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大气PM2.5中碳组分特征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史国良 陈刚 +3 位作者 田瑛泽 彭杏 徐娇 冯银厂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于2014年1—4月在天津城区采集PM25样品,采用热光反射法测定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及8个碳组分(OCl、OC2、OC3、OC4、ECl、EC2、EC3、裂解碳(OP))的含量。结果表明,天津城区空气PM“中OC、EC质量浓度分别为(18.7... 于2014年1—4月在天津城区采集PM25样品,采用热光反射法测定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及8个碳组分(OCl、OC2、OC3、OC4、ECl、EC2、EC3、裂解碳(OP))的含量。结果表明,天津城区空气PM“中OC、EC质量浓度分别为(18.7±9.9)、(3.9±2.6)μg/m3,两者之和占PM25质量浓度的18.0%。采样期间OC与EC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春节期间、普通采暖季浓度较高,非采暖季浓度较低的特点。对8个碳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OC1~OC4及ECl~EC3分别来自相似的来源或受大气中类似的二次过程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燃煤、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排放对天津城区PM。。中碳组分贡献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天津PM2.5 组分来源分析
下载PDF
基于物质来源及成因的细粒沉积岩分类方案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操应长 梁超 +4 位作者 韩豫 葸克来 王俊然 籍士超 梅俊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9-741,共13页
细粒沉积岩分类对细粒沉积岩系统深入研究至关重要,分类方案应当反映岩石组分物质来源、沉积作用方式,且具有广泛适用性。细粒沉积岩物质来源多样,包括陆源碎屑来源、盆内化学沉淀来源、生物源、火山碎屑来源。不同盆地细粒沉积岩的物... 细粒沉积岩分类对细粒沉积岩系统深入研究至关重要,分类方案应当反映岩石组分物质来源、沉积作用方式,且具有广泛适用性。细粒沉积岩物质来源多样,包括陆源碎屑来源、盆内化学沉淀来源、生物源、火山碎屑来源。不同盆地细粒沉积岩的物质来源存在巨大差异,同一盆地同种矿物也通常具有成因多样性。细粒沉积岩作为一种特殊岩石类型,综合考虑物质来源和沉积作用方式,笔者提出了细粒沉积岩四组分三端元分类方案,根据有机质含量分为高、中、低3大类,以陆源碎屑物质、内源化学沉淀物质、火山碎屑物质进行三端元划分,分为4类:陆源碎屑细粒岩类、化学细粒岩类、火山碎屑细粒岩类、混合细粒岩类;并根据三级命名原则、合并命名原则、复合命名原则,分为11个亚类,岩石名称可根据岩石组分的相对含量进行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岩 物质来源 组分来源-成因综合分类
下载PDF
贵州省岩溶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化学特征及其宏量组分来源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江峰 李强 +1 位作者 吉勤克补子 周亚男 《贵州地质》 2019年第2期173-179,共7页
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且水质优良,本文对贵州省岩溶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进行了系统的水样采集、水质化验等工作。检测结果显示,贵州省岩溶区饮用天然矿泉水pH值7.08.1,为中性水;溶解性总固体(TDS)含量介于160.64925.10mg/L... 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且水质优良,本文对贵州省岩溶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进行了系统的水样采集、水质化验等工作。检测结果显示,贵州省岩溶区饮用天然矿泉水pH值7.08.1,为中性水;溶解性总固体(TDS)含量介于160.64925.10mg/L之间,平均含量为369.70mg/L,属淡水;总硬度(以CaCO3计)136.8740.6mg/L,平均硬度为293.0mg/L,属微硬-硬水;有益元素锶含量介于0.116.91mg/L之间,平均含量为1.28mg/L,总体上,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属中性微硬-硬富锶型淡水。Piper三线图显示其水化学类型以HCO3--Ca2+(Mg2+)为主。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多种地球化学图解分析,旨在剖析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水化学特征,探讨其宏量组分来源。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Gibbs图解显示,其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淋滤作用,部分受大气降雨影响较明显;Mg/Na-Ca/Na图解投点均落于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之间,且明显偏向于碳酸盐岩,指示其主要受控于碳酸盐岩的溶滤作用;HCO3--(Mg2+/Ca2+)图解投点主要集中在方解石和白云石过渡区域,显示其主要来源于方解石的溶解,白云石溶解亦有一定贡献。通过宏量组分来源相关分析,对贵州省岩溶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成因规律的认识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饮用天然矿泉水 水化学图解 宏量组分来源 贵州省
下载PDF
黄土隧道渗漏水结晶物组分特征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吴玉哲 李冠鹏 +2 位作者 贾淇棋 齐红云 李德武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4-159,共6页
针对兰州地区上庄隧道渗漏水结晶病害问题,文章统计分析了发生渗漏水结晶物病害的特征,测定了相应隧道渗漏水、结晶化学组分,并借助层次分析法对结晶物组分来源进行了判别,计算结果表明:黄土隧道渗漏水结晶沉淀物的主要成分石灰石、白... 针对兰州地区上庄隧道渗漏水结晶病害问题,文章统计分析了发生渗漏水结晶物病害的特征,测定了相应隧道渗漏水、结晶化学组分,并借助层次分析法对结晶物组分来源进行了判别,计算结果表明:黄土隧道渗漏水结晶沉淀物的主要成分石灰石、白云石和水镁石中的Ca2+、Mg2+离子;CO32-主要来源于地下水溶解的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渗漏水 结晶 化学组分 化学分析 组分来源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脂肪来源基质血管组分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提升颞部凹陷的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志贤 黄如林 +3 位作者 莫自增 沈剑 李响 梁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972-1976,共5页
目的评价脂肪来源基质血管组分(SVF)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颞部凹陷填充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SVF辅助脂肪移植组应用SVF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脂肪移植组应用传统的自体脂肪技术。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 目的评价脂肪来源基质血管组分(SVF)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颞部凹陷填充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SVF辅助脂肪移植组应用SVF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脂肪移植组应用传统的自体脂肪技术。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采用颞部凹陷提升率二维测量法、颞部凹陷评分改善度法和患者满意率调查法评估术后有效性,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术后安全性。结果相较于脂肪移植组,SVF辅助脂肪移植组的手术次数减少到了(1.45±0.49)次,单侧总计脂肪组织填充量减少到(17.65±6.93)m L,但颞部凹陷的提升率提高到(32.35±7.13)%、颞部凹陷评分改善度平均提高(2.50±0.71)分、患者满意率92.31%,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SVF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技术改善颞部凹陷的有效性优于传统自体脂肪移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基质血管组分 自体脂肪移植 颞部凹陷 颞部填充
下载PDF
典型石化园区及周边区域大气PM_(2.5)组成和来源差异性
6
作者 姜万 冉宗信 +3 位作者 郭磊 闫红民 张晗 姚宇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0-48,共9页
为完善中国典型石化园区及周边区域大气PM_(2.5)源解析数据库,探究不同功能区PM_(2.5)组成及来源差异性,文章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分别采集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生活区和石化区具有完整质谱信息细颗粒物8万个和22.9万个,并结合同期... 为完善中国典型石化园区及周边区域大气PM_(2.5)源解析数据库,探究不同功能区PM_(2.5)组成及来源差异性,文章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分别采集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生活区和石化区具有完整质谱信息细颗粒物8万个和22.9万个,并结合同期PM2.5浓度和气象数据对不同功能区内PM_(2.5)质谱特征、化学组分、总体源解析及内源贡献差异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区和石化区SPAMS观测点PM_(2.5)平均质谱特征表现为均以碱金属Na^(+)和K^(+)、元素碳、有机碳、硝酸盐、硫酸盐为主要特征信号;化学组分方面,各功能区PM_(2.5)均以元素碳为首要组分,其中生活区最高占比达到58.3%,左旋葡聚糖占比次之,石化区占比最高达到20.2%;各功能区PM_(2.5)均主要受到机动车尾气源的影响,石化区的工业工艺源贡献更为显著,最高占比达到43.2%;在排除外源影响条件下,石化区受工地扬尘源影响最大,PM_(2.5)月均贡献值高达7μg/m^(3),工业工艺源月均贡献值最高达0.55μg/m^(3),主要源于石化企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二次转化。生活区仍受车辆尾气影响最大(2.60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园区 PM_(2.5)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来源组分
下载PDF
襄阳市一次大气污染过程中PM2.5组分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中华 纪芳 +1 位作者 毕燕茹 庄雯 《环境保护前沿》 2019年第2期194-202,共9页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襄阳市2019年1月1日至20日期间的大气PM2.5组分及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监测期间本地大气以机动车尾气的影响为主,此外燃煤、工业工艺源的贡献率也在10%以上。监测期间出现持续大气污染过程,其中轻度... 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襄阳市2019年1月1日至20日期间的大气PM2.5组分及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监测期间本地大气以机动车尾气的影响为主,此外燃煤、工业工艺源的贡献率也在10%以上。监测期间出现持续大气污染过程,其中轻度、中度及重度污染级别天气的发生,成分方面表现为首要成分元素碳占比的增加,污染源则主要受机动车尾气的大量累积及颗粒物的二次转化影响。严重污染天气时,成分方面表现为混合碳、有机碳和富钾等成分占比增加以及元素碳始终保持为首要成分,污染源方面除受到机动车尾气的影响外,还明显受到燃煤和工业工艺源的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监测期间本地大气颗粒物的老化程度较高,且持续重污染天气的发生与颗粒物老化程度较高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市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 PM2.5组分及污染来源 大气污染过程 颗粒物老化
下载PDF
新疆曲曼高温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史杰 乃尉华 +3 位作者 李明 王帅 马小军 张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5-172,共8页
介绍了新疆曲曼高温地热田的地热地质背景,利用水质测试结果分析了地热田及其邻区一带地热水、浅表冷水及冷-热过渡水的基本化学组分和地热水标性组分特征,并研究了热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其运移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深部热储的水岩平衡状... 介绍了新疆曲曼高温地热田的地热地质背景,利用水质测试结果分析了地热田及其邻区一带地热水、浅表冷水及冷-热过渡水的基本化学组分和地热水标性组分特征,并研究了热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其运移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深部热储的水岩平衡状态,计算了热储温度。研究表明:地热水的化学成分以Na^+、Cl^-和SO_4^(2-)为主,Ca^(2+)和HCO_3^-次之,为典型的高温地热流体化学类型;地热流体在热田中部呈垂向上涌,在热田南部、东部及北部地热流体经深部垂向上涌后发生了明显的侧向径流;曲曼地热田深部热储为还原环境,渗透性较强,具中强的地热活动背景,计算热储温度在114~186℃之间,温度背景中等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曼高温地热田 水化学 组分来源 水岩平衡 热储温度
下载PDF
参根周皮层锈斑有机组分来源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彦君 李志洪 +3 位作者 曹国军 王英平 田淑珍 刘兆荣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25,共3页
本文采用熊田法比较研究了白皮 /红皮参根周皮层提取物的组分。结果表明 ,红皮参根周皮层确实存在具有天然腐殖物质一般特性的有机化合物———类腐殖质物质。参根周皮层死亡组织的分解及其腐殖化是这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关键词 参根周皮层 锈斑 有机组分来源 人参红皮病 类腐殖质物质
原文传递
脂肪来源基质血管组分对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林平 刘恿铂 +1 位作者 蒋亚楠 谭谦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912-914,共3页
目的观察脂肪来源基质血管组分(SVF)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分别应用SVF(试验组,12例)和常规换药(对照组,18例)治疗难愈性创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37.6±18.2)d vs.(62.4±25.2... 目的观察脂肪来源基质血管组分(SVF)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分别应用SVF(试验组,12例)和常规换药(对照组,18例)治疗难愈性创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37.6±18.2)d vs.(62.4±25.2)d](P<0.05),术后4周和8周创面愈合率高[(87.5±20.7)%vs.(55.7±27.2)%和(99.0±2.9)%vs.(86.9±16.3)%](P<0.05)。结论脂肪来源的SVF能有效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基质血管组分 难愈性创面
原文传递
城市空气颗粒物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丹丹 田国行 +2 位作者 段彦博 吴宝军 雷雅凯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3期31-35,126,共6页
环境空气质量尤其是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对空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其组分特征、时间动态及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绿地与颗粒物之间的相关性、城市景观异质性对空... 环境空气质量尤其是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对空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其组分特征、时间动态及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绿地与颗粒物之间的相关性、城市景观异质性对空气颗粒物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文献总结出现有研究在数据获取、数据监测、研究区域、绿地景观异质性与颗粒物浓度之间的耦合关系等方面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颗粒物 来源组分 时空动态 城市绿地 景观异质性 耦合关系
下载PDF
保定平原南部超采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谨丞 杨会峰 张永波 《科技视界》 2022年第7期42-44,共3页
了解一个地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有助于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开采提供重要依据。保定平原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及地下水环境恶化,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地下水超采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为此2016... 了解一个地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有助于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开采提供重要依据。保定平原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及地下水环境恶化,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地下水超采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为此2016年在两条典型剖面上采集水化学样品40组,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分析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非漏斗区采样点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类型为HCO_(3)-Ca·Mg型和HCO_(3)-Ca·Na型;进入漏斗区后主要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变为HCO_(3)-Na型和HCO_(3)·SO_(4)-Na型。人类开采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强烈,随降落漏斗产生,改变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平原区 地下水超采区 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组分来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