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水》英译本中的异化翻译策略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理水》为例
1
作者 吴金来 黄月华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3期62-66,共5页
《理水》是鲁迅去世前一年所作的最后四篇小说之一,收录于《故事新编》。这篇篇幅不长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时代气息,体现了鲁迅强烈的个人风格。通过剖析杨宪益,戴乃迭《理水》英译本中一些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可知两人倾向于通过异化... 《理水》是鲁迅去世前一年所作的最后四篇小说之一,收录于《故事新编》。这篇篇幅不长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时代气息,体现了鲁迅强烈的个人风格。通过剖析杨宪益,戴乃迭《理水》英译本中一些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可知两人倾向于通过异化翻译策略保留文本独特的文化信息,有益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作品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水》 杨宪益 戴乃 文化负载词 异化翻译 文学外译
下载PDF
“四生说”下的“孔乙己”——对杨宪益、戴乃迭《孔乙己》生态翻译学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川 王丽君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生态翻译学的问世使中国学者在翻译理论上取得一定的话语权。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杨宪益与戴乃迭的《孔乙己》译作完成了“尚生—摄生—转生—化生”四个阶段的蜕变。杨戴夫妇珍视文本生命,译事前,研读文本,对其内容和思想了然于胸。在... 生态翻译学的问世使中国学者在翻译理论上取得一定的话语权。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杨宪益与戴乃迭的《孔乙己》译作完成了“尚生—摄生—转生—化生”四个阶段的蜕变。杨戴夫妇珍视文本生命,译事前,研读文本,对其内容和思想了然于胸。在进行文本移植时,多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力图保全原文风格;同时重视对中国文化的保留。《孔乙己》英译本于异语环境中再生,鼓励译者立足于翻译生态环境,译介优秀作品,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四生说” 《孔乙己》 杨宪益 戴乃
下载PDF
论传统戏曲的翻译标准——兼评杨宪益、戴乃迭《长生殿》英译本 被引量:9
3
作者 巫元琼 刘晓民 吴庆晏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0,共3页
戏剧,一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像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一样,也面临着一个向外传播和交流的问题。在戏剧向外传播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目标文化受众了解外国戏剧魅力主要就是通过翻译这一渠道得以实现的。然而,戏剧这一独特... 戏剧,一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像其他文化艺术形式一样,也面临着一个向外传播和交流的问题。在戏剧向外传播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目标文化受众了解外国戏剧魅力主要就是通过翻译这一渠道得以实现的。然而,戏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却给翻译工作提出了很多挑战.使得“译事之难”成为了戏剧翻译无法回避的话题。正因为戏剧翻译之难,译界对戏剧翻译研究甚少.尤其对中国戏剧翻译研究得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长生殿》 传统戏曲 杨宪益 译本 戴乃 文化艺术形式 外国戏剧
下载PDF
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雯秋 马广惠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范式,从词汇、句法与文化语言三个维度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杨与戴译本中具有独特的翻译风格特征:(1)译本词汇广度大并具有与多样性;(2)掉尾句、if从句与since从...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范式,从词汇、句法与文化语言三个维度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儒林外史》英译本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杨与戴译本中具有独特的翻译风格特征:(1)译本词汇广度大并具有与多样性;(2)掉尾句、if从句与since从句是译本的标志性风格特征;(3)口语风格特征突出,但也不乏正式风格特征;(4)文化语言的翻译采用的策略是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风格 译者风格 《儒林外史》 杨宪益戴乃
下载PDF
论杨宪益、戴乃迭的文化翻译观——以《关汉卿杂剧选》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燕娜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82-85,共4页
杨宪益、戴乃迭是一对堪称中英合璧的翻译家夫妻,在两人共同生活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们联袂将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译成英文,字数达千万。他们的译本中处处体现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崇尚,他们的文化翻译观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杨宪益 戴乃 文化 文化翻译观
下载PDF
试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阿Q正传》英译本的语言风格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雄琨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28-31,共4页
《阿Q正传》是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小说。该小说自发表后已被陆续翻译在了英、法、日、俄等二十几种语言文字 ,成为全世界进步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本文试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阿Q正传》为例 ... 《阿Q正传》是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小说。该小说自发表后已被陆续翻译在了英、法、日、俄等二十几种语言文字 ,成为全世界进步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本文试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阿Q正传》为例 ,从选词、句型句式结构及修辞等方面来探讨杨氏夫妇《阿Q正传》英译本在语言方面的风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宪益 戴乃 《阿Q正传》 译本 语言风格 鲁迅 小说 中国 现代文学
下载PDF
《史记》英译中的翻译补偿方法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例
7
作者 唐文丽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1期18-19,共2页
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史记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一些典型译例,对译者在翻译《史记》文化信息时所采用的补偿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杨译主要运用直译加注、增益和释义等方法弥补译文的意义损失和文化损失,成功地将原文中的... 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史记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一些典型译例,对译者在翻译《史记》文化信息时所采用的补偿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杨译主要运用直译加注、增益和释义等方法弥补译文的意义损失和文化损失,成功地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译语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 杨宪益 戴乃 《史记选》 方法
下载PDF
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以杨宪益、戴乃迭《阿Q正传》译本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81-184,共4页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省略的文化背景知识,翻译不可避免要面对如何跨越文化缺省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缺省是译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原文作者在写作时不可能为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着...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省略的文化背景知识,翻译不可避免要面对如何跨越文化缺省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缺省是译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原文作者在写作时不可能为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着想。从跨文化交际这一角度来讲,翻译就是跨越文化缺省的过程。杨宪益夫妇对《阿Q正传》中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展现了他们翻译的审慎态度及高超的技艺,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保护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缺省 翻译策略 杨宪益 戴乃 《阿Q正传》
下载PDF
“功能加忠诚”理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以杨宪益、戴乃迭《孔乙己》译本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健壮 《海外英语》 2019年第5期159-161,共3页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者诺德提出的"功能加忠诚"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相当有效的指导作用。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孔乙己》译本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理论,尤其是对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为明显。该文主要在"功能加忠诚&qu...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者诺德提出的"功能加忠诚"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相当有效的指导作用。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孔乙己》译本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理论,尤其是对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为明显。该文主要在"功能加忠诚"理论的视角下,探究杨译本《孔乙己》中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特色,并从此理论的角度,赏析其翻译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加忠诚”理论 杨宪益 戴乃 《孔乙己》 文化负载词
下载PDF
戴乃迭、杨宪益《边城》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祁琦 《海外英语》 2020年第9期163-164,共2页
文化负载词是各民族语言文化差异在词汇方面的具体表现,它是语言中民族色彩和文化个性的彰显之处,同样也是翻译实践中的难点所在。沈从文的《边城》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该文尝试探索《边城》戴乃迭、杨宪益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 文化负载词是各民族语言文化差异在词汇方面的具体表现,它是语言中民族色彩和文化个性的彰显之处,同样也是翻译实践中的难点所在。沈从文的《边城》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该文尝试探索《边城》戴乃迭、杨宪益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并结合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分析其翻译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取得的效果,以期为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乃 杨宪益 《边城》 文化负载词 译者行为
下载PDF
《醉翁亭记》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对比研究——以杨宪益、戴乃迭合译本与翟理斯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聪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3-64,共2页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人欧阳修的散文名篇,全文构思精巧、清新脱俗,以"乐"字统领全篇基调,借景抒情,被视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个体性格等的差异,《醉翁亭记》英译本在众多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本文以...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人欧阳修的散文名篇,全文构思精巧、清新脱俗,以"乐"字统领全篇基调,借景抒情,被视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个体性格等的差异,《醉翁亭记》英译本在众多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合译本与翟理斯译本为例,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探讨《醉翁亭记》翻译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杨宪益戴乃译本 翟理斯译本 《醉翁亭记》
下载PDF
浅析杨宪益、戴乃迭《阿Q正传》英译本的局限
12
作者 高丛 《海外英语》 2013年第7X期158-159,共2页
文章通过对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作品《阿Q正传》三个层面的局限之处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弥合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 杨宪益 戴乃 《阿Q正传》 局限
下载PDF
替代和省略——从杨宪益、戴乃迭的《鲁迅杂文选》英译本看汉语重复信息的译法
13
作者 张曦 《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 2013年第8期17-19,共3页
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汉语的重复现象多:为了表达得清晰、明确、生动,汉语经常采用原词复现的形式,以避免因过多使用代词而导致理解困难。英语的省略现象多:英语的用词造句讲究多样性,为了表达得简练、紧凑、清... 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汉语的重复现象多:为了表达得清晰、明确、生动,汉语经常采用原词复现的形式,以避免因过多使用代词而导致理解困难。英语的省略现象多:英语的用词造句讲究多样性,为了表达得简练、紧凑、清晰,避免原词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略现象 汉语 杨宪益 译本 戴乃 译法 信息 文选
下载PDF
对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思想的描述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付智茜 杨小刚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6期153-155,共3页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是中国当代翻译史久负盛名的"黄金搭档"翻译家。他们珠联璧合地将中国文学作品译介到西方,同时也将许多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根据收集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活动资料,对其翻译目的、标准...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是中国当代翻译史久负盛名的"黄金搭档"翻译家。他们珠联璧合地将中国文学作品译介到西方,同时也将许多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根据收集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活动资料,对其翻译目的、标准和策略进行描述性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宪益 戴乃 文学翻译 翻译思想
下载PDF
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翻译特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帆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3-25,共3页
论述了杨宪益与戴乃迭的翻译特点。指出在选择翻译方法时他们秉承忠实与通顺地翻译风格;运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运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关键词 杨宪益 戴乃 翻译特点
下载PDF
杨宪益与戴乃迭英译《儒林外史》中的传统文化翻译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扬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符号间的互相转换,是不同语言所蕴含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杨宪益与戴乃迭翻译的《儒林外史》并未采用固定不变的翻译模式,而是以归化或者异化的方式向目的语读者传递中国文化。译本中传统文化翻译具体体现为章回小... 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符号间的互相转换,是不同语言所蕴含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杨宪益与戴乃迭翻译的《儒林外史》并未采用固定不变的翻译模式,而是以归化或者异化的方式向目的语读者传递中国文化。译本中传统文化翻译具体体现为章回小说的形式文化翻译、文化负载词翻译、习惯用语翻译以及背景文化翻译。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与文化差异形成文化缺损,包括文学与文字形式造成的绝对文化缺损和词汇与文化语境造成的相对文化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杨宪益 戴乃 传统文化翻译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把握--杨宪益、戴乃迭所译《儒林外史》点评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水辉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41-43,共3页
文学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把握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清朝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进行比较,指出译文在文化因素的把握处理方面有几个值得再加斟酌之处,并予以分析说明,以期在文学翻译中... 文学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把握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清朝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进行比较,指出译文在文化因素的把握处理方面有几个值得再加斟酌之处,并予以分析说明,以期在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能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及更为妥善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宪益 戴乃 《儒林外史》 文化因素 文学翻译 小说 称呼 词句 人物形象
下载PDF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牡丹亭》研究
18
作者 赵征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牡丹亭》在中国戏剧史和英美文化系统中都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该剧在西方的成功译介得益于特定时代之下节译、编译等多样化的翻译形式。然而当下的《牡丹亭》译介研究只看重全译本,而对选译本、尤其是"一体化"时代之下杨... 《牡丹亭》在中国戏剧史和英美文化系统中都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该剧在西方的成功译介得益于特定时代之下节译、编译等多样化的翻译形式。然而当下的《牡丹亭》译介研究只看重全译本,而对选译本、尤其是"一体化"时代之下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多有忽略。这不利于杨宪益、戴乃迭翻译思想的总结,也无益于中国戏剧及其他文学样式的对外传播。本文以杨译本所处时代为背景,参照文化学派翻译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赞助者、意识形态、诗学等因素与译者主体的交互过程,总结杨译本的规范,以期对当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译介 《牡丹亭》 杨宪益 戴乃译本 操控与改写
下载PDF
翻译语境对译者的制控——以杨宪益、戴乃迭为例
19
作者 胡燕娜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7-79,共3页
从"语境翻译"出发,结合杨宪益和戴乃迭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背景,阐明译者杨宪益和戴乃迭如何在"翻译语境"的制控下实施自己的翻译实践,从而为新时代里的译者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关键词 杨宪益戴乃 翻译语境 译者
下载PDF
杨宪益、戴乃迭“信”译鲁迅作品赏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斌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5-167,共3页
“信”是翻译标准的核心。“译界泰斗”杨宪益、戴乃迭对鲁迅作品翻译的精妙之处,在于其译著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与原文一致,译文与原文一样流畅通顺,达到了翻译的“信”的评判标准。
关键词 杨宪益 戴乃 鲁迅作品 译文 原文 “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