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诗为文”观念演变论略--以《东坡志林》《陶庵梦忆》为例
1
作者 马晨燕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以诗为文”,即以散文文体为基础,化用吸收诗体特征成文。早期散文文体内部包含诗的因素,经由文体理论现世,散文逐步发展成熟,“以诗为文”的观念由模糊未分到清晰确立,散文的诗化倾向愈发明显,审美风格发生偏移。该观念凝聚于宋代,并... “以诗为文”,即以散文文体为基础,化用吸收诗体特征成文。早期散文文体内部包含诗的因素,经由文体理论现世,散文逐步发展成熟,“以诗为文”的观念由模糊未分到清晰确立,散文的诗化倾向愈发明显,审美风格发生偏移。该观念凝聚于宋代,并在宋代完成长期新变定型,《东坡志林》的文本样态及审美风格显示了“以诗为文”这种文体渗透观念的跳跃发展。至晚明小品,诗文跨界融通的创作观念达到成熟阶段,张岱《陶庵梦忆》集小品之大成,化诗歌句式节奏之外在、情志之内涵、意境之神韵入文,笔调自然圆熟,冲淡太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诗为文 晚明小品 《东 《陶庵梦忆》
下载PDF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的真伪问题——兼谈十二卷本《东坡先生志林》的可信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章培恒 徐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63-173,共11页
出现于明代的五卷本《东坡志林》实系真伪杂糅之书。其伪的部分 ,情况也极复杂 :有的根本不出于苏轼 ;有的虽出于苏轼 ,但不出于《志林》 ;有的在同一条中真伪交杂。至于十二卷本《志林》 ,不仅出于五卷本《志林》之后 ,且将五卷本中除... 出现于明代的五卷本《东坡志林》实系真伪杂糅之书。其伪的部分 ,情况也极复杂 :有的根本不出于苏轼 ;有的虽出于苏轼 ,但不出于《志林》 ;有的在同一条中真伪交杂。至于十二卷本《志林》 ,不仅出于五卷本《志林》之后 ,且将五卷本中除“论”的一卷外的绝大多数文章收入 ,也是一部真伪杂糅的书 ,其较五卷本多出的部分 ,有些当出于辑佚 ;但是否全都为辑佚所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 宋刊东 明刊东
下载PDF
“拘人”与“散人”之间——从《东坡志林》看闲人苏轼的“闲”之美学内涵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畅 黄念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0-13,共4页
《东坡志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部笔记文合集,题材繁杂,内容贴近苏轼最真实的生活。文集中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苏轼的气质风度:他既非受外界拘束而囿于困境的"拘人",也非看淡世俗超脱离世的"散人",而是安然处于... 《东坡志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部笔记文合集,题材繁杂,内容贴近苏轼最真实的生活。文集中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苏轼的气质风度:他既非受外界拘束而囿于困境的"拘人",也非看淡世俗超脱离世的"散人",而是安然处于二者之间的"闲人"。闲人苏轼在平时生活与艺术创作中都保持着自然的状态和豁达的心境,这也构成了他"闲"之美学的主要内涵。而在现代语境中观照"闲"之美学的最大启示即是,以闲静之心坚守本真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豁达
下载PDF
论《东坡志林》的审美特色——兼及苏轼笔记散文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芳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东坡志林》是苏轼笔记散文的代表,无论其描写内容、叙述模式还是审美趣味,皆表现出与传统散文不同的追求与特色,成为中国古典笔记散文文体风格发生转变的典型之作。因应写作目的与叙写内容的变化,其审美情趣之特色尤为突出鲜明,这就... 《东坡志林》是苏轼笔记散文的代表,无论其描写内容、叙述模式还是审美趣味,皆表现出与传统散文不同的追求与特色,成为中国古典笔记散文文体风格发生转变的典型之作。因应写作目的与叙写内容的变化,其审美情趣之特色尤为突出鲜明,这就是对深情与雅致、颖悟与妙理、风韵与趣味的追求。这种新追求,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小品文写作。以公安派为代表的晚明文人的小品文,与其即有着明显的承传关系,故从文学史、散文史的角度看,以《东坡志林》为代表的苏轼笔记散文的出现,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 笔记散文 审美特色 文体新变
下载PDF
以文人之笔,行学者之文——《东坡志林》中的史评谈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榆华 甘映红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12,共4页
苏轼晚年本想写百篇史评,却只写了十三篇。这些史评,后人评价或褒或贬,意见不一。究其原因,是苏轼把以严谨笃实为规范的史评写得恣肆纵横,富于文学色彩。苏轼这种史评风格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随机生发的论说技巧在科举考试上... 苏轼晚年本想写百篇史评,却只写了十三篇。这些史评,后人评价或褒或贬,意见不一。究其原因,是苏轼把以严谨笃实为规范的史评写得恣肆纵横,富于文学色彩。苏轼这种史评风格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随机生发的论说技巧在科举考试上的成功及追捧效应对他这种技巧的强化,经学疑古风气的影响和自由表达思想内容的作文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之笔 学者之文 《东 史评
下载PDF
史学批评的歧路——从《东坡志林》中的一则笔记谈起
6
作者 宋馥香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65,共4页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对司马迁的《史记》提出两点批评:一是"先黄老,后六经,退处士,进奸雄",二是肯定商鞅、桑弘羊之功。前一个问题乃是班固的老调陈词,范晔、沈括等早已提出批评。而后一个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与苏轼对待王...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对司马迁的《史记》提出两点批评:一是"先黄老,后六经,退处士,进奸雄",二是肯定商鞅、桑弘羊之功。前一个问题乃是班固的老调陈词,范晔、沈括等早已提出批评。而后一个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与苏轼对待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及其因反对变法而获罪的经历有关,本文试对此略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 商鞅变法 桑弘羊改革
下载PDF
从《东坡志林》看苏轼的柳宗元观
7
作者 王苑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611-616,共6页
以《东坡志林》中关于柳宗元的评论,探究整理了苏轼对于柳宗元其人、其诗、其文的评价,并将陶渊明与柳宗元进行比较,从中总结了苏轼其人的人生观与文学理论,认为苏轼既因袭历代文士学者的成论,在对柳宗元持身处世上的大节有亏表示憾恨... 以《东坡志林》中关于柳宗元的评论,探究整理了苏轼对于柳宗元其人、其诗、其文的评价,并将陶渊明与柳宗元进行比较,从中总结了苏轼其人的人生观与文学理论,认为苏轼既因袭历代文士学者的成论,在对柳宗元持身处世上的大节有亏表示憾恨痛惜的同时,也对柳氏文章的高才绝学予以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 苏轼 柳宗元 立身为人 诗文创作
下载PDF
论苏轼贬谪期间的审美心境——以《东坡志林》为考察对象
8
作者 刘师健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4-89,共6页
苏轼既创造了惊人的艺术成就,又彰显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贬谪期间有着鲜明的以自然为美的审美心境。即:不再囿于自然山水的阻隔和贫乏的物质生活,而是以情为本,以超然的心态赏玩着生活中的普通之物,咀嚼着周遭的普通之事;生活中的方方... 苏轼既创造了惊人的艺术成就,又彰显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贬谪期间有着鲜明的以自然为美的审美心境。即:不再囿于自然山水的阻隔和贫乏的物质生活,而是以情为本,以超然的心态赏玩着生活中的普通之物,咀嚼着周遭的普通之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他笔下皆化为艺术,焕发生机,昭示着他澄明、宁静、平和淡泊、旷远而深湛的审美心态。这种无往而不适的审美人生智慧汇聚着孔子舞雩风流的人的自然化精神与庄子"适意不异逍遥游"的艺术境界,又有别于同时代以理为本,高谈道德伦理的理学,直指人的现实的情感愉悦,成为了古代士人安身立命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 贬谪 审美心境
下载PDF
《东坡志林》的文化意蕴与审美趣味
9
作者 刘师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02-107,共6页
苏轼的《东坡志林》是一部具有小品文风格的笔记文集。其书在记事中述怀抒感,使笔记由以往的客观记述转变为表达心绪、趣味和义理的文体。在叙述中展现了作者友僧习佛、止于达理,融合释道、修身养性,寓意于物、舍而常在的文化品格。呈... 苏轼的《东坡志林》是一部具有小品文风格的笔记文集。其书在记事中述怀抒感,使笔记由以往的客观记述转变为表达心绪、趣味和义理的文体。在叙述中展现了作者友僧习佛、止于达理,融合释道、修身养性,寓意于物、舍而常在的文化品格。呈现出清新飘逸、赤诚深情、玄言妙悟、幽默诙谐的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 文化意蕴 审美趣味
下载PDF
关于苏轼对待经学研究之态度的一点思考——以《东坡志林》卷五《论古》为中心
10
作者 王艳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8期121-125,共5页
苏轼曾经是北宋经学的重要研究者之一,但是其学术影响却并未如宋代之洛学那样垂于后世.本文试图探讨其原因.兹从其尚未广为学界普遍重视的<东坡志林>卷五<论古>材料,分析其对待经学研究有"想当然耳"的特点,而这... 苏轼曾经是北宋经学的重要研究者之一,但是其学术影响却并未如宋代之洛学那样垂于后世.本文试图探讨其原因.兹从其尚未广为学界普遍重视的<东坡志林>卷五<论古>材料,分析其对待经学研究有"想当然耳"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有可能就是导致其经学过早湮没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经学 《东·论古》 "想当然耳"
下载PDF
浅析《东坡志林·梦寐》对梦的描写
11
作者 王梦梦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3-85,共3页
苏轼于其作品之中常对梦进行记述,其笔记作品《东坡志林·梦寐》部分十一则对梦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写。通过对梦中之事的描写,或表现其文人生活、或表现其政治思想、或表现其佛家思想等。于梦中进行诗文的创作、于梦中对民事政治进... 苏轼于其作品之中常对梦进行记述,其笔记作品《东坡志林·梦寐》部分十一则对梦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写。通过对梦中之事的描写,或表现其文人生活、或表现其政治思想、或表现其佛家思想等。于梦中进行诗文的创作、于梦中对民事政治进行深入的探讨、于梦中表达对佛理的独特理解等。或写自己之梦,或记子由之梦。篇幅虽小,却因苏轼之才而有随意挥洒之趣;虽均是以梦为题材进行写作,却因苏轼之独特视角而别有一番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梦寐
下载PDF
美趣·深情·至理——论《东坡志林》记游文的文学性
12
作者 农辽林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45-47,共3页
《东坡志林》是苏轼的一部笔记文集,是研究宋代历史或文学的重要史料笔记,而其文学价值也自不待言。文集内容丰富,而集中的记游文短小精悍,美趣、深情、至理兼备。
关键词 《东 记游文 美趣 深情 至理
下载PDF
大地苍生 赤子情深——从《东坡志林》看苏轼谪居时期的亲民情怀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芸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9,22,共4页
本文试图从《东坡志林》出发,并以之为主要参考,探察苏轼后半生谪居生涯里凸显出来的越来越清晰的亲民情怀。在此过程中,他立身大地,关怀民瘼,在与民共处、携手相扶的现实生活里,达成了对苦难的超越。究其原因,乃在于其基于儒家用舍进... 本文试图从《东坡志林》出发,并以之为主要参考,探察苏轼后半生谪居生涯里凸显出来的越来越清晰的亲民情怀。在此过程中,他立身大地,关怀民瘼,在与民共处、携手相扶的现实生活里,达成了对苦难的超越。究其原因,乃在于其基于儒家用舍进退传统的深刻思考和长期生活实践的亲历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 谪居生活 亲民情怀
下载PDF
《东坡志林》记游文学作品考论
14
作者 田琦 漆子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33-138,共6页
苏轼随笔集《东坡志林》中的记游文学作品,满怀对已逝友人曾经的追念,表现对生死的达观,他正是通过精神的闲适与情性的闲逸来对抗迫害、化解心灵伤痛的,这也是他多次遭受政治迫害却从不屈服的根本原因。诗话和考古札记,是苏轼学术成就... 苏轼随笔集《东坡志林》中的记游文学作品,满怀对已逝友人曾经的追念,表现对生死的达观,他正是通过精神的闲适与情性的闲逸来对抗迫害、化解心灵伤痛的,这也是他多次遭受政治迫害却从不屈服的根本原因。诗话和考古札记,是苏轼学术成就的补充,反映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学术精神。《志林》中对名物的题咏记述也构成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志林》不论是情的阐释,还是理的透彻,无不蕴含苏轼澄澈的心性和洒脱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纪游文学 随兴 旷达
下载PDF
《东坡志林》《仇池笔记》异同考
15
作者 修世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42,共3页
本文提出了《四库》子部、杂家类收入苏武之《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两书的异同及与其他刊本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了产生异同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仇池笔记 考证 古籍研究
下载PDF
《东坡志林·梦寐》探赜
16
作者 杨嘉慧 张克锋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6-119,共4页
《东坡志林·梦寐》共11篇,是苏轼对自己和他人的梦的记载。梦中或创作、论辩诗文,或与僧人交往、寻觅佛经、探讨佛理,或关切政治,或向往隐逸。通过对这些梦的解析,可以印证钱锺书先生《管锥编》中提出的若干关于梦的看法。
关键词 《东 苏轼 《管锥编》 钱锺书
下载PDF
《东坡志林》否定副词的语法视角初探
17
作者 杨振法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前,学界有关《东坡志林》[1]否定副词研究的语言学著作较为稀缺,鉴于此,为了加大《东坡志林》否定副词的研究力度,笔者从汉语语法视角入手,尝试整理出该书的否定副词系统,共统计出32个否定副词。将《东坡志林》中的否定副词划分为单... 目前,学界有关《东坡志林》[1]否定副词研究的语言学著作较为稀缺,鉴于此,为了加大《东坡志林》否定副词的研究力度,笔者从汉语语法视角入手,尝试整理出该书的否定副词系统,共统计出32个否定副词。将《东坡志林》中的否定副词划分为单音节否定副词和双音节否定副词两种,其中,单音节否定副词包括不、未、非、勿、莫、否、弗、微、无等9个,双音节否定副词包括不复、未尝、莫不等23个,着重描写分析其语法功能和词法特点。笔者采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坡志林》单双音节否定副词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它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历史地位,说明否定副词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系统,同时也准确印证了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视角 否定副词 继承发展 双音化
下载PDF
从《东坡志林·梦寐》的梦象探析“梦”对苏轼的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丽菲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9-24,77,共7页
苏轼常于诗词作品中写梦,“梦”是苏轼表现内心思想情感的重要形式。《东坡志林·梦寐》对他者或苏轼自己的梦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刻画,篇幅虽短,却能极尽妙理。通过对梦象的审美观照,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梦”对苏轼的意义,包括发现苏... 苏轼常于诗词作品中写梦,“梦”是苏轼表现内心思想情感的重要形式。《东坡志林·梦寐》对他者或苏轼自己的梦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刻画,篇幅虽短,却能极尽妙理。通过对梦象的审美观照,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梦”对苏轼的意义,包括发现苏轼文本之梦背后的思想倾向,探析梦何以成为苏轼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力和灵感来源,以及对苏轼本人的心理治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
下载PDF
《东坡志林》中谐谑之风研究
19
作者 张春晓 《采写编》 2015年第6期58-60,共3页
本文以《东坡志林》为研究对象,以分析东坡的谐谑之作为主要内容,研究这一特殊的文化类型所传递出的宋代文人妙笔生花的魅力以及所包含的文人气节、义利、抱负、生活态度,从而对当今公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东 谐谑 宋代文人 文化类型 生活态度 人生观 价值观
下载PDF
《东坡志林》考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乐凝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第5期54-58,共5页
苏轼《东坡志林》向来作为一部笔记作品而为人熟知,但现存《志林》版本已是明代结集刊印,并非苏轼亲自编定,且从苏轼本人的一些书信资料来看,《志林》原本应非如此。经过对一些史料及前人著述的研究,可推知东坡本计划完成两部著作,即笔... 苏轼《东坡志林》向来作为一部笔记作品而为人熟知,但现存《志林》版本已是明代结集刊印,并非苏轼亲自编定,且从苏轼本人的一些书信资料来看,《志林》原本应非如此。经过对一些史料及前人著述的研究,可推知东坡本计划完成两部著作,即笔记性质的《手泽》和史学著作《志林》,但由于种种原因,《志林》未能完成且成篇较少,而在大量遗稿中,作者又没有留下关于两部书结集方面的明确区分,因此造成两部著作的混杂进而形成现有的《志林》。本文拟从文献入手,探究《东坡志林》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手泽 史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