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黼家世及生平新证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冲 张贤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2,共6页
前此对杨黼家世和生平有不同的解读,但根据不足。杨黼为杨保"妹之子",亦是杨保的养子。新发现资料证明杨保为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左右生人,可推定杨黼生活的主要年代为明永乐到成化年间(公元1403-1487)。杨保在世时,杨黼已... 前此对杨黼家世和生平有不同的解读,但根据不足。杨黼为杨保"妹之子",亦是杨保的养子。新发现资料证明杨保为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左右生人,可推定杨黼生活的主要年代为明永乐到成化年间(公元1403-1487)。杨保在世时,杨黼已到四川参访过临济宗祖师无际。在隐居鸡足山之前,他曾以"教读儒士"的身份活动过一段时间,并非终身都是隐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黼 无际禅师 鸡足山 儒士
下载PDF
杨黼和他的《山花碑》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祜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1年第1期15-27,共13页
一 前言 杨黼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俗称《山花碑》,是一块用白文(即用汉字记录白语)写的白族山花体民歌的碑。因为它是白语,一向不为人所重视。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的学者名流纷纷来到大理,才为研究民族历史和语言学的专家所... 一 前言 杨黼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俗称《山花碑》,是一块用白文(即用汉字记录白语)写的白族山花体民歌的碑。因为它是白语,一向不为人所重视。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的学者名流纷纷来到大理,才为研究民族历史和语言学的专家所注意。傅懋勣、肖雷南两先生曾根据庆洞庄白族郭纯仁先生的读音做了记录,进行过研究。石钟健先生、范义田先生、徐嘉瑞先生对这块碑都作过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的意见。解放以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历史和语言文学研究工作的重视,中央白语调查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语 杨黼 大理国 范义田 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历史 郭纯 李元阳 语言文学研究 仁先
下载PDF
几部明初佚书中的杨黼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应宝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杨黼是一位有名的白族学者 ,然而其身份事迹却少有记载。近年大理民间发现了几部明初佚书 ,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了解杨黼的生卒年代 ,宗教信仰 ,文学艺术成就等 ,并能澄清某些有关其人其事的争论问题。本文特对此作了较翔实的引证、介绍... 杨黼是一位有名的白族学者 ,然而其身份事迹却少有记载。近年大理民间发现了几部明初佚书 ,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了解杨黼的生卒年代 ,宗教信仰 ,文学艺术成就等 ,并能澄清某些有关其人其事的争论问题。本文特对此作了较翔实的引证、介绍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初期 佚书 杨黼 《南中幽芳录》 《三迤随笔》 《叶榆稗史》 《淮城夜语》
下载PDF
杨黼与鸡足山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应宝 《大理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8-12,共5页
杨黼是大理著名的白族学者 ,著有白文《山花碑》。他晚年隐居佛教名山鸡足山十余年 ,但后人不知他究竟做了些什么。本文经过翔实的考释 ,探析他在鸡足山的所作所为 ,并提出《白古通纪》的作者就是杨黼的新观点。
关键词 杨黼 鸡足山 《白古通纪》 《山花碑》 佛教 儒教
下载PDF
杨黼与鸡足山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应宝 《民族工作》 2000年第7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鸡足山 杨黼 《白古通记》 历史文化 大理白族 《孝经》 禅宗 关键人物 鸡足山佛教 “绕三灵”
下载PDF
明代白族学者杨黼“空”与“实”的哲学思想探析
6
作者 杨政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6-80,共5页
“空”与“实”矛盾相生的哲学观点是明代著名白族学者杨黼哲学思想最突出的部分。以“空赞空”为杨黼哲学思想的内核,以对人生与自然的某些真实感受为“空”的外壳,构成了他对世界认识的价值观念和孕育不甚成熟的哲学思想体系。杨黼... “空”与“实”矛盾相生的哲学观点是明代著名白族学者杨黼哲学思想最突出的部分。以“空赞空”为杨黼哲学思想的内核,以对人生与自然的某些真实感受为“空”的外壳,构成了他对世界认识的价值观念和孕育不甚成熟的哲学思想体系。杨黼“空”与“实”矛盾相生的认识论是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想 杨黼 白族学 “空” “实” 客观唯心主义 云南 探析 士大夫阶层 《明史》
下载PDF
杨黼的“回文诗”
7
作者 邱红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1991年第1期27-27,共1页
明代著名的白族学者、诗人、民画家杨黼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用汉字写白语。刻于碑碣,后人称《山花碑》。它是白族诗歌特有的体裁——“山花体”,四句一首,一至三句为七字,第四句为五字。《五代会要》称为“诗三韵”。他还有... 明代著名的白族学者、诗人、民画家杨黼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用汉字写白语。刻于碑碣,后人称《山花碑》。它是白族诗歌特有的体裁——“山花体”,四句一首,一至三句为七字,第四句为五字。《五代会要》称为“诗三韵”。他还有一首别具一体的一首“回文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黼 山花体 五代会要 白语 用韵 地方文献 柳宿 堆山 人理 漾水
下载PDF
“隐”的社会价值——以大理杨黼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永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9,共6页
本文以大理隐士杨黼为例,探讨了"隐"的概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意义。作者认为,杨黼之隐,是一种与权力无关的社会价值,也是一种反观社会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有关皇权与绅权的争议。
关键词 “隐” 杨黼 皇权与绅权 权威
原文传递
白族怪杰杨黼
9
作者 施立卓 《大理》 2008年第2期56-58,共3页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序言里开宗明义地评价苏东坡是“富有创造力”、“守正不阿”、“放任不羁”和“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他的结论是:“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序言里开宗明义地评价苏东坡是“富有创造力”、“守正不阿”、“放任不羁”和“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他的结论是:“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当我们面对白族明代怪杰杨黼的研究时,不免也有类似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黼 白族 《苏东坡传》 创造力 林语堂 明义 高士 生机
原文传递
杨黼及其世家
10
作者 赵松 施敏 《大理》 2004年第3期57-60,共4页
物黼又叫杨桂楼,根据李元阳写的五百余言的杨黼传和万历《通志》的人物志及“寺观志”介绍,杨黼是“力学志道,不言人过”,隐居桂楼,性至孝,注孝经,工篆箱.好作诗,是白族诗人。《明史》又将杨黼看作是儒、释、仙三位一体的人物... 物黼又叫杨桂楼,根据李元阳写的五百余言的杨黼传和万历《通志》的人物志及“寺观志”介绍,杨黼是“力学志道,不言人过”,隐居桂楼,性至孝,注孝经,工篆箱.好作诗,是白族诗人。《明史》又将杨黼看作是儒、释、仙三位一体的人物,杨黼的故事在大理白族民间喜闻乐道,世代相传,受人尊崇、仰慕,称之为杨黼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黼 人物志 大理市 白族 生平事迹
原文传递
《白古通记》的作者考辨——兼与赵应宝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冲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1年第2期6-10,共5页
考察《白古通记》的作者,是《白古通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要考察《白古通记》的作者,不仅要研究《白古通记》的内容,还必须对《白古通记》的成书年代有明确的认识。由于《白古通记》在明洪武十七年至永乐十四年间成书,而杨... 考察《白古通记》的作者,是《白古通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要考察《白古通记》的作者,不仅要研究《白古通记》的内容,还必须对《白古通记》的成书年代有明确的认识。由于《白古通记》在明洪武十七年至永乐十四年间成书,而杨黼的生活年代为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杨黼未成人时,《白古通记》已经成书,所以,杨黼不是《白古通记》的作者,《白古通记》不可能是他隐居宾川鸡足山期间所作。《白古通记》的作者为大理喜洲人,姓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古通记》 成书年代 作者 杨黼 喜洲 白文
下载PDF
“白文”哀词《赵坚碑》之研究
12
作者 何一琪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69-77,共9页
杨黼的“白文”《山花碑》是早已闻名于中外了,但是产生在同一时期的另外一块足以和它媲美而且极有研究价值的“白文”《赵坚碑》却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一、《赵坚碑》简介及其他 杨安道作的《故善士赵公墓志铭》,简称《赵坚... 杨黼的“白文”《山花碑》是早已闻名于中外了,但是产生在同一时期的另外一块足以和它媲美而且极有研究价值的“白文”《赵坚碑》却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一、《赵坚碑》简介及其他 杨安道作的《故善士赵公墓志铭》,简称《赵坚碑》,刻于明景泰六年(公元1456年),是作者写来追悼赵坚的十首“白文”哀词。词中那种既哀死者亦复自哀的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语 白文 杨黼 求仁 喜洲 白族 花体 阿叱力 蒙城 乡友
下载PDF
没有必要创造白文
13
作者 杨发祥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5年第1期57-62,共6页
关于白文问题,前人论述颇多,争议也较大,至今没有统一看法。把各种论述综合起来,不外乎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白族没有过文字,所谓白文只是一种汉字记白音的现象;一种认为有白文,充分论据是白文中有新奇字,而且至今民间大本曲本中还在使用... 关于白文问题,前人论述颇多,争议也较大,至今没有统一看法。把各种论述综合起来,不外乎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白族没有过文字,所谓白文只是一种汉字记白音的现象;一种认为有白文,充分论据是白文中有新奇字,而且至今民间大本曲本中还在使用。到底有无白文,或者说汉字记白音的假借字算不算白文?这应该从文字的定义去考查,才能得出结论。词典解释“文字”的定义是: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都有音、形、义三要素,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叫文字,举例说,汉字“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借字 曲本 杨黼 书写符号 文字系统 记法 白语 山花体 大理国 阁罗凤
下载PDF
一部民间医学奇书——《孔氏医案》
14
作者 栗春霞 张妍 《河南中医》 2007年第7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孔氏医案》 孔继谈 杨黼 刘子衡 版本考证
下载PDF
巧借妙笔推动堂联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5
作者 管庆蓉 黄启参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6年第8期70-70,共1页
当下,保护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等古文物和古建筑的热潮高涨。近期,保护古地名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在护"古"的浪潮中,客家地区随处可见的堂联,以及堂联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蕴,却少了关注的目光。堂联,是中国姓氏文化的... 当下,保护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等古文物和古建筑的热潮高涨。近期,保护古地名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在护"古"的浪潮中,客家地区随处可见的堂联,以及堂联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蕴,却少了关注的目光。堂联,是中国姓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楹联的形式对家族堂号的补充说明,主要用于家族祠堂,亦称祠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内蕴 古地名 古村落 祠联 客家地区 写作实践 义训 上一代人 郡望 杨黼
下载PDF
卷首语
1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卷首语 杨黼 人类学 口述史 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
原文传递
鸡足山散记
17
作者 晓雪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五十年宿愿鸡足山,古名青巅山,又叫九曲山。位于云南西部以耸入云霄的天柱峰为中枢,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因形似鸡足而得名。玄奘《大唐西域记》载:"迦叶承佛旨住持正法,结集至尽廿年,将入定灭,乃往鸡足山。"从此,僧尼云集,鼎盛... 五十年宿愿鸡足山,古名青巅山,又叫九曲山。位于云南西部以耸入云霄的天柱峰为中枢,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因形似鸡足而得名。玄奘《大唐西域记》载:"迦叶承佛旨住持正法,结集至尽廿年,将入定灭,乃往鸡足山。"从此,僧尼云集,鼎盛时,庙宇达三百六十余座,常住僧五千多人,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与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九华山和浙江的普陀山齐名。山上的佛教建筑,肇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直至民国仍有增修。山中高僧辈出,历代许多著名的文人学士也纷纷慕名而至,听经读书,访友探胜,留下许多诗文。明代的杨黼、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足山 佛教圣地 九曲山 《大唐西域记》 杨黼 佛教建筑 灵山一会 耸入云霄 普光殿 法华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