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荒原》用典艺术的奇妙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用典技巧是艾略特在《荒原》中使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这源于诗人博学的头脑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诗歌理论。诗中共用典84次,涉及到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55个作家,用了6种语言,且形式多样。用典深化了主题,古今对照,并淡化叙述者的声... 用典技巧是艾略特在《荒原》中使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这源于诗人博学的头脑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诗歌理论。诗中共用典84次,涉及到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55个作家,用了6种语言,且形式多样。用典深化了主题,古今对照,并淡化叙述者的声音,使其个人经历和情感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增加了该诗的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典动因来源 作用
下载PDF
何谓获得?员工获得感的内涵与来源探索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新元 孙早宁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95,共9页
获得感是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境特征的原创性概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员工个体是社会治理中的基本单位。在全社会人民获得感得到重视和改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升员工获得感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议题。然而,目前针... 获得感是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境特征的原创性概念。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员工个体是社会治理中的基本单位。在全社会人民获得感得到重视和改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升员工获得感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议题。然而,目前针对企业员工获得感内涵与来源的探索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大数据文本分析的方法,建构和检验了企业员工获得感的主客观维度与细分指标,丰富和拓展了获得感在社会微观层面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网页数据爬取的关键词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词汇分类提炼员工获得感的内涵,探索了员工获得感的主客观内涵维度与细分指标。文章探讨了2018和2021年研究发现的差异,反映了基于时代发展的各领域关注度变化。本研究成果预期可为我国企业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管理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世界管理理论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获得感 内涵维度 指标体系 来源动因 数据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