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混合过程条件密度的估计及其性质
1
作者 曹兰 何幼桦 李峰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2009年第1期71-80,共10页
本文在{X_t,t∈N}是一个严平稳过程的假设下,用核估计的方法对未来状态X_(N+T)的条件密度进行估计.在假设{X_t,t∈N}是α-混合过程的情况下,讨论了过程有限维密度核估计的期望与方差,以及过程条件密度核估计的偏及均方误差.在一定条件下... 本文在{X_t,t∈N}是一个严平稳过程的假设下,用核估计的方法对未来状态X_(N+T)的条件密度进行估计.在假设{X_t,t∈N}是α-混合过程的情况下,讨论了过程有限维密度核估计的期望与方差,以及过程条件密度核估计的偏及均方误差.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估计的弱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稳过程条件密度 α-混合过程 估计 均方误差(MSE) 弱收敛
下载PDF
基于神经元网络的条件分位数估计的收敛速度(英文)
2
作者 张建同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6,共10页
本文我们给出了基于神经元网络的随机过程的条件分位数的均方收敛速度.无论是在独立同分布情况下还是在平稳混合(α-混合β-混合)的情况下,我们都给出了相应的结果.结果与基于神经元网络的回归估计的收敛速度相同.采用的技术同Zhang(19... 本文我们给出了基于神经元网络的随机过程的条件分位数的均方收敛速度.无论是在独立同分布情况下还是在平稳混合(α-混合β-混合)的情况下,我们都给出了相应的结果.结果与基于神经元网络的回归估计的收敛速度相同.采用的技术同Zhang(1998)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分位数估计 混合过程 神经元网络 收敛速度
下载PDF
农地“三权”分置对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影响研究——基于CMP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公茂刚 张梅娇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农地“三权”分置对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的影响。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测算农村金融包容指数,以农业劳动力占比作为工具变量,运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进... 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农地“三权”分置对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的影响。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测算农村金融包容指数,以农业劳动力占比作为工具变量,运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进行内生性检验及回归分析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包容性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目前仍处于较低层次;“三权”分置对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维度来看,“三权”分置显著增强了农村金融服务渗透性和使用效用性,而对于提高农户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效果还未显现;渗透性和使用效用性在“三权”分置影响农村金融包容性中均有正向中介效应,可获得性不具有正向传导作用;教育程度、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等对农村金融包容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等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抵押融资 “三权”分置 农村金融包容指数 条件混合过程估计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信贷约束对中国农村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基于CHFS调查数据 被引量:78
4
作者 翁辰 张兵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102,共11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的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分析了信贷约束对中国农村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进一步考察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异质性影响时,研究发现...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工具变量的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分析了信贷约束对中国农村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进一步考察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异质性影响时,研究发现,信贷约束显著制约了财富分布位于最低25%、50%-75%以及最高25%的样本家庭的创业选择,并且对财富水平较高的农村家庭创业影响更大。此外,信贷约束对户主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家庭创业影响也更大。本文得出的政策启示为创新符合农村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实行信贷政策瞄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农村家庭 创业选择 条件混合过程估计
下载PDF
信息获取能力会影响果农的销售渠道选择吗?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璇 霍学喜 《科学决策》 CSSCI 2023年第11期199-211,共13页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信息逐步成为影响农户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基于行为转变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利用来自中国黄土高原优势产区1074户微观数据,通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信息获取能力对果农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并进...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信息逐步成为影响农户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基于行为转变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利用来自中国黄土高原优势产区1074户微观数据,通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信息获取能力对果农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内生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传统销售渠道的中间商(果贩)仍然是果农销售农产品的主要方式;(2)信息获取能力对果农销售渠道的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信息工具使用水平对果农进入市场壁垒更高的销售渠道具有促进作用;(3)信息获取能力正向显著影响新、中生代苹果户群体对销售渠道的选择。因此,政府应在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同时,优化升级农产品流通体系,重点对新生代农户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其信息获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获取能力 苹果种植户 农产品销售渠道 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方法)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促进农户参与“粮改饲”了吗?--基于农牧交错带农户调研的微观证据
6
作者 张文娥 罗宇 +2 位作者 高军军 彭凌志 赵敏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7-300,共14页
在互联网强国战略背景下,基于农牧交错带陕西和甘肃两省1 479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方法(CMP),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粮改饲”的影响,并关注不同养殖规模和不同人力资本禀赋条件下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 在互联网强国战略背景下,基于农牧交错带陕西和甘肃两省1 479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方法(CMP),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粮改饲”的影响,并关注不同养殖规模和不同人力资本禀赋条件下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粮改饲”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互联网使用提高了农户参与“粮改饲”的可能性,即在给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有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农户参与“粮改饲”的几率比是没有互联网使用行为农户的38.82%,该结果在经过子样本检验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检验后依然稳健。2)异质性估计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参与“粮改饲”的影响在不同养殖规模和不同人力资本禀赋条件下存在差异,即非规模养殖户和低人力资本禀赋的农户家庭更容易通过使用互联网参与“粮改饲”。由此提出,完善农牧交错地区互联网利用配套设施,提高农户农业经营的网络化水平,实施差别化的互联网扶持措施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户参与“粮改饲” 农牧交错带 条件混合过程估计(cmp) 异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