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心脏束细胞-心肌细胞演化系观察
1
作者 丁一 史学义 +3 位作者 冯若 刘国红 王一菱 张林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观察羊心室内膜下层束细胞演化形成心肌细胞的动态过程。方法:12只山羊取心脏后,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心室内膜下Ⅰ型束细胞分裂增生为Ⅱ型束细胞团或心肌生成单位。生成单位经横向与纵向2种方式,... 目的:观察羊心室内膜下层束细胞演化形成心肌细胞的动态过程。方法:12只山羊取心脏后,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心室内膜下Ⅰ型束细胞分裂增生为Ⅱ型束细胞团或心肌生成单位。生成单位经横向与纵向2种方式,演化形成蒲肯野纤维和工作心肌细胞;部分Ⅰ型束细胞经Ⅱ型束细胞直接演化为工作心肌。结论:正常成体羊心室传导心肌和工作心肌属同一细胞演化系,羊心室心肌主要来源于束细胞-心肌细胞演化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心肌 束细胞 蒲肯野纤维 工作心肌
下载PDF
神经束细胞鞘的光镜观察
2
作者 王天有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37-39,共3页
通过外周神经切片观察发现,在神经束与其外面的神经束膜之间,存在由神经束细胞构成的上皮细胞鞘。该鞘一般由2—4层连续的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广泛存在于所有脑、脊神经及其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及其神经节内。其机能尚不清楚,但从形态结构... 通过外周神经切片观察发现,在神经束与其外面的神经束膜之间,存在由神经束细胞构成的上皮细胞鞘。该鞘一般由2—4层连续的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广泛存在于所有脑、脊神经及其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及其神经节内。其机能尚不清楚,但从形态结构特点和分布位置来看,它可能是神经束的支持、保护和绝缘装置,不但使神经束和神经纤维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而且可使神经冲动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准确无误的传递。此外,还可能对神经纤维与结缔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选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束细胞 组织学
下载PDF
正常人周围神经内膜中的纤维性长间距体及神经束膜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戈 赵艺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210-214,241-242,共7页
本文报道在电镜下观察了正常人腹壁神经小分支的神经束膜细胞的超微结构,并在神经内膜间质中发现了纤维性长间距体(FLS)。1.2~5层神经束膜细胞紧密地包绕着神经束。束膜细胞呈扁平样排列,胞质内有丰富的微丝和吞饮小泡,基膜明显而连续... 本文报道在电镜下观察了正常人腹壁神经小分支的神经束膜细胞的超微结构,并在神经内膜间质中发现了纤维性长间距体(FLS)。1.2~5层神经束膜细胞紧密地包绕着神经束。束膜细胞呈扁平样排列,胞质内有丰富的微丝和吞饮小泡,基膜明显而连续。紧贴其外的和神经内膜中的成纤维细胞均无基膜。两相贴的束膜细胞之间可见缝管连接和丰富的桥粒,也可见胶原纤维。神经内膜间质中胶原原纤维细,有FLS体存在;而束膜外侧的胶原原纤维较粗,未见FLS体。2.多数FLS体与无髓神经纤维的Schwann细胞基膜相连,个别处周围为一般胶原原纤维,未见基膜;有髓神经纤维的Schwann细胞处未见FLS体。纵切面上,多数FLS体呈纺锤状,大小不等,其长轴与相邻胶原原纤维的长轴平行,有时可见两者相互延续移行。偶见FLS体呈桥样架于两Schwann细胞之间,FLS体的暗带与两侧Schwann细胞的基膜相延续。还见2~3个FLS体并为一体,但横纹错开。FLS体的斜断面近似长方形,也呈横纹样结构,与纵断面没有很大区别。FLS体的横纹周期长约133nm,暗带约53nm,主要由电子较密的颗粒状物构成;明带约80nm,由方向大致相同的微丝网构成;横纹周期中无细横纹存在。本文并对神经束膜细胞可能的作用、FLS体与基膜的关系、FLS体的横纹周期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结构 纤维性长间距体(FLS) 神经内膜 神经细胞 周围神经
下载PDF
神经束膜细胞及神经束膜炎病理特征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华(综述) 白清清(综述) 梁艳(审校)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神经束膜炎是一种以周围神经支配区浅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伴运动障碍的一种罕见周围神经病,病理改变主要是受累的神经束膜增厚,神经束膜细胞变性坏死,并部分神经纤维轴突变性、髓鞘脱失^([1-3])。类固醇激素治疗、血浆置换及免疫调节治... 神经束膜炎是一种以周围神经支配区浅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伴运动障碍的一种罕见周围神经病,病理改变主要是受累的神经束膜增厚,神经束膜细胞变性坏死,并部分神经纤维轴突变性、髓鞘脱失^([1-3])。类固醇激素治疗、血浆置换及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效。此病确切病因尚不确定,神经束膜的改变可能是此病的关键。现结合神经束膜炎的病理特点,就神经束膜细胞的发育、神经束膜细胞间的连接、神经束膜细胞与周围神经损伤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神经膜炎 病理 周围神经病 运动障碍
下载PDF
家兔房室隔内过渡细胞束的形态学及细胞动作电位特征
5
作者 谢松梅 牛小麟 +2 位作者 党寅虎 张超英 凌凤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3期207-210,共4页
为研究房室隔形态学特点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 ,选用 10只家兔做房室隔连续切片观察形态学特征后 ,在 30只家兔房室隔标本上 ,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引导细胞动作电位 (AP) ,配合微电泳技术等方法对所记录细胞进行定位判断。结果 :①光镜... 为研究房室隔形态学特点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 ,选用 10只家兔做房室隔连续切片观察形态学特征后 ,在 30只家兔房室隔标本上 ,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引导细胞动作电位 (AP) ,配合微电泳技术等方法对所记录细胞进行定位判断。结果 :①光镜下 ,房室隔内可见三条主要由过渡细胞 (TC)组成的房结束 (ANBs) ,向前延续成一大束TC束 ,为结后延伸 (PNE) ,其与AVN后端自然延续。②PNE及ANBs中TC的AP特性与AVN细胞相似 ,最大舒张电位 (MDP)负值 (- 6 2± 4 ,- 6 3± 9,- 6 2± 6mV)小于普通右房肌细胞 (- 70± 6mV ,P <0 .0 5 ) ;动作电位幅度 (APA)较低 ;0期最大上升速度 (Vmax) (19± 2 ,18± 1,14± 1V/s)明显慢于普通右房肌细胞 (93± 2V/s,P <0 .0 1) ;有 4期缓慢自动除极 ,但PNE及ANBs中TC的 4期自动除极速度 (V4) (5 7± 4 ,5 7± 1mV/s)明显慢于AVN细胞 (92± 5mV/s,P<0 .0 5 )。结论 :①PNE、ANBs中TC有自律性 ,传导性低。②结合形态学特点 ,认为PNE和ANBs共同参与房室交界区大折返环路中的慢径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房室隔 过渡细胞 形态学 细胞动作电位 电生理学
下载PDF
单细胞单粒子微束的发展及放射生物学应用现状
6
作者 陈法国 林海鹏 +3 位作者 王勇 党旭红 梁润成 任越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192,共9页
综述了单细胞单粒子微束的发展及其在放射生物学方面的应用现状。通过准直或聚焦方式,可以将加速器粒子束流在空气中的束斑限定到微米或亚微米大小,而聚焦微束因其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快的电磁扫描照射速度成为发展主流;借助于先进的... 综述了单细胞单粒子微束的发展及其在放射生物学方面的应用现状。通过准直或聚焦方式,可以将加速器粒子束流在空气中的束斑限定到微米或亚微米大小,而聚焦微束因其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快的电磁扫描照射速度成为发展主流;借助于先进的荧光显微镜及微速成像技术,当前的粒子微束能够对活细胞辐射诱导DNA损伤的早期响应进行在线可视化观测。微束对单个细胞或亚细胞结构进行精准定量和定位照射的特点,使其成为低剂量效应、辐射诱导旁效应以及亚细胞结构辐射敏感性研究的重要实验工具,正逐步将其应用从细胞培养模型拓展到更为复杂的组织或体内模型,用于研究受照生物样品辐射响应的空间和时间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单粒子微 粒子加速器 亚微米分辨率 放射生物学
下载PDF
体外共培养条件下毛囊神经嵴干细胞促进神经束膜细胞迁移和增殖
7
作者 于皓杰 杜甑衎 +4 位作者 付靖乔 肖楚兰 杨向群 许家军 刘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2-518,共7页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神经束膜细胞的有效方案,并初步研究毛囊神经嵴干细胞(hfNCSC)对神经束膜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采用“限时消化-差速贴壁-化学药物”方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束膜细胞进行培养和纯化,同时培养大鼠触须垫hfNCSC,并对细胞进行...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神经束膜细胞的有效方案,并初步研究毛囊神经嵴干细胞(hfNCSC)对神经束膜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采用“限时消化-差速贴壁-化学药物”方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束膜细胞进行培养和纯化,同时培养大鼠触须垫hfNCSC,并对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借助Transwell小室建立hfNCSC与神经束膜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在Transwell上室接种神经束膜细胞,下室接种hfNCSC(hfNCSC共培养组)或不接种细胞(对照组),共培养6、12和18 h后进行结晶紫染色,观测神经束膜细胞的迁移情况。取hfNCSC条件培养基(hfNCSC条件培养基组)和含2%FBS的DMEM培养基(对照组)分别作用于神经束膜细胞,24、48和72 h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本方案可在2周的时间内获得纯度高达(97.66±2.08)%的神经束膜细胞。将神经束膜细胞与hfNCSC共培养6、12和18 h后,可见hfNCSC共培养组神经束膜细胞的迁移数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hfNCSC条件培养基作用于神经束膜细胞24 h和48 h后,hfNCSC条件培养基组与对照组神经束膜细胞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作用72 h后,hfNCSC条件培养基组神经束膜细胞的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限时消化-差速贴壁-化学药物”方法可成功培养和纯化神经束膜细胞;hfNCSC可激活神经束膜细胞,促进其迁移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毛囊神经嵴干细胞 共培养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金丝桃属植物细胞悬浮束的生长和金丝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美国)
8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3年第7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金丝桃属植物 细胞悬浮 生长 金丝桃素 含量 美国 光照条件 细胞凝块
下载PDF
右心室条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谭玉珍 王海杰 +1 位作者 李人光 吴洪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本文用78例成人心脏和35例小儿心脏研究了右心室条束。成人心脏中45例(58%)出现右心室条束70条,平均每例1.56±0.75条。小儿心脏中18例(51%)出现条束26条,平均每例1.44±0.70条。右心室条束位于右心室的流入道和心尖处,多附... 本文用78例成人心脏和35例小儿心脏研究了右心室条束。成人心脏中45例(58%)出现右心室条束70条,平均每例1.56±0.75条。小儿心脏中18例(51%)出现条束26条,平均每例1.44±0.70条。右心室条束位于右心室的流入道和心尖处,多附着于室间隔与室前壁或前乳头肌之间。右心室条束可分为乳白色条束和暗红色条束,其组织结构特点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右心室条 心肌纤维 束细胞
下载PDF
离子束生物技术新进展——代为序
10
作者 程备久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离子生物技术 辐射生物学 激光生物学 离子生物工程 束细胞 安徽农业大学 食品保鲜 植物育种 单离子 微生物菌种
下载PDF
右心室条束的形态学观察
11
作者 谭玉珍 王海杰 +1 位作者 吴洪娟 李人光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用78例成人心脏和35例小儿心脏研究了右心室条束。成人心脏中45例(58%)出现右心室条束70条,平均每例1.56±0.75条。小儿心脏中18例(51%)出现右心室条束26条,平均每例1.44±0.70条。右心室条束位于右心室的流入道和心尖处... 本文用78例成人心脏和35例小儿心脏研究了右心室条束。成人心脏中45例(58%)出现右心室条束70条,平均每例1.56±0.75条。小儿心脏中18例(51%)出现右心室条束26条,平均每例1.44±0.70条。右心室条束位于右心室的流入道和心尖处,多附着于室间隔与室前壁或前乳头肌之间。右心室条束可分为乳白色条束和暗红色条束,其组织结构特点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右心室条 心肌纤维 束细胞
下载PDF
绵羊卵泡成分对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布赫 旭日干 《细胞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哺乳动物卵巢中的卵母细胞一直处于减数分裂的停滞状态,卵泡内各成分被认为是产生抑制因子的主要来源。本研究以绵羊卵泡各成分为研究对象,用共培养的方法对卵丘细胞、颗粒细胞、膜细胞在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加以探讨。结... 哺乳动物卵巢中的卵母细胞一直处于减数分裂的停滞状态,卵泡内各成分被认为是产生抑制因子的主要来源。本研究以绵羊卵泡各成分为研究对象,用共培养的方法对卵丘细胞、颗粒细胞、膜细胞在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加以探讨。结果表明:1.卵泡整体及卵泡分泌物在体外可以有效地维持减数分裂停滞,经过24h培养,这两个处理组中,处于GV期的卵母细胞分别为69.6%和49.1%。经抑制处理后的卵母细胞脱离抑制环境后可以继发成熟,MⅡ比率可达88.9%。去掉卵丘细胞的裸卵其减数分裂过程不能被卵泡分泌物有效抑制,24h培养后其GV期比例为17.8%。以上结果说明卵泡中的抑制因子主要是通过卵丘细胞来发挥其调控作用的。2.用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共培养,结果发现具有颗粒细胞卵丘细胞缝隙连接的卵母细胞(COCs)在培养24小时后47.4%达到MⅡ,与在不具有细胞连接的悬浮颗粒细胞中共培养的卵母细胞之间存在无显著差异,无论是紧密连接的颗粒细胞层还是悬浮在培养液中的颗粒细胞都不能有效抑制生发泡破裂(GVBD)的发生,只能将卵母细胞抑制在MⅡ以前的各个时期。以上结果说明颗粒细胞在体外分泌抑制因子的活力大大下降。3.卵泡膜细胞具有分泌抑制成熟分裂因子的能力,与膜细胞层共培养的卵母细胞在8h和24h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卵泡成分 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 调控 卵丘细胞 颗粒细胞 抑制因子 细胞 体外共培养
下载PDF
家兔房室交界区及其周围组织立体结构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谌辉 黄从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4期297-301,共5页
为探讨家兔房室交界区及其周围组织立体结构 ,选取 17只家兔 ,切取含有Koch三角的长方形组织块 ,取纵向平行面及纵向垂直面两个平面分别进行连续切片 ,观察家兔房室结及房室交界区后部的立体形态特征。结果 :家兔房室结立体形态接近梨... 为探讨家兔房室交界区及其周围组织立体结构 ,选取 17只家兔 ,切取含有Koch三角的长方形组织块 ,取纵向平行面及纵向垂直面两个平面分别进行连续切片 ,观察家兔房室结及房室交界区后部的立体形态特征。结果 :家兔房室结立体形态接近梨形 ,由 3层细胞束组成 ,上浅层细胞束细胞细长 ,染色着色较浅 ,排列较紊乱 ,在房室结上浅方的中后部与心房肌呈交织连接 ,中层细胞束细胞短小 ,染色浅 ,排列杂乱 ,中央部位细胞核大且圆。下深层细胞束细胞较长 ,染色着色深 ,排列整齐 ,在房室结中前部 ,该束与其深面偏上部位的心房肌直接相连。下深层细胞束和上浅层细胞束在房室结前端汇合后向His束延伸。房室交界区后部细胞较小 ,着色较浅 ,前端与房室结 3层细胞束均直接相连 ,后端在冠状窦口附近与心房肌相连 ,相连心房肌细胞细小。结论 :家兔房室交界区立体结构较为复杂 ,房室结 3层细胞束细胞形态及排列方式明显不同 ,此可能是导致房室结传导发生纵向分离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解剖学 房室交界区 立体结构 细胞 家兔
下载PDF
分离自禽神经纤维肉瘤的禽白血病病毒的分子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14
作者 Ochi A 吴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98,共1页
周围神经鞘瘤(PNSTs)在鸡上很少发生,其病因仍有待研究。本试验对自然发生于日本原种鸡的周围神经鞘瘤进行了病理学鉴定,并对从该瘤中分离的禽白血病病毒(ALV)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发现发病鸡表现为颈部皮下有坚硬肿块,且这... 周围神经鞘瘤(PNSTs)在鸡上很少发生,其病因仍有待研究。本试验对自然发生于日本原种鸡的周围神经鞘瘤进行了病理学鉴定,并对从该瘤中分离的禽白血病病毒(ALV)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发现发病鸡表现为颈部皮下有坚硬肿块,且这个肿块与相邻的脊髓神经(C9-14)相连,微观上大部分为含梭型细胞(与贝罗凯体排列成交错的束、流、栅栏样)的细胞组织,少部分由富含胶原蛋白的细胞组织组成。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表明,肿瘤细胞分2类:①波形蛋白、葡萄糖转运子(GLUT1)和claudin1均为阳性的神经束膜细胞;②波形蛋白阳性、S-100α/β间或阳性、GLUT1阴性的雪旺氏细胞。病理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例为神经纤维瘤感染。对分离自纤维瘤的禽白血病病毒分离株CTS_5371的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序,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是与先前报道的禽白血病/肉瘤病毒不同的、一株新的重组病毒。另外,感染试验结果显示,CTS_5371诱导雪旺氏细胞和神经束膜细胞的增殖。本试验结果表明,ALV分离株能诱发鸡的周围神经鞘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鞘瘤 禽白血病病毒 神经细胞 雪旺氏细胞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小麦根尖分裂期细胞肌动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慧泽 翟菁如 +1 位作者 杜美婷 韩榕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6-310,共5页
以增强UV-B(10.08kJ·m-2·d-1)辐射后的小麦根尖细胞为材料,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FITC-Ph)为探针,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分析小麦根尖分裂期细胞肌动蛋白在分裂周期的分布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 以增强UV-B(10.08kJ·m-2·d-1)辐射后的小麦根尖细胞为材料,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FITC-Ph)为探针,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分析小麦根尖分裂期细胞肌动蛋白在分裂周期的分布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后,间期细胞肌动蛋白纤丝排列紊乱;前期细胞周质中肌动蛋白纤丝变为短的片段,点状荧光随机分布在周质;中期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明亮的肌动蛋白片段消失,点状荧光消失;有丝分裂后期到末期,成膜体区域肌动蛋白纤丝或成弥散状或完全消失,且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不均等分裂及三束分裂等染色体畸变类型和异常分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UV-B 小麦 分裂细胞 肌动蛋白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原文传递
听力学
16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1993年第5期195-200,共6页
关键词 听力学 细胞静纤毛 外毛细胞 听力减退 内耳迷路 频率跟随反应 药物中毒性耳聋 高频听力 噪声暴露 豚鼠耳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