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法合成棒束状纳米CeO_2粉体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陈丰 陈志刚 +3 位作者 马娟宁 钱君超 王盟盟 陆秋月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94,共6页
在醇-水体系中以P123为模板、硝酸铈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棒束状纳米CeO2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硝酸铈与草酸的物质的量比(nCH)、溶液pH以及反应时间对CeO2粉体颗粒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棒束状纳米CeO2粉体的最佳工艺参数;将最佳... 在醇-水体系中以P123为模板、硝酸铈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棒束状纳米CeO2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硝酸铈与草酸的物质的量比(nCH)、溶液pH以及反应时间对CeO2粉体颗粒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棒束状纳米CeO2粉体的最佳工艺参数;将最佳工艺参数下制得的CeO2对酸性品红溶液进行催化降解试验,并与块状CeO2催化降解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制备棒束状纳米CeO2的最佳工艺参数为200℃、nCH=2∶3、pH=1、反应时间360 min;在此最佳工艺参数下制备的棒束状纳米CeO2对酸性品红溶液的催化活性比普通块状CeO2的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性能 水热法 束状结构 纳米氧化铈
下载PDF
束状纳米二氧化硅的快速制备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雪慧 张晓锋 +1 位作者 赵彦保 肖高峰 《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14-16,23,共4页
在水醇体系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氨催化正硅酸乙酯水解,快速合成了束状纳米二氧化硅.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束状二氧化硅的形貌,讨论了反应时间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浓度对其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束状二氧化硅形成的... 在水醇体系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通过氨催化正硅酸乙酯水解,快速合成了束状纳米二氧化硅.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束状二氧化硅的形貌,讨论了反应时间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浓度对其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束状二氧化硅形成的最佳条件,并提出了束状结构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状结构 纳米材料 二氧化硅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束状TiO_2纳米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小波 崔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2-1165,1169,共5页
文章采用低温液相法,通过在前驱体中加入不同量的硬脂酸钠制备出小颗粒状和束状纳米TiO2干凝胶,用XRD、TEM、UV-Vis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浸渍提拉法,将载玻片在2种形貌TiO2的溶胶中制备成膜,比较其光催化活性和亲水性能的差异。结果... 文章采用低温液相法,通过在前驱体中加入不同量的硬脂酸钠制备出小颗粒状和束状纳米TiO2干凝胶,用XRD、TEM、UV-Vis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浸渍提拉法,将载玻片在2种形貌TiO2的溶胶中制备成膜,比较其光催化活性和亲水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350℃烧结2 h后束状结构纳米TiO2保持原有的形貌,金红石型的质量分数为23.2%,并表现出较好的宏观性能,紫外光照射1 h后薄膜接触角低于5°,其对低浓度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为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束状结构 亲水性 光催化
下载PDF
企业家能力束的三维结构与阶段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林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企业家能力 束状三维结构 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 制度创新 经营策略
下载PDF
γ-AlOOH/Al_2O_3修饰硅藻土的制备与Cs^+、Pb^(2+)吸附性能 被引量:16
5
作者 郑广伟 杜玉成 +3 位作者 侯瑞琴 孙广兵 王金淑 吴俊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0-938,共9页
以结晶氯化铝(AlC l3·6H2O)作为铝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在硅藻土盘上制备了束状纳米结构γ-AlO OH/Al2O3复合吸附剂。采用XRD、SEM、TEM、TG/DSC、N2吸脱附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样品对133Cs+及Pb2+... 以结晶氯化铝(AlC l3·6H2O)作为铝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在硅藻土盘上制备了束状纳米结构γ-AlO OH/Al2O3复合吸附剂。采用XRD、SEM、TEM、TG/DSC、N2吸脱附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样品对133Cs+及Pb2+的吸附能力。研究表明,样品γ-AlO OH/硅藻土、γ-Al2O3/硅藻土对Cs+及Pb2+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两者对Cs+的去除率分别为98.9%和99.6%;对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57.1、416.7 mg·g-1。两种样品对Pb2+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状纳米结构 复合吸附剂 硅藻土 吸附 吸附模型
下载PDF
硫化法生产含蛋白可消化羽毛粉
6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1995年第1期28-28,共1页
(1)主要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本工艺,不水解蛋白,而是松解角蛋白束状结构,使其中的肽键暴露出来,这种推动原有束状结构的角蛋白在本工艺中称为变性角蛋白。由于束状结构的松解和肽键的暴露,变性角蛋白可被牲畜本身的胃肠道的蛋白酶水解消... (1)主要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本工艺,不水解蛋白,而是松解角蛋白束状结构,使其中的肽键暴露出来,这种推动原有束状结构的角蛋白在本工艺中称为变性角蛋白。由于束状结构的松解和肽键的暴露,变性角蛋白可被牲畜本身的胃肠道的蛋白酶水解消化吸收利用。这是一条可以循回利用硫化物的较为经济的工艺流程,并为此工艺流程设计了专用的酸化除硫反应器。本工艺的特点是:①所生产的变性角蛋白经过试验证明为可消化的,在20℃~50℃下硫化物处理氨酸不发生脱硫和消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法 角蛋白 可消化 束状结构 技术特点 工艺流程设计 羽毛 蛋白酶水解 消化吸收 经济效益分析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RHEOGICAL PROPERTIES OF SURFACTANT SOLUTION
7
作者 熊贤鹏 刘卫华 +2 位作者 昂海松 高秀峰 魏进家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7年第3期232-238,共7页
The Brownian dynamics (BD) simulation of a dilute surfactant solution is conducted in a steady shear flow. The rodlike micelle is assumed as a rigid rod composed of lined-up beads. A novel intercluster potential mod... The Brownian dynamics (BD) simulation of a dilute surfactant solution is conducted in a steady shear flow. The rodlike micelle is assumed as a rigid rod composed of lined-up beads. A novel intercluster potential model is introduced for describ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icelles. In the model, the Lennard-Jones and the soft-sphere potentials are used as inter-bead potentials for end-end and interior-interior beads, respectively. The micelles are combined at their ends to form a network structure at lower shear rates and are disconnected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parallel to the shear flow direction with increasing shear rate. The change of micellar microstructures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shear rate results in shear thi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uted shear viscosities and first normal stress difference coefficients. The effects of surfactant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n the micellar structures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ar viscosities and the first normal stress difference coefficient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viscosity of the surfactant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TANT MICROSTRUCTURE rodlike micelle Brownian dynamics simulation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预氧化过程组成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小佳 罗倩华 +1 位作者 朱一钧 王海舟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7,共6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裂解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手段, 探索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预氧化过程中组成及结构演变的规律. 预氧化初期, PAN丝束结构消失, 呈半融状. 共聚体首先参加反应, 酯类等消失, 分子发生环状交...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裂解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手段, 探索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预氧化过程中组成及结构演变的规律. 预氧化初期, PAN丝束结构消失, 呈半融状. 共聚体首先参加反应, 酯类等消失, 分子发生环状交联, 环化指数缓慢增加. 预氧化初期与中期为环化反应最激烈阶段, 易使结构固定化, 形成结构性缺陷, 应加强前期牵伸. 预氧化中期重排形成新的片块堆垛束状结构, 并逐步向片状扇形发散结构转变, 框架结构在预氧化后期趋于稳定. 此阶段, 由于羧酯共聚体的诱发逐步形成非常稳定的环状结构, 单体、二聚体、三聚体明显减少. 预氧化后期只剩下含—CN基的碎片, 最后—CN碎片亦消失, 环化指数随预氧化过程升高, 结构形貌不再发生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预氧化 结构演变 结构性缺陷 航空材料 片块堆垛束状结构 片状扇形发散结构
原文传递
High-lying excited states in ^10Be from the ^9Be(^9Be,^10Be)^8Be reaction
9
作者 Wei Jiang YanLin Ye +24 位作者 ZhiHuan Li ChengJian Lin QiTe Li YuCheng Ge JianLing Lou DongXing Jiang Jing Li ZhengYang Tian Jun Feng Biao Yang ZaiHong Yang Jie Chen HongLiang Zang Qiang Liu PengJie Li ZhiQiang Chen Yun Zhang Yang Liu XiaoHui Sun Jing Ma HuiMing Jia XinXing Xu Lei Yang NanRu Ma LiJie Su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8-52,共5页
A transfer-reaction experiment of ~9Be(~9Be,^(10)Be)~8Be was performed at a beam energy of 45 Me V.Excited states in ^(10)Be up to 18.80 Me V are produced using missing mass and invariant mass methods.Most of the obse... A transfer-reaction experiment of ~9Be(~9Be,^(10)Be)~8Be was performed at a beam energy of 45 Me V.Excited states in ^(10)Be up to 18.80 Me V are produced using missing mass and invariant mass methods.Most of the observed high-lying resonant states,reconstructed from theα+~6He and t+~7Li decay channels,agree with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results.In addition,two new resonances at 15.6 and 18.8 Me V are identified from the present measurement.The 18.55 Me V state is found to decay into both the t + ~7Lig:s: and t + ~7Li?(0.478 MeV) channels, with a relative branching ratio of 0:93 ± 0:33. Further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are encouraged to interpret this new information on cluster structure in neutron-rich light nucl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er reaction high-lying excited states cluster decay invariable mass meth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