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杜夫海纳“现象学还原”在音乐审美经验中的所指
1
作者 单金龙 《北方音乐》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文章通过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中有关主体与对象相互作用的审美知觉理论,即“前主体”“准主体”“感觉者”“原发经验”“历史经验”等审美经验探讨,来说明音乐审美主体的审美意向性,阐述感觉材料在经验里通过怎样的思维形式... 文章通过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中有关主体与对象相互作用的审美知觉理论,即“前主体”“准主体”“感觉者”“原发经验”“历史经验”等审美经验探讨,来说明音乐审美主体的审美意向性,阐述感觉材料在经验里通过怎样的思维形式(审美活动机制)转化为审美意象,探讨“现象学还原”概念下音乐表演文本的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Mikel Dufrennne 1910-1995) 现象学 意向性 存在方式 音乐表演文本
下载PDF
杜夫海纳情感先验与存在的现象学阐释
2
作者 张云鹏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35-146,共12页
为了回答“审美经验如何可能?”这个问题,杜夫海纳借鉴并改造了康德的“先验”概念,提出了“情感先验”这样一个存在论概念。情感先验既是审美经验乃至审美对象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同时又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的构成因素。作为存在的一种... 为了回答“审美经验如何可能?”这个问题,杜夫海纳借鉴并改造了康德的“先验”概念,提出了“情感先验”这样一个存在论概念。情感先验既是审美经验乃至审美对象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同时又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的构成因素。作为存在的一种属性的先验,既先于主体又先于客体,并使主客体的亲缘关系成为可能,所以它同时是主体和客体的一种规定性。情感先验在对象身上体现为“情感特质”,在主体身上体现为情感能力,而对情感先验的存在性认知则为“情感范畴”。在海德格尔思想情调的基础上,杜夫海纳论证了情感对于存在的归属;借助于情感范畴的感性显现,进一步论证了情感与存在的同一——“情感先验-存在”。作为与纯粹感觉相应的情感,在审美经验中向我们揭示了存在的完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情感先验 情感特质 情感范畴 存在
下载PDF
以“诗”体认世界整体--杜夫海纳的艺术认识观
3
作者 廖子政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5-100,共6页
在如今,不断发展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得各学科之间界线日渐模糊直至混融一体,甚至世界为一个的“整体”已是经常出现在跨学科研究情景中的概念了。但是,原来学科式的研究思维常常使得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框架化、形式化甚至是僵硬死板。而在... 在如今,不断发展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得各学科之间界线日渐模糊直至混融一体,甚至世界为一个的“整体”已是经常出现在跨学科研究情景中的概念了。但是,原来学科式的研究思维常常使得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框架化、形式化甚至是僵硬死板。而在美学家杜夫海纳看来,如此之现状将导致我们对世界真实意义的丧失。因此,杜夫海纳以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立场出发,首倡以“诗意”的艺术来引领人们回到世界的“源初状态”,以弥合当代知识体系与人类实存世界之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 诗意艺术 源初世界 杜夫海纳
下载PDF
从形象到模式——论杜夫海纳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
4
作者 姜旻玥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16,42,共5页
杜夫海纳从现象学美学角度出发,对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其区分了一般知觉中的想象力和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一般知觉中的想象力不仅有先验想象发挥作用,开辟了对象得以诞生的时空场,还存在着经验想象将对象具体化为... 杜夫海纳从现象学美学角度出发,对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其区分了一般知觉中的想象力和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一般知觉中的想象力不仅有先验想象发挥作用,开辟了对象得以诞生的时空场,还存在着经验想象将对象具体化为可见的静态形象,由此实现认识层面的超越。审美知觉中仅存在着先验想象发挥作用,产生出具有动态生成性的感性模式,由此实现审美层面的跨越。从静态形象到动态模式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想象力在知觉运作过程中实现的审美维度的跨越,这一跨越也走向了人与自然的本源和谐,由此实现了深层自我的审美化自由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先验想象 经验想象 审美知觉
下载PDF
杜夫海纳的主体间性美学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晓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3,共5页
作为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重视审美经验,认为欣赏者的审美意识使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审美活动中不仅欣赏者与作者之间是主体间性关系,而且欣赏者与审美对象这个"准主体"之间也是主体间性关系。"准主体"概念是... 作为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重视审美经验,认为欣赏者的审美意识使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审美活动中不仅欣赏者与作者之间是主体间性关系,而且欣赏者与审美对象这个"准主体"之间也是主体间性关系。"准主体"概念是杜夫海纳对现象学美学的独特贡献;审美对象的"形而上前景"分析则表明杜夫海纳超越了现象学,走向了存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主体间性 准主体 现象学 存在论
下载PDF
杜夫海纳的审美形而上学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7,共7页
作为现象学美学发展的顶峰,杜夫海纳的美学经历了从现象学到存在论的转向。这一转向体现在艺术的审美经验分析,即重建艺术与真理的关联;体现在自然的审美经验分析,即认为自然与人的统一并非源于审美的虚幻性,而是有其存在论的深层依据... 作为现象学美学发展的顶峰,杜夫海纳的美学经历了从现象学到存在论的转向。这一转向体现在艺术的审美经验分析,即重建艺术与真理的关联;体现在自然的审美经验分析,即认为自然与人的统一并非源于审美的虚幻性,而是有其存在论的深层依据。杜夫海纳上述思想不仅有重要的美学意义,而且对于哲学甚至伦理学都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形而上学 情感先验 现象学美学
下载PDF
走向审美普遍性——论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 被引量:2
7
作者 潘智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5,共6页
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是现象学美学与康德的先验论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审美公众是由审美对象开创的,并具有闭合中开放性的特质,审美公众的出现使面向人与世界的审美社会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审美公众理论打破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 杜夫海纳的审美公众理论是现象学美学与康德的先验论美学相结合的产物。审美公众是由审美对象开创的,并具有闭合中开放性的特质,审美公众的出现使面向人与世界的审美社会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审美公众理论打破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界限,从而彻底超越了传统艺术理论的二元论思维模式。面对审美对象的人超越自己的特殊性,走向人类的普遍性。审美对象在更高的层次把人们集拢在审美的大家庭里。在这一层次,尽管个人仍是个人,却与社会他人有休戚与共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公众 审美普遍性 审美社会性
下载PDF
论杜夫海纳的表演—复制理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惠芳 宋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杜夫海纳在美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在于他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审美经验。审美对象是杜夫海纳论述、研究的一个重点,"表演"和"复制"是理解审美对象的两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弄清表演和复制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独特... 杜夫海纳在美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在于他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审美经验。审美对象是杜夫海纳论述、研究的一个重点,"表演"和"复制"是理解审美对象的两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弄清表演和复制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独特含义以及彼此间的密切关系,也就从一个角度把握了杜夫海纳美学理论中审美对象的重要特征,同时正确理解这一理论也对美学史的整体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表演 复制 感性
下载PDF
论杜夫海纳美学中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志荣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27,共5页
杜夫海纳美学思想反映了他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一种"准主体",强调审美主客体之间是二元合流的姻亲关系,从而消解二元对立,使主客体关系走向和谐;借助意向性思维,杜夫海纳将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统... 杜夫海纳美学思想反映了他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一种"准主体",强调审美主客体之间是二元合流的姻亲关系,从而消解二元对立,使主客体关系走向和谐;借助意向性思维,杜夫海纳将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统一起来,并指出审美主客体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从而进一步明晰了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他还把知觉与想象视为使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得以贯通与融合的重要途径。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实现了美学理论建构从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向,并给美学研究以方法论上的启迪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超越二元对立 审美对象 意向性 知觉与想象
下载PDF
感性、意义与形式——论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的构成要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惠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5,共5页
目前,学界对杜夫海纳审美对象构成要素的认识尚存分歧。事实上,杜夫海纳的审美对象,就其自身的内在结构而言,主要由感性、意义与形式构成。这是一种内在式的包蕴结构:意义内在于形式,形式内在于感性。其中,意义是内核,感性的形式是外观... 目前,学界对杜夫海纳审美对象构成要素的认识尚存分歧。事实上,杜夫海纳的审美对象,就其自身的内在结构而言,主要由感性、意义与形式构成。这是一种内在式的包蕴结构:意义内在于形式,形式内在于感性。其中,意义是内核,感性的形式是外观,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杜夫海纳思想的复杂性已经有所显现:作为现象学美学的集大成者,他并不固守现象学的方法,而是积极吸纳各种思想来充实自己的体系。这也是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一个总体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对象 构成要素 感性 意义 形式
下载PDF
杜夫海纳审美知觉中的理性因素试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惠芳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37-40,共4页
在充分重视艺术欣赏的感性活动本质的前提下,杜夫海纳非常强调理性因素的作用。他清楚地阐述了理解的不同阶段及其在审美知觉中的具体作用及作用方式。他认为审美知觉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思考—依附性思考,这一理论为审美直觉的突发性提供... 在充分重视艺术欣赏的感性活动本质的前提下,杜夫海纳非常强调理性因素的作用。他清楚地阐述了理解的不同阶段及其在审美知觉中的具体作用及作用方式。他认为审美知觉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思考—依附性思考,这一理论为审美直觉的突发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这是他具有创造性的地方。总体上,他的审美知觉中的理性因素显示出非主导性的特征,从而印证了审美活动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知觉 理解 思考:理性因素
下载PDF
论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义江 郭廷坡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35-40,共6页
法国学者杜夫海纳被誉为当代现象学美学界的巨擘和集大成者,他对审美对象、审美知觉、艺术与现实等问题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现象学美学体系.他的现象学美学可以说是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杜夫海纳的美学体系从本质... 法国学者杜夫海纳被誉为当代现象学美学界的巨擘和集大成者,他对审美对象、审美知觉、艺术与现实等问题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现象学美学体系.他的现象学美学可以说是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杜夫海纳的美学体系从本质上说仍是唯心主义的,他的理论的终极导致”自然本身没有美,自然美在于人化”的片面观点,这正是被他的现象学美学的唯心主义理论基础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对象 现象学美学 审美经验 杜夫海纳 艺术作品 审美知觉 胡塞尔 纯粹意识 美学体系 心理主义
下载PDF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振科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杜夫海纳 现象学美学思想 《审美经验现象学》 艺术本体论 审美知觉论 审美经验论
下载PDF
论杜夫海纳的语言观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惠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6-21,共6页
杜夫海纳的语言观是对20世纪语言学转向的回应。他主张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待语言,不再把语言仅仅看作客体和工具,而是强调人与世界的平等,语言是人与世界的基础,世界向我们说。他还认为人与世界的根源在于造化自然,诗唤醒了造化自然的诗... 杜夫海纳的语言观是对20世纪语言学转向的回应。他主张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待语言,不再把语言仅仅看作客体和工具,而是强调人与世界的平等,语言是人与世界的基础,世界向我们说。他还认为人与世界的根源在于造化自然,诗唤醒了造化自然的诗性状态,诗是人类的初始语言,诗使人类与世界回复到了最自然的状态,这正是艺术的意义。杜夫海纳的语言观依然关注人与世界的关系,并贯穿着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语言学转向 索绪尔 艺术 人与世界
下载PDF
杜夫海纳的审美价值观略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金海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9-52,共4页
审美价值问题是现象学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杜夫海纳超越了胡塞尔现象学的逻辑理性思维方式,认为审美价值是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中存在的。首先,审美价值是客观的,它就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其次,审美价值是主观的,这不仅是指... 审美价值问题是现象学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杜夫海纳超越了胡塞尔现象学的逻辑理性思维方式,认为审美价值是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中存在的。首先,审美价值是客观的,它就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其次,审美价值是主观的,这不仅是指存在于作品中的艺术价值是作者的创造,它同时还指作品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有待于读者的能动活动;最后,审美价值的存在的根源在于作品对存在深度的揭示,审美价值是存在深度(审美对象的深度和审美主体的深度)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价值观 现象学美学 审美主体 审美对象
下载PDF
杜夫海纳审美知觉特质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惠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2-15,21,共5页
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知觉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觉方式存在的。这主要是通过与普通知觉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延续了现象学前辈克服主客二元对立的目标。审美知觉与审美对象二者不可分离。审美知觉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觉,具有... 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知觉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觉方式存在的。这主要是通过与普通知觉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延续了现象学前辈克服主客二元对立的目标。审美知觉与审美对象二者不可分离。审美知觉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觉,具有鲜明的主客体统一性,从而有别于普通知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知觉 普通知觉
下载PDF
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特征论
17
作者 董惠芳 宋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0-64,共5页
为了突出审美对象的特征,杜夫海纳将之与众多对象进行了比较。通过审美对象与生命对象的比较,他突出了审美对象的表现性;通过审美对象与自然之物的比较,他突出的是审美对象自然而然的特征;通过审美对象与实用对象的比较,他突出的是审美... 为了突出审美对象的特征,杜夫海纳将之与众多对象进行了比较。通过审美对象与生命对象的比较,他突出了审美对象的表现性;通过审美对象与自然之物的比较,他突出的是审美对象自然而然的特征;通过审美对象与实用对象的比较,他突出的是审美对象具有风格的特征;通过审美对象与能指对象的比较,他突出的是审美对象具有特殊真实性的特征。通过对审美对象各个特征的论述,杜夫海纳再次论证了审美知觉并不创造新的对象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对象 表现性 自然 风格 真实
下载PDF
杜夫海纳多维视野下“表演”的全新演绎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惠芳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年第9期136-140,共5页
艺术作品只有经过表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并且,只有放在创作者-作品-欣赏者的多维视野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审视。从这一认识出发,杜夫海纳对表演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表演者的表演是将作品已包含的感性显现出来;创作者的表演是感性生成的过程;... 艺术作品只有经过表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并且,只有放在创作者-作品-欣赏者的多维视野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审视。从这一认识出发,杜夫海纳对表演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表演者的表演是将作品已包含的感性显现出来;创作者的表演是感性生成的过程;欣赏者的表演是协助感性呈现,并为之作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表演 创造性 本体论 感性
下载PDF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审美深度
19
作者 董惠芳 刘燕 宋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从绘画领域中审美深度的发展转换提出杜夫海纳关于审美深度的见解 ,他集中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不可分割的关系中来揭示审美深度问题 。
关键词 杜夫海纳 现象学美学 审美深度 艺术美学 审美主体 审美对象
下载PDF
从审美对象到审美本体——论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
20
作者 胡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6,共8页
创造性地运用现象学的基本方法,从对审美对象的界定入手,深入地分析作为审美对象两极的艺术作品与审美知觉,揭示主客相融的审美活动的情感表现的特征,并对审美经验作了本体论的追究。杜夫海纳的美学既是现象学美学的最高成就,也鲜明地... 创造性地运用现象学的基本方法,从对审美对象的界定入手,深入地分析作为审美对象两极的艺术作品与审美知觉,揭示主客相融的审美活动的情感表现的特征,并对审美经验作了本体论的追究。杜夫海纳的美学既是现象学美学的最高成就,也鲜明地体现着美学的现代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现象学 审美对象 艺术作品 审美知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