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耕种植技术及配套机具简述
1
作者 王文强 高宇 +1 位作者 段小惠 初小兵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0期61-65,共5页
东北黑土地是一种珍贵的几乎不可再生的农业资源,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玉米保护性耕作在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创新,2023年吉林省将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耕种植技术纳入到吉林省农业主推实用技术当中,本文将对该技术作业流程当中... 东北黑土地是一种珍贵的几乎不可再生的农业资源,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玉米保护性耕作在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创新,2023年吉林省将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耕种植技术纳入到吉林省农业主推实用技术当中,本文将对该技术作业流程当中的核心要点、注意事项、主要优势、配套机具等相关内容进行简述,为该技术和相关配套机具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 条耕种植 核心要点 配套机具
下载PDF
条带耕作错位种植对灌区春玉米产量形成与冠根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3 位作者 李从锋 赵明 罗方 张瑞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2-913,共12页
2017年和2018年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以农华101为供试材料,采用条带耕作错位种植(苗带耕作,15 cm+45 cm小双行错位播种,TGCW)和等行常规种植(旋耕,60 cm等行距,CK)两种模式,6.75万株hm^–2、8.25万株hm^–2、9.7... 2017年和2018年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以农华101为供试材料,采用条带耕作错位种植(苗带耕作,15 cm+45 cm小双行错位播种,TGCW)和等行常规种植(旋耕,60 cm等行距,CK)两种模式,6.75万株hm^–2、8.25万株hm^–2、9.75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研究条带耕作错位种植模式对西辽河平原灌区春玉米冠根协调特征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相比于等行距常规种植,条带耕作错位种植的产量显著提高,其中8.25万株hm^–2增幅最明显,2017年和2018年分别提高13.1%和13.8%,该模式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及积累率具有明显优势,较强的物质积累明显延缓了生育后期叶片衰老,同时穗位上和穗位层透光率显著提高,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势均显著高于CK。该模式生育后期各土层植株根干重显著高于CK,高密度下更为明显,且20~60 cm根系占比高,吐丝期单位根重获得的籽粒产量和成熟期根冠比均具有明显优势。该模式的这些优点是促成西辽河平原灌区春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苗带错位种植 产量 根冠特征
下载PDF
条耕作业时间对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玉米出苗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曹庆军 李刚 +6 位作者 孔凡丽 杨粉团 杨浩 于洪浩 王影 宋健 王贵满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2,共7页
为探究不同条耕作业时间对玉米保苗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风沙土与黑土上分析春季解冻时条耕(Sp1)、播前条耕(Sp2)与秋季条耕(Au)3种处理下玉米群体保苗质量、播种期土壤温度与水分变化与玉米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条耕作业... 为探究不同条耕作业时间对玉米保苗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风沙土与黑土上分析春季解冻时条耕(Sp1)、播前条耕(Sp2)与秋季条耕(Au)3种处理下玉米群体保苗质量、播种期土壤温度与水分变化与玉米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条耕作业时间、土壤类型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对玉米保苗密度、幼苗株高整齐度有显著影响,Au处理优于其他处理,风沙土优于黑土。Au与Sp1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黑土播种期土壤温度,5cm深度土壤两者较Sp2处理分别提高3.9℃~8℃与0.5℃~4.9℃。Sp1处理较Au处理显著降低风沙土10、30、40cm深度以及黑土20cm土壤水分。两种土壤类型上,玉米产量结果均以Au处理最高,这主要得益于群体保苗密度与穗粒数提高。综上,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区条耕作业推荐在秋季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保护性 条耕种植 黑土 风沙土 株高整齐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