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李泰俊与郭沫若《苏联纪行》中的民族自省意识
1
作者 赵帅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第1期217-217,共1页
韩国作家李泰俊和中国作家郭沫若在20世纪40年代有着共同的苏联体验并著有《苏联纪行》,纪行文中体现了作家强烈的民族自省意识。本文从民族自省意识的产生、表现及现实对应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 李泰俊 郭沫若 《苏联纪行》 民族自省意识
原文传递
韩国现代文学中的华人形象:以《土豆》和《农民》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大根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2,共10页
金东仁的《土豆》(1925)和李泰俊的《农民》(1939)是韩国现代文学中描绘华人形象的代表作品。《土豆》中的"王掌柜"是首次出现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华人形象,也是当时朝鲜社会剧增的华人的典型代表。然而,该形象被描写成非... 金东仁的《土豆》(1925)和李泰俊的《农民》(1939)是韩国现代文学中描绘华人形象的代表作品。《土豆》中的"王掌柜"是首次出现在韩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华人形象,也是当时朝鲜社会剧增的华人的典型代表。然而,该形象被描写成非道德的、反社会的人物,而促使这一形象生成的中心媒介就是"金钱"。透过该人物形象,可以窥视到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朝鲜社会对华人的看法。《农民》中的华人形象是聚集韩中矛盾焦点的主人公。但是,评价以万宝山事件为背景出现的这些华人形象时,需要了解当时韩中之间的民族矛盾是由日本的殖民政策和舆论炒作所造成的,只有对这些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以正确的逻辑进行思考。但是,以万宝山事件为背景进行叙述的小说《农民》并没有抓住这点,只以朝鲜人取得水路开垦的胜利而收尾,并把与朝鲜人对峙的华人集团塑造成暴力团体,可以说,这是创作过于疏懒的结果。这种试图将超越意识形态的问题集中在民族层面的文学形象化,对后来朝鲜对华(人)的认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批判的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现代小说 金东仁《土豆》 李泰俊《农民》 华人形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