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A诱导的大鼠条件位置逃避模型的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洋 秦国华 +8 位作者 王锐 赵欣 王志华 代洁琼 贾欣 陈建鸣 李建国 张策 张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9期5-8,共4页
目的:大鼠后脚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可诱导产生条件位置回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CPA)反应,大鼠经过"非痛环境"/"痛环境"适应后,检测形成的C-CPA行为反应可持续多长时... 目的:大鼠后脚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可诱导产生条件位置回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CPA)反应,大鼠经过"非痛环境"/"痛环境"适应后,检测形成的C-CPA行为反应可持续多长时间。方法:(1)根据后脚掌注射CFA后观察痛行为的时间,将大鼠随机分为Day3组、Day5组、Day7组、Day10组、Day14组共五个实验组;(2)建立CFA诱导的CPA模型;(3)检测各组大鼠CPA反应;(4)Western-blot检测r ACC脑区痛情绪相关NMDA受体亚基NR1及磷酸化(p-NR1)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后脚掌注射CFA后五组大鼠热痛行为反应随时间无明显变化;CPA反应在Day3组、Day5组、Day7组、Day10组大鼠与注射CFA前相比产生了明显的CPA反应,而Day14组的CPA反应明显减弱;同步Western-blot检测的p-NR1表达也呈现了与行为反应一致的变化趋势。结论:CFA一次注射与环境条件化适应建立的C-CPA模型建成后可维持至少10 d的时间,之后CPA反应逐渐消失,且NMDA受体NR1亚基磷酸化水平与CPA反应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弗氏佐剂 环境适应 条件位置逃避 前扣带皮层 NR1磷酸化
下载PDF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缓解大鼠痛情绪的行为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国华 马洋 +6 位作者 赵欣 王志华 贾欣 代洁琼 陈建鸣 张策 张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痛情绪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痛情绪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给大鼠左侧后脚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其产生炎性痛并与环境相匹配,建立条件性位置回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痛情绪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痛情绪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给大鼠左侧后脚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其产生炎性痛并与环境相匹配,建立条件性位置回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PA)模型,给予大鼠环跳穴(GB30)电针刺激(电流3 mA,波宽0.1 ms,刺激频率2、10、100 Hz),通过条件位置回避装置观察在电针刺激前后痛情绪行为变化。结果:2、10、100 Hz电针刺激均明显反转了大鼠的C-CPA反应,但各刺激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频率的电针刺激均可缓解痛情绪,且无频率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刺激频率 条件位置逃避 痛情绪
下载PDF
不同时间电针干预痛厌恶大鼠焦虑行为的前扣带皮层机制研究
3
作者 沈科展 吴学文 +7 位作者 何淑峥 孙鑫 周之东 朱雨鑫 陈扬 方剑乔 房军帆 杜俊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2-342,共11页
目的探究电针干预对痛厌恶大鼠焦虑行为的缓解效应和其对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的影响。方法所有健康大鼠完全随机分... 目的探究电针干预对痛厌恶大鼠焦虑行为的缓解效应和其对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的影响。方法所有健康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NS)组、模型(C-CPA)组、常规电针(EA1)组、预电针(EA2)组,建立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条件位置回避(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CPA)痛厌恶大鼠模型。EA1组于模后介入电针,EA2组于造模前3 d介入电针,观察大鼠的机械缩足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s,PWTs)和焦虑行为;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CC内GABA的受体GABAAR、GABABR,NMDA的受体NR2A、NR2B蛋白含量。结果与NS组相比,C-CPA组、EA1组和EA2组的逃避分数(CPA scores)明显减少(P<0.01),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痛厌恶大鼠模型造模成功。造模前各组大鼠PWTs无显著变化;造模后,C-CPA组大鼠出现痛觉过敏(P<0.01),焦虑情绪行为(P<0.01);EA1组和EA2组痛觉过敏(P<0.01)和焦虑情绪行为均缓解(P<0.05),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NS组比较,C-CPA组、EA1组和EA2组患侧ACC内GABAAR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C-CPA组比较,EA1组患侧ACC内GABAAR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EA2组明显减少(P<0.05),但EA1组与EA2组无显著差异(P>0.05)。患侧ACC中GABABR、NR2A和NR2B蛋白表达各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时间电针干预均可减缓C-CPA痛厌恶模型大鼠疼痛和焦虑行为,其中预电针的疗效可能与抑制患侧ACC内GABAAR的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厌恶 条件位置逃避 电针 焦虑行为 前扣带皮层 γ-氨基丁酸A型受体
下载PDF
动物痛厌恶情绪的行为学检测(英文)
4
作者 张许杰 张天蔚 +1 位作者 胡三觉 徐晖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1-67,共7页
动物和人有着类似的痛感知机制和参与疼痛加工的大脑脑区。他们也会表现出相似的痛行为,譬如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射性感觉。疼痛常用感觉(感觉质量)维度和情感动机(不愉快)维度来描述。基础和临床研究都显示,慢性痛患者经常遭受比实在的痛... 动物和人有着类似的痛感知机制和参与疼痛加工的大脑脑区。他们也会表现出相似的痛行为,譬如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射性感觉。疼痛常用感觉(感觉质量)维度和情感动机(不愉快)维度来描述。基础和临床研究都显示,慢性痛患者经常遭受比实在的痛感觉更多的、与疼痛有关的情绪痛苦。虽然介导痛感觉的神经机制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痛负面情绪的神经机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这主要归因于目前相对模糊的检测疼痛不同成分的行为学方法。人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疼痛和痛苦的经历,而动物只能依靠其行为学反应来体现疼痛。动物行为学、认知心理学和脑功能成像技术使得检测动物的痛情绪和痛记忆成为可能。遭受神经病理性痛或炎性痛伤害后,动物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对痛配对环境的条件位置性躲避。本文主要对目前常用的大鼠痛厌恶情绪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厌恶情绪 不愉快 条件位置逃避 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