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杨戏《季汉辅臣赞》浅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房波
邹玉菊
向秋梅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7-50,共4页
蜀汉史学家杨戏所著《季汉辅臣赞》是三国时期论赞体的杰出作品,具有相当重要的史学价值。杨戏以"季汉"为名作赞,确立了蜀汉正统的话语,而汉末三国的正统论的论争亦发端于此。《季汉辅臣赞》对于蜀汉君臣的品评相较于陈寿的...
蜀汉史学家杨戏所著《季汉辅臣赞》是三国时期论赞体的杰出作品,具有相当重要的史学价值。杨戏以"季汉"为名作赞,确立了蜀汉正统的话语,而汉末三国的正统论的论争亦发端于此。《季汉辅臣赞》对于蜀汉君臣的品评相较于陈寿的品评不尽相同,两者对于人物的态度各异,《辅臣赞》中更是有许多陈寿所没有品评的人物,笔者将做简要分析,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戏
《季汉辅臣赞》
史学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庆綦江石壕杨戏述略
2
作者
侯路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石壕杨戏流传于重庆綦江区最南端的石壕镇,因供奉的神都姓杨而得名,被称为民间戏曲的"活化石"。石壕杨戏的表演形式灵活多变,集中反映了该地区普遍的民族信仰和民俗风情,表现出强烈的渝南地方色彩。同时,它还吸纳了川剧、山...
石壕杨戏流传于重庆綦江区最南端的石壕镇,因供奉的神都姓杨而得名,被称为民间戏曲的"活化石"。石壕杨戏的表演形式灵活多变,集中反映了该地区普遍的民族信仰和民俗风情,表现出强烈的渝南地方色彩。同时,它还吸纳了川剧、山歌、民歌及道教音乐的唱腔特点,对研究民间戏曲、地方宗教和民俗文化等具有特殊价值。本文结合相关资料,着重阐述了石壕杨戏的由来、特征及其生态传承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壕
杨戏
演出特征
文化价值
传承发展
原文传递
诸葛亮“献策江滨”解
3
作者
梁中效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5-9,28,共6页
蜀汉大臣杨戏的《季汉辅臣赞》给后世留存了一份研究三国蜀汉的权威资料,是蜀汉政权道统与政统地位的赞歌。在被赞颂的54人中,赞辞最多的是刘备,其次是诸葛亮,“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献策江滨”之“江”,应是汉...
蜀汉大臣杨戏的《季汉辅臣赞》给后世留存了一份研究三国蜀汉的权威资料,是蜀汉政权道统与政统地位的赞歌。在被赞颂的54人中,赞辞最多的是刘备,其次是诸葛亮,“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献策江滨”之“江”,应是汉水而不是长江。所献之策即著名的《隆中对》或称《草庐对》,恰如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所云:“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杨戏
《季汉辅臣赞》
“献策江滨”
汉水
《隆中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此疏忽为哪般——钱大昕与前辈学者何焯之间的一段学术公案
4
作者
王嘉川
张卉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钱大昕是清代著名历史考据学家,不仅成果丰硕,而且水平极高,但其考证诸论中也有自以为创见,实则是对前人观点的暗合乃至近于抄袭,而竟还要高调宣称是自己的创见特识。这提醒我们,对于任何前人的学术观点,都必须置于整个学术发展的长河中...
钱大昕是清代著名历史考据学家,不仅成果丰硕,而且水平极高,但其考证诸论中也有自以为创见,实则是对前人观点的暗合乃至近于抄袭,而竟还要高调宣称是自己的创见特识。这提醒我们,对于任何前人的学术观点,都必须置于整个学术发展的长河中,仔细梳理其来龙去脉,寻找其上下左右的关联,以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观点,在纵通与横通上深挖细掘、破解矛盾,以求得出既有高度又有广度和深度的结论,才能比较准确地觅得事实真相。否则,完全相信前人的自我表白,即使是出自其个人的真实告白,也会因为前人自身认识的局限而被其误导,从而丧失对学术史全貌的准确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大昕
何焯
陈景云
《
杨戏
传》
《王祥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戏《季汉辅臣赞》浅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房波
邹玉菊
向秋梅
机构
西昌市阳光学校
出处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7-50,共4页
文摘
蜀汉史学家杨戏所著《季汉辅臣赞》是三国时期论赞体的杰出作品,具有相当重要的史学价值。杨戏以"季汉"为名作赞,确立了蜀汉正统的话语,而汉末三国的正统论的论争亦发端于此。《季汉辅臣赞》对于蜀汉君臣的品评相较于陈寿的品评不尽相同,两者对于人物的态度各异,《辅臣赞》中更是有许多陈寿所没有品评的人物,笔者将做简要分析,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关键词
杨戏
《季汉辅臣赞》
史学价值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綦江石壕杨戏述略
2
作者
侯路
机构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文摘
石壕杨戏流传于重庆綦江区最南端的石壕镇,因供奉的神都姓杨而得名,被称为民间戏曲的"活化石"。石壕杨戏的表演形式灵活多变,集中反映了该地区普遍的民族信仰和民俗风情,表现出强烈的渝南地方色彩。同时,它还吸纳了川剧、山歌、民歌及道教音乐的唱腔特点,对研究民间戏曲、地方宗教和民俗文化等具有特殊价值。本文结合相关资料,着重阐述了石壕杨戏的由来、特征及其生态传承特点。
关键词
石壕
杨戏
演出特征
文化价值
传承发展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诸葛亮“献策江滨”解
3
作者
梁中效
机构
陕西理工大学两汉三国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5-9,28,共6页
文摘
蜀汉大臣杨戏的《季汉辅臣赞》给后世留存了一份研究三国蜀汉的权威资料,是蜀汉政权道统与政统地位的赞歌。在被赞颂的54人中,赞辞最多的是刘备,其次是诸葛亮,“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献策江滨”之“江”,应是汉水而不是长江。所献之策即著名的《隆中对》或称《草庐对》,恰如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所云:“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
关键词
诸葛亮
杨戏
《季汉辅臣赞》
“献策江滨”
汉水
《隆中对》
分类号
K23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此疏忽为哪般——钱大昕与前辈学者何焯之间的一段学术公案
4
作者
王嘉川
张卉子
机构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史通》校勘学研究”(14BZS0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钱大昕是清代著名历史考据学家,不仅成果丰硕,而且水平极高,但其考证诸论中也有自以为创见,实则是对前人观点的暗合乃至近于抄袭,而竟还要高调宣称是自己的创见特识。这提醒我们,对于任何前人的学术观点,都必须置于整个学术发展的长河中,仔细梳理其来龙去脉,寻找其上下左右的关联,以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观点,在纵通与横通上深挖细掘、破解矛盾,以求得出既有高度又有广度和深度的结论,才能比较准确地觅得事实真相。否则,完全相信前人的自我表白,即使是出自其个人的真实告白,也会因为前人自身认识的局限而被其误导,从而丧失对学术史全貌的准确认知。
关键词
钱大昕
何焯
陈景云
《
杨戏
传》
《王祥传》
Keywords
Qian Daxin
He Zhuo
Chen Jingyun
Biography of Yang Xi
Biography of Wang Xiang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杨戏《季汉辅臣赞》浅析
房波
邹玉菊
向秋梅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庆綦江石壕杨戏述略
侯路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3
诸葛亮“献策江滨”解
梁中效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如此疏忽为哪般——钱大昕与前辈学者何焯之间的一段学术公案
王嘉川
张卉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