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棋文化学:关于大局观、外交实践与东亚文明的隐喻
1
作者 路云亭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5-20,共6页
从体育学的角度看,围棋属于人类社会中静态类型的竞争性教育体系,具有丰富的战略性、战术性和身体性元素。围棋中的战略偏重宏观性、对应性与机变性,其战术偏重微观性、动态性与象征性。围棋带有深刻的东亚文化特质,围棋中的棋子没有角... 从体育学的角度看,围棋属于人类社会中静态类型的竞争性教育体系,具有丰富的战略性、战术性和身体性元素。围棋中的战略偏重宏观性、对应性与机变性,其战术偏重微观性、动态性与象征性。围棋带有深刻的东亚文化特质,围棋中的棋子没有角色分工的差异,其抽象性和战略性很强,在学科归类上更近于数学,可以隐括现代社会中所有大型化的集团竞争模式。围棋的大局观与人类社会中的外交理念更为相似,两者展现的是一种有关进退、聚散、攻守、显隐之类的对应性概念的流动机理。围棋的辩证性充满了原始的简约性变通品格。韬光养晦的生活理念揭示的是一种进退理念,其与围棋的行棋过程很相似。围棋的势变化本身就是一种宏观性战略符号的表征。围棋中还包括一种显著的和合理念,体现出儒家文明中庸思想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棋 人类学 大局观 外交实践 东亚文明
下载PDF
中国及周边地区早期的铜器 被引量:4
2
作者 毛卫民 李一鸣 王开平 《金属世界》 CAS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公元前3000年及之前,中国多地出现了人工冶铜技术,进而制作出了红铜、白铜、黄铜、锡青铜、砷铜等不同化学成分的铜器。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期间,人工冶铜技术在中华文明地区以及周边更大范围与之有密切联系的东亚文明地区相互扩散... 公元前3000年及之前,中国多地出现了人工冶铜技术,进而制作出了红铜、白铜、黄铜、锡青铜、砷铜等不同化学成分的铜器。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期间,人工冶铜技术在中华文明地区以及周边更大范围与之有密切联系的东亚文明地区相互扩散。鉴于公元前2000年以前存在的地理、地质、气候等方面的阻隔,东亚文明区的人工冶铜技术难以受到来自西亚方面的影响。公元前1000年之后人类才逐渐掌握定量控制铜器化学成分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中国早期铜器多样化的化学成分应主要取决于各地所能获取的各自不同的铜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铜技术 东亚文明 定量控制 早期铜器 铜矿资源 锡青铜 中华文明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域外汉籍整理与研究的新开拓
3
作者 罗海燕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马琳编著、赵季校订的《朝鲜半岛古代诗人追和中国古代诗歌辑考》对朝鲜半岛自高丽时代以来一千余年中400多位诗人追和中国诗人的诗作,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汇辑和深度考释,由之延展了域外汉籍整理的传承谱系,填充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传播图... 马琳编著、赵季校订的《朝鲜半岛古代诗人追和中国古代诗歌辑考》对朝鲜半岛自高丽时代以来一千余年中400多位诗人追和中国诗人的诗作,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汇辑和深度考释,由之延展了域外汉籍整理的传承谱系,填充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传播图景,开辟了朝鲜半岛诗歌研究的新路径,同时也为当前推动东亚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籍 朝鲜半岛 诗歌研究 东亚文明
下载PDF
文明对话:东亚人文交流的历史与展望——以中国与韩国的人文交流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金柄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5,共9页
中韩人文交流为东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前近代中韩人文交流以中心与周边的共同发展为基本模式,体现着互动与认同的发展原则、官方交流与民间交流并行的发展机制、共享资源与合作共赢的发展途径。近现代中韩人文交流通过... 中韩人文交流为东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前近代中韩人文交流以中心与周边的共同发展为基本模式,体现着互动与认同的发展原则、官方交流与民间交流并行的发展机制、共享资源与合作共赢的发展途径。近现代中韩人文交流通过历史转型与价值重建,建立'互为主体,平行多元'的新型交流关系,具体体现为互为主体与共创未来、交叉互动与价值多样化、共享资源与深度合作等。到了20世纪后半期,中韩人文交流经历了冷战时代的断裂和后冷战时代的多样化发展,尤其是中韩建交后,两国人文交流出现了崭新的局面。进入新时代,中韩人文交流要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明确新目标,坚持新理念,探索新路径,构建新体制,积极服务于中韩命运共同体乃至东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 东亚文明 人文交流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重构东亚古典文明的理论尝试——“汉籍比较文献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135,共8页
汉籍研究不仅要关注中国典籍在域外的传播、存佚与研究价值,而且还要关注中国与东亚各国的以汉籍为载体的文化交流,以及关注受汉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域外汉文文献和本土文献;不仅要对汉籍具体的个案问题进行研究,更要对汉籍研究的相关理论... 汉籍研究不仅要关注中国典籍在域外的传播、存佚与研究价值,而且还要关注中国与东亚各国的以汉籍为载体的文化交流,以及关注受汉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域外汉文文献和本土文献;不仅要对汉籍具体的个案问题进行研究,更要对汉籍研究的相关理论问题和方法论进行深入思考。"汉籍比较文献学"研究是以历史上东亚各国输入的汉籍及其衍生的本土文献为基础,以比较研究为基本方法,对汉籍域外传播的规模、渠道,域外学人对汉文原典的解读、引用和汉文创作,进行分类研究、定量研究和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以阐明东亚各国的汉文文献和其本土文献与中国典籍之间的渊源,揭示其中蕴藏的文化和学术思想的异同。"汉籍比较文献学"研究是汉籍研究走向历史研究和文明史研究的必由之路,它是建构汉籍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学科框架,把握东亚广大区域内存在的深层文化联系,重构东亚古典文明的一种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籍 比较文献学 东亚古典文明
下载PDF
东亚文明的现代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姚传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东亚文明的现代性姚传德19世纪以来,在亚非拉后进地区掀起了一股现代化运动,在这股运动中只有东亚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东亚地区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东亚文明比其他后进地区的文化更富有... 东亚文明的现代性姚传德19世纪以来,在亚非拉后进地区掀起了一股现代化运动,在这股运动中只有东亚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东亚地区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东亚文明比其他后进地区的文化更富有现代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东亚文明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明 儒家文化 东亚社会 雇佣劳动 儒家思想 现代化运动 现代性 后进地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成就动机
下载PDF
中国成为古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地理条件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听昌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80,共6页
中国成为古代东亚文明中心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条件。中国地处北温带的"文明走廊",是世界上少有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大面积地域之一。中国有自成一体的地理结构,因此尽管历史上时有短暂的分裂,最后都复归... 中国成为古代东亚文明中心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条件。中国地处北温带的"文明走廊",是世界上少有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大面积地域之一。中国有自成一体的地理结构,因此尽管历史上时有短暂的分裂,最后都复归统一。中国处于欧亚大陆的东端,西面有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作屏障,在这相对隔绝的地理空间里,中华民族创造了上下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地处"季风亚洲"中心地带的中国在近代经过了凤凰涅槃式的浴火重生,注定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 地理条件 东亚文明中心 战略地位变迁
下载PDF
东亚五大文明阶段历史演进加速度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敬秀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107-108,共2页
东亚五大文明阶段历史演进加速度效应张敬秀(内蒙古大学)东亚文明分为五大历史阶段:洞穴文明─→大河文明─→大城文明─→大洋文明─→星际文明;300多万年─→5000年─→1500年─→250年─→21世纪中叶到末期。这... 东亚五大文明阶段历史演进加速度效应张敬秀(内蒙古大学)东亚文明分为五大历史阶段:洞穴文明─→大河文明─→大城文明─→大洋文明─→星际文明;300多万年─→5000年─→1500年─→250年─→21世纪中叶到末期。这些年代是包括了过渡、“中介”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演进 加速度效应 文明阶段 文明 《东亚文明系统论》 洞穴文明 郑和下西洋 历史发展 大河文明 奴隶社会
下载PDF
儒家文化内生原动力与东亚文明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海英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4-16,共3页
东亚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直以来受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其实,关于儒家文化的讨论,综述已经很多,但是,其关键在于揭示支撑儒家文化不断发展更新的内生原动力。这种内生原动... 东亚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直以来受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其实,关于儒家文化的讨论,综述已经很多,但是,其关键在于揭示支撑儒家文化不断发展更新的内生原动力。这种内生原动力应该是一种超越性的体现,并不断外化为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从这一点来看,儒家文化与人性和人的社会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东亚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内生原动力 东亚文明
下载PDF
东亚文明与东亚三国“国剧”艺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红梅 《北方音乐》 2013年第8期70-70,共1页
在东亚,中、韩、日三国地域相邻,文化相近,共处于儒家文化圈。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着他们引以骄傲和自豪的艺术瑰宝,作为亚洲的三个强国,中国、韩国、日本都有代表了本民族特色的“国剧”艺术。它们以自身特有的艺术形式构筑着本民族... 在东亚,中、韩、日三国地域相邻,文化相近,共处于儒家文化圈。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着他们引以骄傲和自豪的艺术瑰宝,作为亚洲的三个强国,中国、韩国、日本都有代表了本民族特色的“国剧”艺术。它们以自身特有的艺术形式构筑着本民族的灵魂圣殿。在音与音的律动及腔韵的顿挫中,配以演艺者酣畅淋漓的表演,传承着不同文化土壤基奠的音乐文明,这种文明中蕴涵的呼唤和感叹带着深刻的血脉烙印演绎着各异的民族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明 艺术形式 儒家文化圈 民族特色 文化土壤 民族情感
下载PDF
“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商原李刚 刘强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东亚文明 研讨会综述 关学
下载PDF
关学与南冥学研究的新进展——“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2
作者 商原李刚 宋雪莲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 东亚文明 研讨会综述 关学 长安大学 《哲学研究》 《陕西日报》 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会 中国哲学史
下载PDF
张载关学与韩国南冥学研究的新进展——“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3
作者 商原李刚 杜毅漫 《唐都学刊》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从张载的易学、礼学、主体精神等角度深化了关学研究,反思了唯物、唯心研究模式;从南冥学的理学渊源、与李退溪的比较、社会思想、文学研究等角度丰富了南冥学研究;从儒学与东亚文明、儒... “关学·南冥学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从张载的易学、礼学、主体精神等角度深化了关学研究,反思了唯物、唯心研究模式;从南冥学的理学渊源、与李退溪的比较、社会思想、文学研究等角度丰富了南冥学研究;从儒学与东亚文明、儒学的现代化、新儒学的当代发展等方面,深入到了儒学研究的前沿,讨论了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儒教问题、中国哲学的体用问题等。本次会议对深化中国哲学前沿问题研究、加强中外哲学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关学 南冥学 儒学 东亚文明
下载PDF
开拓历史哲学系统论的尝试——《东亚文明系统论》弘扬的主旋律
14
作者 周呈芳 林干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开拓 历史哲学系统论 《东亚文明系统论》
下载PDF
六朝时期“东亚文明圈”民族关系研究的另一种视角
15
作者 童岭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99,共6页
在东亚史中,六朝时期的"东亚文明圈"是较为复杂的。从外缘性因素(国际朝贡关系、王朝分裂对立等)来看,东亚诸民族国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时紧时松,所呈现出的"螺旋式"的关系演进让东亚文明圈越来越紧密而不可分割。... 在东亚史中,六朝时期的"东亚文明圈"是较为复杂的。从外缘性因素(国际朝贡关系、王朝分裂对立等)来看,东亚诸民族国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时紧时松,所呈现出的"螺旋式"的关系演进让东亚文明圈越来越紧密而不可分割。在汉魏六朝史籍资料中,以"辽东——乐浪"线的分合为主线,分析东晋南朝、北朝(尤其是北齐)的东亚朝贡国之等级关系,可以看到中国本土自身的南北分裂状态引起了东亚文明圈内诸民族国家关系的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东亚文明 辽东 乐浪 北齐
下载PDF
实学·湘学·东亚文明——第八届东亚实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16
作者 陈力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第八届 实学 国际研讨会 哲学 湘学 东亚文明
下载PDF
关于东亚文明与中日近代性的几个问题
17
作者 杨际开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18,共3页
关键词 东亚文明 浙江人民出版社 近代性 中日 台湾大学 德川幕府 东亚文化圈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东亚文明的凤凰涅槃——儒家文化的现代转换与东亚经济的崛起
18
作者 杜乃俭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8-110,共3页
东亚文明是由东亚诸国共同参与创建的、独特的文明形态。儒家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乃至东亚特色的优势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浴火重生,与时俱进,培育生发出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魅力链,这条价值魅力链对东亚... 东亚文明是由东亚诸国共同参与创建的、独特的文明形态。儒家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乃至东亚特色的优势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浴火重生,与时俱进,培育生发出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魅力链,这条价值魅力链对东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将牵引东亚文明走向世界,影响全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文明 儒家伦理 价值魅力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内窥东亚文明的一角——读《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研究》
19
作者 王景泽 《东疆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东亚文明 文化交流 十八世纪 国际关系体系 人类历史 文化积淀 华夷秩序 宗藩关系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与东亚文明
20
作者 田文棠 《唐都学刊》 2006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以儒家思想或儒家伦理作为其文化基石的东亚文明,在经历了早期辉煌之后,面对近现代工业文明及全球化的强力冲击和挑战,曾一度衰落,几遭苦难,方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和新的发展前景。东亚文明的文化基石是儒家思想或儒家... 以儒家思想或儒家伦理作为其文化基石的东亚文明,在经历了早期辉煌之后,面对近现代工业文明及全球化的强力冲击和挑战,曾一度衰落,几遭苦难,方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和新的发展前景。东亚文明的文化基石是儒家思想或儒家伦理,它对东亚农业、工业和现代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巨大作用的根源在于,儒家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形成了一种适合中国乃至东亚特色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又培育生发出一条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魅力链。这条文化价值魅力链集结了相互联系的七大价值理念: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价值理念;正心修身,追慕圣贤的做人价值理念;慎终追远,家国同构的政治价值理念;以和为贵,谐和相处的社会价值理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天人价值理念;见利思义、义利并举的生存价值理念。而且这种价值魅力在未来将不断得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东亚文明 价值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