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勃罗留波夫:文学社会学批评的现实之维 |
王志耕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
|
俄苏文艺思想对延安文学的影响——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文艺思想为例 |
施新佳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3
|
从《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看杜勃罗留波夫的文学批评原则 |
刘晓文
|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3
|
|
4
|
试谈杜勃罗留波夫的现实主义批评原则 |
张春吉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2
|
|
5
|
纪念杜勃罗留波夫诞辰150周年学术讨论会 |
立早
|
《外国文学研究》
|
1986 |
0 |
|
6
|
硝烟中的人性之光——基于杜勃罗留波夫的文学批评浅析《锌皮娃娃兵》创作特色 |
王晨
|
《长春大学学报》
|
2021 |
0 |
|
7
|
从《黑暗的王国》看杜勃罗留波夫的文艺批评观 |
张春吉
|
《天津社会科学》
|
1985 |
2
|
|
8
|
旧事重提——从杜勃罗留波夫和屠格涅夫的争论谈起 |
张春吉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9
|
苏科学院举行杜勃罗留波夫文学批评奖征文竞赛 |
贾放
|
《苏联文学》
|
1986 |
0 |
|
10
|
回忆杜勃罗留波夫 |
巴纳耶娃
蒋路
|
《苏联文学》
|
1980 |
0 |
|
11
|
文学思潮的系统构成 |
卢铁澎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12
|
别、车、杜与中国20世纪文论 |
庄桂成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3
|
论性格二重组合的整体性 |
刘再复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
1986 |
2
|
|
14
|
文学批评家的行为准则 |
凌晨光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5
|
人生的“诺曼底”:“民间思想村落”咏叹调 |
王东成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6
|
《窦娥冤》发微 |
王毅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7
|
试论忠于生活——对文艺真实性的理解 |
王明居
|
《学习与探索》
|
1982 |
0 |
|
18
|
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 |
阎纲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26
|
|
19
|
当前小说中的农村“多余人”形象 |
雷达
|
《小说评论》
|
1985 |
3
|
|
20
|
人物论: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荣辱兴衰 |
王彬彬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