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学衡派旧体译诗的多元实践——以李思纯、杨葆昌、萧公权为例
1
作者
王彪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83,191,192,共11页
现代诗歌翻译中,学衡派系统规模的旧体意译实践有着重要价值。学衡译者虽在选诗取向、对接诗体与修辞艺术有别,但承续严复、苏曼殊等的翻译事业,对西方经典诗歌做归化翻译是一致的。其中,李思纯《仙河集》以378首古体对法国24位古今著...
现代诗歌翻译中,学衡派系统规模的旧体意译实践有着重要价值。学衡译者虽在选诗取向、对接诗体与修辞艺术有别,但承续严复、苏曼殊等的翻译事业,对西方经典诗歌做归化翻译是一致的。其中,李思纯《仙河集》以378首古体对法国24位古今著名诗人介译,是其由新派向学衡派过渡的产物,也开启国内规模介译法诗的先河;杨葆昌《王孙哈鲁纪游诗(第三集)》以122首五古对译英国诗人拜伦的抒情史诗,是学衡早期翻译观的力践,亦是拜伦汉译史的重要一环;萧公权《唾余集》以18首词意译英国近现代13位古典主义倾向的诗人诗作,则是学衡派上世纪40年代介译的独特成果。这些译诗不仅是学衡诗学理念的别样实践,也为建构多元、互动的现代诗歌翻译生态做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衡派
旧体译诗
系统规模
李思纯
杨葆昌
萧公权
原文传递
题名
学衡派旧体译诗的多元实践——以李思纯、杨葆昌、萧公权为例
1
作者
王彪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83,191,192,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编纂与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8ZDA263)
中国博后基金第66批面上资助项目“四十年代经典新诗集异文汇校、集成及文本演变史研究”(项目编号:2019M66272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现代诗歌翻译中,学衡派系统规模的旧体意译实践有着重要价值。学衡译者虽在选诗取向、对接诗体与修辞艺术有别,但承续严复、苏曼殊等的翻译事业,对西方经典诗歌做归化翻译是一致的。其中,李思纯《仙河集》以378首古体对法国24位古今著名诗人介译,是其由新派向学衡派过渡的产物,也开启国内规模介译法诗的先河;杨葆昌《王孙哈鲁纪游诗(第三集)》以122首五古对译英国诗人拜伦的抒情史诗,是学衡早期翻译观的力践,亦是拜伦汉译史的重要一环;萧公权《唾余集》以18首词意译英国近现代13位古典主义倾向的诗人诗作,则是学衡派上世纪40年代介译的独特成果。这些译诗不仅是学衡诗学理念的别样实践,也为建构多元、互动的现代诗歌翻译生态做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学衡派
旧体译诗
系统规模
李思纯
杨葆昌
萧公权
Keywords
Xueheng School
Old-style poetry translation
System scale
Li Sichun
Yang Baochang
Xiao Gongqua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学衡派旧体译诗的多元实践——以李思纯、杨葆昌、萧公权为例
王彪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