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条中32时期我国小麦条锈抗源之现状 被引量:86
1
作者 杨作民 解超杰 孙其信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用条中 (CY) 2 9、 31、 32号生理小种对 6类抗性材料进行了苗期分小种和成株期混小种鉴定。结果表明 ,除Yr5、 10、 15外 ,还有一些 Yr基因和许多抗病材料目前在我国仍表现抗病。加强对这些抗源材料的研究与利用将能缓解当前条锈病抗... 用条中 (CY) 2 9、 31、 32号生理小种对 6类抗性材料进行了苗期分小种和成株期混小种鉴定。结果表明 ,除Yr5、 10、 15外 ,还有一些 Yr基因和许多抗病材料目前在我国仍表现抗病。加强对这些抗源材料的研究与利用将能缓解当前条锈病抗源贫乏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中32时期 小麦 抗源 现状 生理小种 锈病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勃 郝保军 +5 位作者 王保通 李强 李高宝 郭海鹏 王芳 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7-181,共5页
【目的】建立具有应用价值的小麦条锈菌条中32生理小种的SCAR检测标记。【方法】用100条随机引物对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12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RAPD筛选,寻找特异性片断,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将该特异性片段转化成条中32号小种的SCA... 【目的】建立具有应用价值的小麦条锈菌条中32生理小种的SCAR检测标记。【方法】用100条随机引物对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12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RAPD筛选,寻找特异性片断,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将该特异性片段转化成条中32号小种的SCAR专化型标记。设计并合成SCAR特异性引物,对不同来源的条中32号进行SCAR检测。【结果】引物S1271从条中32号生理小种中扩增出长度为320 bp的特异片段,该片段可作为条中32号的SCAR标记。从不同来源的条中32号生理小种中扩增出了筛选到的SCAR标记。【结论】成功建立了条中32专化SCAR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锈菌 条中32 RAPD SCAR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人工合成小麦RIL群体对条锈病新小种条中32的抗性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永禄 杨武云 +4 位作者 曾云超 李朝苏 彭云良 邹裕春 陈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66-269,共4页
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资源Syn-CD780与感病品种川育12杂交,构建了一套重组近交系(F8,131个株系)。2004~2006年,就重组近交系对条锈病优势生理小种条中32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苗期抗感比例为3.09∶1,卡方值0.0230... 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资源Syn-CD780与感病品种川育12杂交,构建了一套重组近交系(F8,131个株系)。2004~2006年,就重组近交系对条锈病优势生理小种条中32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苗期抗感比例为3.09∶1,卡方值0.0230,成株期抗感比例为1.42∶1,卡方值0.3403,二者均达极显著水平。由此推断Syn-780含有1对苗抗基因,而成株期抗性则可能由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有关抗性基因的来源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RIL群体 条中32
下载PDF
野生二粒小麦苗期及成株期对条中32的抗性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强 严俊 +2 位作者 黄丽丽 Fahima T 程剑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2,共3页
利用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生理小种条中32,对以色列地中海沿岸的Bet-Oren、Bat-Shelomo和Givat-Koach 3个群体的30个基因型的1 030个体苗期及成株期进行接种抗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苗期抗性绝大多数材料均表现为感病,其中占总鉴定个体... 利用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生理小种条中32,对以色列地中海沿岸的Bet-Oren、Bat-Shelomo和Givat-Koach 3个群体的30个基因型的1 030个体苗期及成株期进行接种抗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苗期抗性绝大多数材料均表现为感病,其中占总鉴定个体数目的表现型比例:高抗1.5%;中抗13.0%;感病85.5%。群体抗病比例:平均为6.67%,Beit-Oren为0%,Bat-Shelomo和Givat-Koach都为10%。此外,在苗期表现高抗和中抗的个体,其成株期均表现为抗,其中基因型TZ35和TZ94的野生二粒小麦个体表现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锈病 抗性鉴定 条中32
下载PDF
中国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的命名及其特性 被引量:30
5
作者 万安民 吴立人 +2 位作者 金社林 姚革 王保通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7-352,共6页
条中32号(原Hybrid46致病类型3,简称HY-3)是1991年首次在青海湟中的小麦品种红阿勃上采集到的。从其毒性基因谱、对生产品种的致病范围和近年来的出现频率衡量,预测其在以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优势小种之一,2002年经全国条锈菌... 条中32号(原Hybrid46致病类型3,简称HY-3)是1991年首次在青海湟中的小麦品种红阿勃上采集到的。从其毒性基因谱、对生产品种的致病范围和近年来的出现频率衡量,预测其在以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优势小种之一,2002年经全国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协作组研究决定把HY-3命名为条中32号。条中32号小种的出现和近年来的持续发展对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和流行及抗病育种产生重要影响,将增加我国条锈病流行潜力并对生产构成一定威胁。今后应对其动态进行连续监测,并研究应对措施,如开展抗病预见育种、病害流行预测预报和防治等,综合治理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锈菌 条中32 品种命名 特征特性
原文传递
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抗条锈病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宏 罗恒 +4 位作者 吉万全 王长有 王秋英 任志龙 薛秀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利用缺体回交法 ,以阿勃 3D缺体为母本、中 4 为父本培育出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 N90 2 5 - 3- 3-2 - 1- 1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已基本稳定 ,染色体构型为 2 n=4 2 =2 1″,测交杂种 F1 减数分裂中期 I染色体构型为 2 n=2 0″+2 '... 利用缺体回交法 ,以阿勃 3D缺体为母本、中 4 为父本培育出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 N90 2 5 - 3- 3-2 - 1- 1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已基本稳定 ,染色体构型为 2 n=4 2 =2 1″,测交杂种 F1 减数分裂中期 I染色体构型为 2 n=2 0″+2 '。该系对目前的条锈病流行小种和新小种均表现高抗至免疫 ,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为进一步研究该系的条锈病抗性遗传规律 ,以对条中 32感染的小偃 6号、中国春和阿勃分别与其杂交 ,F1 套袋自交 ,F2 代调查统计并分析其抗性分离情况。χ2 符合性测验结果表明 :小麦—偃麦草异代换系 N90 2 5 - 3- 3- 2 - 1- 1的后代植株对条中 32的抗性以3∶ 1分离 ,即表明该代换系对条中 32的抗性由一对完全显性等位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间偃麦草 异代换系 锈病 抗生遗传 Χ^2测验 条中32
下载PDF
小麦新种质N 9434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7
作者 张宏 任志龙 +4 位作者 王长有 王亚娟 王秋英 蔡东明 吉万全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1-613,共3页
以小簇麦代换系V 2的衍生后代N 9434作父本,辉县红、阿勃和阿勃20个单缺体系作母本分别进行杂交,F1和亲本苗期接种条锈菌单孢菌系条中32号,所有F1和9434表现为高抗条锈病,辉县红和阿勃表现为高感和感染条锈病.辉县红/N 9434及阿勃/N 943... 以小簇麦代换系V 2的衍生后代N 9434作父本,辉县红、阿勃和阿勃20个单缺体系作母本分别进行杂交,F1和亲本苗期接种条锈菌单孢菌系条中32号,所有F1和9434表现为高抗条锈病,辉县红和阿勃表现为高感和感染条锈病.辉县红/N 9434及阿勃/N 9434的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71∶33和73∶26,卡方测验结果符合理论比3∶1.所有单体F1自交后代中,除了9434/阿勃1 BN的F2抗感分离偏离3∶1外,其余均符合3∶1.表明该抗条锈种质对条中32的抗锈性由单个显性基因控制,位于1 B染色体.经推导分析认为,该抗性基因可能为Yr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中32 单体分析 遗传定位
下载PDF
贵州小麦区试材料对条锈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文 隋建枢 +2 位作者 王伟 杜月红 何庆才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94,101,共3页
2013—2014年以苗期接种条中32号生理小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自然抗性鉴定方法对贵州12个小麦区试材料进行抗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11个材料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较好的苗期和田间抗性,其中,黔0504-1、黔0507-2和川13014苗期及田间对条锈病免疫... 2013—2014年以苗期接种条中32号生理小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自然抗性鉴定方法对贵州12个小麦区试材料进行抗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11个材料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较好的苗期和田间抗性,其中,黔0504-1、黔0507-2和川13014苗期及田间对条锈病免疫,贵农008-28等5个材料对条锈病苗期近免疫、田间高抗,贵紫1号双高抗,另2个材料苗期、田间抗性均在中抗以上,抗性比率达9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锈病 条中32 抗性评价
下载PDF
贵州小麦品种资源对条锈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文 谭清群 +2 位作者 隋建枢 陈天清 何庆才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7期66-67,共2页
对95份贵州主要小麦品种(系)和135份育成中间材料接种条中32号小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表现免疫-近免疫的有19份和96份,占20.00%和71.11%;表现高抗-中抗的有11份和26份,占11.58%和19.26%。
关键词 小麦 条中32 抗性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