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经济精英与村域发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陈莉 左停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4-79,共6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精英逐渐成为农村众多精英中的主流精英,也成为村域发展的一支新型带动力量。文章运用文献的方法,在综述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中国农村经济精英的概念、类型、发展现状及在村域发展中的作用,总结提出村域发展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精英逐渐成为农村众多精英中的主流精英,也成为村域发展的一支新型带动力量。文章运用文献的方法,在综述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中国农村经济精英的概念、类型、发展现状及在村域发展中的作用,总结提出村域发展不同阶段农村经济精英的不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该方面需要加强研究的问题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精英 精英流动 村域发展
下载PDF
土地股份合作迎来村域发展春天——乐陵市前石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强村富民之路
2
作者 刘华彬 盖风静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1年第9期53-54,共2页
前石村是山东省乐陵市杨安镇一个普通的村子,全村有耕地580多亩,102户313口人。2013年前,前石村还是远近知名的经济薄弱村,可以说要啥没啥,还欠着外债。为改变村子面貌,2013年,经镇里考察、乡亲们推荐,31岁的石海岗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 前石村是山东省乐陵市杨安镇一个普通的村子,全村有耕地580多亩,102户313口人。2013年前,前石村还是远近知名的经济薄弱村,可以说要啥没啥,还欠着外债。为改变村子面貌,2013年,经镇里考察、乡亲们推荐,31岁的石海岗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在以石海岗为首的村“两委”干部领导下,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激发了村域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 村域发展 石海 经济薄弱 山东省乐陵市 党支部书记 富民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经济发展案例分析——以安康市紫阳县双安镇沔浴河村为例
3
作者 孙超 李勃 王长晔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期165-167,共3页
村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文章以安康市紫阳县双安镇沔浴河村为例,通过考察当地区域概况,分析贫困成因,提出以开展特色种养业为发展方向的高质量发展对策。通过分析近年来沔浴河村社会经济发展... 村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文章以安康市紫阳县双安镇沔浴河村为例,通过考察当地区域概况,分析贫困成因,提出以开展特色种养业为发展方向的高质量发展对策。通过分析近年来沔浴河村社会经济发展成效,凝练出“强科技、兴产业、富群众”的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经济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的村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 经济发展 沔浴河
下载PDF
参与式村域发展综合诊断的技术方法与实证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裕瑞 刘彦随 +1 位作者 龙花楼 王丽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2-384,共13页
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逐渐转型,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为相关发展决策与规划提出了新的现实需求。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农村家庭联产、乡村企业生产、农民日常生活、农村社区发展等生产、生活... 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逐渐转型,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为相关发展决策与规划提出了新的现实需求。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农村家庭联产、乡村企业生产、农民日常生活、农村社区发展等生产、生活行为。本文以"背景分析—机理剖析—水平评价—病症诊断—病因分析—路径谋划"为主线,构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等方法的参与式村域发展综合诊断技术方法体系,并以黄淮海传统农区一个典型村域为例开展实证应用。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技术方法体系有助于实现村域发展水平评价、问题诊断、成因分析和路径谋划,可为村域发展战略决策及规划编制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乡评估 村域发展 综合诊断 指标体系 模糊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促进村域转型发展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瀚 杨建州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信息化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路径。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活动最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的村域,正发生着从经济、社会、文化到人全方位深刻的变化,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对于信息服... 信息化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路径。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活动最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的村域,正发生着从经济、社会、文化到人全方位深刻的变化,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对于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以综合信息服务站为纽带,整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综合性、交互性、及时准确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打破村域相对封闭、自我积累式的发展轨迹,加快农民成为现代社会主体,加速村域文化重构,推动村域经济和社会转型,推进村域融入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息服务 转型发展 促进作用
下载PDF
大寨和大寨式村庄变迁发展的经验及规律——大寨、沙石峪、石屋、贡巴4村案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景新 李林林 应珊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96,共13页
通过对4村70多年变迁发展历程的资料分析及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感知和反思经典案例蕴含的经验,抽象分析了村庄变迁发展诸要素之间存在的必然、本质、较稳定的关系。认为:农业环境恶劣和极端贫穷困苦等不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 通过对4村70多年变迁发展历程的资料分析及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感知和反思经典案例蕴含的经验,抽象分析了村庄变迁发展诸要素之间存在的必然、本质、较稳定的关系。认为:农业环境恶劣和极端贫穷困苦等不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村域发展动力;村庄兴衰沉浮是村域领头精英和创业农民群体行为顺应时代潮流与否的结果;“责任制度-大寨精神-创业农民群体效应”相融合能够保障集体生产效率。这是经典案例蕴含的中国经验,其中具有一般性的规律是:村域经济活力由村域资源环境、“制度-组织-精英”活力共同决定;村域经济水平及贫富分化与集体经济、农户家庭经济、新经济体发育及相融程度正相关;村域支柱产业的多样性、根植性对村域经济韧性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需要坚持和弘扬大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寨 大寨式 大寨精神 变迁发展
下载PDF
安徽省歙县初港村黄山毛峰茶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咏梅 《中国茶叶加工》 2013年第2期15-18,共4页
近年来,黄山毛峰茶业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一些产区也出现了茶农户生产积极性降低,黄山毛峰茶叶生产减少的现象。以黄山毛峰茶原产地安徽省歙县初港村为调查点,从该村茶农户黄山毛峰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实地深入考察,分析了... 近年来,黄山毛峰茶业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一些产区也出现了茶农户生产积极性降低,黄山毛峰茶叶生产减少的现象。以黄山毛峰茶原产地安徽省歙县初港村为调查点,从该村茶农户黄山毛峰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实地深入考察,分析了该村黄山毛峰茶产业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黄山毛峰茶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港 黄山毛峰 名茶发展 原产地保护 茶旅游
下载PDF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学峰 《上海农村经济》 2020年第4期34-37,共4页
近年来,上海郊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紧紧围绕村域发展、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认真梳理乡村文化的基本价值,探求乡村文化的基本规律,激活传统"乡贤文化",充分发挥当代乡贤在推动乡村发展和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让乡贤文化... 近年来,上海郊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紧紧围绕村域发展、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认真梳理乡村文化的基本价值,探求乡村文化的基本规律,激活传统"乡贤文化",充分发挥当代乡贤在推动乡村发展和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让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 实践路径 乡风文明 村域发展 乡贤文化 上海郊区 新乡贤 社区治理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村域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北村为例 被引量:50
9
作者 李裕瑞 刘彦随 +1 位作者 龙花楼 郭艳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5-838,共14页
村域是认识和改造中国农村的窗口,深入开展村域转型发展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对于可持续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村域转型发展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理论位点,然后以京郊北村为例剖析了大城市郊区典型村域在&qu... 村域是认识和改造中国农村的窗口,深入开展村域转型发展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与优化调控研究对于可持续乡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村域转型发展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理论位点,然后以京郊北村为例剖析了大城市郊区典型村域在"种、养、加、旅"四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化调控的过程、特征与内在机理。案例研究发现:①改革开放以来北村经历了缓慢发展、逐渐起步和转型升级3个阶段;②北村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效应存在阶段性差异,资源投入从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环境污染从高污染向低污染转变,环境污染指数曲线具有倒"U"型特征;③优化调控过程可分解为问题呈现、观察评估、激发整合、功能赋予、联合行动和系统重构6个环节;④调控目标得以实现的内在机理在于,以干部、能人和合作组织为核心,成功激发了普通村民和驻村企业的内生需求,有效整合了各级政府、技术单位的外部力量,并以优化资源环境要素为共同目标,顺利构建了目标明确、功能明晰、技术可行、效益良好的行动者网络。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及资源环境效应调控应着力增强内发响应机制、优化外源干预机制,尤其要注重环保意识、发展能力、社会责任、科技支撑及管控机制的提增、完善和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发展 资源环境效应 案例研究 机理 大城市郊区 北京市
原文传递
黄淮海典型地区村域转型发展的特征与机理 被引量:90
10
作者 李裕瑞 刘彦随 龙花楼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1-782,共12页
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开展村域发展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对黄淮海平原3个典型县区内5个代表性村域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考察,探讨传统农区农业型村域转型发展的过程特征与内在... 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开展村域发展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对黄淮海平原3个典型县区内5个代表性村域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考察,探讨传统农区农业型村域转型发展的过程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①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内源性影响因素以及制度安排、市场需求和专业技术等外源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案例村域大致经历了缓慢发展、逐渐起步、转型发展3个阶段。②案例村域转型发展过程的共性特征包括:重视民众参与;以能人为关键主体,着力实现内发动力与外发动力的统筹协调;日益重视抢占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创新是村域发展的力量源泉;战略、规划及行动力是村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村域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网络化的动态过程。③其内在机理可归纳为:村民是村域发展的主体,能人是村域发展的核心因素,能人基于对村域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意愿、市场供需、政策导向、外域经验的洞察,着力激发内部动力、整合外部动力,共同构建协作组织、开展学习创新、制定发展战略、发展社会分工、参与市场竞争,切实推进村域自然—生态结构、技术—经济结构、制度—社会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村域转型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时期,为加速传统农区的村域转型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应注重村域生产体系和城镇生产体系的要素融通、信息互享、产业融合、功能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发展 动态过程 影响因素 共性特征 内在机理 黄淮海 典型地区
原文传递
村域转型与发展研究的核心理念、框架及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鲁可荣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6,共6页
基于学术界对村域转型研究现状,认为应该从深化核心理念、提升研究单位、完善研究框架、拓宽研究路径等方面深入研究村域转型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动力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建议。
关键词 转型与发展 研究框架 研究路径
原文传递
“一统领三融合”创新议事协商机制
12
作者 王东阳 《农村经营管理》 2023年第1期38-39,共2页
山东省莱西市沽河街道庄扶新村位于莱西城区西5公里,由后庄扶村和周边7个村合并而来,共有2187户、6693人,党员251人。近年来,针对自然村之间经济基础差别较大、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庄扶新村积极探索村域... 山东省莱西市沽河街道庄扶新村位于莱西城区西5公里,由后庄扶村和周边7个村合并而来,共有2187户、6693人,党员251人。近年来,针对自然村之间经济基础差别较大、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庄扶新村积极探索村域发展融合,以组织融合带领发展,推动治理与服务融合,区域内各类组织和资源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不平衡 山东省莱西市 村域发展 协商机制 互联互通 共建共享 西城区 优势互补
下载PDF
基于村域转型发展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瀚 杨建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7-153,共7页
发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是现阶段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手段,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并进。文章通过对福建省27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发现:农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从生产经营活动扩展到与之相关的市场、金融... 发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是现阶段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和重要手段,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并进。文章通过对福建省27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发现:农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从生产经营活动扩展到与之相关的市场、金融信息等领域,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信息需求强烈。研究认为,适应村域转型发展,有效解决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应着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平台、中介和机制建设。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模式,整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平台服务内容;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信息站功能,发挥信息员队伍作用;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建立适应需求的投入、评估、激励以及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形成综合信息服务建设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息服务 转型发展 农民信息需求 福建
原文传递
Changing Rur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i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9
14
作者 CHENG Yeqing WANG Yanfei +1 位作者 WANG Zheye LUO Xiaol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5期620-633,共14页
Rur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issue during the course of full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ately well-off society′ in modern China,and th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an... Rur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issue during the course of full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ately well-off society′ in modern China,and th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of rural development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and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regions.Based on the county-level data of 2000,2005 and 2009,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ur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of Jilin Province in Northeast China by establishing a rural development index.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 patterns and domain factors are discuss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d multi-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Firstly,most of the counties were in lower development level,which accounted for 58.3%,62.5% and 66.7% of the total counties in 2000,2005 and 2009,respectively.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inequality were very obvious at county level.For example,rural development level of Changchun Proper and the proper of seven prefecture-level citie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regions.The counties in the eastern and northern Jilin Province were the lowest regions of rural development level,while the middle counties were the rapid growth areas in rural economy.Secondly,Moran′s I of rural development index(RDI) was 0.01,–0.16 and –0.06 in 2000,2005 and 2009,respectively,which indicated that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RDI was not obvious in Jilin Province,and took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random distribution.The counties of both the units and its adjacent units have higher development level(HH) were transferred from the western areas to the eastern areas,while the countries of both the units and its adjacent units have lower development level(LL) were diffused from the eastern to middle and western Jilin Province.Finally,the result of multi-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ere the domain factors affecting rur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of Jilin Province in the later ten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development index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multi-regression model Jilin Province
下载PDF
农民市民化:中国10个著名经济强村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景新 郭海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1,共7页
在确立村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华北山区、华东和中南平原区、江南水乡等不同地域的10个著名经济强村的"三化"实现程度进行评估,探讨了村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理论和经验。著名经济强村... 在确立村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华北山区、华东和中南平原区、江南水乡等不同地域的10个著名经济强村的"三化"实现程度进行评估,探讨了村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理论和经验。著名经济强村的"三化"实践,在传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之外,开辟了农民就地工业化、城镇化和市民化的新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村域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域发展 工业化 城镇化 市民化
原文传递
Regional Developmental Problems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16
作者 Rahman Nurkovie Nusret Dreskovie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3年第11期736-746,共11页
The paper considers developmental problems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which are results of long-term disparity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1991-2012. In this paper it is consider... The paper considers developmental problems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which are results of long-term disparity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1991-2012. In this paper it is considered the recent migration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 and the depopulation of the rural areas. The result of these trends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infrastructure and tertiary activities. In these investigations, statistical data processed and geovisualised in GIS were used. The obtained data indicate extremely unequable regional arrangement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rural area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snia and Herzegovina rural settlements age structure MIGRATION WAR depopulation transition countri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