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村社治理研究——基于“中山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开云 李倩 石虹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100,共7页
农村集体经济的治理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村社治理的有效性。传统观念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治理是村干部的"权力兼义务"。但是,通过考察"中山村社治理模式"(简称"中山模式")发现,村民(股东)、"两... 农村集体经济的治理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村社治理的有效性。传统观念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治理是村干部的"权力兼义务"。但是,通过考察"中山村社治理模式"(简称"中山模式")发现,村民(股东)、"两委"等相关利益者是村社治理有效性的重要参与主体。"中山模式"有其独特的制度特征和贡献,但也存在诸如股权封闭、产业单一、股联社身份不明和赋税过重等制度缺陷或不足。对此,建议推动村社治理的"一短三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治理 中山模式 股权封闭 策略
下载PDF
农村阶层分化对村社治理主体的影响——以农地流转为背景
2
作者 阳娟 欧阳一轮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7-60,共4页
农村阶层结构随着农地流转出现新的变化,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化影响着村社治理主体的发展,这给我国新农村的村社治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笔者以农地流转作为切入点,分析它是如何影响农村阶层分化,再阐述其对村社治理主体的影响,并提出相关... 农村阶层结构随着农地流转出现新的变化,农村阶层结构的变化影响着村社治理主体的发展,这给我国新农村的村社治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笔者以农地流转作为切入点,分析它是如何影响农村阶层分化,再阐述其对村社治理主体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村社治理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村阶层 村社治理主体 影响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参与民族村村社治理的现实困境与有效途径--基于龙脊古壮寨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莫小娇 《云南科技管理》 2020年第5期59-64,共6页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的焦点,在倡导多元治理的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凭借其特性在民族村的社会治理中成为重要力量。通过对龙脊古壮寨的个例分析,阐述当地非政府组织参与...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的焦点,在倡导多元治理的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凭借其特性在民族村的社会治理中成为重要力量。通过对龙脊古壮寨的个例分析,阐述当地非政府组织参与村社治理的主体构建,分析非政府组织参与民族村村社社治理在地位合法性、观念开放性、组织协同性、资源整合性以及规制有效性5个方面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5个方面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民族村 村社治理
下载PDF
民族村村社治理结构研究——以湘西为例
4
作者 田晋 田芳芝 《经贸实践》 2016年第13期4-6,共3页
少数民族村的村社治理结构研究是目前民族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何使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我国正在推进的精准扶贫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民族村的治理结构中的组织构建及其各组织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 少数民族村的村社治理结构研究是目前民族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何使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我国正在推进的精准扶贫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民族村的治理结构中的组织构建及其各组织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就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以少数民族自治州湘西州为例,试图揭示各类少数民族村的村社治理结构的安排规则,挖掘其治理结构的特征要素,并探讨治理失范的各种情形,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作好理论铺垫、提供综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 村社治理结构 治理失范
下载PDF
找回集体: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与村社集体治理能力提升 被引量:4
5
作者 袁明宝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5,M0006,共14页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经济基础。基于山东省临清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的典型案例,探讨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内涵和优势。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尝试,仍然是外部资源输入式的经营逻辑;而...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经济基础。基于山东省临清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的典型案例,探讨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内涵和优势。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经营发展集体经济的尝试,仍然是外部资源输入式的经营逻辑;而“三资”清理正是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借助政策合法性、集体土地制度正义性和村庄公共话语来收回被个体村民侵占的集体土地,实现村集体收入的增加和集体体制的激活。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并不追求主体上的完全市场化,经营上更多依靠村社集体对土地资源的统筹和调控能力,目标是实现与全体村民的良性互动并调整村社内部利益关系。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加强集体对土地的控制权、提高村社集体统筹能力、重建村庄公共性和凸显实体化集体定位,实现通过发展内生型集体经济来提升村社治理能力的目标。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找回具备自主性、嵌入性和公共性的集体,发挥集体经济社会性、政治性和经济性等综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 内生型集体经济 村社治理能力 找回集体
下载PDF
乡村“能人”变迁视角下的村社治理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强彬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92,共4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村社治理的结构呈现出深刻地转型,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领域中“国家—社会”关系的调整和“民主—自治”的社会治理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乡村社区政治体系边界的乡村“能人”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村社治理的结构呈现出深刻地转型,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领域中“国家—社会”关系的调整和“民主—自治”的社会治理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乡村社区政治体系边界的乡村“能人”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使乡村“能人”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保证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建设中的“守门员”角色,以实现转型社会所渗透于乡村社区的多种能量间的良性互动,将是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的一个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为此,我们需要为乡村“能人”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疏通乡村“能人”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鼓励和规范第三部门能量对乡村社区治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乡村“能人” 村社治理能量互动
原文传递
彝族村社协同治理模式建构研究——以楚雄武定白路镇平地村为例
7
作者 刘达 王奕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6,共8页
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有效的乡村治理则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性举措。中国的乡村治理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其中,协同治理理论也越来越多... 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有效的乡村治理则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性举措。中国的乡村治理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其中,协同治理理论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乡村治理之中。楚雄的彝族村在乡村治理中也积极的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并形成了较完备的彝族村协同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乡村治理 协同治理主体 少数民族村社治理
下载PDF
西北地区村社联动治理下政治亚文化的存续状态——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进 徐天舒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8期195-208,共14页
在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村社联动的治理模式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暴露出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文化与制度的互构作用,从政治文化角度思考村社联动治理的完善问题显得尤为必要。故文章以比较政治学中的政治文化分类理论为支撑,... 在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村社联动的治理模式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暴露出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文化与制度的互构作用,从政治文化角度思考村社联动治理的完善问题显得尤为必要。故文章以比较政治学中的政治文化分类理论为支撑,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政治亚文化的类型指标体系,并对陕西省内的村社联动治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在村社联动治理下,村民的政治亚文化呈现出三级分化:普通村民群体形成了以地域型为主要特征的地域—参与型政治亚文化、社员群体形成了以依附型为主要特征的依附—参与型政治亚文化、能人群体形成了世俗化驱动下的参与型政治亚文化,建议构建村民利益的表达渠道、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合作社在乡村经济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在治理实践中形成对能人群体的培育与管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联动治理 乡村利益格局 乡村政治亚文化 地域—参与型 世俗化
下载PDF
宗族、非正式制度与浙江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文超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第10期78-86,共9页
优化政府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以宗族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回归,与正式制度互动,塑造了浙江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基本路径:在正式制度缺失时期,宗族组织在经济上发挥了产权中有关治理交易的部... 优化政府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以宗族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回归,与正式制度互动,塑造了浙江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基本路径:在正式制度缺失时期,宗族组织在经济上发挥了产权中有关治理交易的部分功能,推动了家族企业崛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在村社治理中积极供给公共产品、参与村务决策以及公共道德建设,整体上优化了制度供给。但近年来宗族在企业人力管理、技术投资以及产权规范等方面的短板日趋暴露,逐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机制。与此同时,在村社治理中,宗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社会道德建设。对此,浙江省通过制度改革,完善正式制度供给的方式应对挑战,具体政策包括完善产权制度规范、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技术投资、推动企业现代化改革、加强基层公共产品供给、完善基层选举制度、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领导以及将宗族社会功能引向道德象征、乡愁记忆与文化传承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开化县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一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供给 宗族 非正式制度 家族企业 村社治理
下载PDF
脱贫攻坚视阈下佤族村社政治权力架构及运行特征--基于沧源佤族自治县拱弄村的调查
10
作者 袁智中 刘耀书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乡政村治”背景下,佤族村社治理权力架构,一方面,由原来的党组织一元化权力结构变成了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并存的二元权力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村“三委”干部... 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乡政村治”背景下,佤族村社治理权力架构,一方面,由原来的党组织一元化权力结构变成了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并存的二元权力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村“三委”干部交叉任职的制度设计,在实际权力运行中集中化与一体化趋势明显。“挂包帮”长效机制和驻村工作队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权力在村社治理权威中叠加效应,加快了佤族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消弱了村民参与村社发展、村社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滋长了对政府的依赖和“等、靠、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村社治理权威 权力架构 运行特征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村社合一
11
作者 李鹭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192-195,共4页
村社合一制度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治理体系建设,弥补治理能力短板。通过对村社合一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与作用进行梳理,分析该模式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合理规避各类风险的手段,为准确把握村社合一、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村社合一制度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治理体系建设,弥补治理能力短板。通过对村社合一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与作用进行梳理,分析该模式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合理规避各类风险的手段,为准确把握村社合一、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支撑,最后探讨在乡村振兴中深化村社合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社合一 村社联动治理
下载PDF
行政驱动自治:政策执行压力下的农民反制——基于L镇调地实践的经验阐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文琼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6期92-99,共8页
在基层政府"不支持、不反对"的农村土地调整态度下,村庄调地实践成为村民自治实践,它需要依赖村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村社信息资源、权威资源与规范资源等治理资源。但是村干部自身以及村社治理资源本身也是阻碍土地调整实践的因... 在基层政府"不支持、不反对"的农村土地调整态度下,村庄调地实践成为村民自治实践,它需要依赖村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村社信息资源、权威资源与规范资源等治理资源。但是村干部自身以及村社治理资源本身也是阻碍土地调整实践的因素,也即它们自身在不能处理公与私的辩证法时,就极有可能援引国家政策法规成为土地调整规范的破坏者,从而导致人地失衡与自治失序的恶性循环,部分村民的土地调整诉求得不到有效回应。但是,这种诉求却有可能在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压力下对其产生反制力量,从而使基层政府用行政驱动自治,助力村社内部实现人地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驱动自治 人地失衡 土地调整 政策执行压力 村社治理资源
下载PDF
选派干部驻村意愿分析——基于L县远郊D乡的调研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庆立 左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68,共6页
驻村干部是连接基层农村社区与乡镇及以上政府的重要纽带,其驻村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驻村工作能否继续下去,并反映出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研究发现,"积攒农村工作经验""组织安排""驻村工作有成就感"是... 驻村干部是连接基层农村社区与乡镇及以上政府的重要纽带,其驻村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驻村工作能否继续下去,并反映出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研究发现,"积攒农村工作经验""组织安排""驻村工作有成就感"是愿意继续驻村的主要原因,而"工作压力大""下乡成本高"及"无法兼顾家庭"则是不愿继续驻村的主要原因。建议未来在选派驻村干部时,应充分考虑派出人员情况,并给予其工作和生活上关心和支持,而驻村干部也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共同实现村社治理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干部 村社治理 驻村意愿
下载PDF
Village Governance by Economic Capable Persons: A New Pattern of Rural Politics in China
14
作者 卢福营 《China Economist》 2012年第4期98-104,共7页
Since the 1980s, a whole class of economic capable persons has emerged along with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class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grassroots politics and even leads local village governance, c... Since the 1980s, a whole class of economic capable persons has emerged along with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class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grassroots politics and even leads local village governance, creating a unique, novel pattern of village governance in China. This pattern has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use of power in China's villages and for the management of grassroots communities. First, it represents democracy-based authoritarian politics (democracy-authority politics) and a transition away from traditional rural village "squireship" governance. Second, governance by economic capable persons surpasses the unitary, centralized People's Commune governance, replacing it with a pluralistic model that utilizes grass-roots community management. Third, the self-governing pattern that is emerging, wherein the general public participates in a government that is dominated by an economic capable persons, demonstrates a modification of ideal villager self-governance and also a pragmatic invention based on local political realities. In the long run, this new class emergence has the potential to evolve into a new type of localized politics; with further economic differentiation in rural areas, village governance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where governing by capable persons will be just one feasible option. This pattern is already becoming common in many rural areas, especially those where the nonagricultural economy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llage governance by economic capable persons elite politics rural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