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愿在八千公尺设下自己的帐篷——记中国音乐事业的改革者李西安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冬梅 《当代音乐》 2018年第7期1-5,共5页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大转折的时代,一个思索、变革和创造的时代。我们一只脚留在旧体制、旧观念里,另一只脚却已经迈进了新时代的门槛。在历史的急转弯处,我们每个人必须严肃思考,并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向何处...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大转折的时代,一个思索、变革和创造的时代。我们一只脚留在旧体制、旧观念里,另一只脚却已经迈进了新时代的门槛。在历史的急转弯处,我们每个人必须严肃思考,并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向何处去?在五千年的时间和全球的空间里,找到我们的时空坐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西安 中国音乐学院 瞿小松 华夏之声 张力场 现代音乐创作 旋律学 音乐事业 改革者
下载PDF
有感于中国音乐的传承及综合性研究——从李西安、赵冬梅的两部新著谈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吉提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第4期132-137,M0005,共7页
李西安和赵冬梅的新著《〈八板〉及其变体研究谱例集》和《汉族语言与汉族旋律研究》都写有献给姚锦新先生的字样,可谓薪火相传。对《八板》及其变体研究带有某些音乐“寻根”的性质,打破了“音乐学系”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界限,... 李西安和赵冬梅的新著《〈八板〉及其变体研究谱例集》和《汉族语言与汉族旋律研究》都写有献给姚锦新先生的字样,可谓薪火相传。对《八板》及其变体研究带有某些音乐“寻根”的性质,打破了“音乐学系”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界限,体现着音乐综合研究的精神。《汉族语言与汉族旋律研究》改变了作曲技术理论只有“四大件”而不讲旋律的历史,意义重大。书内“京剧韵白——一种未被关注的旋律”一章填补了过去旋律研究中,未能将京剧韵白等含微分音和无法用调式音阶记谱展示的旋律研究空白。中国音乐研究应坚持多样化发展和面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锦新 李西安 赵冬梅 音乐分析 传承 出新
下载PDF
“和”的精神、线的形态、虚的意境——读李西安《中国民族音乐美学三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兰 《艺术科技》 2013年第6期156-156,共1页
本篇文章笔者从"和"的精神、线的形态、虚的意境三方面进行阐述中国民族音乐美学。在论述的过程中,笔者运用中西音乐对比、中西音乐作品举例以及哲学的辩证思维贯穿始终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李西安 “和”的精神 线的形态 虚的意境 中西音乐
下载PDF
求真务实 倾情奉献——记西安市莲湖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经理李西安
4
《新西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2-42,共1页
李西安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关键词 李西安 西安 莲湖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工作作风
下载PDF
中国音乐之路的求索者——李西安访谈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月红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105,161,共6页
执笔者李月红有感于李西安先生对中国音乐事业的缱绻深情 ,在多年交往和粗读其论文集之后 ,有了两次采访和这一篇文字。本文试图梳理出李先生几十年来所追寻的音乐理想和为中国音乐事业所做的鞍前马后的琐细工作的轨迹 ,以期为这一代艺... 执笔者李月红有感于李西安先生对中国音乐事业的缱绻深情 ,在多年交往和粗读其论文集之后 ,有了两次采访和这一篇文字。本文试图梳理出李先生几十年来所追寻的音乐理想和为中国音乐事业所做的鞍前马后的琐细工作的轨迹 ,以期为这一代艺术家作一次精神回顾并为后来者提供一些思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音乐教育 李西安 人物访谈 民族音乐 音乐观念 音乐创作
原文传递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曲式学建构——评李西安、赵冬梅《中国传统曲式学》
6
作者 杨静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1-208,共8页
《中国传统曲式学》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美学的综合表述规律和音乐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大量不同地域民歌和不同剧种戏曲的谱例,揭示了中国音乐的结构思维和独特性意蕴。该书打破了乐种和体裁的界限,按... 《中国传统曲式学》在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美学的综合表述规律和音乐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大量不同地域民歌和不同剧种戏曲的谱例,揭示了中国音乐的结构思维和独特性意蕴。该书打破了乐种和体裁的界限,按照技法分类,探求不同乐种、不同体裁在音乐构成上的共同规律。全书不但重视音乐内容与形式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强调曲式学到旋律学的发展思想脉络。其整体具有完整的理论架构,并体现出理论体系建构的逻辑性、学术性,为系统建构中国传统曲式学理论体系起到了“基石”的作用,并对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和当代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西安 赵冬梅 《中国传统曲式学》 中西曲式分野
原文传递
无私奉献 精神永存——忆恩师李西安先生
7
作者 赵冬梅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29,共5页
2020是人类多灾多难的不寻常之年。6月4曰晚22时,李西安先生于北京东方太阳城家中永远离开了我们!先生最后的时刻是侧卧,就像睡着了,走得很平静、很安详……对于每一位深爱先生的人,噩耗来得如此突然!我作为李先生的关门弟子,近年来先... 2020是人类多灾多难的不寻常之年。6月4曰晚22时,李西安先生于北京东方太阳城家中永远离开了我们!先生最后的时刻是侧卧,就像睡着了,走得很平静、很安详……对于每一位深爱先生的人,噩耗来得如此突然!我作为李先生的关门弟子,近年来先生家人之外身边最亲近的人,接到了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电话和信息,大家含泪询问先生离世的详情,并不得不万分悲痛地面对这一难以接受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私奉献 李西安 恩师
原文传递
汪毓和先生对编订《马可选集》的贡献——访李西安先生
8
作者 邓颖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4,95,共3页
2013年1月4日,中国著名音乐理论家、音乐史学家、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汪毓和先生驾鹤西去,汪先生生前参与编订的《马可选集》也于同日完成交稿。本文通过对李西安教授的采访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对汪毓和先生在《马可选集》的编订过程... 2013年1月4日,中国著名音乐理论家、音乐史学家、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汪毓和先生驾鹤西去,汪先生生前参与编订的《马可选集》也于同日完成交稿。本文通过对李西安教授的采访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对汪毓和先生在《马可选集》的编订过程中所做的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此缅怀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毓和 李西安 《马可选集》
原文传递
走出大峡谷——李西安的音乐人生(连载四)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天祥 《音乐生活》 2016年第4期37-39,共3页
(接上期)七、为所有的星辰提供一个运转的空间 "在八千公尺上设下自己的帐篷",这是李西安的座右铭。其目的,则是"为所有的星辰提供一个运转的空间。"燃烧自己,即便不能照亮整个世界,也至少为些许后来者点燃火把,摸索出一条路。实... (接上期)七、为所有的星辰提供一个运转的空间 "在八千公尺上设下自己的帐篷",这是李西安的座右铭。其目的,则是"为所有的星辰提供一个运转的空间。"燃烧自己,即便不能照亮整个世界,也至少为些许后来者点燃火把,摸索出一条路。实际上,无论是他当初放弃作曲和理论研究,还是其后做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改版《人民音乐》,推出青年作曲家,建构中国音乐张力场,都是为了给其他人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让所有的星辰都在其中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西安 中国音乐 张力场 人民音乐 谭盾 中国现代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 黄安伦 音乐音响 作曲系
原文传递
李西安
10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李西安先生1937年5月20日,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成)。1943-1955年,先后就读于黑河(惠永)兆麟小学、天津二十四中、天津一中。1952年起,师从白俄小提琴家托诺夫学习小提琴。195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苏夏、姚锦新、萧... 李西安先生1937年5月20日,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成)。1943-1955年,先后就读于黑河(惠永)兆麟小学、天津二十四中、天津一中。1952年起,师从白俄小提琴家托诺夫学习小提琴。195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苏夏、姚锦新、萧淑娴、杨儒怀等教授。1961年毕业后留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成立后,主动调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系 山东荣成 杨儒怀 李西安
原文传递
李西安与现代音乐思潮及歌剧创作
11
作者 蒋力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1,共3页
从与青年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对话,支持、点拨他们的创作,到支持青年导演倾力执导中国歌剧,传承并创新,李西安站在思想者的高度,成为"中国乐派"的一个建设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 李西安 现代音乐思潮 歌剧
原文传递
李西安同志逝世
12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85,共1页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音乐》杂志主编,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音乐理论家、教育家、作曲家李西安同志于2020年6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党员 音乐学院院长 中国音乐家协会 音乐理论家 李西安 逝世 《人民音乐》 教育家
原文传递
保存要纯正 创新要大胆——李西安先生访谈记
13
作者 薛罗军 《音乐生活》 2020年第4期4-10,共7页
2019年2月28日我在大学同班同学程伊兵教授的带领下来到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西安先生家,一见到李老师,感觉李老师神清气爽。在我来之前已经跟李老师通过电话,在电话里我因为自己想把中国55个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拍摄一次的想法跟李老师一... 2019年2月28日我在大学同班同学程伊兵教授的带领下来到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西安先生家,一见到李老师,感觉李老师神清气爽。在我来之前已经跟李老师通过电话,在电话里我因为自己想把中国55个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拍摄一次的想法跟李老师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而且引起了李老师很多其他的故事,所以我到北京办完事情之后就如约来拜望李西安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西安 作曲系 音乐院校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文化
原文传递
走出大峡谷——李西安的音乐人生(连载五)
14
作者 徐天祥 《音乐生活》 2016年第5期39-42,共4页
(接上期)八、冯唐未老桑榆非晚1991年初,李西安卸任。此时的他,无官一身轻。按道理,既然不在其位,就应当静下心来把已经停止了几十年的研究和创作重新捡起来,圆自己当初的音乐之梦。此时,人们对中国旋律和民族曲式的研究呼声很高,而... (接上期)八、冯唐未老桑榆非晚1991年初,李西安卸任。此时的他,无官一身轻。按道理,既然不在其位,就应当静下心来把已经停止了几十年的研究和创作重新捡起来,圆自己当初的音乐之梦。此时,人们对中国旋律和民族曲式的研究呼声很高,而他是这一领域最有发言权的专家之一;现代音乐产生了十几年,也需要有人为它写作专著,这一切,李西安无疑是最清楚的人。然而,他有自己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西安 不在其位 国际音乐节 张维良 室内乐团 独奏音乐会 作品音乐会 香港中乐团 冯唐 新加坡华乐团
原文传递
走出大峡谷——李西安的音乐人生(连载三)
15
作者 徐天祥 《音乐生活》 2016年第3期10-16,共7页
五、张力场结构的设想 上世纪8 0年代,在"振兴中华"口号的激励下,以李西安为代表的一大批音乐人,认为中国音乐要走出低谷,创造新的高峰,关键在于要为中国音乐打造一个开放的张力场结构。张力场看似玄妙,然而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五、张力场结构的设想 上世纪8 0年代,在"振兴中华"口号的激励下,以李西安为代表的一大批音乐人,认为中国音乐要走出低谷,创造新的高峰,关键在于要为中国音乐打造一个开放的张力场结构。张力场看似玄妙,然而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它就像一个平面坐标图,例如地球平面图,有东经、西经、南纬、北纬,没有这些,任何国家的位置都没法确定。同样,在音乐风格中,一样有中西、古今、雅俗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西安 中国音乐 张力场 音乐音响 平面坐标 中国音协 专业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原文传递
李西安:创办中国艺术大学构想并非偶然
16
作者 王钰 《艺术教育》 2017年第3期30-33,共4页
李西安,我国知名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人民音乐》主编等。“在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新... 李西安,我国知名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人民音乐》主编等。“在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新学科之间,构筑一个巨大的张力场。”这是李西安在上世纪90年代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期间提出的办学方针。纵观他半个多世纪的音乐教育实践,“改革”二字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院院长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李西安 中国音乐家协会 作曲系 音乐教育实践 理论委员会 艺术教育 音乐理论家
原文传递
李西安:长歌一曲音袅袅
17
作者 谌强 《中华文化画报》 2015年第2期68-77,共10页
七十八岁的李西安已经很少离开潮北河畔的家了。有时自己开车出去,大多是到北京最东北角的地铁站接送远道而来看望他的朋友,开得更远时,便是回城里取他的书和学术资料。多年来,李西安一直在从事国家课题"中国传统旋律学"的研... 七十八岁的李西安已经很少离开潮北河畔的家了。有时自己开车出去,大多是到北京最东北角的地铁站接送远道而来看望他的朋友,开得更远时,便是回城里取他的书和学术资料。多年来,李西安一直在从事国家课题"中国传统旋律学"的研究,而即将结题出版的,是这个宏大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中国传统曲式"。半个世纪前,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李西安与人合著的、也是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民族曲式与作品分析》。那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西安 曲音 谭盾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学院 作品分析 音乐音响 中国民族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系
原文传递
乐坛信息
18
《音乐爱好者》 1989年第5期40-40,共1页
中国音协举行座谈会,提出在音乐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著名音乐家吕骥、赵沨、时乐濛、施光南、刘文金、彭修文、黎英海、李西安等人在会上发言。他们指出,近几年来文化市场严重失控,大量格调庸俗、趣味低下的盒带泛滥成灾,
关键词 彭修文 刘文金 时乐濛 施光南 中国音协 黎英海 李西安 指挥大师 小泽征尔 谭冰
下载PDF
传统音乐话语的登场与退场——寄望口述史的回眸
19
作者 国曜麟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42-46,共5页
传统音乐话语是传统音乐社会存在的状态,它维系和控制着传统音乐的发展和路向。20世纪我国的传统音乐经历了阶级斗争话语下的强势登场和改革开放话语下的骤然退场,期间衍生并发生转向的中国音乐学院是其重要标志事件。口述史既可窥其史... 传统音乐话语是传统音乐社会存在的状态,它维系和控制着传统音乐的发展和路向。20世纪我国的传统音乐经历了阶级斗争话语下的强势登场和改革开放话语下的骤然退场,期间衍生并发生转向的中国音乐学院是其重要标志事件。口述史既可窥其史事详实,也可挖掘话语结构扭转后亲历者的多样评价,最终借以建立未来的传统音乐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 阶级斗争话语 改革开放 话语 中国音乐学院 李西安 樊祖荫
原文传递
音乐教育理论家谢嘉幸:为人生而音乐的“长跑冠军”
20
作者 解瑂 《小演奏家》 2014年第8期15-19,共5页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国的音乐教育专业起步较晚,各音乐院校设立该专业大多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至今,能够学贯中西在学术上有建树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教育理论家可谓屈指可数。现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谢嘉幸教授...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国的音乐教育专业起步较晚,各音乐院校设立该专业大多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至今,能够学贯中西在学术上有建树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教育理论家可谓屈指可数。现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谢嘉幸教授,正是这样一位颇有成就的中国音乐教育理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家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学院 八十年代 中国音协 李西安 普通音乐教育 世界音乐教育 学校教育 作曲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