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杨宗稷的琴学贡献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傅暮蓉
-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项目与研究部
-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50-57,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琴学研究>中的一个章节。项目编号:07JJD760089
-
文摘
杨宗稷是20世纪初期的著名琴家,在古琴的琴乐打谱、琴乐演奏和琴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初步将千年绝响的《竭石调.幽兰》和《广陵散》弹响,是近现代琴家公认的一代琴宗。
-
关键词
古琴
杨宗稷
琴学贡献
-
Keywords
guqin Yang Zongji contribution to guqin research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杨宗稷《琴学丛书》中的诗乐谱
- 2
-
-
作者
吴志武
-
机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
基金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历代<诗经>乐谱研究"(11YJC760088)
2011年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2050205)
-
文摘
杨宗稷是民国时期的古琴大家,著有《琴学丛书》。其中,《琴镜》、《琴瑟合谱》、《琴瑟新谱》三种谱中录有诗乐。文章以此三谱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三谱的制作缘起,杨氏琴瑟谱的理论来源,从板、调、字、腔四个方面分析了三谱的特点,并总结了杨氏的诗乐观。认为杨氏既是一位中国古代瑟学衣钵的继承者,也是一位中国近代瑟学研究与实践的开拓者。
-
关键词
杨宗稷
《琴学丛书》
《琴镜》
《琴瑟合谱》
《琴瑟新谱》
瑟学
熊朋来《瑟谱》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杨宗稷先生《藏琴录》述考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欧阳平彪
-
机构
宁远县实验中学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30-34,共5页
-
文摘
杨宗稷先生所撰《藏琴录》一卷,共收录了五十三张藏琴。文章主要对五十三张藏琴的古今概况进行初步分析,如藏琴的时间,斫琴材料的选择等,了解杨宗稷先生斫琴的特点及经验,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杨宗稷先生的琴学思想。
-
关键词
杨宗稷
《藏琴录》
琴史
九疑琴派
-
分类号
J648.31
[艺术—音乐]
-
-
题名琴家杨宗稷及其门人在湖南的古琴活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欧阳平彪
-
机构
宁远县实验中学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2-39,共8页
-
文摘
九疑派古琴艺术是湖湘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弘扬、传承湖湘文化和九疑派古琴艺术,杨宗稷、黄勉之、宾楷南等九疑派琴家在湖南展开了一系列的琴学活动,在学校传授古琴,与"湘社"成员程颂万等进行琴学雅集。杨宗稷和弟子秦华、宾玉瓒在湖南斫琴,杨宗稷的门人李伯仁、彭祉卿等九疑派琴家在湖南的古琴活动,这些琴人的琴学活动推动了湖南古琴文化的发展,使得九疑派不断壮大。
-
关键词
杨宗稷
黄勉之
宾楷南
李伯仁
彭祉卿
九疑派古琴
-
分类号
J632
[艺术—音乐]
-
-
题名杨宗稷先生琴室斋号考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欧阳平彪
-
机构
宁远县实验中学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4-16,共3页
-
文摘
杨宗稷先生的琴室斋号最初多次易名,自觉都不能尽善。最早的琴室斋号有"霜鸿琴斋",后因收藏到四川雷氏的琴而曰"两雷琴斋"、"三雷琴斋",又因收藏古琴数目增多而曰"后二十四琴斋"、"三十六琴斋"、"半百琴斋",最后确定的琴室斋号则是"舞胎仙馆"。杨宗稷先生的琴室斋号具有独特的古琴文化内涵,从中反映出杨宗稷先生的古琴志趣和文化情怀。
-
关键词
杨宗稷
藏琴
琴室斋号
-
分类号
J632
[艺术—音乐]
-
-
题名论杨宗稷《琴学丛书》的文化精神
- 6
-
-
作者
马馨兰
周子宜禾
-
机构
河北广播电视台
河北传媒学院
-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5-91,共7页
-
文摘
杨宗稷作为清末九疑琴派的创始人,不仅开苍劲坚实、清丽脱俗之琴风,他的琴学论著《琴学丛书》更是对古琴音乐理论作了突破性、创新性的架构。杨宗稷对琴学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其文化追求可以概括为重情、守真、求变。杨宗稷认为操琴是对个人性情的追求,是一条回归自然的途径和通道;弹琴意欲抱朴守真,保持心的本性;琴学要有开放创新的思维观念,要"与时迁移"。
-
关键词
杨宗稷
《琴学丛书》
古琴
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
Keywords
Yang Zongji
Qin Xue Cong Shu
Guqin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spirit
-
分类号
J60-02
[艺术—音乐]
-
-
题名杨宗稷先生师承考
- 7
-
-
作者
欧阳平彪
-
机构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32-35,共4页
-
文摘
杨宗稷先生在北京学习古琴时,共有两位老师:一是湖南的章华先生,二是黄勉之先生,黄勉之先生专家都有考证,杨宗稷跟章华先生学琴都没有提起。在家乡学琴的经历,目前学界也没有考证,只是一笔带过。文章对杨宗稷先生在家乡的学琴及师承进行全面的考证和梳理。
-
关键词
杨宗稷
章华
黄勉之
宁远平田
师承
-
分类号
J632
[艺术—音乐]
-
-
题名杨宗稷诗词中的琴人琴事
- 8
-
-
作者
欧阳平彪
-
机构
宁远县实验中学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33-38,共6页
-
文摘
古琴家们的交往、雅集的诗词,记录了他们的琴学生涯。杨宗稷先生是清末贡生,深受儒家文化和湖湘文化的熏陶。文章主要探讨杨宗稷先生在湖南和北京等地的诗词作品中所记录的琴人琴事。
-
关键词
杨宗稷
诗词
北京大学
琴人琴事
-
分类号
J632
[艺术—音乐]
-
-
题名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缘起及琴事述考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章华英
-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6,共10页
-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以来中国古琴音乐之传承与变迁"(12FYS002)
-
文摘
"岳云别业琴集"是民国时期由北京琴家杨宗稷发起,溥侗、虞和钦、杨葆元、李伯仁、释明净等琴家参与的大型古琴雅集。文章从北京"岳云别业琴集"的缘起、琴事活动、"岳云别业琴集"与"九疑琴社"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岳云别业琴集"缘起和杨氏与清末名臣张百熙、军咨大臣毓朗贝勒之间的交游有着很深之关系。在民国风雨飘摇之际,杨宗稷在京师先后创办"岳云别业琴集"及"九疑琴社",以琴会友,传授琴学,交流琴艺,对于弘扬古琴,推动其后各地琴社的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
关键词
古琴
杨宗稷
岳云别业琴集
九疑琴社
-
Keywords
Guqin, Yang zongji
Yueyun Bieye Qinjio
Jiuyi Qinshe
-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
-
题名清末民初琴家黄勉之琴事述考
- 10
-
-
作者
章华英
-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
-
出处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92-107,M0004,共17页
-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琴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YTB021)。
-
文摘
黄勉之(1853-1919)是清末民初声震京师的琴家,其身世不详,留存史料很少。文章从黄勉之异于寻常的人生经历、古琴师承、教学和演奏特点及其琴学传承四个方面展开讨论。黄勉之师从剑师一元子、浙江萧山陶梦兰、广陵派琴僧释空尘等人学习古琴,派宗广陵。其弟子有杨宗稷、贾阔峰、张之洞、叶诗梦、溥侗、李济等人;其演奏指下的功夫很深,用指苍劲有力,力透琴背,弹琴时对吟猱、指法及乐曲的节奏、板眼等均十分讲究,处理得细致入微。而自幼习武练剑和中年修行佛道的特殊经历,亦使他的琴声多了一种迥于凡俗的绝尘之气。
-
关键词
黄勉之
杨宗稷
古琴
-
Keywords
Huang Mianzhi
Yang Zongji
qin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唐琴“彩凤鸣岐”题诗探析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欧阳平彪
-
机构
宁远县实验中学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9-23,共5页
-
文摘
历代文人对琴器多有题咏,构成了特有的琴学诗词一系。唐琴"彩凤鸣岐"旧由杨宗稷先生购藏,作为琴学士大夫的一员,杨宗稷先生对自己的藏琴都有题咏,特别是对自己珍藏的唐琴"彩凤鸣岐"题了长诗,朗贝勒、杨懿年亦分别写有赠诗。文章将纪录在《藏琴录》中的三首有关唐琴"彩凤鸣岐"的题诗作出分析解读。
-
关键词
杨宗稷
彩凤鸣岐
唐琴
雷琴
朗贝勒
杨懿年
《藏琴录》
-
分类号
J632
[艺术—音乐]
-
-
题名九疑芳华——三代古琴传人的文化贡献
- 12
-
-
作者
李素瑾
-
机构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28-29,共2页
-
文摘
李素瑾老师,1940年生,祖籍辽宁抚顺,出生于重庆,现居北京。是北京古琴研究会在全国首批招生的学员,著有《琴学杂记》。1958年李素瑾拜师于杨葆元先生门下习琴,成为杨葆元先生关门弟子。杨葆元先生去世后,又跟随众多琴家如查阜西、关仲航、溥雪斋等人学琴。李素瑾是九疑琴派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近年来,李素瑾特别关心九疑琴派的传承,教大家学琴,在家中举办古琴雅集活动。湖南科技学院坐落于湖南省永州市,是九疑琴派杨宗稷先生的故里,2018年李素瑾老师由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特聘为琴学研究专家。
-
关键词
九疑琴派
李素瑾
杨宗稷
杨葆元
古琴传人
-
分类号
J648.31
[艺术—音乐]
-
-
题名国学院专聘古琴教师欧阳平彪采访记
- 13
-
-
作者
李燕
-
机构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9-31,共3页
-
文摘
欧阳平彪(1983-),字正修,号九疑琴庐,又号舂陵琴虫。出生于湖南宁远县清水桥镇平田村,师承李天桓先生、乔珊先生等九疑琴家,为其入室弟子,现为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专聘古琴教师。文章是对欧阳平彪的采访纪录。
-
关键词
九疑琴派
九疑山
杨宗稷
欧阳平彪
传人
宁远平田
-
分类号
J632
[艺术—音乐]
-
-
题名古琴“痕迹”与鉴定
- 14
-
-
作者
王莉
-
机构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管理部
-
出处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21年第1期229-236,共8页
-
文摘
古琴鉴定,是学界绕不开的话题,前人也多有探索。民国琴家杨宗稷先生依据声音与木质鉴定唐琴。郑珉中先生在考察现存唐琴的基础上,将文物鉴定之法运用于古琴断代当中,创立了“标准器”法,^(①)即以标准器比较的方法鉴定传世古琴,就古琴的时代风格与工艺特征等项目进行比对,从而解决古琴的断代及其相关问题。金蔚先生将“标准器”法具体化,认为标准器的选择,应当遵循“公认器”“明确器”“典型器”原则,^(②)并强调掌握标准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等。
-
关键词
现代科技手段
标准器
琴家
文物鉴定
杨宗稷
工艺特征
唐琴
古琴
-
分类号
J632.31
[艺术—音乐]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巨擘遗规——黄勉之古琴演奏特点初探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吴叶
-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网站
-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
文摘
清末民初琴家黄勉之,幼年曾启蒙受业于萧山陶梦兰,后又在金陵枯木禅师门下学琴,继而至北京成立"金陵琴社",广收弟子。据传其曾辑有琴谱,但今已佚失。黄氏的学生很多,如杨宗稷、叶诗梦、贾阔峰、史荫美、溥侗、李济、桂百铸等。由于黄勉之及其弟子清末民初长期在北京从事古琴教育与传播的活动,对北方琴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本文就有限的史料对黄勉之的古琴演奏特点加以归纳和探讨。
-
关键词
黄勉之
杨宗稷
枯木禅师
吟猱指法
板法
-
分类号
J632.31
[艺术—音乐]
-
-
题名唐“彩凤鸣岐”七弦琴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范珮玲
-
机构
浙江省博物馆
-
出处
《东方博物》
2009年第3期100-105,共6页
-
文摘
唐朝是琴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现存的唐朝古琴无论从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皆是历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顶级至宝。浙江省博物馆藏"彩凤鸣岐"琴,曾是定王府"行有恒堂"第一琴,又是民国琴学宗师杨宗稷"半百琴斋"第一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中,又是"唐琴第一推雷公"的雷公琴,且声音绝佳。"彩凤鸣岐"琴作为流传有序的唐琴重器,是唐琴中不可多得的神品。
-
关键词
唐琴
“彩凤鸣岐”
杨宗稷
-
分类号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三绝难逢此异材——“韵雪”琴铭考
- 17
-
-
作者
陈亚萍
-
机构
浙江省博物馆
-
出处
《东方博物》
2018年第4期104-107,125,共5页
-
文摘
本文对'韵雪'琴背的三段铭文做了整理,理清了'韵雪'琴在明清两代的流传经历,同时对玉京道人在'韵雪'琴背所题的铭文内涵作了阐释。
-
关键词
“韵雪”琴
杨宗稷
严瀓
玉京道人
-
分类号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管平湖摹画《罗汉像》之原本
- 18
-
-
作者
马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东方收藏》
2020年第1期66-68,共3页
-
文摘
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生于北京,祖籍江苏苏州,我国现代著名古琴演奏家、画家,为清代画家管念慈之子。据张婷《管平湖年谱》记述,自幼随其父习画、弹琴,丧父后,广泛求艺,琴拜杨宗稷为师,画从金绍城为师,终有成就。琴技甚高,运指刚柔相济,乐音浑朴细腻,开古琴演奏管氏之流派;绘艺也不俗,擅长工笔和小写意,尤擅长仕女人物画,形成自己的笔墨风格,为“湖社”画会主要成员,曾任教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是20世纪前期京派人物画的知名画家.
-
关键词
管平湖
清代画家
古琴演奏
仕女人物画
湖社
杨宗稷
运指
刚柔相济
-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