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力镜像中的边缘正义——杨少衡的“介入现实”与“隐形批判” 被引量:3
1
作者 蔡志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关键词 权力镜像 边缘正义 杨少衡 “介入现实” “隐形批判” 小说 文学批评
下载PDF
新历史小说的探索与建构——评杨少衡长篇小说《新世界》 被引量:1
2
作者 段崇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杨少衡的长篇小说《新世界》以反映革命历史斗争为主要题材,从作家个人的家庭记忆中汲取营养,塑造了侯春生、陈超以及徐碧彩、连文正等多位丰盈而坚实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新历史小说的探索与建构。作家在小说中,把"新世界"... 杨少衡的长篇小说《新世界》以反映革命历史斗争为主要题材,从作家个人的家庭记忆中汲取营养,塑造了侯春生、陈超以及徐碧彩、连文正等多位丰盈而坚实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作者对新历史小说的探索与建构。作家在小说中,把"新世界"作为一种象征,深入地发掘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不同群体的精神信仰,写出了人性人情在战争中的复杂、多变与深沉。同时,该小说还受到"非虚构"创作的影响,在艺术虚构中追求实践与理念的真实,但作家创作理念和方法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即文本内在的"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少衡 《新世界》 新历史小说
下载PDF
用“中国”的方式讲述“中国”的故事——论杨少衡的新现实主义小说
3
作者 曾丽琴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8-74,共7页
杨少衡擅长写中国当代基层政治生态与基层官员。他塑造了一系列有责任感、有担当、始终把人民与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基层官员,呈现了当代中国不断发展但仍需完善的政治文明与社会文化。他塑造的官员既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担纲天下的责任感... 杨少衡擅长写中国当代基层政治生态与基层官员。他塑造了一系列有责任感、有担当、始终把人民与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基层官员,呈现了当代中国不断发展但仍需完善的政治文明与社会文化。他塑造的官员既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担纲天下的责任感,又有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高尚追求。在杨少衡的小说中,企业家形象几乎都是反面的,他们是中国当前负面政治生态与社会文化的强大催化剂。杨少衡对中国当代企业家形象的塑造有偏颇之处,但他无意识中触及了在中国如何限制新自由主义及中国“游民”性格如何改变的议题。杨少衡的小说运用了十分传统的讲故事技法,他重回现实主义的写法与对中国传统小说手法的借鉴,对“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深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方式 中国故事 杨少衡 新现实主义
下载PDF
短篇小说的庙与精神异化者的灰——读杨少衡小说《微服私访》
4
作者 欧娟 《创作与评论》 2016年第13期33-36,共4页
文学创作讲究内容和形式的契合,但实际上,形式通常绑架内容,作家为了表现特定的思想使用特定的艺术形式,如同古典小说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长篇小说经常使用,后来短篇小说也这样用,
关键词 短篇小说 杨少衡 神异化 文学创作 艺术形式 古典小说 长篇小说 内容
下载PDF
网——评杨少衡《无可逃遁》
5
作者 肖阳 赵韡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0年第12期156-157,共2页
尼采说:“我爱那使自己的道德成为自己的倾向和命运的人:这样,他可以为着他的道德,或生或死。”(《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而《作品与争鸣》2010年第8期转载的杨少衡的中篇《无可逃遁》,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篇道德小说。
关键词 杨少衡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2010年 道德 尼采
下载PDF
得失于幽默之间——略论杨少衡的小说创作
6
作者 孔小炯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4-89,共6页
杨少衡近些年小说创作的幽默调侃风格为其作品增色不少。但在显露独特艺术个性的同时,他的小说也开始形成套路,有时甚至给人以刻意为之的感觉;而且其小说的这种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冲淡了小说主题的严肃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生活... 杨少衡近些年小说创作的幽默调侃风格为其作品增色不少。但在显露独特艺术个性的同时,他的小说也开始形成套路,有时甚至给人以刻意为之的感觉;而且其小说的这种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冲淡了小说主题的严肃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生活经历、小说观念以及幽默的性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少衡 小说 幽默 风格
下载PDF
杨少衡小说创作漫评
7
作者 李小平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39-43,共5页
一杨少衡的小说创作几乎是伴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崛起而起步的,从一开始,他的小说创作就表现出这样一个显着的特色:贴近我们的时代和社会生活。《我的哥哥和爸爸》、《迎亲》是他踏上文坛最初几年的作品,小说分别塑造了两个以身作则,... 一杨少衡的小说创作几乎是伴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崛起而起步的,从一开始,他的小说创作就表现出这样一个显着的特色:贴近我们的时代和社会生活。《我的哥哥和爸爸》、《迎亲》是他踏上文坛最初几年的作品,小说分别塑造了两个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老干部形象,写得单纯朴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杨少衡 新时期文学 社会生活 以身作则 干部形象
下载PDF
真实永远是小说美学的第一要素——谈杨少衡先生四篇小说的艺术局限
8
作者 常智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6-40,共5页
真实永远是小说美学的第一要素,文学的真实性是关系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的重要问题。但是,目前许多中青年作家轻视文学的真实性,轻视文学在表现生活的真实性中本质性的揭示。杨少衡的《我不认识你》《蓝名单》《海湾三千亩》《一O八号... 真实永远是小说美学的第一要素,文学的真实性是关系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的重要问题。但是,目前许多中青年作家轻视文学的真实性,轻视文学在表现生活的真实性中本质性的揭示。杨少衡的《我不认识你》《蓝名单》《海湾三千亩》《一O八号文件》等四篇小说都是写官场生活的。由于作家对官场生活缺乏应有的了解,对行政官员的工作作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缺乏充分的认识,更多的是靠自己有限的体验和遥远的观察,凭主观臆想来编织故事,未能把笔触探入人的内心深处。因而,作品显得有些空虚、单薄、漂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 杨少衡 官场小说 局限
下载PDF
杨少衡官场小说浅论
9
作者 吕豪迈 《天中学刊》 201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纵观杨少衡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官场小说,其突出特点有三:一是着力书写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的复杂及身处官场之人的心灵困惑,使作品异于他人;二是介入现实,揭露的同时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呼吁执政能力及水平的提高,主题鲜明;三是叙述鲜活生... 纵观杨少衡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官场小说,其突出特点有三:一是着力书写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的复杂及身处官场之人的心灵困惑,使作品异于他人;二是介入现实,揭露的同时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呼吁执政能力及水平的提高,主题鲜明;三是叙述鲜活生动,语言调侃戏谑,小说审美意蕴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少衡 官场小说 介入现实
下载PDF
疾病的隐喻——从杨少衡小说《古时候那头驴》谈起
10
作者 郑润良 《创作与评论》 2016年第13期37-39,共3页
杨少衡的中篇小说《占时候那头驴》(《中篇小说选刊》2015年第5期选载)塑造了一个悲剧性的基层官员形象:因身有隐疾只好在即将提任之际绝然辞世的某县代县长丁海洋。丁海洋到县里任职前在市委办工作,
关键词 《中篇小说选刊》 杨少衡 隐喻 疾病 官员形象 悲剧性 海洋
下载PDF
疾病隐喻、历史重述与权力追问——论杨少衡“新官场小说”的独特视角和叙述语调
11
作者 郑润良 《南腔北调》 2019年第12期74-79,59,共7页
评论杨少衡,绕不过去的话题是官场题材小说。自20世纪90年代起,官场小说就成为图书市场上的宠儿,成为许多通俗文学作家书写追逐的焦点。这也使得许多纯文学作家在面对这一题材时,内心多少有些焦虑,生怕自己的作品被混同于一般的类型小说。
关键词 杨少衡 官场小说 类型小说 通俗文学 叙述语调 疾病隐喻 图书市场 历史重述
下载PDF
土匪形象的又一种表现——杨少衡小说《昨日的枪声》的人道主义意蕴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达敏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7-159,共3页
上世纪90年代前期,众多作家在众多小说中不约而同地描写了众多新的土匪形象,如贾平凹的《五魁》中的唐景、五魁,《白朗》中的白朗,苏童的《十九间房》中的春麦,田中禾的《匪首》中的姬有申,陈忠实的《白鹿原》中的大拇指、黑娃,... 上世纪90年代前期,众多作家在众多小说中不约而同地描写了众多新的土匪形象,如贾平凹的《五魁》中的唐景、五魁,《白朗》中的白朗,苏童的《十九间房》中的春麦,田中禾的《匪首》中的姬有申,陈忠实的《白鹿原》中的大拇指、黑娃,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中的黑大头,尤凤伟的《金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小说 形象 土匪 杨少衡 《白鹿原》 90年代 《五魁》
原文传递
诘问、忏悔,或虚张声势——读杨少衡《雷霆大发》
13
作者 徐刚 《芙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153,共2页
作为当代官场小说的代表人物,杨少衡在近作《风口浪尖》中的表现有目共睹。这部长篇小说与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丁捷的《追问》等作品一道,构成了当下反腐题材文学再出发的重要成就之一,其影响不容忽视。而在反腐叙事的脉络之中... 作为当代官场小说的代表人物,杨少衡在近作《风口浪尖》中的表现有目共睹。这部长篇小说与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丁捷的《追问》等作品一道,构成了当下反腐题材文学再出发的重要成就之一,其影响不容忽视。而在反腐叙事的脉络之中,杨少衡最新的短篇故事《雷霆大发》亦堪称一段至为精彩的官场插曲。小说的开口极小,聚焦于下属江聪明只求常务副市长蒋至洲在文件上再加批一个“蒋”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少衡 忏悔 官场小说 反腐题材 常务副市长 代表人物 长篇小说 《追问》
原文传递
从《该你的时候》谈杨少衡的官场小说创作
14
作者 张丹 《芒种(下半月)》 2015年第4期7-8,共2页
杨少衡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由于作者本人有过从政的经历,他的小说更多的是对官场政治的思考,对官场中人的追问。而他的小说又不同于普通的官场小说,并不是为了抓... 杨少衡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关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由于作者本人有过从政的经历,他的小说更多的是对官场政治的思考,对官场中人的追问。而他的小说又不同于普通的官场小说,并不是为了抓住读者的猎奇心理而一味地描写一些流行的、虚伪的官场智慧,而是对当前中国的官场问题进行的严肃思考,呈现给读者的是充满了复杂、矛盾、无奈的一个问题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少衡 官场小说 文学的方式 超越官场 人性的思考
原文传递
“官”样文章大乾坤——与杨少衡聊天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红 杨少衡 《作品》 2009年第7期54-56,共3页
  杨少衡的小说,是当今文坛的"绩优股",几乎每部新作品一面市,都被多家大刊选载,他本人被视为"新官场小说"的领军人物.……
关键词 杨少衡 评论家 小说人物
原文传递
对社会正义的追问——杨少衡“官场小说”主题思想透视
16
作者 邵明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7-151,共5页
新世纪以来,福建作家杨少衡沉潜于中篇形制的“官场小说”创作,产生了一批被称为“老杨制造”的颇具个人化风格的作品,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杨少衡亲历乡、县、市、省等各级党政机关三十余年,堪称深刻参悟官场构造的内外... 新世纪以来,福建作家杨少衡沉潜于中篇形制的“官场小说”创作,产生了一批被称为“老杨制造”的颇具个人化风格的作品,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杨少衡亲历乡、县、市、省等各级党政机关三十余年,堪称深刻参悟官场构造的内外肌理、官场运作的显隐规则,其状物言情之际,往往呈现出其他“同道”作家难以企及的现场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场小说 杨少衡 主题思想 社会正义 追问 党政机关 个人化 现场感
原文传递
论杨少衡的长篇小说《党校同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红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杨少衡的长篇小说《党校同学》一经推出,立即洛阳纸贵。在纯文学几乎沦陷到只有圈子里的小众自弹自唱的今天,无论是在纸质媒介还是在网络中,该书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实属不易。一个既不是“美女”,也不擅长自我炒作,为... 杨少衡的长篇小说《党校同学》一经推出,立即洛阳纸贵。在纯文学几乎沦陷到只有圈子里的小众自弹自唱的今天,无论是在纸质媒介还是在网络中,该书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实属不易。一个既不是“美女”,也不擅长自我炒作,为人低调内敛的实力派作家,而且是专写官场题材的新官场小说的领军人物,却能获得读者这样自发的关注,无疑是耐人寻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杨少衡 同学 党校 新官场小说 纸质媒介 领军人物 耐人寻味
原文传递
无为者杨少衡 被引量:1
18
作者 海迪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58,共3页
  一   据我所知,杨少衡做小说从来不事张扬.像一切坚持无为者境界的人一样,他好像没有多大的雄心壮志,更没有太多的非分的野心和梦想.他只是躲在一旁一个小说一个小说地做.他很少跟人扯起做小说的事.他喜欢说的是有关马猴、灯泡...   一   据我所知,杨少衡做小说从来不事张扬.像一切坚持无为者境界的人一样,他好像没有多大的雄心壮志,更没有太多的非分的野心和梦想.他只是躲在一旁一个小说一个小说地做.他很少跟人扯起做小说的事.他喜欢说的是有关马猴、灯泡、彗星和一些神秘老枪的事情.他虽然不说小说,可是他一直在认真地做小说,结果他的小说就一部部像量贩商店里的物品,正式而又隆重地、同时很富成就感地做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少衡
原文传递
无为者杨少衡 被引量:1
19
作者 海迪 《厦门文学》 2005年第12期22-25,2,共4页
一 据我所知,杨少衡做小说从来不事张扬.像一切坚持无为者境界的人一样,他好像没有多大的雄心壮志,更没有太多的非份的野心和梦想.他只是躲在一旁一个小说一个小说地做.他很少跟人扯起做小说的事.他喜欢说的是有关马猴、灯泡、彗星和一... 一 据我所知,杨少衡做小说从来不事张扬.像一切坚持无为者境界的人一样,他好像没有多大的雄心壮志,更没有太多的非份的野心和梦想.他只是躲在一旁一个小说一个小说地做.他很少跟人扯起做小说的事.他喜欢说的是有关马猴、灯泡、彗星和一些神秘老枪的事情.他虽然不说小说,可是他一直在认真地做小说,结果他的小说就一件件像量贩商店里的物品、正式而又隆重地、同时很富成就感地做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少衡 西红柿 小说创作
原文传递
最大恐惧是对恐惧的恐惧——读杨少衡中篇小说《暗自颤抖》
20
作者 石华鹏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8-139,共2页
杨少衡先生一如既往地在他熟稔且具有标签意义的官场题材里施展小说艺术的"拳脚",他的最新中篇小说《暗自颤抖》也是这一路子。只不过,官场题材与杨少衡小说之间形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镜像关系:一方面,官场成为布景和舞台,官... 杨少衡先生一如既往地在他熟稔且具有标签意义的官场题材里施展小说艺术的"拳脚",他的最新中篇小说《暗自颤抖》也是这一路子。只不过,官场题材与杨少衡小说之间形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镜像关系:一方面,官场成为布景和舞台,官员成为一种身份和面具,身份和面具背后的人--人的境况、人的本性——才是小说家书写和思考的全部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篇小说 杨少衡 恐惧 小说艺术 镜像关系 人的本性 官场 小说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