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健 赵越 +1 位作者 柳小明 刘晓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9-654,共16页
本文通过对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物的成分、古水流及其底部砾岩的砂质充填物中碎屑锆石和砾岩中部出露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并结合来源区的构造与岩浆作用的调查,揭示了杏石口组沉积... 本文通过对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物的成分、古水流及其底部砾岩的砂质充填物中碎屑锆石和砾岩中部出露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并结合来源区的构造与岩浆作用的调查,揭示了杏石口组沉积时环境的剧变。三叠纪时期刘家沟组至二马营组均为河流相沉积,其古流向自东向西,而杏石口组沉积期变为快速堆积的山麓冲积扇相砾岩,古流向自北-北西向南-南东。杏石口组一段至二段的沉积特征记录了该时期内蒙古隆起的构造抬升及剥露过程。杏石口组中碎屑锆石和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U-Pb年龄范围可分为3组:2025~2565Ma、1659~1888Ma和193~691Ma。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97±6Ma,表明杏石口组的砂砾岩沉积时代应晚于197±6Ma,即其沉积时代应为早侏罗世。笔者曾获得下板城盆地北侧王土房杂岩体中不同单元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91±1Ma和207±1Ma,其与本文获得杏石口组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及两枚花岗岩砾石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197±6Ma和206±2Ma、207±2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与王土房杂岩体同期侵位的岩体在杏石口期发生了快速抬升剥露。暗示了内蒙古隆起在早侏罗世发生了快速抬升及剥露的构造过程。结合前人研究,燕山褶断带前180Ma构造幕发生时代应在197~180Ma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褶断带 杏石口组 碎屑锆 剥露过程 LA-ICP-MS U-Pb定年
下载PDF
北京西山杏石口组的鱼化石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宪亭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年第4期278-286,321,共10页
本文记述了北京西山杏石口组的—占鳕——Xingshikous xishanensis gen. et sp. nov.,其形态与延长群的 Triassodus 和石拐群召沟组的 Daqingshaniscus 有所相似,但更近似后者.根据古鳕类的进化水平,推证含鱼化石沉积杏石口组的时代为... 本文记述了北京西山杏石口组的—占鳕——Xingshikous xishanensis gen. et sp. nov.,其形态与延长群的 Triassodus 和石拐群召沟组的 Daqingshaniscus 有所相似,但更近似后者.根据古鳕类的进化水平,推证含鱼化石沉积杏石口组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文中还讨论了我国北方古鳕类基干支的某些分子如 Turfania、Triassodus、Xingshikous、Daqingshaniscus 和 Uighuroniscus 的分布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山 杏石口组 早侏罗世 古鳕科
下载PDF
冀北承德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特征及时代讨论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海燕 张运强 +1 位作者 刘蓓蓓 彭芊芃 《中国地质调查》 2015年第8期31-34,共4页
河北省杏石口组次层型的武厂剖面存在下部层位发育不齐全、构造破坏严重且有后期脉岩侵入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该文对承德县上谷娘娘庙杏石口组地层剖面进行了重新观测,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岩性段:一段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岩性主要... 河北省杏石口组次层型的武厂剖面存在下部层位发育不齐全、构造破坏严重且有后期脉岩侵入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该文对承德县上谷娘娘庙杏石口组地层剖面进行了重新观测,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岩性段:一段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岩性主要为砾岩夹少量砂岩透镜体;二段主体为一套细碎屑沉积,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发育1~2层煤线)。在系统总结古生物特征、孢粉组合及同位素年龄数据等资料基础上,认为杏石口组的沉积时限为晚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时代 杏石口组 承德盆地
下载PDF
燕山西段杏石口组的确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田立富 孙黎明 +2 位作者 胡华斌 周聘渭 胡胜军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724-728,共5页
本文利用近几年来1:5万区调新资料,首次确认在燕山西段下花园、八宝山地区晚三叠世杏石口组的客观存在;并就其岩石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孢粉组合及地层接触关系进行了论述。通过区域对比,探讨了杏石口组的建立对研究冀西北地区中... 本文利用近几年来1:5万区调新资料,首次确认在燕山西段下花园、八宝山地区晚三叠世杏石口组的客观存在;并就其岩石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孢粉组合及地层接触关系进行了论述。通过区域对比,探讨了杏石口组的建立对研究冀西北地区中生代地层划分及构造运动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西段 杏石口组 晚三叠世 地层
下载PDF
冀北承德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相及演化模式
5
作者 彭芊芃 赵海璇 +3 位作者 关秀宇 李庆喆 季虹 张运强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7年第3期178-182,188,共6页
笔者在完成"河北1/5万新杖子、承德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选取了更具代表性的承德县上谷乡杏石口组剖面进行了实测和研究,并将其细分为两个岩性段,一段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岩性主要为砾岩夹少量砂岩透镜体;二段主体为一套... 笔者在完成"河北1/5万新杖子、承德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选取了更具代表性的承德县上谷乡杏石口组剖面进行了实测和研究,并将其细分为两个岩性段,一段以粗碎屑沉积为主,岩性主要为砾岩夹少量砂岩透镜体;二段主体为一套细碎屑沉积,岩性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发育1-2层煤线)。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泥石流沉积、辫状河道沉积、筛状沉积、漫流沉积、河道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和河漫滩沉积共7种沉积成因类型,进而归纳出杏石口组一段属于冲积扇沉积相,包括扇根、扇中和扇缘3个沉积亚相;杏石口组二段为河流沉积相;晚期局部沼泽化,形成河沼相沉积。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杏石口组沉积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演化模式 冲积扇 杏石口组 承德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