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浪漫、古典与写实——李长之古代诗人批评的美学构造及运作
1
作者 金浪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5期30-41,125,126,共14页
抗战时期李长之围绕古代诗人写下的系列批评论著,离不开美学的深度参与。“写实”与“浪漫”的对立、“古典”与“浪漫”的并立,作为文艺批评背后交错叠加的美学构造,为其文艺批评实践开拓了充足的理论空间。如果说对李白在道教徒和诗... 抗战时期李长之围绕古代诗人写下的系列批评论著,离不开美学的深度参与。“写实”与“浪漫”的对立、“古典”与“浪漫”的并立,作为文艺批评背后交错叠加的美学构造,为其文艺批评实践开拓了充足的理论空间。如果说对李白在道教徒和诗人双重身份拉扯下之永恒痛苦的分析,是基于对立构造写就的代表作,那么,对司马迁身上儒家精神、道家精神与诗人气质的阐发,则堪称融合对立与并立构造的新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抗战 古代诗人 浪漫 古典 写实
下载PDF
李长之与20世纪40年代“春暖花开论争”
2
作者 李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8期25-33,94,共10页
姚雪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面世后,曾引起热议。李长之率先评论,不久后,胡风派联合炮轰该小说,姚雪垠愤而回击,茅盾与胡绳等人也纷纷发声,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论争。李长之先后作的两篇书评,其中一篇已收入《李长之文... 姚雪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面世后,曾引起热议。李长之率先评论,不久后,胡风派联合炮轰该小说,姚雪垠愤而回击,茅盾与胡绳等人也纷纷发声,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论争。李长之先后作的两篇书评,其中一篇已收入《李长之文集》中,另一篇却成为了集外遗珠。李长之的批评看似随意漫谈,其实切中肯綮,与姚雪垠的自评相比,两者不谋而同,与胡风派的刻意抹黑及茅盾、胡绳的“各打五十大板”相比,也显得较为客观公正。但是,李长之在这场论争中并未受到关注,这可能与他和姚雪垠的关系、他的批评方式和文坛地位、文学批评的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从中,不仅可以看出李长之在学界的尴尬处境,还可以窥探当时的文学批评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姚雪垠 《春暖花开的时候》 论争 佚文
下载PDF
“中国新艺术”与中国绘画现代性——论李长之《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3
作者 李晶 《艺术学研究》 2023年第6期135-142,共8页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是李长之解决中国传统画论缺乏体系性问题的尝试之作,也是他一次重要的艺术批评实践。他结合西方理论家玛尔霍兹、康德和温克尔曼等人的学术观点,采用“以西化中”和“以中化西”的思考方式,用西方的“壮美”...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是李长之解决中国传统画论缺乏体系性问题的尝试之作,也是他一次重要的艺术批评实践。他结合西方理论家玛尔霍兹、康德和温克尔曼等人的学术观点,采用“以西化中”和“以中化西”的思考方式,用西方的“壮美”与中国传统的“逸”概述中国绘画的价值,以回应20世纪早期“美术革命”关于中国绘画的现代性论争。他在学理上对中国绘画理论和美术批评做了体系性建构,提出应根据所处时代境况改变绘画发展方向的议题,认为这不仅是一个绘画的美学问题,亦是古今、中西混杂下如何构造时代之民族精神,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美术革命 中国新艺术 现代性
下载PDF
李长之的书评及其理论和风格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天池 李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7-143,共7页
李长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家中致力于书评最勤 ,数量最多的学者。他认为书评是文学批评的一部分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在批评精神 ,批评的精神在忠实 ,在求真。同时书评应有独立的价值 ,既包括自己的主张 ,自己的体系 ,也指文字的优美 ,... 李长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家中致力于书评最勤 ,数量最多的学者。他认为书评是文学批评的一部分 ,文学批评的基础是在批评精神 ,批评的精神在忠实 ,在求真。同时书评应有独立的价值 ,既包括自己的主张 ,自己的体系 ,也指文字的优美 ,本身是有力的创作。李长之的书评理论及其实践对现在的书评工作仍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书评 文学批评 现当代文学 文艺思想 书评理论
下载PDF
李白研究中的常青树 ——谈李长之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被引量:3
5
作者 于天池 李书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6,共5页
李长之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于1940年8月由长沙商务印书馆出版.距今已经过去了66年。在这期间.尽管研究李白的专著层出不尽,迄今已有数十种之多,但是,纵观整个20世纪的李白研究,仅有六万余字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 李长之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于1940年8月由长沙商务印书馆出版.距今已经过去了66年。在这期间.尽管研究李白的专著层出不尽,迄今已有数十种之多,但是,纵观整个20世纪的李白研究,仅有六万余字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始终独占鳌头,一版再版,直到现在仍然是研究李白必读参考书中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研究 李长之 痛苦 白及 诗人 教徒 商务印书馆 20世纪 参考书
下载PDF
李长之学术人生素描 被引量:2
6
作者 夏中义 张蕴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6-113,共8页
本文通过细读李长之 1930 - 194 0年代的文论、文学与文化批评、画论和译著等 ,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他的美学建树 ,二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他的美学理论来看 ,他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对“感情的型”的理论思考与阐发上。文章分析了其内涵的各... 本文通过细读李长之 1930 - 194 0年代的文论、文学与文化批评、画论和译著等 ,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他的美学建树 ,二是他的心路历程。从他的美学理论来看 ,他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对“感情的型”的理论思考与阐发上。文章分析了其内涵的各个层次及其关系 ,探讨了这一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并将它放在 2 0世纪中西美学的大背景中作比较。从其心路历程来看 ,2 0世纪 30年代到 4 0年代李长之的思想与价值观也发生了位移 ,突出表现在 194 1年前他信奉的是近代人文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194 1年后 ,上述价值观虽在一定程度上有保留 ,但“族国本位”的思想渐渐占了上风。文章试图描述这一现象并解析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美学 感情的型 心路历程
下载PDF
竹内好的《鲁迅》与李长之的《鲁迅批判》 被引量:4
7
作者 靳丛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6-141,共6页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是竹内好写作《鲁迅》时的重要参考文献。“竹内鲁迅”的一些批评意见虽然受到李长之的影响,却又有别于中国鲁迅研究的正统观念,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回心”、“挣扎”、“抵抗”的鲁迅形象。它们影响了20世...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是竹内好写作《鲁迅》时的重要参考文献。“竹内鲁迅”的一些批评意见虽然受到李长之的影响,却又有别于中国鲁迅研究的正统观念,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回心”、“挣扎”、“抵抗”的鲁迅形象。它们影响了20世纪日本的鲁迅研究,也为中国的鲁迅研究提供了来自异域的文化批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内好 李长之 鲁迅研究 回心
下载PDF
从“感情的型”看李长之的传记批评 被引量:4
8
作者 祝宇红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3-96,共4页
在李长之的批评实践中,传记批评分量最重、最具影响。李长之的传记批评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美学追求,他以“感情的型”为文艺创作的最高标准,通过“感情的型”沟通作家人格和作品风格,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李长之传记批评中... 在李长之的批评实践中,传记批评分量最重、最具影响。李长之的传记批评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美学追求,他以“感情的型”为文艺创作的最高标准,通过“感情的型”沟通作家人格和作品风格,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李长之传记批评中蕴含的审美教育理念,是在中国儒家哲学和德国浪漫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传记批评 感情的型 审美教育
下载PDF
论儒家思想在司马迁性格中的地位——兼与李长之先生商榷 被引量:4
9
作者 米文佐 傅满仓 《甘肃高师学报》 2004年第3期49-51,共3页
由我国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李长之撰写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一书的第七章第六节认为 ,司马迁的根本思想是道家。鄙见以为 ,司马迁思想中确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因素 ,但并不占其思想的主导方面 ,其根本思想依然是儒家。司马迁在李陵一... 由我国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李长之撰写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一书的第七章第六节认为 ,司马迁的根本思想是道家。鄙见以为 ,司马迁思想中确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因素 ,但并不占其思想的主导方面 ,其根本思想依然是儒家。司马迁在李陵一案中的态度和立场及著述《史记》的前后经过足以说明问题。在其一言一行中仍十分明显地体现出儒家仁、义、礼、智、信 ,重修身立命、亲亲、立德、立言、多情善感的思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司马迁 性格 李长之 《史记》 道家 无为思想 仁政
下载PDF
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8-229,共12页
关键词 李长之 文学批评 文学成就 文艺 诗集 中国文学史 批评家 兴亡 史通 史学
下载PDF
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月新 邹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3-47,共5页
李长之文学批评的价值在于,他既具有明确的方法论意识,又能突破各种批评方法的界限,运用传记批评、体验批评、文化批评、语言批评等多种批评方法,从不同角度切入作品,对作家的人格进行整体观照,解读作家的生命轨迹与创作历程,构建了视... 李长之文学批评的价值在于,他既具有明确的方法论意识,又能突破各种批评方法的界限,运用传记批评、体验批评、文化批评、语言批评等多种批评方法,从不同角度切入作品,对作家的人格进行整体观照,解读作家的生命轨迹与创作历程,构建了视野宏阔的整体批评范式,其思维方式对中国当下的文学批评极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方法 体验 文化 语言
下载PDF
《鲁迅批判》与中国现代独立学术品格——写在李长之《鲁迅批判》出版70周年之际 被引量:4
12
作者 文学武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3,共7页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建树的文学批评家,他的《鲁迅批判》是一部特异、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不同凡响的独立品格和学术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本文从独立的学术批评精神、独到的学术见解和独特的批评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这部著作...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建树的文学批评家,他的《鲁迅批判》是一部特异、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不同凡响的独立品格和学术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本文从独立的学术批评精神、独到的学术见解和独特的批评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这部著作的理论意义及深刻内涵,并指出了它在精神史上对后人的警醒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批判》 李长之 学术品格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出版 文学批评家 学术著作 学术价值 独立品格 批评精神 理论意义 批评方法 学术见解 精神史
下载PDF
“感情的批评主义”——论李长之的文艺批评 被引量:5
13
作者 江守义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2-77,共6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李长之“感情的批评主义” ,首先分析了贯串于批评对象中的情感因素 ,其次阐述了“感情的型”这一独特的批评标准 ,最后从比较的角度对李长之批评感情的独特性作了说明。
关键词 李长之 批评 感情
下载PDF
文学批评家李长之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天池 李书 《励耘学刊》 2010年第1期292-297,共6页
李长之先生,数十年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是桃李遍天下的一代宗师,同时又是一位兴趣广博、治学严谨,在文学批评、文学与艺术史的研究、诗歌、散文、童话、戏剧及翻译诸方面皆有造诣和建树的专家。李长之,原名长治,改长植,后以笔名长之... 李长之先生,数十年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是桃李遍天下的一代宗师,同时又是一位兴趣广博、治学严谨,在文学批评、文学与艺术史的研究、诗歌、散文、童话、戏剧及翻译诸方面皆有造诣和建树的专家。李长之,原名长治,改长植,后以笔名长之命名。山东人,生于1910年10月30日。少年时代即展露文学才华。12岁开始向外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文学批评家 文学才华 文学与艺术 少年时代 一代宗师 鲁迅作品 战线上 陶渊明传 中国文学史
下载PDF
“感情的型”与李长之的文艺批评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坛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9-62,共4页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著名的京派批评家,他在文艺批评上倡导"感情的批评主义",并以"感情的型"作为衡量文艺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尺。他在文艺批评实践中以"感情的型"为标准,从人格与文格互...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著名的京派批评家,他在文艺批评上倡导"感情的批评主义",并以"感情的型"作为衡量文艺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尺。他在文艺批评实践中以"感情的型"为标准,从人格与文格互释的角度解读鲁迅,超越了同时代人对鲁迅的评论。他从内容与形式糅合的角度解读中国绘画,从而证明了"感情的型"是一个具有深厚理论阐释力和普适性的艺术批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文艺批评 感情的型
下载PDF
“感情的批评”与“理智的硬性”——李长之文学批评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志孝 安涛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4-99,共6页
作为现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是一笔丰厚的遗产。他极力张扬批评精神,追求批评的独立品格,其批评理论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充溢着现代气息。而感情的批评、理智的硬性、比较的批评,是他文学批评的突出特点。这... 作为现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是一笔丰厚的遗产。他极力张扬批评精神,追求批评的独立品格,其批评理论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充溢着现代气息。而感情的批评、理智的硬性、比较的批评,是他文学批评的突出特点。这使他的文学批评既具有浓烈的情感,又有着理性的自觉,既有印象鉴赏,又有分析判断,呈现出十分独特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文学批评 批评精神 整体意识 批评特点
下载PDF
理想人格建构的心路历程——论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价值追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月新 邹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7-51,共5页
李长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杰出批评家,以人格论批评著称于世。他以西方美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为参照,对中国古代人格论进行创造性转化,建构了现代个体人格论,对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鲁迅等伟大作家的人格进行了深入体察和阐... 李长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杰出批评家,以人格论批评著称于世。他以西方美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为参照,对中国古代人格论进行创造性转化,建构了现代个体人格论,对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鲁迅等伟大作家的人格进行了深入体察和阐释。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意义在于他不仅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批评方法,更在于通过对伟大作家人格的追寻,探寻现代理想人格建构的方式,重振民族精神。可以说,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过程就是他追寻理想人格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人格 人格论批评 心路历程
下载PDF
李长之画论研究与中国艺术理论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3,156,共4页
以李长之《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为研究核心,通过论述其在中国现代学术上的重要价值,即它是中国传统画论进行现代转换的一次重要实践成果,它建立了富有个性的充满时代精神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国文艺美学现代建构历程中的重要著作,试图... 以李长之《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为研究核心,通过论述其在中国现代学术上的重要价值,即它是中国传统画论进行现代转换的一次重要实践成果,它建立了富有个性的充满时代精神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国文艺美学现代建构历程中的重要著作,试图唤起美学界对李长之文艺美学思想的关注,从而对其学术史地位尤其是文艺美学学科史地位的恢复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长之 中国画论 现代转换 文艺美学
下载PDF
精神史脉络中狄尔泰对李长之传记批评之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蕴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7,共8页
威廉·狄尔泰是"精神科学"的确立者。他认为体验(Erlebnis)、表达(Ausdruck)与理解(Verstehen)是阐释历史进程与生命意义的三大关键词,而在体验、表达、理解历史进程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回忆(或记忆)起着反思并重构历史... 威廉·狄尔泰是"精神科学"的确立者。他认为体验(Erlebnis)、表达(Ausdruck)与理解(Verstehen)是阐释历史进程与生命意义的三大关键词,而在体验、表达、理解历史进程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回忆(或记忆)起着反思并重构历史意义的重要作用,传记或自传的写作可视作这种精神史的实践形式与表达方式。从李长之、宗白华等批评家对狄尔泰体验学说与精神史方法的实践看,体验与回忆构成他们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与审美现代性的理解的核心,如李长之在对屈原、孔子、李白、司马迁等古典先贤的精神史回望中期待"中国的文艺复兴",可看作是借体验与回忆对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话语谱系的双重超越。但这种双重超越尽管背后包含精神史向度的深度,却也还是有其限度与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狄尔泰 李长之 精神科学 精神史 传记文学
下载PDF
李长之与《鲁迅批判》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晶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鲁迅批判》 李长之 国民党统治时期 北新书局 日伪时期 历史环境 出版社 图书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