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学鸿儒与清初京师诗坛的宗唐诗风——以庞垲、李澄中的诗学交往为中心
1
作者 代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0,共9页
自入京应试博学鸿儒后,庞垲与李澄中时常切磋诗学,而且不乏共鸣。孝悌友爱与狷介清高的人格取向,使他们惺惺相惜;而推举七子而又崇尚唐诗的诗学立场,以及诗坛耆宿施闰章的积极绍介,又从不同侧面促进了他们交谊的加深与巩固。由于师法典... 自入京应试博学鸿儒后,庞垲与李澄中时常切磋诗学,而且不乏共鸣。孝悌友爱与狷介清高的人格取向,使他们惺惺相惜;而推举七子而又崇尚唐诗的诗学立场,以及诗坛耆宿施闰章的积极绍介,又从不同侧面促进了他们交谊的加深与巩固。由于师法典范观念的分歧,两人对如日中天的王士禛少有附和。庞垲和李澄中标举“风人之义”与“温柔敦厚”的诗歌审美传统与创作观念,大力标举唐诗,而王士禛则对宋诗别有会心;即以双方均推崇的杜诗而论,也各有重心与偏好。庞、李二人与同年李铠、徐嘉炎、冯勖、袁佑、彭孙遹、丘象随等江南籍博学鸿儒迭相聚会,频频唱和,隐然形成了宗法唐诗的群体;在李澄中离京后,庞垲等人又与阎中宽、苏伟、黄自先、金德纯等沟通声气,从而推动了唐诗在京师诗坛的东山再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垲 李澄中 诗学交往 京师诗坛 宗唐诗风
下载PDF
从李澄中《陈情自辩疏》看“《长生殿》案”——兼谈赵执信与李澄中的交往
2
作者 陈汝洁 《泰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0-64,共5页
康熙二十八年(1689)发生的"《长生殿》案",备受时人和后人关注。关于赵执信、洪昇等人宴饮观剧的时间、地点,清代以来众说纷纭。李澄中的《陈情自辩疏》系针对案件告发者黄六鸿的奏章而写,真实记录了案发时间为是年八月二十四... 康熙二十八年(1689)发生的"《长生殿》案",备受时人和后人关注。关于赵执信、洪昇等人宴饮观剧的时间、地点,清代以来众说纷纭。李澄中的《陈情自辩疏》系针对案件告发者黄六鸿的奏章而写,真实记录了案发时间为是年八月二十四日,地点为洪昇家中,可纠正前人研究中的一些误说。赵执信与李澄中同在北京为官十年,颇有交往,李澄中诗集中一些诗可印证二人的友谊。《赵执信诗集笺注》一书对赵执信晚年所作《李澄中小传》多有误注,今据《李澄中文集》相关记载一一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澄中 陈情自辩疏 赵执信 洪昇 长生殿
下载PDF
“博学鸿儒”李澄中研究
3
作者 陈冬梅 《潍坊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清代诸城名人、"博学鸿儒"李澄中可谓才华横溢,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诗、赋、散文、杂著各体创作均有涉猎,且成就斐然,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尤工史学和文献考据。他还是一名大器晚成的官员。50岁时中博学宏词科,授翰林院检讨,... 清代诸城名人、"博学鸿儒"李澄中可谓才华横溢,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诗、赋、散文、杂著各体创作均有涉猎,且成就斐然,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尤工史学和文献考据。他还是一名大器晚成的官员。50岁时中博学宏词科,授翰林院检讨,篡修《明史》13年。赴云南典乡试期间能够克尽职守,秉公办事。他为人性格耿直,为官清廉,66岁时辞官归乡。期间篡修《东武李氏族谱》,出游大江南北,晚年时还曾选同乡名士诗集结成集。他的遗稿经后人编定刊刻有《卧象山文集》4卷、《诗集》7卷、《赋集》1卷、《艮斋文集》8卷、《白云村集》等。但后世对他的评价与他的文学造诣和正直人格不相符,《清史稿·文苑传》中为山东诗人立传者数以十计,竟然没有选中李澄中,应该说是个很大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澄中 博学鸿儒 文学成就 学术贡献
下载PDF
论李澄中诗学观
4
作者 于海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41,共6页
李澄中是清初山左诗坛上颇有影响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取法盛唐,尤以杜甫为宗,同时又具有通变的诗学观。其诗歌活动有着自觉的理论导向,且与明末清初诗学思潮和山左诗歌传统紧密相关,在山左诗坛既具有特异性,又呈现出山左文学群体的整体风... 李澄中是清初山左诗坛上颇有影响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取法盛唐,尤以杜甫为宗,同时又具有通变的诗学观。其诗歌活动有着自觉的理论导向,且与明末清初诗学思潮和山左诗歌传统紧密相关,在山左诗坛既具有特异性,又呈现出山左文学群体的整体风貌,具有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澄中 清初 诗歌 诗学观
下载PDF
滇南纪行与宦游乡思:王应垣诗歌创作的特征与价值
5
作者 应聪聪 《潍坊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14,共5页
王应垣出身于显赫的诸城王氏家族,乾隆五十五年(1790)登进士,有诗歌集《南行吟草》传世。该集存诗114首,是王应垣受委派赴滇采铜,往返途中所作。诗集描绘旅途山水,亦工于乡思,感情真挚,呈现了王应垣往返滇南两万多里的心路历程。与李澄... 王应垣出身于显赫的诸城王氏家族,乾隆五十五年(1790)登进士,有诗歌集《南行吟草》传世。该集存诗114首,是王应垣受委派赴滇采铜,往返途中所作。诗集描绘旅途山水,亦工于乡思,感情真挚,呈现了王应垣往返滇南两万多里的心路历程。与李澄中《滇南集》相比,王应垣诗歌悲绪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应垣 《南行吟草》 李澄中 滇南
下载PDF
《林四娘》故事源流补考 被引量:7
6
作者 白亚仁(Allan H. Barr)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44-50,共7页
林四娘的故事在康熙年间盛传一时,新发现的陈奕禧作品《林四娘小传》与蒲松龄、王士禛、李澄中等山东作家的记载相比,差距较大,与林云铭记述的故事更接近。若想了解这个有关青州衡王府宫人故事的文化背景,应该关注与她的名字密切联系的... 林四娘的故事在康熙年间盛传一时,新发现的陈奕禧作品《林四娘小传》与蒲松龄、王士禛、李澄中等山东作家的记载相比,差距较大,与林云铭记述的故事更接近。若想了解这个有关青州衡王府宫人故事的文化背景,应该关注与她的名字密切联系的陈宝钥。陈宝钥是福建晋江人,曾参加了南明抗清斗争,又是一位多产的诗人。林四娘应该是陈宝钥部署的代言人,陈宝钥用自己和林四娘的唱和来抒发他的亡国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四娘小传》 陈奕禧 陈宝钥 蒲松龄 王士稹 林云铭 李澄中 安致远
下载PDF
蒲松龄与诸城遗民集团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崇琛 《蒲松龄研究》 1989年第2期24-51,共28页
清初,与南方的扬州遗民集团存在的同时,在山东,也有一个以诸城为中心的遗民集团。这个集团约包括两部分人:一是以“诸城十老” 为代表的当地人士;二是从各地奔集而来的所谓“侨寓”。照一般的说法,“十老”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丁耀亢 聊斋诗集 超然台 李澄中 唐梦赉 卧象山 象先 《聊斋》 五莲山志
下载PDF
张侗及《琅邪放鹤村诗集》初探
8
作者 徐保秀 侯桂运 《潍坊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5-19,共5页
清初诸城著名诗人张侗出身于文化世家,他所开辟的卧象山和“张氏四逸”所居住的放鹤村吸引了众多诗人前来聚会。张侗的《琅邪放鹤村诗集》收诗357首,以交游诗、写景诗、咏古诗、题画诗成就最高。他的诗歌诸体皆备,具有“幽淡之骨”和“... 清初诸城著名诗人张侗出身于文化世家,他所开辟的卧象山和“张氏四逸”所居住的放鹤村吸引了众多诗人前来聚会。张侗的《琅邪放鹤村诗集》收诗357首,以交游诗、写景诗、咏古诗、题画诗成就最高。他的诗歌诸体皆备,具有“幽淡之骨”和“天籁之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侗 《琅邪放鹤村诗集》 李澄中
下载PDF
书法欣赏
9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2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宗子相先生集二十五卷明宗臣撰。明天華阁刻本(清李澄中批校)。半葉九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框21.2×14.6釐米。卷首有嘉靖三十九年樊献科序。版心有:“天華閣藏板”.鈐有“紫”“叢桂山房”等印记。
关键词 书法欣赏 宗臣 李澄中
下载PDF
康熙博學鴻儒著述匯刊
10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42-142,共1页
清康熙十八年的博学宏词科考试是奠定大清一统江山非常重要的文化基础。在康熙皇帝倡议下,一批遗民及初级官员被推荐上来。从被荐者身份看,有如顾炎武、黄宗羲、傅山、朱彝尊等遗民隐逸者,也有如李澄中、王顼龄、陆葇等入清已获功名未入... 清康熙十八年的博学宏词科考试是奠定大清一统江山非常重要的文化基础。在康熙皇帝倡议下,一批遗民及初级官员被推荐上来。从被荐者身份看,有如顾炎武、黄宗羲、傅山、朱彝尊等遗民隐逸者,也有如李澄中、王顼龄、陆葇等入清已获功名未入仕,或为入清后现任、候选及休革的官员。其中遗民隐逸者约占被征人数的五分之一。康熙博学鸿儒群体在当时以汉族士人为代表的文化领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澄中 朱彝尊 康熙皇帝 博学鸿儒 博学宏词科 隐逸 康熙十八年 顾炎武
下载PDF
山左诗人徐田《栩野诗存》初探
11
作者 臧茗 《潍坊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7-60,共4页
徐田字栩野,清朝初年山左诗人。徐田是李澄中好友,也是“张氏四逸”之一张侗的密友。徐田的诗集《栩野诗存》由王统照整理出版,收录诗歌501首,另有友人投赠诗19首。他的诗歌以交游诗、纪行诗、农家诗为主,具有“雄杰之语”“各体皆工”... 徐田字栩野,清朝初年山左诗人。徐田是李澄中好友,也是“张氏四逸”之一张侗的密友。徐田的诗集《栩野诗存》由王统照整理出版,收录诗歌501首,另有友人投赠诗19首。他的诗歌以交游诗、纪行诗、农家诗为主,具有“雄杰之语”“各体皆工”“朴劲清茂”的艺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田 《栩野诗存》 李澄中 张侗 山左诗人
下载PDF
唐琴小春雷考略
12
作者 绛云 《收藏家》 2020年第4期81-84,共4页
寒舍有古琴一床,琴背镌有"小春雷"三字,遂以名之(图1)。琴乃家翁于上世纪40年代宦游江南所得,传家已70余载。本文结合文献,从三个角度审视"小春雷":1.琴内外清楚可见之铭款;2.琴之形制、漆色断纹、灰胎、音声;3.利... 寒舍有古琴一床,琴背镌有"小春雷"三字,遂以名之(图1)。琴乃家翁于上世纪40年代宦游江南所得,传家已70余载。本文结合文献,从三个角度审视"小春雷":1.琴内外清楚可见之铭款;2.琴之形制、漆色断纹、灰胎、音声;3.利用红外线透视龙池左侧被浓墨涂盖之"原始"腹款。一、龙池内题款及琴人徐达左30多年前,小春雷琴尝得张充和先生鉴定。当日先生用手电筒照得龙池右侧12字:"永乐庚寅二月松云生徐达左"(图2)。上六字"永乐庚寅二月"记时,为明永乐八年(1410);下六字"松云生徐达左",记藏主字号及姓名。惟"记时"与"记名"之书风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达左 李澄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