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村落型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以黟县西递、宏村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咏 陆林 +2 位作者 章德辉 陶平 王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294-297,306,共5页
以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宏村为例,在实地调查、访问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古村落型旅游地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对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村落型旅游地 管理体制 西递 宏村
下载PDF
村落型遗产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慧 李鹏 王纯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4,共7页
以世界文化遗产地"马降龙村落"为案例地,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深入剖析了同一遗产地内处于不同空间区域的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同一遗产地内部,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表现在:... 以世界文化遗产地"马降龙村落"为案例地,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深入剖析了同一遗产地内处于不同空间区域的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同一遗产地内部,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表现在:核心区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各项公因子综合得分要明显高于缓冲区居民;影响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最重要因素是体现"空间"差异性的"核心区/缓冲区"变量;旅游业对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促进是影响居民旅游发展支持态度和社区满意度的主要因子,旅游业参与制度的不公平性和村庄发展的不平衡则是造成马降龙村落遗产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型遗产地 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 空间差异分析 开平碉楼与村落
下载PDF
村落型宗教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韩城四庙”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军民 郑建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3-987,共5页
村落型宗教建筑遗产属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文化资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保护面临着村镇建设、旅游开发、本体破坏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文章以"韩城四庙"为例,在深入分析其保存现状与破坏因素的基础上,对"韩城四庙&qu... 村落型宗教建筑遗产属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文化资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保护面临着村镇建设、旅游开发、本体破坏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文章以"韩城四庙"为例,在深入分析其保存现状与破坏因素的基础上,对"韩城四庙"的保护进行了问题诊断,并结合农村区域的环境资源特征与"韩城四庙"的实际情况提出保护策略,以期对推进村落型宗教建筑遗产的保护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建筑遗产 村落型 保护 韩城四庙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村落型古建筑保护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蒋贻轮 丁琼 《传播与版权》 2019年第7期123-125,共3页
古建筑是古代先贤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人类精神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文章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当前村落型古建筑保护方式进行探索,提出对村落型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村落型古建筑 保护 新媒体技术
下载PDF
可持续性村落型生态社区规划与建设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建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第14期212-213,共2页
村落型生态社区一般人口规模较小,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源,并且有适于耕作的农业用地,其生产、生活与社区内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是一个较为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单元。本文介绍的村落型生态社区,便是人类居住的持续发展的基地。并某小康... 村落型生态社区一般人口规模较小,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源,并且有适于耕作的农业用地,其生产、生活与社区内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是一个较为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单元。本文介绍的村落型生态社区,便是人类居住的持续发展的基地。并某小康示范村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型 生态社区 规划与建设 可持续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村落型聚落遗址保护规划探索
6
作者 程艳芳 刘理臣 《山西建筑》 2016年第12期3-5,共3页
通过调研甘肃西河滩遗址的现状,分析了遗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建筑工程、管理规划、环境保护、展示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遗址保护措施,以期为欠发达地区村落型遗址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村落型遗址 保护规划 文物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古村落型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以邢台王硇村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培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5期271-272,共2页
从旅游资源开发角度出发,以邢台王硇村为例,针对历史文化古村落的旅游开发进行发探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开发战略、文化品牌战略、原村打造战略、景村一体战略、创意发展战略和精品打造战略六大开发策略。
关键词 村落型旅游资源 旅游规划 开发策略
下载PDF
旅游型传统村落活力及其定量测度
8
作者 单人杰 邹君 张珍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7期961-969,共9页
界定旅游型传统村落活力的概念,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形态5个方面构建旅游型传统村落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勘察、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对案例村勾蓝瑶寨的活力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1)勾蓝瑶寨处于较... 界定旅游型传统村落活力的概念,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形态5个方面构建旅游型传统村落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勘察、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对案例村勾蓝瑶寨的活力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1)勾蓝瑶寨处于较高活力等级,但也存在一定的失活问题;在五大活力系统中,活力最强的是文化系统,活力最弱的是经济系统;(2)在活力贡献方面,系统层中贡献度最高的是文化系统;要素层中,文化、社会、形态三系统的设施与场所是活力贡献的主要因子;(3)在失活贡献方面,系统层中失活贡献因素主要是经济系统;要素层中,经济、文化、形态三系统的使用与活动是导致失活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传统村落 活力 指标体系 定量测度 勾蓝瑶寨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湘南宗族型传统村落共享空间特征研究
9
作者 张梦淼 肖灿 唐成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5,共8页
文章研究涉及的湘南宗族型传统村落地处湖南省南部,是以血缘关系和族谱为纽带,拥有完整的宗法礼制和生产关系的传统村落。选取湘南地区3个典型的宗族型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将共享空间分为物质载体、社会交往、精神寄托、文化延续4种类型... 文章研究涉及的湘南宗族型传统村落地处湖南省南部,是以血缘关系和族谱为纽带,拥有完整的宗法礼制和生产关系的传统村落。选取湘南地区3个典型的宗族型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将共享空间分为物质载体、社会交往、精神寄托、文化延续4种类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村落、村民、游客3个维度构建空间网络模型,解读空间—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村落共享空间特征,探讨宗族文化对村庄有形实体空间的影响,以期为宗族型村落建设中的空间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传统村落 共享空间类 行为活动 社会网络 湘南地区
下载PDF
浙南山地血缘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表征研究--以温州泰顺四村为例
10
作者 田密蜜 丁卓鋆 董睿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9-14,30,共7页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浙南山地血缘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遭到持续性破坏。以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库村、百福岩村、溪东村、桥西村为研究对象,立足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关系要素,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解读村落二维空间、亲水空间、交往空...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浙南山地血缘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遭到持续性破坏。以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库村、百福岩村、溪东村、桥西村为研究对象,立足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关系要素,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解读村落二维空间、亲水空间、交往空间和宗族空间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山地 血缘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表征
下载PDF
旅游型传统村落地方感维度建构——基于游客网评的扎根分析
11
作者 王进 周坤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5,共13页
旅游业在促进中国传统村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游客视角的地方感认知在指导旅游型传统村落的乡村性与地方性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取我国60个传统村落约十七万余字的游客网络评价,运用微词云及Nvivo20软件... 旅游业在促进中国传统村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游客视角的地方感认知在指导旅游型传统村落的乡村性与地方性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取我国60个传统村落约十七万余字的游客网络评价,运用微词云及Nvivo20软件,从听觉、视觉、嗅觉等综合感知方面对游客地方感进行扎根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地方感包含历史技艺感、场景参与感、环境差异感、美食体验感、主客互动感、教育价值感和原真保存感七个主要维度及27个要素。游客通过环境差异感对传统村落地方感进行初步归类,并借助其他六个维度“搜寻线索”和“证实线索”,获得“结束证实”的地方感价值判断。旅游型传统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应强调“古”与“真”元素的融入,注重以综合感知为线索的互动仪式链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评价 旅游传统村落 地方感 认知过程 扎根分析
下载PDF
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伯华 杨馥端 +3 位作者 易韵 张浩 刘兴月 窦银娣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矛盾。传统村落作为中国现代化征程上不可或缺的乡村地理单元,实现传统村落共同富裕已成为新时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此,以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与共... 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矛盾。传统村落作为中国现代化征程上不可或缺的乡村地理单元,实现传统村落共同富裕已成为新时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此,以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与共同富裕目标有机结合为起点,以“解析概念内涵—阐释内在机理—剖析现实困境—构建优化路径”为脉络,将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置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背景,解析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及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概念与内涵,阐释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与共同富裕的相互作用机理,剖析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进而构建促进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为新时期着力加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综合研究、切实助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旅游驱动传统村落 内在逻辑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下载PDF
近邻型古村落旅游地意象对比与优化研究——以西递、宏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钦安 吴俏 吴宁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73-1080,共8页
旅游地意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本文以西递、宏村为例,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网络游记进行分析,探索其意象特征。结果发现:①旅游地意象系统表征包括服务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景观意象和情感意象5个维度,西递与宏村... 旅游地意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本文以西递、宏村为例,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收集到的网络游记进行分析,探索其意象特征。结果发现:①旅游地意象系统表征包括服务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景观意象和情感意象5个维度,西递与宏村具有差异性;意象元素感知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感知高频词频数呈“长尾”分布特征;意象要素感知西递的古建筑景观表达和历史性呈现较明显,宏村的水韵表达和古韵呈现较明显。②游客积极倾向和乐观评价整体不高,非肯定性情感评价不低,积极情绪占比宏村略高于西递,中性情绪占比西递略高于宏村,消极情绪占比宏村明显高于西递。③整体意象表现主题同质化程度高,可归纳为本真性意象、商业性意象以及休闲性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意象 近邻村落 内容分析法 西递 宏村
下载PDF
单姓血缘型村落长乐屿后村聚落礼仪空间特征
14
作者 关瑞明 卓定宇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单姓血缘型村落内部具有十分明显的宗族血缘社会关系,是村落最原始的形式。单姓血缘型村落的聚落空间与血缘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村落中的崇祖与祈福同时也影响着聚落空间的演变。文章以福州市长乐区首占镇屿后村为案例,从不同方面... 单姓血缘型村落内部具有十分明显的宗族血缘社会关系,是村落最原始的形式。单姓血缘型村落的聚落空间与血缘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村落中的崇祖与祈福同时也影响着聚落空间的演变。文章以福州市长乐区首占镇屿后村为案例,从不同方面对屿后村传统人居文化进行分析,解读村落的聚落空间,探析村落中传统建筑承载的传统文化与其背后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姓血缘村落 祈福 聚落空间布局 祖厅 境庙
下载PDF
旅游型村落共同体演变的表征与动力——社会凝聚力视角下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春燕 周梦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9-136,共8页
乡村社会凝聚力是维系旅游型村落共同体的核心纽带,由基于经济利益的乡村物质凝聚力、基于主体地位的乡村制度凝聚力、基于地方认同的乡村精神凝聚力所构成。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村落共同体的凝聚核心不断变化,呈现出从旅游开发前的... 乡村社会凝聚力是维系旅游型村落共同体的核心纽带,由基于经济利益的乡村物质凝聚力、基于主体地位的乡村制度凝聚力、基于地方认同的乡村精神凝聚力所构成。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村落共同体的凝聚核心不断变化,呈现出从旅游开发前的血缘联结到旅游开发初期的核心弱化、再到旅游开发后期的命运共生的阶段性演变表征,命运共同体成为旅游型村落演变的最终理想归宿。国家权力的强势规训与服务型治理、外来资本的经济逐利与社会取向、社区居民的相对剥夺与增权等主体性驱动力量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交叉影响,共同驱动乡村社会凝聚力的强弱动态变化,进而成为村落共同体阶段性演变的底层动力。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居民主体地位、培育地方综合认同来重塑乡村社会凝聚力,构建旅游型村落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村落共同体 社会凝聚力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宗族结构影响下的传统村落院落空间研究——以山西省晋中市南贾村为例
16
作者 高宇波 史一凡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95-97,共3页
宗族型传统村落作为乡村聚落中的重要类型,其内部的院落空间形态与村落宗族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文章以山西省晋中市的宗族型传统村落南贾村为例,从宗族结构的角度出发,梳理宗族发展的历史脉络,研究宗族结构对传统院落的空间形式影响,... 宗族型传统村落作为乡村聚落中的重要类型,其内部的院落空间形态与村落宗族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文章以山西省晋中市的宗族型传统村落南贾村为例,从宗族结构的角度出发,梳理宗族发展的历史脉络,研究宗族结构对传统院落的空间形式影响,挖掘院落内在的形成逻辑,并根据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策略和意见,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贾村 宗族传统村落 宗族结构 院落空间
下载PDF
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及其启示——以宁德市四坪村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于睿 訾成相 +1 位作者 颜璐 刘娟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49,共5页
以福建省宁德市四坪村为例,解析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从四坪村选址与布局、资源利用、空间治理3个方面分别归纳出“巧于因借”的地理观、“三生融合”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文化观与社会观3条传统生态智慧。在此基础... 以福建省宁德市四坪村为例,解析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从四坪村选址与布局、资源利用、空间治理3个方面分别归纳出“巧于因借”的地理观、“三生融合”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文化观与社会观3条传统生态智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传统村落空间实践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代生态实践的启示:一是以“让自然做功”的形式实现低影响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生态基底;二是以要素的多功能化放大三生空间系统的协同效应;三是以低成本、低技术实现三生空间系统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慧 山地传统村落 空间实践 启示 四坪村
下载PDF
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测度及制度增权路径——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安徽西递村民感知研究
18
作者 尚会蝶 王维艳 邹银 《旅游论坛》 2023年第6期91-101,共11页
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语境下,遗产型村落的旅游空间不正义问题亟待正视与破解。文章基于多个遗产型乡村参与旅游景区发展的实践,在对安徽西递实地观察、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弗雷泽社会正义尺度理论,... 新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语境下,遗产型村落的旅游空间不正义问题亟待正视与破解。文章基于多个遗产型乡村参与旅游景区发展的实践,在对安徽西递实地观察、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弗雷泽社会正义尺度理论,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的因子分析方法,从当地村民的感知视角,构建了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测度模型,并对安徽西递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该模型可由承认正义、分配正义、参与正义3个维度及其14个观测指标进行表征,研究为遗产型村落旅游空间正义性评估提供了一个初步测量工具,丰富了旅游空间正义性研究的实证内容;西递村民的旅游空间正义性感知评价结果属于不正义范畴,而旅游吸引(物)的资源权益是其核心议题;启用旅游地役权或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路径,是提升村民感知水平的可行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村落 旅游空间正义性 社会正义理论 制度增权 西递村民感知
下载PDF
旅游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稳定性研究
19
作者 彭科 常昊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8-135,共8页
全域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面临文化资源产业化带来的传统元素衰落、文化定位不准、空间形态破坏等问题。本文从文化传承度、空间保存度、历史延续度、物质维持度四个维度构建了旅游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岳... 全域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面临文化资源产业化带来的传统元素衰落、文化定位不准、空间形态破坏等问题。本文从文化传承度、空间保存度、历史延续度、物质维持度四个维度构建了旅游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岳阳市张谷英村为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张谷英村文化景观处于比较稳定状态,四个维度的稳定程度差异较大,其中空间保存度>文化传承度>历史延续度>物质维持度。(2)旅游业给张谷英村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有利于精神文化的传承和村落各类空间的保存,另一方面又影响着传统建筑风貌、功能及材质的维持。(3)构建的文化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能较准确地评估文化景观所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根据各指标的分值可确定造成张谷英村文化景观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精准的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评价 文化景观稳定性 旅游开发
下载PDF
村落型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雍城遗址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稳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5,共7页
大遗址属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文化资源。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地处农村腹地的区位环境使得村落型大遗址避免了高强度城市建设的扰动。然而是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封闭、欠发达的区域环境也使得村落型大遗址在其保护进程中面临考古工作不足、... 大遗址属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文化资源。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地处农村腹地的区位环境使得村落型大遗址避免了高强度城市建设的扰动。然而是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封闭、欠发达的区域环境也使得村落型大遗址在其保护进程中面临考古工作不足、展示理念陈旧、管理体制落后等诸多挑战。因此,以雍城遗址为例,在深入分析遗址保护现状与破坏因素的基础上,对雍城遗址保护进行了问题诊断,并结合农村区域的环境资源特性与雍城实际状况对雍城遗址的保护进行了对策研究,以期对推进村落型遗址的保护进程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型大遗址 保护 雍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