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杨行密军事思想初探
- 1
-
-
作者
孙先文
张金铣
-
机构
安徽大学
-
出处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7-69,共3页
-
文摘
杨行密在长期的军事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其军事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在治军方面,与将士同甘共苦,推诚相待,以宽简治军;其二,在用兵方面,以逸待劳,后发制人,并注意建立军事同盟;其三,重视后方建设。
-
关键词
杨行密
治军方略
用兵策略
后方建设
-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杨行密述略
- 2
-
-
作者
邹劲风
-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2,共3页
-
文摘
杨行密述略邹劲风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于朝“五代而实八姓”。“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上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新五代史·一行传》)开始于八世纪末的唐代藩镇割据和混战,在黄巢大起义后更加严重。相互火并吞噬的结果是在十...
-
关键词
杨行密
《通鉴》
淮南
节度使
朱温
《十国春秋》
《旧五代史》
欧阳修
广陵
五代十国时期
-
分类号
K827.4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杨行密论
- 3
-
-
作者
何剑明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
出处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2-59,共8页
-
文摘
杨行密,唐宋之交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唐末,他在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中原藩镇朱全忠南进的步伐,成功避免了全国更大范围的动乱。经略淮南过程中,其政治方略、经济措施和军事思想,对五代十国及其后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他奠基的杨吴政权,初步实现了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继而,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在政治上为禅代的南唐国奠定了基础,开启了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的先河。将杨行密看作"十国第一人"应算不得刻意拔高。
-
关键词
杨行密
经略淮南
奠基杨吴
“十国第一人”
-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旧五代史·杨行密传》献疑一则
- 4
-
-
作者
于宏伟
-
机构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
出处
《兰台世界》
2020年第8期151-151,153,共2页
-
文摘
《旧五代史·杨行密传》记载杨行密逝世后,其子杨渭继位后,追尊其为太祖武皇帝。《新五代史·杨行密传》则持不同看法,言杨行密是被杨溥追尊为太祖武皇帝。经过史料考证,杨渭只是为杨行密上太祖庙号,尊为孝武王,并未尊为武皇帝。杨溥继位后为其上太祖庙号,尊为武皇帝,由此可见《旧五代史·杨行密传》确实有误。
-
关键词
旧五代史
杨行密
太祖武皇帝
杨渭
杨溥
-
Keywords
the History of Old Five Dynasties
Yang Xingmi
Emperor Taizu Wu
Yang Wei
Yang Pu
-
分类号
K20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杨行密创吴国保江淮事略
- 5
-
-
作者
胡中友
-
机构
滁州市经信局
-
出处
《江淮文史》
2022年第1期160-168,共9页
-
基金
安徽省社科攻关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20CX130
-
文摘
晚唐干戈纷纭,军阀混战。杨行密从庐州起步,征战十余年,尽有江淮之地。唐乾宁二年(895年),唐廷诏令杨行密为宏农郡王,创立吴国。杨行密实施保境安民的国策,使江淮有效地屏蔽了中原战火,得以休养生息。同时采取减轻赋税、奖励农桑的举措,使江淮战争创伤逐渐得以修复,社会步入安定。杨行密身后,保境安民国策得以延续。其养子李昪继位后,禅吴为南唐国,江淮地区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最为富庶的区域。
-
关键词
五代十国时期
杨行密
吴国
保境安民
吴为
军阀混战
战争创伤
郡王
-
分类号
K24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南唐士人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魏良弢
-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85-89,共5页
-
文摘
唐末克代,群雄纷争,杨行密统一江淮,割据一方,终成霸业,及李大辅吴,进而建立南唐,均得力于士人出谋划策,竭诚效力。但是以宋齐丘为首的“元从”士人却结成党羽,控制言路,蒙蔽人君,排斥异己,操纵权柄;而中主李玲,后主李鸡又是政治庸人,暗于知人。江淮员人材济济,但不得其用,南唐小朝廷在士人的儿子普遍淡漠中亡于宋。然而在政治上失意的南唐士人却以其人格、品操和业绩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和发展,对江淮大地的社会风气、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此,江淮成为中国的文化基地,精英华出,人文答革,直至今门。
-
关键词
《南唐书》
宋齐丘
韩熙载
《十国春秋》
杨行密
《通鉴》
《江南野史》
《新五代史》
重要作用
《中国通史简编》
-
分类号
K2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庐州与杨吴政权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张金铣
-
机构
安徽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6,共4页
-
文摘
唐末杨行密趁乱占据庐州,并以庐州为基地向外拓展,最终夺取宣州、扬州,统一江淮。庐州是杨行密崛起之地,其集团主要成员也大多来自庐州。通过对杨行密庐州起兵,进军扬州、宣州,规取江淮州县及元从功臣的分析,主要讨论庐州在杨吴政权建立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
关键词
庐州
杨行密
杨吴政权
-
Keywords
Luzhou
Yang Xingmi
Yang-wu local regime
-
分类号
K2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庐州刺史蔡俦史事钩沉
- 8
-
-
作者
张金铣
-
机构
安徽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6期104-106,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合肥通史"(AHSKW2011D01)基金资助
-
文摘
蔡俦是唐末杨行密集团的核心成员。蔡俦参与杨行密庐州起兵,在杨行密治理庐州时,多次率兵击退邻郡侵扰,其地位在杨吴功臣刘威、陶雅之上;在庐州主政五年中,蔡俦保境安民,发展经济,重修巢湖太姥庙,局势稳定;在杨行密与孙儒作战中,蔡俦败降于孙儒,从而与杨行密处于敌对之势,景福二年七月为杨行密所消灭。
-
关键词
蔡俦
庐州
杨行密
-
Keywords
Cai Chou
Luzhou
Yang Xingmi
-
分类号
K24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末五代庐州人氏事迹述论
- 9
-
-
作者
曾国富
-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8-12,共5页
-
文摘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衰弱,天下群雄竞起,战争连绵。这时期登上历史舞台史册留名的庐州籍人氏较多。究其原因,一是庐州常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许多庐州籍人氏被战争的浪潮裹夹,在战场上奋勇搏击,通过军功晋升将帅为大臣,得以登上历史舞台;二是唐末五代初期统治江淮地区的军阀杨行密是庐州人,在开创霸业过程中,出于乡土感情,对家乡庐州人氏更信任、更青睐。以群体目光来看,庐州人氏有着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足智多谋,善于用兵;二是忠肝义胆,嫉恶如仇;三是为官清廉,政绩良好。
-
关键词
唐末五代
庐州
杨行密
将帅
-
Keywords
the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Luzhou
Yang Xingmi
general
-
分类号
K24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新发现之杨吴寻阳长公主墓考辨
被引量:10
- 10
-
-
作者
吴炜
徐心然
汤杰
-
机构
扬州博物馆
邗江县地方志
扬州文史馆
-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89年第Z1期127-129,共3页
-
文摘
1975年4月,扬州邗江县杨市乡殷湖村蔡庄农民在劳动中发现1座古代墓葬,扬州博物馆派员进行了发掘与清理.(一)此墓位于杨庙乡治北2公里处,依山营建,墓向南略偏东,全部结构分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和侧室五个部分,以砖、石、木料混合建成,布局严谨,规模宏伟.墓室全长14.2、宽10.68米,总面积为60平方米,墓壁厚66厘米,墓壁残高2米,呈外弧线形,墓底铺砖下有排水设施,墓道为土坑道,底宽3米。
-
关键词
寻阳
长公主
扬州
考辨
墓志
新发现
宁乡
墓葬
杨行密
墓道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西汉金山国系年要录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顾吉辰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2-71,122,共11页
-
文摘
敦煌继张议潮、索勋等之后,还存在着张承奉(一作张奉)自称白衣天子的西汉金山国。这一政权历史虽短,仅有十五六年,但其作为颇大,人们不容忘却。前辈王重民先生曾撰有《金山国坠事零拾》(《敦煌遗书论文集》下编),对金山国的存在,参以史料多加考证,说明确有其国;台湾苏莹辉先生撰有《瓜沙史事系年》(《敦煌论集》)也涉及此事,但仅记有史事一条,42字,语焉不详。但都未对其始终和历史事件作探讨。本人不揣学识浅陋,就金山国的史事作一系年。
-
关键词
归义军
军节度使
李克用
御史大夫
张议潮
敦煌
沙州
杨行密
历史事件
吐蕃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唐代市舶司建地初探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王冠倬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海交史研究》
1982年第1期100-107,共8页
-
文摘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经济的繁荣为国内外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代主要商业城市有长安(陕西西安)、洛阳(河南洛阳)、扬州(江苏扬州)、成都(四川成都)、广州(广东广州)、楚州(江苏淮安)、洪州(江西南昌)、荆州(湖北江陵)、泉州(福建泉州)、明州(浙江宁波)、汴州(河南开封)、幽州(北京)
-
关键词
市舶提举司
市舶司
泉州
福建
国际贸易港口
扬州
江苏
广州
广东
市舶使
海船
船舶
宝庆四明志
《天下郡国利病书》
杨行密
毕师铎
-
分类号
F55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52.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吴唐禅代发微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任爽
-
出处
《求是学刊》
1986年第4期107-111,共5页
-
-
关键词
侨寓人士
吴国
杨行密
唐书
李基
淮南
杨氏
地方势力
《江南野史》
宋齐丘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扬州建都与南京的关系——李昊、杨昊建都史述略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秦子卿
-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124-126,共3页
-
文摘
扬州是中国的古都之一。本文着重论述隋朝以后李吴、杨吴建都时期扬州与南京的关系:李吴时,扬州称江都郡,乃就隋炀帝的行都改建为农民起义政权吴国的首都;南京称丹阳郡,是吴国的西南重镇,在战略上与扬州唇齿相关。杨吴时,也以扬州为首都,并扩建金陵(今南京)以作西都。最后被大臣徐知诰篡位,改都江宁(今南京),史称南店,而以扬州为东都。从此,南京的地位才逐渐高于扬州。
-
关键词
扬州
南京
建都
吴国
杜伏威
农民起义
丹阳
江淮地区
杨行密
金陵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英雄与富翁——吴越国王钱谬的心态分析
- 15
-
-
作者
欧炀
-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3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
文摘
从这一期起,本刊开辟“历史人物学”专栏,它基于以前的“学人与学派”栏目,试图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作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 我们所说的“历史人物”,是指有史料可资佐证的在历史上活动过并对历史起过一定作用的个人。既包既杰出人物、领袖人物,也包括普通人物;既包括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所谓正面、进步人物,也包括反面、落后人物和有争议人物;既包括古代人物,也包括近现代人物。 我们所提出的“历史人物学”,就是以历史人物及人物群、人物链为研究对象,展现丰富生动的历史生活内容,进而探究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历史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与历史人类学、历史心理学等学科组成庞大的历史科学体系。 历史人物作为生活于一定历史时空中的生命个体,是复杂的和系统的。历史人物学面对这种特点,以辩证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心理学、美学、人类学、人才学、文学、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人物,用多元统一(统一于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的标准去评价人物,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生动地表现人物。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逐步形成、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评价、表现历史人物的理论体系,从而促进我国历史科学的发展。 本刊“历史人物学”专栏。
-
关键词
钱谬
吴越国
心态分析
杨行密
《资治通鉴》
钱镠
罗隐
吴越王
越州
年号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中华版《旧五代史》考证(3)
- 16
-
-
作者
朱玉龙
-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21,共7页
-
文摘
《恭帝纪》1594页1行,显德六年八月“风翔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郭崇加捡校太师”。按郭崇自显德元年十一月由澶州改授成德军,遍考诸书,终世宗世未见有他徙的记载。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至宋建隆元年六月崇始出镇州归阙。据同书《世宗纪》显德六年六月文,时镇凤翔者王彦超也,此凤翔郭崇云云。
-
关键词
旧五代史
军节度使
新唐书
十国春秋
检校
旧唐书
华版
庄宗
杨行密
刺史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略论马殷和马楚政权的建立
- 17
-
-
作者
唐启淮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6-83,90,共9页
-
文摘
唐末五代时期,湖南地区为“蔡系军阀”马殷所据,并建立了楚政权。在当时军阀肆虐,生灵涂炭的战乱情况下,马楚政权内靖乱军,外御强藩,保境安民,使所辖区内社会局势相对安定,生产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湖南地区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试就马楚政权的建立及其所施行的政策作一番探讨与评述,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
关键词
马殷
马楚政权
湖南地区
朗州
杨行密
境外贸易
割据政权
节度使
潭州
《资治通鉴》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略论南唐烈祖李昪
- 18
-
-
作者
王永平
-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49-154,148,共7页
-
文摘
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昪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但以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笔者尽力检索了有关的历史资料,组成此文,以企对李昪的重要历史事迹做一系统的评介,不当之处,恳请教正。一南唐烈祖李昪(888——943),字正伦,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据载,其出身微贱,六岁丧父,后流落淮西濠州一带避难,为唐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的重将徐温收为养子,取名徐知誥。徐温是杨吴政权中卓有才识的人物,李昪生活在他的身边,不免受到一些言传身教的薰陶。十多岁时,徐温就让他总管家务,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组织能力,后随徐温参加政治活动。到912年。
-
关键词
南唐
杨行密
节度使
地方政治
社会改革
士大夫
历史事迹
五代十国
文人政治
经济开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略论杨吴开国的客观条件
- 19
-
-
作者
孙永如
-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04-106,共3页
-
文摘
五代时期,吴国在淮南崛地而起,成为—南方最为强大的割据势力。由于吴国的开拓者杨行密及其后继人能够实行保境息民、发展经济的政策,使江淮一带在战火烽起的岁月中,保持了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并对整个南方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关键词
杨行密
淮南地区
客观条件
割据势力
发展进程
地理形势
南方社会
中国历史
割据政权
唐后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南布洲之谜
- 20
-
-
作者
周荣华
俞茂林
-
机构
江苏南通
-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21年第6期47-49,共3页
-
文摘
长江是大自然的雕塑师,它浩浩荡荡,千里奔腾,在宽阔的入海口,水流趋缓,所携带的泥沙在海潮的顶托下沉淀淤积,逐渐形成沙洲。受长江主泓道变化的影响,有的沙洲日益壮大,有的沙洲则逐渐消失。地处江海交汇之处的南通地区,最早是由长江沙洲连片成陆的。而南通早期历史上的南布洲则是消失的沙洲之一。此洲南北朝时称胡逗洲,唐武德年间演变为海陵东二洲。唐末,因地近江南,设为狼山镇。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占据镇江,改设为东洲镇。后长江主泓道南移,静海涨出西并海陵,东洲镇政治中心西移,改设为静海都镇。整个沙洲南坍北涨,南布洲演变为布洲七场。
-
关键词
杨行密
南通地区
东洲
静海
入海口
淮南节度使
南北朝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