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杏壳木醋液多酚对核桃油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施琳 尉芹 +2 位作者 赵忠 李大文 易允喻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0,共5页
目的:研究苦杏壳木醋液多酚抗氧化活性以及对核桃油过氧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pH值梯度萃取法得到木醋液多酚(E-WV),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为指标考察木醋液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评价E-WV对核... 目的:研究苦杏壳木醋液多酚抗氧化活性以及对核桃油过氧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pH值梯度萃取法得到木醋液多酚(E-WV),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为指标考察木醋液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评价E-WV对核桃过氧化的抑制能力。结果:经pH值梯度萃取法分离后E-WV总酚含量是分离前组分(E0)总酚含量的1.96倍;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质量浓度为0.724mg/L,对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的半抑制质量浓度为4.632mg/L;70℃恒温贮藏5d后油样AV和POV值大小顺序是:未添加抗氧化剂油样(CK)>添加25mg BHT油样(BHT-25)>添加E-WV 25mg油样(E-WV-25);随着煎炸时间增长油脂AV和POV显著增大,经过不同煎炸时间油样AV和POV大小顺序是:CK>BHT-25>E-WV-25。结论:苦杏壳木醋液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在持续高温、煎炸条件下对核桃油过氧化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壳木醋液 抗氧化 核桃油 过氧化值 酸价
下载PDF
苦杏壳木醋液最小抑菌浓度及其抑菌活性的稳定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易允喻 马希汉 +2 位作者 赵忠 尉芹 李宏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131,135,共6页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指示菌,由D值计算法得到了对苦杏壳木醋液在不同浓度时的存活曲线及死亡曲线,从而精确求得最小抑菌浓度(MIC):木醋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指示菌,由D值计算法得到了对苦杏壳木醋液在不同浓度时的存活曲线及死亡曲线,从而精确求得最小抑菌浓度(MIC):木醋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44%和0.46%,可见木醋液对2种代表性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效果;采用滤纸片法,对木醋液抑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苦杏壳木醋液在温度、pH值、紫外光、活性碳吸附及微波加热等不同处理下,抑菌效果基本不变,具有良好的抑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壳木醋液 D值法 最小抑菌浓度(MIC) 抑菌 稳定性
下载PDF
曲杏壳制备炭膜支撑体(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国彤 魏微 王连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97-99,共3页
以杏壳为原料,通过碳化法制备了碳膜支撑体,利用泡压法表征了支撑体的孔径分布。对杏壳原料进行预碳化、粉碎、筛分得到碳粉,将碳粉和添加剂混匀挤出成型得到支撑体原膜,经干燥、碳化得到无缺陷碳膜支撑体。实验结果表明,粘结剂用量增... 以杏壳为原料,通过碳化法制备了碳膜支撑体,利用泡压法表征了支撑体的孔径分布。对杏壳原料进行预碳化、粉碎、筛分得到碳粉,将碳粉和添加剂混匀挤出成型得到支撑体原膜,经干燥、碳化得到无缺陷碳膜支撑体。实验结果表明,粘结剂用量增加会导致支撑体平均孔径变小,纯水能量减小。随着原料颗粒的减小支撑体平均孔径减小,纯水能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膜支撑体 碳化 杏壳 孔径分布
下载PDF
杏壳纤维素结构表征及热解特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邓丛静 马欢欢 +1 位作者 王哲 周建斌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92,共6页
为研究生物质中单一组分的分离和热解特性,以杏壳为原料通过碱法分离制备了杏壳纤维素,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组成结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和热重红外联用分析,研究其热解特性及挥发性产物的形成规... 为研究生物质中单一组分的分离和热解特性,以杏壳为原料通过碱法分离制备了杏壳纤维素,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组成结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和热重红外联用分析,研究其热解特性及挥发性产物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碱法杏壳纤维素的分离得率为24.59%;纤维素的红外光谱图在895和1 162 cm-1有β-(1→4)-糖苷键的特征吸收峰,1 058 cm-1处为糖苷键连接的C—O弯曲振动,3 419cm-1处吸收峰表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较强; X射线衍射谱图中22.13°的结晶区衍射峰最强,结晶度为48.38%;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杏壳纤维素为条状且有团聚现象。热重分析结果显示,杏壳纤维素热解质量损失主要经历了物理水脱除、玻璃化转变、主质量损失和煅烧4个阶段,最后进入焦炭生成阶段,主要质量损失温区为270~420℃,其质量损失率为70%。800℃时质量损失曲线相对平稳,热解残炭率为15.78%。随着温度的升高,挥发分的浓度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各产物析出量在362℃时达到最高值,热解气体产物主要以CO_2和CO为主,CO_2的生成伴随着H_2O、烷烃类、醛类、酮类等化合物生成。研究结果可为杏壳纤维素的分离及热解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壳 纤维素 结构表征 热解特性
下载PDF
微波热裂解-KOH活化制备杏壳活性炭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程 张玉全 +3 位作者 李治军 马东平 张鹏会 汤海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7-212,共6页
以陇东地区生物质废弃物杏壳为原料,采用微波热裂解-KOH活化联合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微波功率和时间,活化过程中KOH溶液的浓度、用量、浸渍时间、加热活化温度和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以甲基橙为染料模拟印染废水,研究了甲基橙初... 以陇东地区生物质废弃物杏壳为原料,采用微波热裂解-KOH活化联合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微波功率和时间,活化过程中KOH溶液的浓度、用量、浸渍时间、加热活化温度和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以甲基橙为染料模拟印染废水,研究了甲基橙初始浓度、振荡吸附时间和活性炭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功率800W,热裂解30min,生物炭的收率为56%;KOH溶液的浓度为25%,碱/炭为2.5∶1,活化温度800℃,加热活化1.5h,所制备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1332mg/g,比表面积为1223m2/g,总孔体积为0.68cm3/g,活性炭的得率为32.7%;甲基橙浓度为250mg/g,振荡吸附240min,活性炭用量为每100mL甲基橙溶液0.15g时,甲基橙去除率高达99.78%;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裂解 KOH活化 陇东杏壳 活性炭 甲基橙
下载PDF
苦杏壳木焦油蒸馏液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樱晓 尉芹 +1 位作者 赵忠 马希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5,121,共6页
以苦杏壳木焦油为原料,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根据不同温度段蒸馏液理化性质的相似程度,将其分为90~110℃(S1)、110~160℃(S2)和160~200℃(S3)3个温度段,并对各温度段蒸馏液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试验选用5种抗氧化活性... 以苦杏壳木焦油为原料,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根据不同温度段蒸馏液理化性质的相似程度,将其分为90~110℃(S1)、110~160℃(S2)和160~200℃(S3)3个温度段,并对各温度段蒸馏液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试验选用5种抗氧化活性指标测定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为:总抗氧化活性、抗脂质过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结果表明,3种苦杏壳木焦油蒸馏液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排序为S3〉S2〉S1。S3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在高浓度下(0.01mg·mL-1)与VC相近,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VC相近,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强于VC。高温度段苦杏壳木焦油蒸馏液(S3)总酚含量最大,抗氧化活性最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抗氧化剂,是一种潜在的植物源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壳木焦油 蒸馏液 总酚含量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我国杏壳活性炭的产销现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加延 何跃 +4 位作者 李清泽 杜维春 盛隆厚 张铁英 代洪娟 《辽宁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23-25,共3页
从国内外活性炭的发展历史,我国活性炭的产销现状中分析,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迅速,现在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其质量低下,不仅创汇率不高,且满足不了内需。我国活性炭产业应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移,加速发展我国特有... 从国内外活性炭的发展历史,我国活性炭的产销现状中分析,我国活性炭产业发展迅速,现在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其质量低下,不仅创汇率不高,且满足不了内需。我国活性炭产业应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移,加速发展我国特有的杏壳活性炭,提高质量满足内需,增强市场竞争力应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杏壳 产销现状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杏壳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田景科 张利亚 +5 位作者 李伊光 薛蕾 马壮 祝曼玉 程灿 王留成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章采用热失重分析法考察了杏壳在氮气气氛和不同升温速率(10,20,30,50℃/min)下的热解特性,并利用Flynn-Wall-Ozawa法和Kissinger法计算杏壳热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利用主曲线法求解杏壳的热解机理方程。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升温... 文章采用热失重分析法考察了杏壳在氮气气氛和不同升温速率(10,20,30,50℃/min)下的热解特性,并利用Flynn-Wall-Ozawa法和Kissinger法计算杏壳热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利用主曲线法求解杏壳的热解机理方程。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升,TG和DTG曲线均向高温侧移动,热解特征参数均增大;杏壳热解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其中,主热解阶段的失重率高达65%;利用Flynn-Wall-Ozawa法和Kissinger法求解出的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60.9,160.4 kJ/mol;杏壳热解过程的机理方程:当0.1<α<0.5时,(dα)/(dt)=5.93×10~8exp(-(156.88)/(RT))(1-α)^(5.1);当0.5<α<0.8时,(dα)/(dt)=5.85×10~8exp(-(156.88)/(RT))(1-α)~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壳 热重分析(TGA) 活化能 机理方程
下载PDF
杏壳半纤维素的结构表征与热解产物特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邓丛静 马欢欢 +2 位作者 王亮才 朱正祥 周建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研究杏壳半纤维素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以及其热解特性和产物生成规律,为杏壳热化学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碱抽提和乙醇纯化方式分离杏壳半纤维素,基于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 【目的】研究杏壳半纤维素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以及其热解特性和产物生成规律,为杏壳热化学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碱抽提和乙醇纯化方式分离杏壳半纤维素,基于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热重分析、热重红外连用分析杏壳半纤维素的热解特性。【结果】从杏壳中分离出半纤维素的得率为29.44%,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主要集中在1 620~600 cm^(-1)范围内,半纤维素成分以吡喃环结构的木糖为主。核磁共振图谱表明,杏壳半纤维素是以β-D-吡喃木糖形成的木聚糖为主链,在木糖基的C-2位连接4-O-甲基-α-D-葡萄糖醛酸,C-3位连有α-L-呋喃阿拉伯糖。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半纤维素存在团聚现象,微观形态呈堆砌状的近似球形结构,半纤维素结构有一定的破坏。杏壳半纤维素的主要热解温度范围为210~380℃,在240℃出现一个肩状峰,在308℃出现最大失重尖峰,失重过程在600℃左右结束,800℃时热解残炭量为25.33%。杏壳半纤维素热解时各产物析出量在310℃时达到最高,小分子气体产物主要有CO_2、CO、CH_4,且CO_2和CO量远高于CH_4。【结论】杏壳半纤维素得率为29.44%,是以β-D-吡喃木糖形成的木聚糖为主链,呈堆砌状的近似球形结构,热解产物以CO_2、CO及乙酸、糠醛、丙酮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壳 半纤维素 结构表征 热重红外 热解特性
下载PDF
3MW杏壳气化发电联产活性炭、热、肥的应用案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章一蒙 马欢欢 +1 位作者 陈登宇 周建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67-1674,共8页
杏壳活性炭生产是河北省山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艺不断改进,然而传统杏壳活性炭生产工艺仍存在产品单一、杏壳资源利用不充分、产品附加值低以及加工过程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技... 杏壳活性炭生产是河北省山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艺不断改进,然而传统杏壳活性炭生产工艺仍存在产品单一、杏壳资源利用不充分、产品附加值低以及加工过程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技术应用于活性炭生产,基于南京林业大学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建成了3MW杏壳气化发电联产活性炭、热、肥项目;并介绍了此系统的技术特点、运行情况,同时进行了平衡分析和投资成本、投资回收期及运行费用等经济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每年可利用杏壳3.9万吨,节约原煤折算标煤量为7500吨,减排CO_(2)3.738万吨,环境效益好,投资回收期一年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壳 气化 发电 活性炭 运行 经济性
下载PDF
杏壳木质素的结构表征及其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欢欢 万意凌 +2 位作者 谢凌翔 孟凡蕊 周建斌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2,共6页
为研究杏壳木质素的结构、热解特性及其产物的生成规律,通过硫酸脱除法从杏壳中分离出杏壳木质素,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对其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利用热重及热重-红外联用分析研究其热解产物生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硫酸... 为研究杏壳木质素的结构、热解特性及其产物的生成规律,通过硫酸脱除法从杏壳中分离出杏壳木质素,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对其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利用热重及热重-红外联用分析研究其热解产物生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硫酸脱除法得到的杏壳木质素得率为30.42%,红外光谱图显示有较强的紫丁香基峰,还有一定量的愈创木基,二维核磁共振图谱表明杏壳木质素中有紫丁香基(S)、愈创木基(G)和对羟基苯基(H)3种木质素结构单元,属于SGH型木质素。热重及热重-红外联用分析表明杏壳木质素热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主要热解阶段发生在150~650℃之间的较宽温度范围内,360℃时热失重速率最大,热解产物主要为H2O、CO、CO2、CH4以及醇、醛、酚、酸等。杏壳木质素中苯丙烷侧链上醚键和苯环间醚键断裂及挥发分二次裂解使CO的析出温度范围较宽,在200~700℃之间;羧基和羰基等官能团不稳定易断裂和重整,使CO2的析出温度范围较窄,在250~650℃之间;苯丙烷侧链的断裂和苯环上甲氧基官能团的去甲基化反应,以及芳香环的深度断裂,使CH 4的析出在400和600℃时呈现2个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壳木质素 酸溶解法 结构组成 热重红外联用
下载PDF
污泥-杏壳基生物质炭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对亚甲基蓝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严云 何强 +2 位作者 沙建雄 陈建宾 王剑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8-282,共5页
为了研究污泥与杏壳制备生物质炭的工艺条件,以市政污泥和当地农林废弃物杏壳为原料,用3mol/L的氯化锌活化30min,在高温炉中用程序升温于600℃煅烧2h,得到污泥-杏壳基生物质炭。TGA-DTA分析结果表明,污泥-杏壳的最佳热解温度为600℃;XR... 为了研究污泥与杏壳制备生物质炭的工艺条件,以市政污泥和当地农林废弃物杏壳为原料,用3mol/L的氯化锌活化30min,在高温炉中用程序升温于600℃煅烧2h,得到污泥-杏壳基生物质炭。TGA-DTA分析结果表明,污泥-杏壳的最佳热解温度为600℃;XRD分析结果表明,污泥-杏壳基生物质炭表面为石英和正长石相;FT-IR分析结果表明,其表面具有丰富的C—H和C■C键。对污泥-杏壳基生物质炭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活化剂添加比例、污泥的比例、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在吸附过程中对亚甲基蓝吸附量和碘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杏壳基生物质炭制备的最佳工艺为活化剂添加比为1∶4、污泥含量为20%、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1h,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149.8mg/g、碘值为915.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杏壳 生物质炭 亚甲基蓝 碘值
下载PDF
铜离子在生物质杏壳炭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惠 陶先兵 +2 位作者 吴光前 江姝瑶 赵金君 《低碳世界》 2016年第29期6-7,共2页
探讨了5℃、25℃和35℃三种不同温度下生物质杏壳炭投加量、溶液p H、吸附时间、铜离子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生物质杏壳炭吸附铜离子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5℃下,生物质杏壳炭投加量为300mg,溶液p H为6.0,吸附时间为360min,铜离... 探讨了5℃、25℃和35℃三种不同温度下生物质杏壳炭投加量、溶液p H、吸附时间、铜离子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生物质杏壳炭吸附铜离子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5℃下,生物质杏壳炭投加量为300mg,溶液p H为6.0,吸附时间为360min,铜离子初始浓度25mg/L时,生物质杏壳炭对铜离子的去除率为93.70%;生物质杏壳炭对铜离子的吸附可以很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通过Langmuir模型的线性拟合,计算得出最大吸附量为4.31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杏壳 铜离子 吸附特性
下载PDF
改性杏壳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乙烯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丛静 马欢欢 周建斌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共8页
以杏壳活性炭(AC)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改性剂(硝酸银、硝酸铜、双氧水-硝酸铜)、改性条件(AC粒度、浸渍时间、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对改性活性炭吸附乙烯性能的影响。采用ESEM-EDS、FT-IR、XPS等手段对改性活性炭的结构、表面化学成分等... 以杏壳活性炭(AC)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改性剂(硝酸银、硝酸铜、双氧水-硝酸铜)、改性条件(AC粒度、浸渍时间、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对改性活性炭吸附乙烯性能的影响。采用ESEM-EDS、FT-IR、XPS等手段对改性活性炭的结构、表面化学成分等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了改性活性炭吸附乙烯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用15%双氧水先氧化预处理后再用2%硝酸铜作改性剂时活性炭改性效果最好;活性炭改性时,活性炭粒度、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对改性活性炭乙烯吸附性能的影响较大,而浸渍时间的影响较小。在15%双氧水氧化预处理、改性剂为2%硝酸铜、活性炭粒径0.38~0.83 mm、浸渍时间6 h、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4 h条件下制得改性活性炭(H2 O2-Cu-AC)对乙烯的吸附量为0.163 g/g,比AC(0.069 g/g)提高了136.23%;H2 O2-Cu-AC中活性组分铜能相对均匀地分散在活性炭的表面和孔隙内部,改性剂引起了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比表面积由AC的1 047.50 m2/g下降到1 012.65 m2/g,总孔容积由AC的0.467 1 cm3/g下降到0.434 7 cm3/g,孔径向较宽方向分布,其中<10 nm的孔径分布占比由58.16%下降到53.95%,10~20 nm的孔径分布占比由18.01%上升到19.10%,>20 nm的孔径分布占比由23.83%上升到26.94%。其含氧官能团增加,C1、C3、C5降低,其中,C1峰面积占比由77.468%降低到76.827%,C3峰面积占比由6.684%降低到5.675%,C5峰面积占比由0.844%降低到0.749%;C2、C4增加,其中C2峰面积占比由13.514%增加到15.225%,C4峰面积占比由1.490%增加到1.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多联产杏壳活性炭 改性 乙烯 吸附性能
下载PDF
以杏胡壳为前驱体制备超级电容器炭材料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天启 王振 +2 位作者 王文春 张康伟 冉奋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8,共7页
以杏胡壳为原料,依次采用高温炭化和表面氧化改性的方法制备活性炭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材料的形貌;室温下,在三电极电化学体系,以2 mol/L的KOH溶液作为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循环稳定测... 以杏胡壳为原料,依次采用高温炭化和表面氧化改性的方法制备活性炭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材料的形貌;室温下,在三电极电化学体系,以2 mol/L的KOH溶液作为电解液,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循环稳定测试分析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硝酸氧化改性后的杏胡壳活性炭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在0.5 A/g电流密度下,杏胡壳活性炭质量比电容达到196 F/g。在2 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2500次后,电容保持率达到99%,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 硝酸氧化 活性炭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下载PDF
Fe/活性炭材料对电镀废水中Cr(VI)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勤伟 周其胤 +3 位作者 彭书传 赵军 潘一平 高毛林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7期31-33,52,共4页
为了深度去除电镀废水中的Cr(Ⅵ),利用FeSO_(4)·7H_(2)O和Fe_(2)(SO_(4))_(3)制备Fe_(3)O_(4)颗粒对活性炭进行磁改性处理,制备了磁性复合材料Fe_(3)O_(4)@AS。用多种表征方法研究活性炭磁性改性前后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探讨了pH... 为了深度去除电镀废水中的Cr(Ⅵ),利用FeSO_(4)·7H_(2)O和Fe_(2)(SO_(4))_(3)制备Fe_(3)O_(4)颗粒对活性炭进行磁改性处理,制备了磁性复合材料Fe_(3)O_(4)@AS。用多种表征方法研究活性炭磁性改性前后结构和官能团的变化;探讨了pH、吸附剂投加量等对Fe_(3)O_(4)@AS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及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CR(VI) 磁改性 杏壳 吸附
下载PDF
原料粒径与含水率对磷酸法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小云 董寅生 +1 位作者 杨嘉楠 张成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9,共7页
以核桃壳和杏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法制备活性炭,以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和得率为指标,研究了原料粒径和含水率对磷酸法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的粒径和含水率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原料粒径,对提... 以核桃壳和杏壳为原料,采用磷酸法制备活性炭,以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和得率为指标,研究了原料粒径和含水率对磷酸法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的粒径和含水率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减小原料粒径,对提高活性炭吸附性能有利,而原料含水率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因不同原料而异。增加原料含水率,对核桃壳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提高有利,但会降低小粒径杏壳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以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时,选择粒径0.5-0.7 mm、含水率11%的原料为佳,得率可达41%,亚甲基蓝吸附值230 mg/g,碘吸附值874 mg/g;以杏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时,选择粒径〉0.7-1.2 mm、烘干的原料为佳,得率可达42%,亚甲基蓝吸附值87 mg/g,碘吸附值734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杏壳 活性炭 含水率 原料粒径
下载PDF
生物炭和氧化镁联用对漂浮湿地中氮磷迁移和转化的影响
18
作者 祁少锋 田瀚鑫 +7 位作者 李映雪 徐德福 周磊 徐可 顾小熠 阳一菲 夏明明 苏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25-2434,共10页
在种植美人蕉的漂浮湿地中加入0.075%、0.15%和0.3%的氧化镁和10%杏壳生物炭,分析了杏壳炭和氧化镁加入漂浮湿地后基质中氮磷含量、硝化与反硝化强度、美人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加入生物炭(S)相比,加入0.0... 在种植美人蕉的漂浮湿地中加入0.075%、0.15%和0.3%的氧化镁和10%杏壳生物炭,分析了杏壳炭和氧化镁加入漂浮湿地后基质中氮磷含量、硝化与反硝化强度、美人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加入生物炭(S)相比,加入0.075%氧化镁的处理(S+M1)美人蕉地上部分氮含量增加达到显著水平(P<0.05),然而加入0.15%(S+M2)和0.3%氧化镁(S+M3)的处理中美人蕉地上部分氮含量下降;相同地,加入氧化镁的处理(S+M1和S+M2)中美人蕉地上部分磷含量均增加。与加入10%生物炭(S+C)相比,加入生物炭和氧化镁后,美人蕉地上部分的氮含量下降,地下部分氮含量增加,另外加入0.075%氧化镁后(S+C+M1)后,美人蕉地上部分磷含量增加78%(P<0.05)。同样地,与处理(S+C)相比,S+C+M1、S+C+M2和S+C+M3处理中基质的氨氮含量下降,S+C+M2处理中基质的总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该结果表明在漂浮湿地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镁(0.075%)有利植物地上部分对氮磷的吸收;漂浮湿地中加入生物炭和氧化镁有利于基质对磷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壳生物炭 氧化镁 漂浮湿地 氮磷
下载PDF
Activated Hard Shell of Apricot Stones: A Promising Adsorbent in Gold Recovery 被引量:6
19
作者 Mansooreh Soleimani Tahereh Kaghazch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2-118,共7页
Activated carbon has been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adsorbent for the recovery of a wide variety of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In this research, the activated hard shell of Iranian apricot stones was used for ... Activated carbon has been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adsorbent for the recovery of a wide variety of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In this research, the activated hard shell of Iranian apricot stones was used for gold recovery from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The effect of parameters such as dose and particle size of adsorbent,pH, agitation speed of mixing on the gold recovery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optimum operating conditions more than 98% of gold ions were adsorbed onto activated carbon after just 3 h. In addition, the adsorbed gold could be eluted from this adsorbent by improved striping method. The process involves contact of gold-laden adsorbent with a strong base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followed by elution with a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an organic solvent. It was found that activated hard shell of apricot stones has the potential to replace im ported commercial activated carbons in gold adsorp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recovery activated carbon hardshell of apricot stones ADSORB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