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衡派旧体译诗的多元实践——以李思纯、杨葆昌、萧公权为例
1
作者 王彪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83,191,192,共11页
现代诗歌翻译中,学衡派系统规模的旧体意译实践有着重要价值。学衡译者虽在选诗取向、对接诗体与修辞艺术有别,但承续严复、苏曼殊等的翻译事业,对西方经典诗歌做归化翻译是一致的。其中,李思纯《仙河集》以378首古体对法国24位古今著... 现代诗歌翻译中,学衡派系统规模的旧体意译实践有着重要价值。学衡译者虽在选诗取向、对接诗体与修辞艺术有别,但承续严复、苏曼殊等的翻译事业,对西方经典诗歌做归化翻译是一致的。其中,李思纯《仙河集》以378首古体对法国24位古今著名诗人介译,是其由新派向学衡派过渡的产物,也开启国内规模介译法诗的先河;杨葆昌《王孙哈鲁纪游诗(第三集)》以122首五古对译英国诗人拜伦的抒情史诗,是学衡早期翻译观的力践,亦是拜伦汉译史的重要一环;萧公权《唾余集》以18首词意译英国近现代13位古典主义倾向的诗人诗作,则是学衡派上世纪40年代介译的独特成果。这些译诗不仅是学衡诗学理念的别样实践,也为建构多元、互动的现代诗歌翻译生态做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衡派 旧体译诗 系统规模 李思纯 杨葆昌 萧公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