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村办煤矿瓦斯突出事故分析
1
作者 党松太 薛海雁 《中州煤炭》 1998年第1期34-35,共2页
介绍了1个村办矿因技术管理混乱,非法越界开采国有煤矿预留煤柱,引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情况,总结了事故教训。
关键词 大串联通风 村办煤矿 瓦斯突出 煤矿 事故分析
下载PDF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农民增收致富——吉林省辽源市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被引量:1
2
作者 燕庆 《农村经营管理》 1997年第2期33-34,共2页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农民增收致富——吉林省辽源市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燕庆辽源市地处吉林省南部,属半山区,辖两县、两区,农村人口达65万,耕地230万亩。1991年辽源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检查农业农村工作中,发现农村村...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农民增收致富——吉林省辽源市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燕庆辽源市地处吉林省南部,属半山区,辖两县、两区,农村人口达65万,耕地230万亩。1991年辽源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检查农业农村工作中,发现农村村级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 增收致富 辽源市 吉林省 农民负担 农民致富 农村经济 农业剩余劳动力 发展壮大 村办煤矿
下载PDF
新东郭先生和狼
3
作者 李杰 《公安月刊》 1995年第5期38-39,42,共3页
新东郭先生和狼李杰,晓军,一帆一这是一个让人心寒的日子。鹤壁市郊区某山村一家普通的四合院里,一个声音狂叫着:“快把小芳叫出来。不然,咱们就一块见阎王。”只见一个眼睛通红的男青年,肩上斜挎一个绿色军用书包,里面鼓鼓囊囊... 新东郭先生和狼李杰,晓军,一帆一这是一个让人心寒的日子。鹤壁市郊区某山村一家普通的四合院里,一个声音狂叫着:“快把小芳叫出来。不然,咱们就一块见阎王。”只见一个眼睛通红的男青年,肩上斜挎一个绿色军用书包,里面鼓鼓囊囊,塞满了炸药。他左手拿着两节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郭先生 驻马店地区 打工仔 村办煤矿 鹤壁市 重温旧梦 公安干警 引爆炸药 到来者 村治
下载PDF
山耳东村团支部
4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 1994年第8期36-36,共1页
为了帮助全省农村青年努力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以担当起跨世纪小康工程的历史重任,团省委青农部和本刊编辑部决定联合组织全省农村青年开展学科技读书交流活动。读书就是要学习本刊及其他农业科技书刊;交流就... 为了帮助全省农村青年努力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以担当起跨世纪小康工程的历史重任,团省委青农部和本刊编辑部决定联合组织全省农村青年开展学科技读书交流活动。读书就是要学习本刊及其他农业科技书刊;交流就是要认真总结自己学习和生产经验,撰写文章,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交流。同时从这一期开始开设“青年园地”栏目,先介绍由团省委最近表彰的山西省“农村青年奔小康”活动“十佳团支部”和“十佳青年小康标兵”的先进事迹,希望能得到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农村青年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支部 农村青年 青农部 村办煤矿 多余时间 小康工程 四轮车 农场 起跨 示范带头作用
下载PDF
昌扬光明——记阳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赵昌明
5
作者 杨万福 冯永源 蔡树峰 《正气》 1998年第1期4-5,共2页
昌扬光明——记阳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赵昌明本刊记者杨万福通讯员冯永源蔡树峰地处晋豫交界的阳城县,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风光旖旎,是一座美丽的山城。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在此兴建;阳济、晋阳高速公路和侯月现代化铁路,或起,... 昌扬光明——记阳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赵昌明本刊记者杨万福通讯员冯永源蔡树峰地处晋豫交界的阳城县,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风光旖旎,是一座美丽的山城。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在此兴建;阳济、晋阳高速公路和侯月现代化铁路,或起,或终,或横贯;莽河自然保护区,红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案人员 阳城县 村办煤矿 医护人员 调查组 纪委 记大过 党员干部 县委 火力发电厂
下载PDF
村务公开怎么搞 山后村里有三招
6
《农村财务会计》 1998年第11期43-43,共1页
山西省陵川县附城镇山后村是一个仅有70户、310口人的小村.在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方面,该村干部的做法有三招:钱财之事多出榜,管理之事会上讲,村务公开重导向.—钱财之事多出榜 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挣不了多少钱,因此经济效益是他们... 山西省陵川县附城镇山后村是一个仅有70户、310口人的小村.在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方面,该村干部的做法有三招:钱财之事多出榜,管理之事会上讲,村务公开重导向.—钱财之事多出榜 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挣不了多少钱,因此经济效益是他们最关心的.公开财务是干部应尽的职责,了解财务是村民应有的权利.所以多年来他们就坚持凡涉及村民出钱、出物、出工的事全部出榜.如每月电费、村民往来、出工情况等都要列表张榜.每年年底决算公布分配方案后,还特地安排5天对账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务公开 后村 民主管理 经济效益 村民会议 违法婚姻 村集体经济 强化管理 村办煤矿 全年管理
下载PDF
一场“小字报”风波的平息
7
作者 商锁贵 高海燕 《正气》 1996年第11期29-29,共1页
一场[小字报]风波的平息商锁贵,高海燕1996年7月4日,一张没署名的“小字报”赫然出现在阳泉市郊区冯家庄街头。这多年不见的“大鸣大放”顿时在村里荡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对,村干部的几条意见,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头条新闻... 一场[小字报]风波的平息商锁贵,高海燕1996年7月4日,一张没署名的“小字报”赫然出现在阳泉市郊区冯家庄街头。这多年不见的“大鸣大放”顿时在村里荡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对,村干部的几条意见,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头条新闻”。面对这场风波,村党总支并没有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字报 村干部 党总支书记 党的领导 因公伤亡 村办煤矿 村办小学 头条新闻 深层次原因 规范化
下载PDF
新风赞
8
《正气》 1998年第10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纪检工作 雁门关 党建工作 党纪国法 党支部书记 机关办公室 家庭经济状况 党员 公开投票 村办煤矿
下载PDF
创业者的足迹──记省乡镇企业家、大同市政协委员、左云县下张家坟村党支部书记吴兴有
9
作者 陈新文 《改革先声》 1997年第1期34-35,共2页
创业者的足迹──记省乡镇企业家、大同市政协委员、左云县下张家坟村党支部书记吴兴有本刊记者陈新文走过来的人总会留下一条路,走过去的人也会踏出一条路。下张家坟村是晋西北山区成百上千个小山村中极为普通的一个,它位于左云县店... 创业者的足迹──记省乡镇企业家、大同市政协委员、左云县下张家坟村党支部书记吴兴有本刊记者陈新文走过来的人总会留下一条路,走过去的人也会踏出一条路。下张家坟村是晋西北山区成百上千个小山村中极为普通的一个,它位于左云县店湾镇的一条山沟里,全村130户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党支部书记 乡镇企业家 大同市 左云县 政协委员 创业者 吴兴 村办煤矿 人均纯收入 水泥混凝土
下载PDF
乡村“兰台”三朵花
10
作者 王有道 《档案时空》 1997年第5期38-39,共2页
攸县在八十年代中期全面开展了村级建档活动。10年后,村级档案整理、管理、利用效果怎样?为此,我们走访了三个乡村的档案室。
关键词 档案室 企业档案 村档案工作 两个文明建设 会计档案 双文明建设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村办煤矿 村级建档 乡村
下载PDF
李国明:多次挪用集体款丢了党籍又判刑
11
《正气》 1999年第9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多次挪用 村办煤矿 司法机关 古交市 开除党籍 挪用公款罪 村委会 归个人使用 利用职务之便 有期徒刑
下载PDF
为社会捐赠三十万 自家仍住旧瓦房一片
12
作者 郭建国 《中州统战》 1995年第8期20-20,共1页
为社会捐赠三十万自家仍住旧瓦房一片汝州市政协委员、市劳动模范王老丙,1985年创办红旗煤矿,至今已拥有固定资产200余万元,成为当地稍有名气的私营企业主。王老丙靠开办煤矿发财,近几年来他向社会各界捐助30余万元。王老... 为社会捐赠三十万自家仍住旧瓦房一片汝州市政协委员、市劳动模范王老丙,1985年创办红旗煤矿,至今已拥有固定资产200余万元,成为当地稍有名气的私营企业主。王老丙靠开办煤矿发财,近几年来他向社会各界捐助30余万元。王老丙家住寄料镇东南牛沟村,这里土地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捐赠 敬老院 汝州市 私营企业主 村办煤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高压线路 共产党 生活用电 经营管理
下载PDF
通报贵晋陕云等省一系列恶性生产事故 国家经贸委要求抓好冬季安全生产
13
《安全、健康和环境》 1999年第S2期52-52,共1页
从国家经贸委获悉:由于元旦春节即将来临,生产、运输和各项经营工作越来越紧张,全国近期一些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国家经贸委为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关键词 生产事故 国家经贸委 瓦斯爆炸事故 安全生产工作 经营工作 山西省临汾市 云南省曲靖市 烟花爆竹 村办煤矿 江口县
下载PDF
大写的“人”字效应──记山西大同市鸦儿崖信用社主任崔志强
14
作者 胡日明 《中国农村金融》 1998年第8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社主任 山西大同 煤炭生产 “人” 信用社 个体运输户 村办煤矿 煤炭运输 血汗钱 工农业总产值
原文传递
他用爱心回报社会
15
作者 施国祥 刘朱元 《山西老年》 2004年第3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技术改造 老区建设促进会 离退休干部 中阳县 退耕还林 村办煤矿 回报社会 张学 农村剩余劳力 下岗职工
原文传递
闻名山西的户均纳税第一村
16
作者 杜水田 《中国税务》 1998年第6期36-36,共1页
山西省河曲县纸房沟村是个只有81户、373口人的小村。然而,1997年全村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085亿元,实现利税4935万元,人均纯收入105万元,上缴国家税收3734万元,户均纳税461万元,人均纳税1... 山西省河曲县纸房沟村是个只有81户、373口人的小村。然而,1997年全村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085亿元,实现利税4935万元,人均纯收入105万元,上缴国家税收3734万元,户均纳税461万元,人均纳税101万元,成为晋西北第一个亿元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房沟 山西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高产稳产田 村党支部书记 乡镇企业 村办煤矿 人均纯收入 碳化硅厂 煤炭生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