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李继迁受封
1
作者 汪家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8-80,共3页
李继迁在宋太宗、真宗两朝时,以夏州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势力,与宋廷展开长期争战,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积极扩充势力,为后来元昊建立西夏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宗时,李继迁曾一度归顺宋朝,以后又叛宋自立,不断侵扰宋朝西北边境。真宗... 李继迁在宋太宗、真宗两朝时,以夏州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势力,与宋廷展开长期争战,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积极扩充势力,为后来元昊建立西夏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宗时,李继迁曾一度归顺宋朝,以后又叛宋自立,不断侵扰宋朝西北边境。真宗初,李继迁再次归顺宋朝,以求暂时缓解双方尖锐对立的矛盾,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宋真宗考虑到长期战事已经引起西部边境民生凋弊的实际状况,再加上即位之初稳定政局的需要,于是接受了李继迁名义上的归顺,并赐予李继迁国姓及官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真宗 李继迁 姓名 时间
下载PDF
真宗赐李继迁姓名考
2
作者 汪家华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B12期50-51,共2页
李继迁为北宋太宗、真宗时夏州党项族政权的首领,屡次率兵侵扰宋廷西部边境。太宗时期,因长年征战,夏州民怨不断,继迁曾归顺宋廷。然不久复寇边。真宗即位之初,继迁遣使修贡,复求归顺宋朝。真宗赐以国姓及官爵。对于此事,宋代及... 李继迁为北宋太宗、真宗时夏州党项族政权的首领,屡次率兵侵扰宋廷西部边境。太宗时期,因长年征战,夏州民怨不断,继迁曾归顺宋廷。然不久复寇边。真宗即位之初,继迁遣使修贡,复求归顺宋朝。真宗赐以国姓及官爵。对于此事,宋代及后代史料多有记载,然出入较多,主要体现在赐姓时间及草诏人物上。本文拟就以上两个疑问展开论证,以求接近历史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宗 李继迁 姓名 考辨 北宋
下载PDF
生在李继迁寨 家在常峁墕村——解读李自成故里之谜
3
作者 张静 谢世详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第6期11-12,共2页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故里在何方?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们共同的结论是:李自成米脂县李继迁寨人,即他的家在李继迁,他的籍贯是李继迁。本文通过对有关李自成的传说、成长地、青少年活动遗迹等多方考察论证:李自成是生在...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故里在何方?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们共同的结论是:李自成米脂县李继迁寨人,即他的家在李继迁,他的籍贯是李继迁。本文通过对有关李自成的传说、成长地、青少年活动遗迹等多方考察论证:李自成是生在李继迁寨,长在常峁墕村。李继迁寨只是其出生地,他的家在明米脂县双泉里二甲常峁墕村,今横山县石窑沟乡常峁墕村,所以李继迁寨和常峁墕村应都是他的故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常峁墕村 李自成 故里
下载PDF
李继迁与夏州民族政权的兴起
4
作者 文志勇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97-101,共5页
李继迁是党项民族的杰出英雄,是唐末五代宋初夏州地方势力由羁縻藩镇向独立民族政权,进而向白高大夏国演进嬗变过程中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夏州民族政权的奠基开拓者,为西夏国建立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其一生重大事迹的简要述论,... 李继迁是党项民族的杰出英雄,是唐末五代宋初夏州地方势力由羁縻藩镇向独立民族政权,进而向白高大夏国演进嬗变过程中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是夏州民族政权的奠基开拓者,为西夏国建立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其一生重大事迹的简要述论,意在对他和夏州民族政权作出尽量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夏州政权 复兴
下载PDF
生在李继迁寨,家在常峁墕村——解读李自成故里之谜
5
作者 张静 谢世详 《榆林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6-29,共4页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故里在何方?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们共同的结论是:李自成米脂县李继迁寨人,即他的家在李继迁,他的籍贯是李继迁。通过对有关李自成的传说、成长地、青少年活动遗迹、祖坟等多方考察论证,认为李自成...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故里在何方?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们共同的结论是:李自成米脂县李继迁寨人,即他的家在李继迁,他的籍贯是李继迁。通过对有关李自成的传说、成长地、青少年活动遗迹、祖坟等多方考察论证,认为李自成是生在李继迁寨,长在常峁墕村。李继迁寨只是其出生地,他的家在明米脂县双泉里二甲常峁墕村,今横山县石窑沟乡常峁墕村。所以李继迁寨和常峁墕村应都是他的故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常峁墕村 李自成故里
下载PDF
论李继迁舍夏取灵与西夏建国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卓民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82-87,共6页
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杰出的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揭旗反宋,志图恢复其祖先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割据的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相当于今陕北地区的定边、靖边、横山、米脂、榆林、绥德、子州等市县,以及内蒙古与审旗南部、宁夏东... 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杰出的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揭旗反宋,志图恢复其祖先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割据的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相当于今陕北地区的定边、靖边、横山、米脂、榆林、绥德、子州等市县,以及内蒙古与审旗南部、宁夏东部部分地区),即所谓“祖宗故土”。但在与宋屡经战争较量之后,李继迁又主动把攻取的目标转向偏在西北的灵州(今宁夏灵武),从而使灵州成为宋夏激烈争战之地,直至灵州为李继迁攻取。是什么原因促使李继迁作此选择呢?李继迁夺取灵州,对西夏建国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党项族 太平兴国 唐末五代 陕北地区 平夏 李继隆 袁继忠 绥德 西平府
下载PDF
试论李继迁的历史作用
7
作者 徐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15-20,共6页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起来的一个封建王朝,它先与北宋、辽,后与金、南宋鼎立,立国时间长达一百八十九年(1038—1227)。在西夏准备立国的过程中,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又名赵保吉,963—1004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李继迁 党项族 宋王朝 赵保吉 曹光实 太平兴国 环州 宋军 西平府 西夏记
下载PDF
对《续资治通鉴长编》西夏太祖李继迁临终遗嘱一条注文的考辨
8
作者 吴晓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25-,共1页
《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注文,一向为治史者所重视。它的注文除了李焘原注之外,还有后人附益和清人增注,以补充原注之缺,亦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可资参考。而其中不可避免的也有失实,讹误之处。例如:对李继迁临死之前的遗嘱... 《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注文,一向为治史者所重视。它的注文除了李焘原注之外,还有后人附益和清人增注,以补充原注之缺,亦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可资参考。而其中不可避免的也有失实,讹误之处。例如:对李继迁临死之前的遗嘱,《长编》卷56中一段注文考证有误,现摘抄如下: 李继迁兵败被伤,自度孤危且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夏太祖 治史者 向敏中 延州 张崇贵 续资治通鉴长编 增注 潘罗支 资料价值
下载PDF
关于李继迁的卒年问题——对《李继迁卒年辨正》一文的商榷
9
作者 吴天墀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9-71,共3页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四期,载有顾吉辰同志《李继迁卒年辨正》一文(以下简称顾文),认为夏国奠基者李继迁之死应在宋真宗咸平六年(一○○三年)十一月,而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以下简称《长编》)把李继迁之死记为...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四期,载有顾吉辰同志《李继迁卒年辨正》一文(以下简称顾文),认为夏国奠基者李继迁之死应在宋真宗咸平六年(一○○三年)十一月,而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以下简称《长编》)把李继迁之死记为景德元年(一○○四年)正月是错误的。并作了如下论断:“池(李焘)的这一元年正月说,所造成的影响颇大。后来彭百川、无名氏、脱脱·毕沅、吴广成等,在转抄他的材料时,都接受了他的说法,一直延至今日的《辞海·李继迁》条目。……今天,尚有一些论文、专著,径用错误材料,得出不合历史事实的结论,我想,对此问题作一辨正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彭百川 吴广成 卒年 潘罗支 景德 宁夏大学 续资治通鉴 三朝国史 《宋史》
下载PDF
李继迁卒年再辨正
10
作者 汤开建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7-68,共2页
《宁夏大学学报》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刊载了顾吉辰同志的《李继迁卒年辨正》一文。该文运用大量的史料拨正了李焘等人关于李继迁卒于景德元年正月之说,这一点,笔者对顾同志的卓识是十分钦佩的。然而,顾同志的考证也还有纰漏之处:一、材料... 《宁夏大学学报》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刊载了顾吉辰同志的《李继迁卒年辨正》一文。该文运用大量的史料拨正了李焘等人关于李继迁卒于景德元年正月之说,这一点,笔者对顾同志的卓识是十分钦佩的。然而,顾同志的考证也还有纰漏之处:一、材料审之不详,二、材料搜之不全,故所得的结论依然是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何以谓材料审之不详呢?《辨正》云:“八说(指李继迁卒年)咸平六年。未指明确切月份。元脱《辽史》卷一一五《西夏传》。”我们查《辽史》卷一一五《西夏传》:“(统和)二十一年,继迁薨,其子德昭遣使来告。六月,赠继迁尚书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辽史》 卒年 子德 文运 遣使 宁夏大学 宗纪 景德 辽圣宗
下载PDF
西夏李继迁的继承人是谁?
11
作者 牛达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5-66,共2页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六册(1979年人民版),在叙述西夏李继迁的继承人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认为是李德昭。第三章(专述辽史的一章)第二节六八页:“一○○三年,继迁死,于德昭继立,辽封德昭为西平王(夏以灵州为西平府)后又册封...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六册(1979年人民版),在叙述西夏李继迁的继承人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认为是李德昭。第三章(专述辽史的一章)第二节六八页:“一○○三年,继迁死,于德昭继立,辽封德昭为西平王(夏以灵州为西平府)后又册封夏国王”。 其二,认为是李德明。第四章(专述西夏史的一章)第一节一四九页:“一○○四年,继迁死,子德明继立,向辽朝报哀。辽朝封德明为西平王。……一○○六年,遣使封授德明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 这两则文字,虽说继迁死亡的年代、继迁继立者的姓名都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西平王 辽朝 西平府 西夏史 《中国通史》 蔡美彪 遣使 《辽史》 西夏记
下载PDF
李继迁卒年辨正
12
作者 顾吉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21-22,共2页
李继迁,是西夏国建国的奠基者。然而,在对这位叱咤风云、名赫一时人物的所卒年月问题上,因史籍记载不一,互有凿枘,致使后人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李继迁的卒年月,据史籍记载,凡有九说: 一说宋真宗咸平六年(一○○三)十月。明张溥《... 李继迁,是西夏国建国的奠基者。然而,在对这位叱咤风云、名赫一时人物的所卒年月问题上,因史籍记载不一,互有凿枘,致使后人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关于李继迁的卒年月,据史籍记载,凡有九说: 一说宋真宗咸平六年(一○○三)十月。明张溥《宋史纪事本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宋史纪事本末 卒年 众说纷坛 潘罗支 宋会要辑稿 彭百川 西夏国 稽古录 宋大诏令集
下载PDF
西夏建国前史事探微——论盐州乌、白池与李继迁的崛起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凯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7-163,共17页
李继迁从太平兴国七年出奔地斤泽,迄至道三年宋朝重新封授其定难军节度使,淳化年间是一个关键,这段时间党项人的实力有了显著增长。有迹象显示,淳化二年李继迁将基地由地斤泽一带转移到盐州乌、白池,而其当年降顺宋朝与此不无关系。这... 李继迁从太平兴国七年出奔地斤泽,迄至道三年宋朝重新封授其定难军节度使,淳化年间是一个关键,这段时间党项人的实力有了显著增长。有迹象显示,淳化二年李继迁将基地由地斤泽一带转移到盐州乌、白池,而其当年降顺宋朝与此不无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控制青白盐的产地,充实力量,拉拢其他蕃部,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乌、白池的地理位置对新战略目标灵州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白池 李继迁 青白盐 灵州
原文传递
西夏的奠基人李继迁
14
作者 徐庄 李萌 《文史知识》 1982年第3期68-73,共6页
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六月的一天,二十多名骑马的党项族男女,拥着一辆丧车,缓缓地出了银州城。他们走过墓地,并没有停车,直到银州城头完全沉到地平线底下。
关键词 李继迁 银州城 太平兴国 党项族 丧车 曹光实 张浦 西平府 环州 真宗
原文传递
李继迁:巧妙周旋 勇创大业
15
作者 魏国武 《海峡通讯》 2016年第1期62-63,共2页
李继迁为西夏王朝的奠基者、开拓者。西夏建国后,他被追封为太祖皇帝。李氏本姓拓跋,是党项族的大姓。李继迁的高祖伯拓跋思恭助唐镇压黄巢的起义军,被唐僖宗封为夏绥节度使,统辖夏州(今陕西、内蒙交界处)、绥州(今陕西绥德)、银州(今... 李继迁为西夏王朝的奠基者、开拓者。西夏建国后,他被追封为太祖皇帝。李氏本姓拓跋,是党项族的大姓。李继迁的高祖伯拓跋思恭助唐镇压黄巢的起义军,被唐僖宗封为夏绥节度使,统辖夏州(今陕西、内蒙交界处)、绥州(今陕西绥德)、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80里)、宥州(今陕西靖边县)并晋封其为太子太傅、夏国公,赐国姓李姓。夏州李氏政权正式形成,号称"定难军"。此后,李姓世世袭封,名义上臣属中原王朝,实际上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正如《宋史》所说:"虽未称国,而王其土久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李姓 唐僖宗 拓跋思恭 割据一方 党项族 中原王朝 夏王朝 宥州 夏绥
原文传递
试论西夏建都兴庆府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建录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61-65,共5页
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拓跋部,唐末五代主要活动于以夏州为中心的今陕北高原与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宋朝初年,其大首领李继迁攻克灵州,易名西平府,都而居之。公元1023年,继迁子德明升灵州怀远镇为兴州,又将都城由西平府西迁兴州(后更名兴... 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拓跋部,唐末五代主要活动于以夏州为中心的今陕北高原与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宋朝初年,其大首领李继迁攻克灵州,易名西平府,都而居之。公元1023年,继迁子德明升灵州怀远镇为兴州,又将都城由西平府西迁兴州(后更名兴庆府、中兴府)。从此到西夏灭亡两个多世纪中,再也没有变迁过。西夏的兴起过程,就是将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向西转移的过程,也是建都兴庆府的过程。本文试就西夏为何能够向西扩张、建都兴庆府,以及建都兴庆府对西夏社会历史有何重大影响等问题,作一扼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继迁 西平府 中兴府 唐末五代 陕北高原 拓跋部 怀远镇 兴起过程 伊克昭盟 子德
下载PDF
840年之后回鹘与吐蕃的关系——维藏民族关系史研究之二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伟先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50-57,65,共9页
公元840年,回鹘由于发生了饥荒和病疫,国内一片慌乱。黠戛斯十万铁骑乘机攻陷回鹘城,回鹘汗国崩溃,部众四散,除一部分役属黠戛斯和向东迁往唐北部边地外,大部分向西、向南迁徙投奔了葛逻禄与吐蕃。稍后,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国也崩溃了,... 公元840年,回鹘由于发生了饥荒和病疫,国内一片慌乱。黠戛斯十万铁骑乘机攻陷回鹘城,回鹘汗国崩溃,部众四散,除一部分役属黠戛斯和向东迁往唐北部边地外,大部分向西、向南迁徙投奔了葛逻禄与吐蕃。稍后,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国也崩溃了,崩溃后的吐蕃形成了一种“各自为政、不相统属”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史 黠戛斯 回鹘汗国 李继迁 厮铎督 潘罗支 敦煌汉文文书 黄头回纥 九姓乌古斯 宗教战争
下载PDF
宋初西北边防体系中的灵州 被引量:2
18
作者 保宏彪 《西夏研究》 2017年第4期86-95,共10页
北宋初年,灵州在以延安府—庆阳府为中心的西北边防体系中扮演着防范夏州李氏西向扩张、震慑河陇蕃部、维护丝路畅通的军事据点角色。此外,灵州还承担着军事上牵制李继迁、政治上维护北宋与西域诸国联盟的重大任务。从灵州购置的大量马... 北宋初年,灵州在以延安府—庆阳府为中心的西北边防体系中扮演着防范夏州李氏西向扩张、震慑河陇蕃部、维护丝路畅通的军事据点角色。此外,灵州还承担着军事上牵制李继迁、政治上维护北宋与西域诸国联盟的重大任务。从灵州购置的大量马匹有力充实了西北军备,对宋初西北边防体系的稳固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西北边防 灵州 李继迁
下载PDF
北宋青盐的几点考证
19
作者 冉光荣 《盐业史研究》 1988年第1期17-19,共3页
所谓青盐,又称青白盐,为盐州乌白池所产。唐代即已生产,供应关陇等地军民生活之需,并设有专职税官办理征纳,系西北著名池盐。青盐在宋王朝和西夏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关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严重的影响。现将几个问题小考如下: 1.北宋初... 所谓青盐,又称青白盐,为盐州乌白池所产。唐代即已生产,供应关陇等地军民生活之需,并设有专职税官办理征纳,系西北著名池盐。青盐在宋王朝和西夏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关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严重的影响。现将几个问题小考如下: 1.北宋初禁青盐的时间 马端临《文献通考》云: “旧录缘边诸州兼食乌白池之青白 盐,淳化三年陕西转运郑文宝以李继迁叛 逆,请禁止之,许商人贩解池盐,可以资 国计。诏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王朝 李继迁 北宋初 许商 盐州 转运副使 郑文宝 解池 马端临 真宗
下载PDF
教育艺术随笔二则
20
作者 李燕杰 《教育艺术》 2006年第3期42-43,共2页
三亚遐思 大海啊!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关键词 艺术随笔 李继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