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抑制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 被引量:12
1
作者 史向党 罗非 +1 位作者 崔彩莲 韩济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刺激能否抑制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 (conditionedplacepreference ,CPP)的表达。方法 :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三室迷宫CPP系统 ,第 1天测试天然偏爱 ;第 2至 5天进行条件训练 (吗啡 4mg·kg-1,i.p ,对照组... 目的 :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刺激能否抑制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 (conditionedplacepreference ,CPP)的表达。方法 :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三室迷宫CPP系统 ,第 1天测试天然偏爱 ;第 2至 5天进行条件训练 (吗啡 4mg·kg-1,i.p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 ;第 6天在无药状态下观察大鼠在伴药盒的停留时间。于CPP检测后2 4h ,分别给予大鼠 2Hz或 10 0Hz的电针刺激 ,每天 1次 ,连续 3天 ,最后一次电针结束后 2 4h测定大鼠在伴药盒停留时间。结果 :实验组大鼠在伴药盒的偏爱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2Hz及 10 0Hz电针均能明显降低CPP大鼠在原伴药盒的偏爱分数。结论 :多次 2Hz及 10 0Hz电针均能抑制大鼠吗啡CPP表达 ,两种频率的抑制效应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频率 吗啡 条件位置偏爱
下载PDF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燕波 任燕华 +1 位作者 郑继旺 曾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左旋四氢巴马汀(lTetrahydropalmatine,lTHP)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影响以及自身能否产生CPP效应。方法本实验采用倾向性实验程序,①对♂SD大鼠sc吗啡(5.00mg·kg-1)或生理盐水(NS)训练8d,d9测定大...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左旋四氢巴马汀(lTetrahydropalmatine,lTHP)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影响以及自身能否产生CPP效应。方法本实验采用倾向性实验程序,①对♂SD大鼠sc吗啡(5.00mg·kg-1)或生理盐水(NS)训练8d,d9测定大鼠对伴药侧的偏爱效应或测试前40minipNS或不同剂量的lTHP(1.25~5.00mg·kg-1),观察这些预处理对该效应的影响;②测量不同剂量的lTHP(1.25~5.00mg·kg-1)慢性用药(每天1次,ip)对CPP效应消退的影响;③测试ipNS或lTHP(1.25~5.00mg·kg-1)能否诱导大鼠对伴药侧产生偏爱(方法同吗啡)。结果5.00mg·kg-1吗啡诱导大鼠对伴药盒产生明显的CPP;测试前ip2.50mg·kg-1或5.00mg·kg-1的lTHP明显降低吗啡诱导的CPP效应的表达(P<0.05),其慢性给药明显加速吗啡CPP效应的消退;3个剂量的lTHP均不能诱导大鼠形成CPP。结论lTHP能抑制吗啡的奖赏效应,可在吗啡成瘾的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四氢巴马汀 吗啡 条件位置偏爱
下载PDF
影响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各种因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杰 肖琳 +1 位作者 李勇辉 隋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各种因素 位置偏爱实验 条件位置偏爱 cpp 动物模型 药物渴求 模型训练 测验成绩 实验报告 前提条件 实验研究 环境线索 实验设计 试验动物 药物影响 行为学
下载PDF
氯胺酮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 被引量:14
4
作者 梅丽娜 王季石 +3 位作者 方琴 卢英豪 翟海峰 陆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大鼠模型上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特点,分析氯胺酮精神依赖性潜力。方法:(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及吗啡阳性对照组。(2)氯胺酮组每隔24h腹腔注射氯胺酮10m·lkg-1一次,连续6d,建立大鼠氯胺酮...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大鼠模型上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特点,分析氯胺酮精神依赖性潜力。方法:(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及吗啡阳性对照组。(2)氯胺酮组每隔24h腹腔注射氯胺酮10m·lkg-1一次,连续6d,建立大鼠氯胺酮精神依赖性模型,吗啡组给予等剂量的吗啡,对照组则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3)氯胺酮组及吗啡组于CPP形成后给予生理盐水进行消退实验。结果:(1)氯胺酮组及吗啡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CPP;(2)与吗啡组相比,氯胺酮组的CPP效应更显著,但消退较快。结论:氯胺酮可诱导大鼠产生CPP,但随着时间的推移CPP消退速度较吗啡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吗啡 条件位置偏爱 大鼠
下载PDF
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系统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屏 马志鹏 +3 位作者 郭晓冰 陈孟莉 蒋春明 陈世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 建立计算机控制的位置偏爱实验系统。方法 采用剂量递增吗啡依赖模型空白对照法及吗啡依赖动物自身对照方法 ,评价作者建立的计算机控制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系统。结果 从给药d 3天开始 ,受试动物表现出与用药相关的一侧实验... 目的 建立计算机控制的位置偏爱实验系统。方法 采用剂量递增吗啡依赖模型空白对照法及吗啡依赖动物自身对照方法 ,评价作者建立的计算机控制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系统。结果 从给药d 3天开始 ,受试动物表现出与用药相关的一侧实验箱 (伴药盒 )的偏好 ,停留时间比在另一侧箱 (非伴药盒 )的长 (P <0 0 1) ,停用吗啡后 ,对伴药盒仍有偏好。结论 在位置偏爱实验系统中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引入是成功的 ,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位置偏爱 计算机自动控制 吗啡 药物依赖
下载PDF
海洛因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额叶联络皮层脑电的无线遥测及其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潘群皖 黄磊 +3 位作者 朱再满 李敏 李晶 周鸿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89-1596,共8页
目的:利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视频系统结合脑电无线遥测技术,记录海洛因诱导的CPP大鼠额叶联络皮层(FrA)区的脑电变化,分析其与觅药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大鼠FrA区进行脑立体定位电极埋藏,并分成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CPP组,后者制作... 目的:利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视频系统结合脑电无线遥测技术,记录海洛因诱导的CPP大鼠额叶联络皮层(FrA)区的脑电变化,分析其与觅药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大鼠FrA区进行脑立体定位电极埋藏,并分成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CPP组,后者制作海洛因依赖模型。利用无线遥测技术,分别记录2组大鼠黑白箱停留、黑-白穿梭和白-黑穿梭时大鼠FrA区脑电变化,分析其各波相对功率和百分比的差异。结果:海洛因诱导的CPP组大鼠黑白箱停留时遥测脑电各波相对功率和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海洛因诱导的CPP大鼠穿梭时左侧FrA脑电波呈现δ波减少、β波和β2波增加的改变(P<0.05,P<0.01),尤以黑-白箱穿梭明显,而对照组大鼠穿梭时则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脑电变化。结论:大鼠左侧FrA区慢波减少、快波增加的特异性改变,可能与海洛因诱导的CPP大鼠戒断状态下穿梭觅药行为及其动机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条件位置偏爱 额叶联络皮层
下载PDF
Y-IP5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和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许月芳 苏瑞斌 +3 位作者 杨日芳 吴宁 路新强 李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78-1583,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化合物Y-IP5对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和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的自发活动,观察Y-IP5对小鼠自发活动及急性给予吗啡所诱导小鼠高活动性的影响;慢性吗啡处理小鼠,建立小鼠吗... 目的探讨新型化合物Y-IP5对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和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的自发活动,观察Y-IP5对小鼠自发活动及急性给予吗啡所诱导小鼠高活动性的影响;慢性吗啡处理小鼠,建立小鼠吗啡行为敏化和CPP模型,观察Y-IP5对行为敏化形成、转化、表达及CPP形成的影响。结果单次或多次给予Y-IP5都不影响小鼠的自发活动,但能抑制急性给予吗啡所致的小鼠高活动性(P<0.05);Y-IP5本身不诱导小鼠形成行为敏化和CPP,但能抑制吗啡诱导小鼠形成行为敏化和CPP(P<0.05),但Y-IP5对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的转化和表达无抑制作用。结论Y-IP5对阿片类药物的精神依赖可能具有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P5 NMDA NR2B 吗啡 行为敏化 条件位置偏爱
下载PDF
延胡索和左旋延胡索乙素对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消退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郭萍 钱刚 +3 位作者 杨明理 罗素元 吴明松 杨培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1-833,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延胡索及其有效成分左旋延胡索乙素(l-tetrahydropalmatine,l-THP)对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效应消退时间的影响。方法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吗啡CPP模型,雄性SD大鼠颈背部注射吗啡和生... 目的观察并比较延胡索及其有效成分左旋延胡索乙素(l-tetrahydropalmatine,l-THP)对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效应消退时间的影响。方法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吗啡CPP模型,雄性SD大鼠颈背部注射吗啡和生理盐水训练10 d,在12 d确认CPP模型建立成功后,连续21 d给予延胡索2,1,0.5 g.kg-1水提液(分别含l-THP0.153,0.077,0.038 mg),以及l-THP 3.76,1.88,0.94 mg.kg-1灌胃治疗,观察各组大鼠吗啡CPP效应的消退时间。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吗啡模型组大鼠在伴药箱停留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延胡索2,1g.kg-1水提液和l-THP 3.76,1.88 mg.kg-1组的CPP效应在用药6 d消退,而模型组、延胡索0.5 g.kg-1和l-THP0.94 mg.kg-1组在用药第2天消退。结论延胡索和l-THP均能加速大鼠吗啡CPP效应的消退,但含一倍量l-THP单体的延胡索中药相当于单独应用约24倍l-THP单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左旋延胡索乙素 吗啡 条件位置偏爱
下载PDF
80 Hz电刺激伏隔核对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行为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文进 周晓平 +2 位作者 胡小吾 姜秀峰 曹依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探讨80Hz电刺激伏隔核对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形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吗啡-刺激组、吗啡-假刺激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3组大鼠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其中吗啡-刺激组、吗啡-假刺... 目的探讨80Hz电刺激伏隔核对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形成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吗啡-刺激组、吗啡-假刺激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3组大鼠分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其中吗啡-刺激组、吗啡-假刺激组分别进行预测试、手术、训练、刺激、测试5个阶段实验,正常对照组进行预测试、手术、训练、测试4个阶段实验;在训练阶段,吗啡-刺激组和吗啡-假刺激组每天交替注射吗啡和生理盐水各1次,正常对照组每天注射2次生理盐水;在刺激阶段,吗啡-刺激组采用80Hz电刺激伏隔核,吗啡-假刺激组不刺激伏隔核。分别记录预测试和测试阶段3组大鼠在白箱内平均停留时间,并给予比较。结果吗啡-假刺激组训练后,在白箱内平均停留时间明显长于训练前和同期的正常对照组(P<0.01),吗啡诱导的心理依赖模型建立成功。吗啡-刺激组在伏隔核刺激条件下完成条件性位置偏爱训练后,在白箱停留时间长于吗啡-假刺激组(P<0.01),表明电刺激伏隔核显著强化了大鼠的觅药行为。结论80Hz电刺激大鼠双侧伏隔核可明显地促进吗啡诱导的位置偏爱行为的形成,表明该频率电刺激可强化吗啡诱导的心理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核 条件位置偏爱 吗啡 电刺激
下载PDF
毁损双侧伏隔核对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复燃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楠 王学廉 +1 位作者 高国栋 陈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毁损双侧伏隔核对小剂量吗啡诱导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复燃的影响。方法设置毁损组、假毁损组及空白对照组(n=10),建立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消退后采用立体定向下直流电(10mA,30s)毁损双侧伏隔核,分别在术后3d、10d、30d... 目的探讨毁损双侧伏隔核对小剂量吗啡诱导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复燃的影响。方法设置毁损组、假毁损组及空白对照组(n=10),建立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消退后采用立体定向下直流电(10mA,30s)毁损双侧伏隔核,分别在术后3d、10d、30d给予小剂量吗啡(2.5mg/kg)诱导复燃,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得分,采用方差分析及均数间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建立成功后,经消退各组位置偏爱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毁损术后各时间点吗啡诱导复燃时,毁损组均较假毁损组的位置偏爱得分低(P<0.05),而毁损组各时间点间位置偏爱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毁损双侧伏隔核可以抑制小剂量吗啡诱导的复燃,且此作用至少可维持3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隔核 吗啡依赖 条件位置偏爱 复燃
下载PDF
延胡索和左旋延胡索乙素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明理 郭萍 +2 位作者 钱刚 罗素元 何继锋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观察延胡索和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是否具有精神依赖性。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延胡索高、中、低剂量组,l-THP高、中、低剂量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组。前6组大鼠每天分别灌胃(ig)延胡索生药0.5、1.0、2.0g·kg-1,l-THP1.0、... 目的:观察延胡索和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是否具有精神依赖性。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延胡索高、中、低剂量组,l-THP高、中、低剂量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组。前6组大鼠每天分别灌胃(ig)延胡索生药0.5、1.0、2.0g·kg-1,l-THP1.0、2.0、4.0mg·kg-1,吗啡组每天皮下注射(sc)吗啡(10mg·kg-1),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进行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训练,时间10d。结果:高、中、低剂量延胡索和l-THP组大鼠在伴药箱中的停留时间均无明显延长,且同一组大鼠在伴药箱中的停留时间与训练前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未形成CPP;而吗啡组对伴药箱明显形成CPP。结论:延胡索和l-THP不具有精神依赖性,无成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条件位置偏爱
下载PDF
归元片对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邸秀珍 孟海燕 +1 位作者 谢春明 杨征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戒毒中药归元片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placepreference ,CPP)的影响及其自身是否引起CPP。方法:(1)♂Wistar大鼠sc吗啡(5mg·kg-1)训练7d ,干预组于每次给吗啡前15min注射不同剂量的归元片(12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戒毒中药归元片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placepreference ,CPP)的影响及其自身是否引起CPP。方法:(1)♂Wistar大鼠sc吗啡(5mg·kg-1)训练7d ,干预组于每次给吗啡前15min注射不同剂量的归元片(12 . 5 - 37 .5mg·kg-1,sc) ,观察其对吗啡CPP效应的干预作用;(2 )♂Wistar大鼠sc归元片(2 5mg·kg-1及5 0mg·kg-1)训练7d ,d8测定大鼠对伴药侧的偏爱效应。结果:(1) 5mg·kg-1吗啡可以诱导大鼠对伴药侧产生显著的CPP ;而两个剂量的归元片均不能使大鼠形成CPP ;(2 ) 2. 5mg·kg-1和37 .5mg·kg-1的归元片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吗啡诱导的CPP的形成。结论:一定剂量的归元片可拮抗大鼠对吗啡偏爱效应的获得,且自身不引起CPP ,提示该药有治疗阿片类药物精神依赖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位置偏爱 归元片 吗啡 WISTAR大鼠 药物精神依赖性 KG-1 不同剂量 cpp 剂量依赖性 干预作用 诱导大鼠 效应 阿片类 自身 训练 sc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小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及中枢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迪 陈崇宏 余涓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AST)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效应的影响及其与中枢NO水平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吗啡CPP模型,观察AST对CPP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O水平。结果吗啡(6mg/kg,sc)可诱导小鼠...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ragalosides,AST)对吗啡诱导的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效应的影响及其与中枢NO水平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吗啡CPP模型,观察AST对CPP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O水平。结果吗啡(6mg/kg,sc)可诱导小鼠对伴药箱产生显著的CPP,小鼠脑组织NO水平亦显著升高(P<0.01);训练阶段于每次给予吗啡前30min给予AST(40~160mg/kg)可拮抗小鼠对吗啡的CPP效应(P<0.05、0.01、0.001),且AST(80~160mg/kg)能降低脑内NO水平(P<0.01);仅在测试前30min一次给予AST(160mg/kg)可抑制小鼠已形成的CPP(P<0.01),并降低脑内NO水平(P<0.01)。结论AST可抑制吗啡诱导的小鼠CPP效应的形成和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中枢N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苷 吗啡依赖 条件位置偏爱 NO
下载PDF
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丹丹 朱争华 +2 位作者 梁荣能 翁建霖 莫志贤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单独使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或氯胺酮及两者联合给药致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效应及停药后和停药后重激发的位置偏爱的变化情况。方法36只♂昆明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目的研究单独使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或氯胺酮及两者联合给药致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效应及停药后和停药后重激发的位置偏爱的变化情况。方法36只♂昆明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0ml·kg-1,ip)、MA给药组(2mg·kg-1,ip)、氯胺酮给药组(15mg·kg-1,ip)、MA与氯胺酮合用组(MA2mg·kg-1,ip;氯胺酮15mg·kg-1,ip,提前30min注射)。采用倾向性训练程序训练小鼠,训练8d,隔天进行药物匹配训练,隔天生理盐水训练。停药24d后,氯胺酮组和两药合用组位置偏爱消失后,d25采用训练期时所用药物一半的剂量进行激发。分别记录15min之内小鼠各阶段在伴药侧停留的时间。结果MA或氯胺酮单独使用以及两者联合给药均可使小鼠出现CPP。氯胺酮的CPP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停药d9已消失,同时可抑制MA的CPP持续时间,两组再次激发均不重现。MA组小鼠位置偏爱在停药后25d里并未消失,激发后可使该效应显著增强。结论氯胺酮也是一种能够促使小鼠产生位置偏爱的药物,停药后短期内可增强MA引起位置偏爱的强度,但可抑制CPP的维持时间,同时抑制MA再激发后CPP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NMDA 氯胺酮 条件位置偏爱
下载PDF
电针对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莎莎 康林 +1 位作者 吴滨 何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4-827,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是否能够消除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探讨电针控制戒断后焦虑症状的神经生物机制是否与苯甲二氮卓结合抑制因子 (DBI) m RNA表达有关。方法  2 4只 SD大鼠建立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后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 目的 观察电针是否能够消除吗啡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探讨电针控制戒断后焦虑症状的神经生物机制是否与苯甲二氮卓结合抑制因子 (DBI) m RNA表达有关。方法  2 4只 SD大鼠建立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后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和电针干预组 ,予以电针干预 ,干预后第 5 d和第 10 d,检测条件性位置偏爱 ,并处死大鼠 ,提取脑内 RNA,进行 RT- PCR。结果 第 5 d和第 10 d检测结果显示电针干预组偏爱时间明显减少 ,与吗啡依赖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电针干预组 DBI m RNA表达明显少于吗啡依赖组 (P<0 .0 5 ) ,而正常对照组与电针干预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电针能消除吗啡依赖大鼠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其控制戒断后焦虑症状的神经生物机制可能与电针影响 DBI m RN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条件位置偏爱 苯甲二氮卓结合抑制因子 吗啡依赖大鼠
下载PDF
奥丹西隆对小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美林 余涓 陈崇宏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探讨 5 -HT3 型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奥丹西隆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 (CPP)效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吗啡CPP模型 ,观察奥丹西隆对CPP的影响。结果 :吗啡 (5mg·kg-1,sc)可诱导小鼠对伴药箱产生显著的CPP ;测试前 30min注... 目的 :探讨 5 -HT3 型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奥丹西隆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 (CPP)效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吗啡CPP模型 ,观察奥丹西隆对CPP的影响。结果 :吗啡 (5mg·kg-1,sc)可诱导小鼠对伴药箱产生显著的CPP ;测试前 30min注射奥丹西隆 (0 0 1- 1mg·kg-1,sc)不影响小鼠已形成的对吗啡的位置偏爱 ;而训练阶段于每次注射吗啡同时注射奥丹西隆 (0 0 1- 0 1mg·kg-1,ip)可拮抗小鼠对吗啡的CPP效应 ,但较大剂量奥丹西隆 (1mg·kg-1,ip)则不影响其效应 ,而且此剂量单独给药亦表现出自身的CPP潜力。结论 :一定剂量的奥丹西隆可拮抗小鼠对吗啡的偏爱效应的获得 ,但不影响其表达 ,提示该类药物有治疗阿片类依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丹西隆 小鼠 吗啡 条件位置偏爱效应 cpp OND 给药程序
下载PDF
多巴胺D3受体对安非他明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俊艳 陈利萍 +2 位作者 李林 郑海波 陈腾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安非他明条件性位置偏爱小鼠的作用。方法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系统,观察腹腔注射安非他明前后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L/6)的位置偏爱效应,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 目的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安非他明条件性位置偏爱小鼠的作用。方法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系统,观察腹腔注射安非他明前后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L/6)的位置偏爱效应,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结果安非他明(5mg/kg)能使D3RKO小鼠产生明显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给药前、后以及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C57BL/6小鼠没有形成明显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P>0.05)。结论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后可以使小鼠对安非他明产生明显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提示多巴胺D3受体基因可能对安非他明依赖性形成具有抑制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非他明 条件位置偏爱 基因敲除 多巴胺D3受体 药物依赖
下载PDF
吗啡诱导的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菊 刘伟 +3 位作者 罗超华 陈小辉 张文清 莫志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14-1617,共4页
目的建立吗啡诱导的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探讨诱导斑马鱼形成位置偏爱的最佳条件。方法根据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原理和斑马鱼的生物学特性,对斑马鱼的天然偏爱进行测定后,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吗啡,并与非偏爱箱(伴药箱)进行搭配;随... 目的建立吗啡诱导的斑马鱼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探讨诱导斑马鱼形成位置偏爱的最佳条件。方法根据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原理和斑马鱼的生物学特性,对斑马鱼的天然偏爱进行测定后,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吗啡,并与非偏爱箱(伴药箱)进行搭配;随之,斑马鱼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与偏爱箱进行搭配。经过连续3次的训练,观察吗啡诱导的斑马鱼CPP效应。结果斑马鱼注射40~50μg·g-1吗啡并进行连续3次CPP训练,能诱导其在伴药箱中的活动时间增加,与训练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斑马鱼进行腹腔注射给药40~50μg·g-1吗啡,并进行连续3次训练,能形成明显的C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吗啡 条件位置偏爱 药物依赖 注射 精神依赖
下载PDF
氯胺酮诱导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消退特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英豪 王季石 +3 位作者 方琴 梅丽娜 翟海峰 陆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大鼠模型上形成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消退特点。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氯胺酮依赖自然消退组和氯胺酮依赖训练消退组,每组8只。氯胺酮依赖组交替隔天腹腔注射氯胺酮和等容量生理盐水16d使大鼠形成...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大鼠模型上形成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的消退特点。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氯胺酮依赖自然消退组和氯胺酮依赖训练消退组,每组8只。氯胺酮依赖组交替隔天腹腔注射氯胺酮和等容量生理盐水16d使大鼠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在实验的d18,CPP形成后氯胺酮(10-15mg.kg-1)依赖训练消退组进行生理盐水消退训练,然后各组分别在不同时段(d19,d24-26,d54-56)进行CPP测试。结果:氯胺酮处理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CPP,自然消退组大鼠CPP在训练后d38仍存在,训练消退组经生理盐水消退训练后大鼠CPP迅速消失。结论:氯胺酮诱导的大鼠CPP可维持38d以上,生理盐水消退训练可加速其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条件位置偏爱 消退 大鼠
下载PDF
细胞毒素Ⅳ对吗啡依赖大鼠已形成条件位置偏爱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仲维高 崔跃 +2 位作者 刘先国 萧正伦 孔天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Ⅳ对吗啡诱导的已形成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影响及其自身是否引起CPP。方法(1)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吗啡(10mg/kg)训练8d,形成稳定的CPP模型后,实验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细胞毒... 目的探讨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Ⅳ对吗啡诱导的已形成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影响及其自身是否引起CPP。方法(1)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吗啡(10mg/kg)训练8d,形成稳定的CPP模型后,实验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细胞毒素Ⅳ(0.027~0.08mg/kg),观察其对吗啡已形成的CPP的影响。(2)雄性SD大鼠细胞毒素Ⅳ0.08、0.04mg/kg)训练8d,训练方式同吗啡组,第10天测定CPP,观察其是否形成CPP。结果吗啡(10mg/kg)可诱导大鼠产生明显的CPP,细胞毒素Ⅳ高、中、低剂量组均不能引起CPP;不同剂量的细胞毒素Ⅳ可明显抑制吗啡已形成的CPP。结论一定剂量的细胞毒素Ⅳ连续用药可拮抗吗啡已形成的CPP,且自身不引起CPP,表明该细胞毒素有治疗阿片类药物精神依赖性及戒断症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条件位置偏爱 吗啡 戒断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