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不同类型村庄生活污水排放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尹洁 郑玉涛 王晓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00-1207,共8页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水质状态存在向中等富营养发展的趋势。由于流域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程度低,已成为影响密云水库水质的污染来源之一。本文选取水源保护区内普通自然村、生态旅游村和镇政府所在村3种典型村庄为研究...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水质状态存在向中等富营养发展的趋势。由于流域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程度低,已成为影响密云水库水质的污染来源之一。本文选取水源保护区内普通自然村、生态旅游村和镇政府所在村3种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入户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对村庄生活污水的产量、组成、排放系数及季节变化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村庄的污水的产量和结构不尽相同,旅游村的污水产量远远高于普通村和镇级村。厨余废水、洗浴废水和洗衣废水构成生活污水的主要部分,其中旅游村的污水主要来自养鱼废水。生活污水的产生具有季节性和时段性的特点,旅游村夏秋两季污水产量最高,约为冬春两季的2-4倍;普通村和镇级村夏季污水产量约为其他季节的2-3倍。旅游村的人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最高,为118 L·d^-1,是其他类型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的4-5倍,普通村最低。污水中的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4^+-N)指标均较高。COD含量与污水类型密切相关,与村庄类型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生活污水 水源保护区 密云水库 不同类型村庄
下载PDF
“事件团结”与村庄生活共同体再造--基于一起乡村事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田雄 曹锦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6,共10页
村庄共同体在承载生态多样性,维系乡村社会秩序,弥补国家基层治理不足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乡村人口分化和流动的背景下,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村庄既不是滕尼斯式的村庄共同体,也不是原子化状态,而是呈现出介于二者之间,但趋向原... 村庄共同体在承载生态多样性,维系乡村社会秩序,弥补国家基层治理不足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乡村人口分化和流动的背景下,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村庄既不是滕尼斯式的村庄共同体,也不是原子化状态,而是呈现出介于二者之间,但趋向原子化的一种状态。文章通过个案研究发现,村庄精英借助村庄差序格局关系的内部社会资源和自身具备的外部资源,以行动干预方式,塑造并发起具有共同情感的符号和集体认同的村庄事件,发挥新媒介对村庄资源的整合功能,弥补国家基层组织应有的利益分配和社会治理功能,使"事件团结"再造村庄生活共同体和推进乡村建设具有可行性。但也应看到,村庄生活共同体再造还需国家有条件的制度干预,最终实现村庄集体利益的公正分配,这是推进乡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精英 行动干预 新媒介 事件团结 村庄生活共同体
下载PDF
也论“面子”——村庄生活的视角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柏峰 郭俊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99-105,共7页
社会心理学关于“面子”的既有研究侧重于语词解析而缺乏实践性内容,因此从村庄生活的视角中解读“面子”就很有必要。进入村庄生活的逻辑中,可以深入探讨“面子”的语境化意义和功能。原子化、小亲族、宗族等几种不同类型的村庄中,“... 社会心理学关于“面子”的既有研究侧重于语词解析而缺乏实践性内容,因此从村庄生活的视角中解读“面子”就很有必要。进入村庄生活的逻辑中,可以深入探讨“面子”的语境化意义和功能。原子化、小亲族、宗族等几种不同类型的村庄中,“面子”的具体含义、表现形式、社会控制功能等都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 面子竞争 异化 村庄生活
下载PDF
村庄生活中的面子及其三层结构--赣南版石镇调查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柏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8-173,共6页
社会心理学关于"面子"的既有研究侧重于语词解析而缺乏实践性内容,因此从村庄生活的视角出发解读"面子"就很有必要。从赣南版石镇的情况来看,"面子"的语境化意义存在三层结构,分别反映了村民个体与个体... 社会心理学关于"面子"的既有研究侧重于语词解析而缺乏实践性内容,因此从村庄生活的视角出发解读"面子"就很有必要。从赣南版石镇的情况来看,"面子"的语境化意义存在三层结构,分别反映了村民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村落社区之间的关系、村落社区与基层市场区域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 面子货币 村庄生活
下载PDF
老年人协会、村庄生活与民族精神——乡村建设视野中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被引量:16
5
作者 谭同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7-10,共4页
资源与市场的限制使得中国无法复制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模式。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必须根植于稳定而有活力的村庄生活,而建设老年人协会是乡村建设通过文化重建,重塑村庄生活,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村庄生活 乡村建设 老年人协会
下载PDF
村委会选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村庄生活的视角
6
作者 石绍成 《理论观察》 2013年第7期28-29,共2页
在村庄生活的视角下,村委会选举呈现出成文规则被闲置、人情掩盖下的贿选、"终生制"或者"世袭"以及难以择出理想人选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其内生逻辑,具体表现为以"半熟人社会"为舞台,以"我们"... 在村庄生活的视角下,村委会选举呈现出成文规则被闲置、人情掩盖下的贿选、"终生制"或者"世袭"以及难以择出理想人选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其内生逻辑,具体表现为以"半熟人社会"为舞台,以"我们"的规则为脚本,以维护既定格局为导向。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推动社会由人情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型,推动观念由私人本位到公共本位革新,并推动制度由嵌入到内生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委选举 村庄生活 内生逻辑 转型
下载PDF
村庄生活视阈下村委会选举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7
作者 石绍成 《商业经济》 2013年第17期22-23,共2页
村委会选举是学者们在乡村问题研究中关注的焦点。在村庄生活的视角下,村委会选举显现出未按选举规则操作、人情交换下的贿选、"不倒翁"现象以及难以选出理想人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村庄生活场域中普通村民的无力、村庄精... 村委会选举是学者们在乡村问题研究中关注的焦点。在村庄生活的视角下,村委会选举显现出未按选举规则操作、人情交换下的贿选、"不倒翁"现象以及难以选出理想人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村庄生活场域中普通村民的无力、村庄精英的违规、成文规范难以扎根以及半熟人社会的制约等紧密相关。有效解决村委会选举问题,应加快推动社会关系转型,缩小乡村贫富差距,培育乡村公共精神,推动乡村在社会、经济与文化三方面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生活 村委会选举 问题及解决路径
下载PDF
村庄生活
8
作者 张哲 《方圆》 2011年第18期18-19,共2页
走到没有路的时候,就到了青龙山村。据村民贾相友说,在记者到达的前两天,这里刚下过一场大雨。雨后,山路泥泞不堪。镇里派来了推土机。将路修整后,才略微平整了些。
关键词 村庄生活 随笔 杂文 杂谈
下载PDF
村庄生活污水智慧管理平台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白俊杰 《中国高新科技》 2020年第21期65-68,共4页
为了解决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点数量多、布局分散,导致村庄污水运营管理效率低运营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农村污水智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农污管理平台"),基于智能网关技术、GIS技术、GPS技术、智能监控技术,设... 为了解决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点数量多、布局分散,导致村庄污水运营管理效率低运营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农村污水智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农污管理平台"),基于智能网关技术、GIS技术、GPS技术、智能监控技术,设计了智慧站点管理、电子巡检、智慧调度、智慧运维、AI监控入侵识别等核心功能。结果表明:农污智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智慧感知、故障预警、提升人员车辆调度效率、提升巡检质量,有助于农污处理项目的高效率低成本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务 智慧调度 村庄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站监测
下载PDF
滇池流域村庄生活污水“三池”处理系统浅析
10
作者 单蓓 土琦 +2 位作者 常军军 梁赟 陆轶峰 《环境科学导刊》 2017年第5期28-31,共4页
随着滇池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滇池流域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中,由沉砂池-隔油池-生态净化池构成的"三池"处理系统由于投资小、污水处理成本低、易于管理、环境效益高等... 随着滇池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滇池流域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中,由沉砂池-隔油池-生态净化池构成的"三池"处理系统由于投资小、污水处理成本低、易于管理、环境效益高等优点,极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周边环境状况,因此在滇池流域村庄生活污水的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运用。以大渔村"三池"处理系统为例,通过与村庄生活污水其他处理工艺对比以及对"三池"处理系统进行效益分析,为滇池流域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村庄生活污水 “三池”处理系统 研究
下载PDF
村庄生活中的“面子”及其区域差异
11
作者 陈柏峰 郭俊霞 《经济管理文摘》 2007年第10期30-35,共6页
“面子”是中国人一种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19世纪末,传教士明恩溥将其作为中国人性格的重大特征,“面子”由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许多作家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如鲁迅、林语堂等;西方社会学家也对中国人的面子产生了兴趣,开始思考面... “面子”是中国人一种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19世纪末,传教士明恩溥将其作为中国人性格的重大特征,“面子”由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许多作家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如鲁迅、林语堂等;西方社会学家也对中国人的面子产生了兴趣,开始思考面子对中国人价值和行为的影响,如韦伯、帕森斯等。尽管如此,对面子的系统思考主要是本土社会心理学学者作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 区域差异 村庄生活 19世纪末 社会心理学 中国人 心理现象 社会学家
下载PDF
基于BIM+GIS技术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
12
作者 杨力恺 王磊 +1 位作者 黄锐 殷文策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6期10-15,共6页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是近年来乡村振兴和环保整治的重点。针对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范围广、地形复杂、隐蔽工程多等特点,通过BIM+GIS技术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应用,使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各阶段的数据不再孤立,在工程各阶段有序传...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是近年来乡村振兴和环保整治的重点。针对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范围广、地形复杂、隐蔽工程多等特点,通过BIM+GIS技术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应用,使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各阶段的数据不再孤立,在工程各阶段有序传递、共享和集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项目的BIM全生命周期管理;整个项目在设计、施工及运维等阶段都能够有效地依据BIM模型建立完善的资源计划、控制资金风险、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GIS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BIM全生命周期管理 数据传递 共享和集成
下载PDF
“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皖北李圩村调查 被引量:63
13
作者 陈柏峰 《开放时代》 CSSCI 2007年第6期121-134,共14页
"气"是人们在村庄生活中,未能达到期待的常识性正义衡平感觉时,针对相关人和事所生发的一种激烈情感,它有身体暴力、语言暴力、上访、自杀等诸种"释放"方式。基于维系村庄共同体的需要,熟人社会中存在着"忍让&... "气"是人们在村庄生活中,未能达到期待的常识性正义衡平感觉时,针对相关人和事所生发的一种激烈情感,它有身体暴力、语言暴力、上访、自杀等诸种"释放"方式。基于维系村庄共同体的需要,熟人社会中存在着"忍让"意识形态、伦理秩序、面子机制、命运观等对"气"的有力平衡机制。李圩村的经验材料表明,这些平衡机制日益失效,人们越来越肆无忌惮的"释放""气",村庄中乖戾之气横行。这必须放到当前中国现代性和伦理变迁的背景下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生活 “气” 皖北 伦理秩序 平衡机制 中国现代性 身体暴力 语言暴力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与村庄生活共同体构建——基于湖北省H村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平瑞 李祖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5-173,共9页
城镇化、市场化背景下,村庄生活共同体趋于式微。学界从多个层面探索村庄生活共同体的再造路径,但难以阐明国家力量如何推动村庄生活共同体的有效构建。湖北省H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引领下的社会组织建设可视为一种有效再... 城镇化、市场化背景下,村庄生活共同体趋于式微。学界从多个层面探索村庄生活共同体的再造路径,但难以阐明国家力量如何推动村庄生活共同体的有效构建。湖北省H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引领下的社会组织建设可视为一种有效再造路径。具体而言,作为国家政策执行者的村民小组长,以乡村振兴等政策为行动依据,通过社会动员机制吸纳小组成员建立民间社会组织,经由入户商议与会议决策机制设置组织的制度规范。经此形成的社会组织满足了中老年群体对社会互助的价值需求,并付诸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诸种政策实践,最终使村庄生活共同体得以建成。只有通过满足村庄社会和村民需求的体制机制的积极搭建调动起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活留守型村庄的内部活力,才能实现村庄生活共同体的有效构建,而这也为新时代推进乡村社会建设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建设 社会互助制度 村庄生活共同体 乡村社会建设
原文传递
村庄公共生活:历史变迁与外力形构——鲁西南夏村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夏国锋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5-44,共10页
村庄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内在地折射着乡村社会人与人社会关联的性质与方式变迁。在传统历史记忆中,建国前夏村公共生活主要是受传统仪式影响,集体化时期则表征为国家控制下的公共生活。而改革后的集体化时期,夏村公共生活出现短暂传统... 村庄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内在地折射着乡村社会人与人社会关联的性质与方式变迁。在传统历史记忆中,建国前夏村公共生活主要是受传统仪式影响,集体化时期则表征为国家控制下的公共生活。而改革后的集体化时期,夏村公共生活出现短暂传统复兴而后趋于衰落,表现在政治性公共生活的冷漠、家族性公共生活的兴与衰、基督宗教信仰生活的兴起和日常生活的交往"圈子化"与休闲"私性化"。本文分析了国家与市场两个主要的外在变量是如何影响夏村公共生活的历史变迁,以及变迁背后村落社会中人与人的社会关联性质与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村庄公共生活 社会关联 国家与市场 乡村治理
下载PDF
民间信仰的情感之维与村庄公共生活的整合——以桂北村落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9-34,共6页
从桂北农民基于信仰基础的情感视角来考量村庄公共生活中的行动者,可以发现并理解传统民间信仰在当代村庄公共生活中发挥整合功能的抽象机理。通过把集体仪式嵌入村庄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在人们情绪高昂的时刻唤醒内心深处的亲情,村民... 从桂北农民基于信仰基础的情感视角来考量村庄公共生活中的行动者,可以发现并理解传统民间信仰在当代村庄公共生活中发挥整合功能的抽象机理。通过把集体仪式嵌入村庄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在人们情绪高昂的时刻唤醒内心深处的亲情,村民们形成了将子孙绵延的情感之链作为生命依托的意义系统,而兄弟与村友则成为在同一块土地上延续永恒的同道者。通过以丧礼为代表的情感宣泄机制,人们直觉到村庄共同体的存在,并产生出宗教般的神圣感,它型塑了全体村民对于村庄的深切认同与情感依恋,使得他们在村庄公共生活中甘心付出,并主动承担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情感能量 村庄公共生活 整合功能
下载PDF
即将消逝的风景 深圳特色的村庄生活
17
《消费》 2012年第26期I0010-I0015,共6页
拥有乡村成长经历的人是值得羡慕的,不管走到哪儿,在他记忆初始的那一端,都有稻花香,有缓慢移过村口树梢的月亮。
关键词 深圳 村庄生活 消费 经济条件
原文传递
在全世界最寒冷的村庄生活
18
作者 小瓷 《中学生(青春悦读)》 2015年第10期4-5,共2页
奥伊米亚康地处北纬63.4608度,东经142.7858度,是俄罗斯东北部的一个村落。由于靠近北极圈,且海拔达750米,奥伊米亚康一年中日照时间变化极大。12月时,每天日照只有3小时,而到了6月,每天日照则长达21小时。
关键词 村庄生活 寒冷 世界 时间变化 东北部 俄罗斯 北极圈 日照
原文传递
横排岭的村庄生活
19
《消费》 2011年第42期38-38,共1页
几年以来,一直在拍摄城中村,关注这个特殊的群落。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一个周末,去了梧桐山下的横排岭村。这里地方比较偏远,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相对较小,但还是可以感受得到,村庄生活即将消失。
关键词 村庄生活 横排 城市化进程 城中村
原文传递
河北衡水4347个村庄实现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
20
《水工业市场》 2021年第3期63-63,共1页
6月10日,在衡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学史力行为民解忧——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中获悉,近年来衡水市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完成4347个村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全市农村坑塘实现动态清零,群众... 6月10日,在衡水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学史力行为民解忧——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中获悉,近年来衡水市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完成4347个村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全市农村坑塘实现动态清零,群众对优美环境的获得感得到了极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河北衡水 显著成效 优美环境 衡水市 村庄生活 新闻发布会 着力推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