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京剧杨派唱腔的细腻风格
1
作者 薛丽春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3-76,共4页
京剧杨派唱腔以流畅舒展见长,但确也深涵着特殊的细腻的品质。曾有"小余叔岩"之称的杨宝森,在与乃师的嗓音条件相去甚远的情势下,宗余而不泥余,在继承余派咬字吐字归韵的基本神髓的基础上,于有限的音域内通过力度节奏的细腻变... 京剧杨派唱腔以流畅舒展见长,但确也深涵着特殊的细腻的品质。曾有"小余叔岩"之称的杨宝森,在与乃师的嗓音条件相去甚远的情势下,宗余而不泥余,在继承余派咬字吐字归韵的基本神髓的基础上,于有限的音域内通过力度节奏的细腻变化,辅以装饰音等方面的细腻处理,最终成功地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杨派唱腔。杨宝森就是主要依靠对余派唱腔精致细腻的艺术处理而获得的深醇韵味和高雅格调来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不能深谙其细腻的品质,就不能在其朴实无华中平中见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杨派唱腔 细腻品格
下载PDF
杨宝森唱腔与杨宝忠京胡伴奏 被引量:1
2
作者 费玉平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杨派唱腔以谭鑫培、余叔岩为基础;杨宝森的唱念——声、腔、力、速、字,达到了各有独特风格而又浑然一体的境界。1950年代,杨派艺术渐渐流行全国。杨宝森以毕生心血致力于生行艺术,使诸多骨子老戏重放异彩。我们对杨宝森唱腔与杨宝忠京... 杨派唱腔以谭鑫培、余叔岩为基础;杨宝森的唱念——声、腔、力、速、字,达到了各有独特风格而又浑然一体的境界。1950年代,杨派艺术渐渐流行全国。杨宝森以毕生心血致力于生行艺术,使诸多骨子老戏重放异彩。我们对杨宝森唱腔与杨宝忠京胡伴奏进行的学术研究,将从杨派唱腔的构成要素,杨派伴奏的技法特点,杨派唱腔实例分析,杨宝森与余叔岩之比较,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宝森 杨宝忠 杨派唱腔 京胡伴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