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潘岳《杨仲武诔》与韩愈《祭十二郎文》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喻晓玲
万慧倩
-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商学院
-
出处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8期35-38,共4页
-
文摘
潘岳的《杨仲武诔》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是中国哀祭文史上的代表作,反映了特定时期哀祭文的某些特点。从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在思想内容上,韩文述哀内容比潘文更有层次,且思想性更加深刻;在写作手法上,潘文风格清绮浅净,结构清朗有序,语言以绮丽典雅的四言韵语为主;韩文风格气壮而质朴,全文采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对话形式,语气词、问句、感叹句反复出现,情感抒发较为强烈。
-
关键词
《杨仲武诔》
《祭十二郎文》
思想内容
写作手法
潘岳
韩愈
-
Keywords
Yang Zhongwu Lei
Funeral Oration of the Twelfth Nephew
ideological content
writing style
Pan Vue
Han Vu
-
分类号
I2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悼词”的演变及其特点
- 2
-
-
作者
罗长荣
-
机构
兰州大学
-
出处
《秘书之友》
1990年第9期30-31,共2页
-
文摘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人总有离开世界的一天。人死了,总要开个会纪念一番,举行个仪式与死者告别,借以寄托人们的哀思。这种哀悼之情一般都要由单位负责人代表大家去表达,这就无形中给机关单位的秘书平添了一项写作任务——起草悼词。我们国家的婚丧文化源渊流长,悼词的写法也得追溯到西周初年的奴隶制社会。那时候的悼词称为“诔”。“诔”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式的哀悼文体。西周就有读诔定谥的制度。《周礼》记载:“太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我们现在见到的最古的哀悼文辞。
-
关键词
奴隶制社会
写作任务
亲疏远近
西周初年
吊文
龟虽寿
书面体
以通
文学色彩
杨仲武
-
分类号
C931.46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诔辞初探
- 3
-
-
作者
王人恩
-
出处
《社科纵横》
1992年第5期31-34,49,共5页
-
文摘
中国古代祭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诔辞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门类。 诔辞,又称诔文,简称诔,它是古代祭文的一个大类。《周礼·春官·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诰,四曰会,五曰祷,六曰诔。”郑《注》:“诔,谓积累生时德行以锡之命,主为其辞也。”《春秋·(左)传》曰:‘孔子卒,哀公诔之。’”《礼记·曾子问》:“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郑《注》:“诔,累也,累列生时行迹。
-
关键词
诔文
柳下惠
陶征士诔
亲疏远近
吕温
诔碑
曾子
王仲宣诔
一曰
杨仲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