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甫诗歌善用“细”字的语言艺术
1
作者 刘燕歌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杜甫在炼字遣词方面对“细”字甚为钟情。诗中的“细”景建构起杜诗自然之维中独特的意象语言;同时,杜甫也擅长以“细”为标志语词缀织寻常事象,把羁旅生涯中的琐细情事与场景通过凸显细节的方式化入诗中,汇成了笔法细微而情意浓厚的艺... 杜甫在炼字遣词方面对“细”字甚为钟情。诗中的“细”景建构起杜诗自然之维中独特的意象语言;同时,杜甫也擅长以“细”为标志语词缀织寻常事象,把羁旅生涯中的琐细情事与场景通过凸显细节的方式化入诗中,汇成了笔法细微而情意浓厚的艺术特征。杜诗因“细”而生的描写语言在诗性语言成熟的背景下呈现出个性魅力,深悉物情、体物活泼的笔法独具姿彩,而其宏微互映、大小兼涵的层叠意象结构也显示出更富表现张力及情感底蕴的诗体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细景 细事 语词渊源 艺术开拓
下载PDF
浅谈如何在整合设计中开展专项学习——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歌为例
2
作者 张明艳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4年第9期85-87,共3页
整合设计专项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 整合设计专项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文章的核心论题是“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整合并深化学生对杜甫的理解”,强调通过综合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探究古诗的历史背景、文本内容、情感理解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整合设计 专项学习 杜甫诗歌
下载PDF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主题实践学习活动探索——以“感受杜甫诗歌的温度与力量”的教学为例
3
作者 郑燕 李怀源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依托语文课标对学习方法的变革,每学期围绕特定主题人物,开展全学科整本书阅读,用学科内基础性学习任务打底,构建发展性和拓展性语文学习任务群。主题实践课创设真实情境,打通学段和课内外联系,整合学科,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 依托语文课标对学习方法的变革,每学期围绕特定主题人物,开展全学科整本书阅读,用学科内基础性学习任务打底,构建发展性和拓展性语文学习任务群。主题实践课创设真实情境,打通学段和课内外联系,整合学科,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群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任务 主题实践 学科整合 整本书阅读 杜甫诗歌
下载PDF
统编版初中语文杜甫诗歌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4
作者 朱琦 《最小说》 2024年第7期70-72,共3页
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体的教学中。古诗词的群文阅读使古诗词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和充实。与以往的单篇阅读相比,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也涉及了更多的层面,进而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 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文体的教学中。古诗词的群文阅读使古诗词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和充实。与以往的单篇阅读相比,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也涉及了更多的层面,进而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真正做到了在“思”中“学”,在“学”中“思”。因此,本文尝试将群文阅读教学运用在初中杜甫诗歌教学之中,以期提高杜甫诗歌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杜甫诗歌 群文阅读
下载PDF
论杜甫诗歌中鱼意象的情感意蕴 被引量:1
5
作者 贡静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10,16,共5页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意象,鱼意象在古典诗歌中频频出现。杜甫在诗中共提及相关鱼意象105次,并生发出豪情壮志、爱民恤物和渔隐之思3种情感意蕴。杜甫将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与心灵境况融入诗歌的鱼意象中,反映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杜甫诗歌 鱼意象 情感意蕴
下载PDF
态度系统视阈下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6
作者 杨志丹 郭飞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期65-71,共7页
本文从评价系统中态度子系统的角度,对《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39首诗歌体现的忧患意识进行研究。发现杜甫诗歌中的态度资源数量很多。其中鉴赏资源分布最广,情感资源的数量次之,判断资源分布最少。因此杜甫的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鉴赏资源... 本文从评价系统中态度子系统的角度,对《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39首诗歌体现的忧患意识进行研究。发现杜甫诗歌中的态度资源数量很多。其中鉴赏资源分布最广,情感资源的数量次之,判断资源分布最少。因此杜甫的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鉴赏资源中,这一分布特征体现了杜甫诗歌的客观性及现实主义特色。其次表示肯定意义的态度资源要多于表示否定意义的态度资源,所以杜甫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积极的忧患意识且主要通过显性的表达方式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忧患意识 评价系统 态度
下载PDF
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杜甫诗歌作品为例
7
作者 刘莉 《求知导刊》 2023年第32期104-106,共3页
传统语文教学通常对单篇文章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讲解,费时耗力,效率不高,导致“少慢差费”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也不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学习理念。因此,采用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来践行新课标理... 传统语文教学通常对单篇文章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讲解,费时耗力,效率不高,导致“少慢差费”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也不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学习理念。因此,采用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来践行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势在必行。文章以杜甫诗歌作品为例,从“创设议题”“组织选文”“设计问题”三个方面着手合理地构建群文,然后进行单元整合,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于单元整合的群文阅读教学当中,以此来探寻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作品 高中语文 单元整合教学 古代诗歌教学
下载PDF
以杜甫诗歌为例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8
作者 毛小强 《中学语文》 2023年第35期11-13,共3页
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契合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他们的阅读实力。以古诗词作为群文阅读的对象,能大幅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积累、强化学生的文化底蕴。文章将以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契合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他们的阅读实力。以古诗词作为群文阅读的对象,能大幅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积累、强化学生的文化底蕴。文章将以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杜甫诗歌为例,从统整教学内容、前置学习任务、溯源作者经历和深研语言要素等维度,对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由此构成一个探究式的群文阅读系统,以期扩充学生的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 群文阅读 杜甫诗歌
下载PDF
20世纪前杜甫诗歌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考论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特夫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1-205,共5页
随着18世纪中西文化间的大规模接触与交流,杜甫诗歌在1735年便与马若瑟所选译的《诗经》以及元杂剧《赵氏孤儿》一起,通过法国耶稣会士杜哈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进入了西方世界。1741年,杜甫的《少年行二首》(其一)从法语被转译为英语,... 随着18世纪中西文化间的大规模接触与交流,杜甫诗歌在1735年便与马若瑟所选译的《诗经》以及元杂剧《赵氏孤儿》一起,通过法国耶稣会士杜哈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进入了西方世界。1741年,杜甫的《少年行二首》(其一)从法语被转译为英语,开启了迄今已知可考英译杜诗和唐诗的源头;杜诗的英译历史距今已达270年。在20世纪之前的西方世界,尽管西译杜诗数量有限,西方世界对杜甫和杜诗的认识也比较笼统和模糊,且不乏一些误读误译。但"筚路蓝缕,赓续不辍"。正是20世纪前杜诗西译先行者们零星译介所拉开的"序幕",才逐渐引发了后来英美百家译杜的高潮迭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西方世界 20世纪前 译介 考论
下载PDF
仰止高山 别开生面——略论杜甫诗歌对美国诗人王红公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启华 金小平 《杜甫研究学刊》 2008年第1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现代诗人 王红 美国 高山 文化名人 世界 杜诗
下载PDF
20世纪英语世界主要汉诗选译本中的杜甫诗歌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特夫 《杜甫研究学刊》 2011年第4期79-86,共8页
汉诗英语选译本常选诗驳杂且涵盖广泛,大都撷取有包括杜甫在内的众多诗人的不同诗作。虽然这些译本不独专注于杜诗的译介,但却极大促进了杜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可谓功莫大焉。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此类译本中的英译杜诗,不仅可从一... 汉诗英语选译本常选诗驳杂且涵盖广泛,大都撷取有包括杜甫在内的众多诗人的不同诗作。虽然这些译本不独专注于杜诗的译介,但却极大促进了杜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可谓功莫大焉。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此类译本中的英译杜诗,不仅可从一个侧面勾勒出英美"百家译杜"的基本概貌,而且亦可探究20世纪英语世界浓厚的译杜情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英语世界 汉诗选译本 杜甫诗歌 译介传播
下载PDF
冯至与杜甫诗歌的时空体验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0-253,共24页
本文以比较冯至和杜甫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时空体验为切入点,试图为新诗和旧诗的比较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模式。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冯至和杜甫在时空体验方面的差异:第一,冯至诗中表现的时间体验是“新”,杜甫则是“不变”;第二,冯至诗中表... 本文以比较冯至和杜甫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时空体验为切入点,试图为新诗和旧诗的比较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模式。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冯至和杜甫在时空体验方面的差异:第一,冯至诗中表现的时间体验是“新”,杜甫则是“不变”;第二,冯至诗中表现的空间体验是抽象的,杜甫则是具体的;第三,“山水”在冯至诗中是入世的“伦理学”的载体,在杜甫则是出世的“乌托邦”的载体。本文还从历史学、社会学以及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了这些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时空体 冯至 “乌托邦” 空间体验 “新” 伦理学 历史学
下载PDF
杜甫诗歌的现代接受状况简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令环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93,共6页
在现代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下,现代人对杜甫的接受呈现出与晚清前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五四时期的接受以阐释为主,且有意否定以往的研究成果,在创作中有明显传承关系的不多。20世纪20年代中期,接受心态渐趋平和,特别... 在现代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下,现代人对杜甫的接受呈现出与晚清前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五四时期的接受以阐释为主,且有意否定以往的研究成果,在创作中有明显传承关系的不多。20世纪20年代中期,接受心态渐趋平和,特别注重杜甫诗歌艺术上的创新之处,一些诗人的诗歌创作与杜诗有较为明显的传承关系。抗日战争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现代人与杜甫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很多诗人、学者在思想、诗歌艺术等方面深受杜甫影响,特别是旧体诗创作领域,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现代 接受
下载PDF
论杜甫诗歌对宋诗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左汉林 韩成武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6-40,共5页
杜诗对宋诗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宋人在诗学观念上推崇杜诗,他们继承杜甫"诗史"精神,写出了关心国事民生的诗歌;宋代诗人在诗歌风格上学习杜诗,也注重学习杜诗的诗歌技巧;宋人模拟杜诗,使用杜诗典故,集杜为诗并集杜入乐... 杜诗对宋诗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宋人在诗学观念上推崇杜诗,他们继承杜甫"诗史"精神,写出了关心国事民生的诗歌;宋代诗人在诗歌风格上学习杜诗,也注重学习杜诗的诗歌技巧;宋人模拟杜诗,使用杜诗典故,集杜为诗并集杜入乐;宋人在诗歌创作中经常模拟杜诗题目,有时又以杜诗为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诗歌风格 宋诗 崇杜 诗史
下载PDF
本色自然是仁爱——对杜甫诗歌的一种新认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舒志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23,共7页
“仁爱”是杜诗的灵魂,也是杜甫为人的本色,杜甫首先是仁者,杜诗的仁爱主要是继承了儒家传统并有所发展;将仁爱精神放在现代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下与博爱相比较,仁爱最符合中国国情,当前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首先需要仁爱;人类社会要... “仁爱”是杜诗的灵魂,也是杜甫为人的本色,杜甫首先是仁者,杜诗的仁爱主要是继承了儒家传统并有所发展;将仁爱精神放在现代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下与博爱相比较,仁爱最符合中国国情,当前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首先需要仁爱;人类社会要实现和平共处、和谐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仁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仁爱 兼爱 慈爱
下载PDF
再论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永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6,共5页
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是全面的。遗山的那些描写登山临水、表现隐逸之趣的词作,疏快超旷,清丽淡雅,颇得杜诗高旷清婉之致;遗山词还有缠绵悱恻、婉曲深挚的一面,既体现了他重言外意、倡韵外致的词学观念,又可与杜诗婉厚深远之神韵相... 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是全面的。遗山的那些描写登山临水、表现隐逸之趣的词作,疏快超旷,清丽淡雅,颇得杜诗高旷清婉之致;遗山词还有缠绵悱恻、婉曲深挚的一面,既体现了他重言外意、倡韵外致的词学观念,又可与杜诗婉厚深远之神韵相颉颃。遗山词之学杜,可谓渊源有自,堪称"词中老杜"。其词之学杜,与宋代周邦彦词的学杜又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遗山词风 影响 词中老杜
下载PDF
杜甫诗歌的漂泊意识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昕 白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Z期69-70,共2页
杜甫诗歌充满了漂泊意识,这里分析了杜甫是诗歌漂泊意识产生的原因,对其漂泊意识的悲剧意蕴进行解决,并挖掘了杜甫诗歌漂泊意识的人文价值,对于深入解读杜甫诗歌的漂泊意识,深入了解杜甫诗歌精神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杜甫诗歌 漂泊意识 分析
下载PDF
杜甫诗歌所叙唐代陇蜀荆湘气候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乐群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58-64,共7页
杜甫诗歌具有广义的史学价值。杜甫晚年飘泊诗作的相关描述,较为真实而又全面地反映了唐代陇、蜀、荆、湘沿途城市的气候特征。唐代秦州秋阳杲杲,秋雨迷蒙,秋霜凛冽,秋月凄清,同谷岁暮则雨多雪盛,偶见冬虹;成都四季分明,冷热适中,然时... 杜甫诗歌具有广义的史学价值。杜甫晚年飘泊诗作的相关描述,较为真实而又全面地反映了唐代陇、蜀、荆、湘沿途城市的气候特征。唐代秦州秋阳杲杲,秋雨迷蒙,秋霜凛冽,秋月凄清,同谷岁暮则雨多雪盛,偶见冬虹;成都四季分明,冷热适中,然时有春旱、夏洪发生;夔州夏秋毒热,巫山雾瘴、云雨、霜雪、雷电变幻莫测;荆州及湖湘东南一带春季早暖,夏季酷热多雨、易发洪水,秋季前热后凉,冬季冷热不均。唐代陇、蜀、荆、湘沿途城市的气候与今天上述各地情况基本相符,杜甫夏秋叹热莫过于夔州与潭州,亦与今天的重庆和长沙同列全国"火炉"城市地位相当。另据杜诗所叙剑门蜀道腊月山花开放,通泉冬季蚊蚋活跃,成都四月黄梅成熟,戎州、泸州六月盛产荔枝,江陵正月嫩荷抽叶、飞燕营巢,潭州正月蜂鸣密林、燕舞江滨,湘潭二月南风蒸地、春热黄昏等情况,唐代陇、蜀、荆、湘一带的年平均气温似应高于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唐代 陇蜀荆湘 气候特征
下载PDF
7W模式下中国古典诗歌的海外传播分析——以杜甫诗歌传播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燕霞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88-93,共6页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由来已久,文学典籍作为连接情感、凝聚认同的文化载体,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担当重要角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推动中国与世界文化互相对话、相互理解的重要工具。以传播学理论7W模式为指导,以“诗圣”杜...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由来已久,文学典籍作为连接情感、凝聚认同的文化载体,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担当重要角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推动中国与世界文化互相对话、相互理解的重要工具。以传播学理论7W模式为指导,以“诗圣”杜甫诗歌海外传播为研究对象,分析各传播要素如何作用和影响杜甫诗歌海外传播。杜甫诗歌海外传播,除遵循一般传播规律,选取适合国外受众需求,引发心灵交流、情感沟通的传播内容,重视诗歌翻译的质量外,还要借力多种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展现真实、全面和立体的中国文化,并在传播受众面和效果方面提质,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7W模式 杜甫诗歌 海外传播 新媒体
下载PDF
杜甫诗歌的悲凉美初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正治 《固原师专学报》 2006年第1期17-18,共2页
悲凉的美学风格是杜甫诗歌的主要特色。以乐境写哀的写作手法,独特意象的选取,环境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等是杜诗悲凉美的主要表现。杜诗悲凉美的产生,既是时代环境的折射,也是诗人心境的写照,同时受到了传统诗风的影响。
关键词 杜甫诗歌 悲凉美 表现 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