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鹃三节叶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付浪 贾彩娟 +1 位作者 温健 陈科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3-1048,共6页
杜鹃三节叶蜂Arge similis(Vollenhoven)是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为害杜鹃花科Ericaceae的多个栽培种类,严重影响植株的长势及观赏价值。本试验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对杜鹃三节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 杜鹃三节叶蜂Arge similis(Vollenhoven)是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为害杜鹃花科Ericaceae的多个栽培种类,严重影响植株的长势及观赏价值。本试验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对杜鹃三节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鹃三节叶蜂在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一年发生7代,以蛹越冬,翌年2月下旬越冬蛹陆续开始羽化为成虫,3月上中旬即开始产卵,4-9月份有明显的世代重叠,11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完成一个世代需要32-46 d。卵集中产在杜鹃嫩叶叶背与叶缘表皮之间。幼虫共5龄,具有暴发性、暴食性的特点,1-2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为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在植株基部周围的土壤中或枯枝落叶层间吐丝结茧化蛹,化蛹深度在距地表2-5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三节叶蜂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下载PDF
杜鹃三节叶蜂(Arge Similis Vollenhoven)的发生和防治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列 《广西植保》 1998年第3期20-22,共3页
此虫分布于日本、广西、香港,是为害杜鹃科(Ericaceae)植物的重要害虫。幼虫吃叶,被害状由残缺而至秃枝,对生长影响颇大。野外全年中均可见其不同虫态,世代叠置,不易区分代别。考查香港地区每年发生8代,并查明了其生... 此虫分布于日本、广西、香港,是为害杜鹃科(Ericaceae)植物的重要害虫。幼虫吃叶,被害状由残缺而至秃枝,对生长影响颇大。野外全年中均可见其不同虫态,世代叠置,不易区分代别。考查香港地区每年发生8代,并查明了其生活史。气候和天敌对其发生消长有重大影响。采取“狠治第一代、挑治后继各代”和“全面封杀与重点挑治结合”的策略,可有效的控制其为害。幼虫对药剂敏感,常用的杀虫剂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保护赤眼蜂和适时修剪,对抑制此虫发生为害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三节叶蜂 赤眼蜂 防治 园林植物害虫
下载PDF
杜鹃三节叶蜂卵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彩娟 林贝满 +4 位作者 曾振平 袁银 温健 梁嘉浩 陈科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4-748,共5页
调查研究了杜鹃三节叶蜂卵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杜鹃三节叶蜂偏好于植株上层以及枝条的末端产卵。其Iwao m*-m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模型分别为m*=8.86+1.65 m、lg(S2)=0.6341+1.6268×lg(m),对模型的参数分析表明,杜鹃三节叶蜂... 调查研究了杜鹃三节叶蜂卵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杜鹃三节叶蜂偏好于植株上层以及枝条的末端产卵。其Iwao m*-m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模型分别为m*=8.86+1.65 m、lg(S2)=0.6341+1.6268×lg(m),对模型的参数分析表明,杜鹃三节叶蜂卵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强度随密度的升高而增大;运用Iwao m*-m回归模型中的两个参数α和β值,确定了在不同密度、不同准确度要求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三节叶蜂 空间格局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杜鹃三节叶蜂羽化与生殖行为节律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先慧 杨森 +3 位作者 张瑜 马涛 贾彩娟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6期20-23,共4页
野外采集杜鹃三节叶蜂Arge similis 3龄及以上老熟幼虫或茧在室温(25±1)℃、光周期L∶D=14∶10(光期6∶00—20∶00,暗期20∶00—6∶00)、空气相对湿度RH=75%±10%的实验室饲养,观察成虫羽化、求偶、交尾等生殖节律。结果表明:... 野外采集杜鹃三节叶蜂Arge similis 3龄及以上老熟幼虫或茧在室温(25±1)℃、光周期L∶D=14∶10(光期6∶00—20∶00,暗期20∶00—6∶00)、空气相对湿度RH=75%±10%的实验室饲养,观察成虫羽化、求偶、交尾等生殖节律。结果表明:杜鹃三节叶蜂结茧后10 d即可羽化,主要集中在蛹期12~16 d的光期,13 d为羽化高峰,光期3~7 h(9∶00—13∶00)为羽化高峰期;求偶行为主要发生在光期7. 5~9 h(13∶30—15∶00),高峰期出现在光期8. 5 h(14∶30),雌虫求偶率和求偶次数随着日龄增大而降低;成虫交尾主要集中在前3日龄,交尾持续时间随日龄增加而下降,交尾后雌虫的平均产卵量为25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三节叶蜂 羽化 求偶 交尾 产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