜詩學文獻,包括杜詩的域外注本、域外詩話、筆記中對杜甫的評論、域外文集中對杜詩的擬效與評論等。目前學術界已經注意到這些文獻的價值,如朝鮮半島的杜詩學文獻,黄永武《杜詩叢刊》中收録了李植《纂注杜詩澤風堂批解》①、朝鮮摛文院彙編《杜詩分韻》②兩部朝鮮杜詩注本;左江則輯録自高麗(918—1392)至朝鮮(1392—1910)時代文人文集、詩話、筆記中所涉杜甫及杜詩評論的資料,出版了《高麗朝鮮時代杜甫評論資料彙編》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注本 筆記 李植 注杜 文化圈
下载PDF
Earliest fossil fruit record of the genus Paliurus(Rhamnaceae) in Eastern Asia
12
作者 HAN Meng CHEN Gang +1 位作者 SHI XiangGang JIN JianHu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824-830,共7页
The genus Paliurus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distinctive orbicular-winged fruits and a trilocular(or bilocular) ovary. Macrofossil records suggested this genus was distributed widely in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Asia d... The genus Paliurus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distinctive orbicular-winged fruits and a trilocular(or bilocular) ovary. Macrofossil records suggested this genus was distributed widely in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Asia during the Paleogene and Neogene, before its present limitation to Eurasia. In this study, we describe some Paliurus fossil winged fruits from the lower part of Youganwo Formation(middle Eocene) and Huangniuling Formation(late Eocene) of the Maoming Basin, South China. These fruits are recognized as Paliurus favonii Unger based on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fossil morphology and cuticle characteristics. This represents the earliest occurrence of Paliurus fossil fruits in eastern Asia, and to date is the world's lowest latitude appearance for this genus. The most ancient records of Paliurus throughout the world are from the middle Eocene of North America and the late Eocene of Japan, leading some researchers to conclude the Paliurus may have originated in North America. Molecular data, however, do not support this hypothesis. The present Paliurus fossil fruits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and phytogeographic history of this gen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iurus Fossil fruit BIOGEOGRAPHY EOCENE South Ch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